正确认识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正确认识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认识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自闭症患者是精神病患者
虽然很多自闭症患者智力发育迟缓,但未必都是“弱智”。振振的父母带着孩子看过很多医院,其间令他们最伤心的就是某个医院的专家只说了一个字——“笨”。????
他认为这个孩子先天就笨,和自闭症无关。但事实上,振振学东西很快,他可以自己上网、打游戏、网上购物,而这些东西父母从来没有教过他。????
专家表示,把自闭症当成精神病患者也是不对的,自闭症儿童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异类排斥在外。
误区二:自闭症患者是天才
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确实,会有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 闭症患者中,有80%-90%存在智力问题。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误区三: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
虽然自闭症有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只有症状的减轻,鲜有治愈的案例,有人提出,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但是,确实是有许多孩子在专业的教育训练之后,生活规律了,也能够说一些话了,因此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怎样保持好心态 正确认识自己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杨长避短。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目空一切。正确认识自己能对即将出现的事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自闭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婴儿期
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幼儿期
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 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学龄期
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和技巧依然存在问题。他们常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理解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的社会规则。
成年期
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虽然部分患者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对社交情景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较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
自闭症儿童就像遥远的星星一样被孤立在人群之外,然而,他们依然渴望得到我们的了解、关注、尊重和接纳,他们应该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相待。自闭症儿童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鲜活地存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作为教师的你,可以:
1、运用视觉策略以配合学生对视觉信息有较强的反应及理解能力;2、尽早建立有组织、有规律的学习环境;3、尽早协助学生建立适切及有效的沟通技巧;4、因应自闭症学生会执著于一些特定的主题,而顺势引导,作为学习的动力;5、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减少学生因噪音、刺光、室温过高等而影响学习;6、利用多种感官协助学生学习,避免一连串长的口头指令。
作为家长的你,可以:
1、加深认识自闭症的真相,知己知彼,百战百胜;2、确立信念,坚信孩子受训后,会比现在进步;3、采取正面态度,面对培育孩子的挑战;4、肯定孩子的强项和长处,并发掘及栽培他们的特殊天分,使他们尽展所长,贡献社会;5、与学校及其他专业人士紧密合作;6、建立支援网络,争取家人体谅,亲友支持和社区人士的接纳。
作为朋辈的你,可以:
1、担起模范作用,协助自闭症同学投入课堂学习和活动;2、透过现实情境中的社交活动,如集体游戏、茶会等,示范和指引自闭症同学学习和应用社交技巧;3、借着朋辈的接纳和支援,使自闭症同学提高与人社交往的意欲。
作为公众人士,可以
1、加深对自闭症的认识,体谅和支持自闭症儿童家长所面对的困难及挑战,避免因误解而怪责家长;2、接纳和尊重自闭症人士,不要歧视或戏弄他们;3、提供机会让自闭症人士融入社会,使他们能跟别人接触及沟通,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和社区适应上的困难。
自闭症患儿它们就像一棵孤零零的小树一样,被人们遗忘在那里,然而它们也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怀、鼓励。它们也想像正常的小孩子一样玩耍,它们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渴望和好奇,所以我们大家要携起手来帮助和关心那些自闭症患儿来克服自闭症。
自闭症的征兆
六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有大笑,或做出其它温暖和快乐的表情。
九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不能与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它面部表情。
一岁大时还不会咿呀学语。
一岁大时,孩子还没有做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如指东西、给父母看东西、伸手拿东西或挥手等。
十六个月大时,孩子还没有语言。
两岁大时,在孩子的语言中,还没有出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不包括模仿)。
十个月大时,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还没有反应。
在任何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或社会互动能力出现退化现象。
专家教您如何有效规避自闭症治疗误区:
误区一、自闭症的治疗方法单一,很多患者家属认为自闭症的治疗没有药物治疗,只能依靠训练等方法,造成不少患儿终身不能融入社会,甚至不能生活自理,给家庭和父母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误区二、治疗不当,社会上很多败类掌握自闭症患者家长的焦虑心情,很多患者家属就疾病乱投医,相信什么偏方,秘方,包治等方法,而不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结果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延误了自闭症的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严重。
误区三、盲目用药,很多患者家属在自闭症的治疗上都会选择各种各样的药物进行治疗,殊不知,这些药物其实是十分危险的“朋友”,药物治疗不仅会给患儿带来很大的毒副作用,还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病情愈加严重。
误区四、训练内容单一。据调查发现,很多患者在自闭症的治疗是都会选择家庭训练,而在训练过程中,偏重于语言或认知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其它领域的训练。自闭症儿童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他们的障碍特点是广泛性和弥散性的,全面发展是训练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儿童自闭症往往容易导致患儿无法融入社会,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灾难,对于患儿和家长的身心也是一种严重的折磨,请及时在线咨询专家,为您的孩子制定专属的康复治疗方案。
小儿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1、患儿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有一些家长存在误区,认为自闭症知识短暂性疾病,在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很快就能康复。但自闭症并没有那么解答,并非像其它疾病一样治疗几个疗程就会痊愈,孩子只要被确诊为自闭症,严重时对其的干预可能会是终身的。因为病情的轻重,给予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绝不是阶段性的干预后就可以不用担忧了。
2、对自闭症的康复训练要有耐心与毅力,个别家长也存在这样的误区,只有在相关的机构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在带领孩子回家后就可以松懈下来,这是不正确的!面对患儿要随时随地的做好教育,尤其是家中,这样才能更快的让孩子康复。
3、一些家长为了起到效果,会将目的与手段混淆,让孩子的康复训练失去的本身的意义,例如让孩子画某种图像,家长会要求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能把图像画得正式规范。但教孩子画图像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画得多好,而是为了让他能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社交能力和水平。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家长们必须注意。
成人自闭症的表现测试题 自闭症检查的注意事项
成人自闭症是一种心理问题,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得了自闭症,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大步了。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闭症,是可以治疗的,要利用各种资源来治疗自闭症比如:要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利用家庭,朋友的支持,心理工作者的治疗,社会的帮助等。
自闭症如何预防
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训练。把它归结到教育问题。单纯由教育界人士来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有大批的社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其中,但效果往往是很令人失望的。其中关键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自闭症。更为荒谬的是提出了:“连小猫小狗都能训练,人为何不能训练?”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对病儿进行大体力的强化训练。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许多负作用。有一句中国成语最恰当形容了此种做法,那就是“拔苗助长”。
对于儿童自闭症,一般而言,家长或老师如发现孩子有以下的症状就应该引起警觉:
·叫孩子名字时他没有反应
·孩子见人不笑
·孩子老喜欢独自相处
·孩子在某些方面显得特别早熟
·孩子不喜欢玩具
·孩子常常用脚尖走路
·孩子对某些声音或物体出奇地感兴趣
·孩子到12个月还不会发声或没牙牙儿语
·到12个月还没有手势如指点或挥别
·到16个月还不会说单字的话
·到24个月还不会说两个字的句子
·孩子业已习得技能有所倒退或丢失
早期发现,早期疗育,可以补足自闭症患者先天学习能力缺陷,减少其不适应、破坏性行为的出现,并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自闭症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对其病症的改善愈有帮助
自闭症的错误认识
误识之一:所有自闭症人士都是不说话的低功能患者。
自闭症是一个谱系障碍。在美国,每150人中就有一人是自闭症患者,而且一半以上的自闭症患者是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在这个谱系里,很多人的程度是介于高功能和低功能之间。实际上,很多一开始程度很重的患者通过成长和学习是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功能的。
误识之二: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自闭症不是一个心理障碍。自闭症是一个神经方面的障碍,表现为大脑和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高度敏感。
一个普通人在接收到来自环境的感官信息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其筛选并分出轻重缓急,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而自闭症人士的信息处理不是这样的。外界的信息会对他们的感官造成全面冲击,没有什么筛选。
误识之三:自闭症人士缺乏同理心。
自闭症人士不是缺乏同理心,而是有太强的同理心。但是,由于过于敏感,我们不是总能将其表达出来。
误识之四:自闭症人士不爱交际。
自闭症人士一般都有交流上的困难,因为我们不能直觉地解读非语言信息---比如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正确认识自己的乳房
初起,构成乳房的乳腺及其周围起保护作用的脂肪组织在乳房及其周围的乳晕处形成一个纽扣样的小鼓包(乳蕾期),此后,乳头开始变大,乳晕逐渐扩展,乳房和乳晕的着色逐渐加深。
大约14-15岁时,乳房发育比较明显,乳房明显地隆起。16-17岁时,乳房丰满,线条清晰,乳晕略陷,乳头大而突出,18岁-20岁左右乳房的大小和形状已是成年女性(乳房期)。
但是,此时的女孩乳房还不能分泌乳汁,需要等到她生育后才有可能。
如果你也与文文有共同的感受和疼痛,请不必担心,这是乳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而不是什么毛病,不必大惊小怪,大多数女孩在乳房发育的乳蕾期都会有这种感受。
要知道,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不会伴你一生,它将在乳房发育成熟后自然消失。青春发育时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尽量避免碰撞自己的前胸。
你可能发现,自己的乳房并不对称,有时一个乳房先长了,另一个乳房还是平平的;要么两个乳房同时开始生长,但大小不一样。
其实,这都是常见的,处于发育期少女乳房的发育是听命于雌激素的缘故,对雌激素敏感的乳房,就长得大些,不敏感的乳房就小些。你的双手伸出来,或双脚总归一个偏大些,一个略小些。
乳房里的一些小常识您已经看到了,同样,女性朋友们也不要因为先天的乳房小而感到自卑,毕竟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小乳房的,因此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要找到合适的丰胸方法,针对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