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测血压水银柱别太低
在家测血压水银柱别太低
读者李女士:我父亲有糖尿病,医生说要经常测血压,我给他买了水银的血压计,但听人说自己在家测量经常不准。请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九华体检中心华商分院吴怀玲:自己在家庭测量血压,一般有五点需要注意:
一是受检查的患者右上臂与其心脏(右心房)要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往往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常常偏高。
二是测血压时水银柱不要打得太低。
三是放气的速度要恰当,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
四是测的次数不能太少,只测一次就得出结论,往往不准确。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第三次较稳定。每次测前应将袖套中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将越测越高。
五是测血压前,患者应静坐休息二十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自测血压不能作为高血压病人自行调整降压药剂量和服药次数的依据,不过自测血压信息,对医生诊断、评估降压效应、调整治疗方案、改善病人治疗的依从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你的血压为啥测不准
上臂中点与心脏没放在同一水平
一般测量时采取坐位,双脚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适宜,使上臂中点位于心脏水平。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
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听诊器内无声,有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两次心跳之间出现的较长间歇。
放气的速度不恰当
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低压读数增高。
测一次所得的结论可能不准确
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三次一般较稳定。应在放气后休息2分钟,再测两遍,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得的血压值。
测血压前没有静坐休息
安静的环境可使患者感到舒适放心,所以,测血压前应静坐休息10分钟。此外,每次测血压时的基本体位应相同,以利于比较。
每日测血压时间不固定
最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压,比如上午8点,这样有利于比较血压的高低,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
在固定时间固定测量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随时测量。
听诊器头放的位置不正确
袖带的气囊应能包住上臂的80%,不要把袖子卷紧勒在袖带的上方。同时,每次测量前应将袖带中的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会越测越高。袖带下缘高于肘部1至2厘米,听诊器头不要塞在袖带下。
血压计放的位置不合适
血压计水银柱的上端应处于测量者眼睛的水平,以便看得准确,最好不要让被测者看到水银柱的波动情况。
受检者上臂轻度瘫痪、疼痛、焦虑、吸烟过量、饮咖啡、饮酒、憋尿、测血压时谈话等。设备方面如气球的气门漏气、血压计的通道阻塞、检查者手凉、听诊器凉或环境寒冷。
自测血压的5误区
一、边聊天边测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一般都比较随意,往往边说着话边测血压,或者测血压时接听电话,这跟测血压前不注意休息类似,测得的血压值(特别是收缩压)往往偏高。
二、吸烟后立即测血压。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促使血压上升,所以,应避免吸烟后马上测血压,或者边吸烟边测血压。
三、手臂过粗用手帮助按压袖带。有些人手臂过粗,袖带充气后会自行崩开,就用手帮助按压,这也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遇到这种情况,可改用增长的布制袖带。
四、充气囊放气速度过快。由于操作不熟悉,或者事先将充气囊的开关拧得过紧,造成放气时速度过快,使收缩压出现降低和误差,特别是有心房纤颤或者心动过缓的病人,往往会漏掉最初的血压值。正确的做法是,测量收缩压时,放气应缓慢,防止水银柱突然大幅度下降。
五、测舒张压时放气速度过慢。舒张压的测定是取其脉搏搏动变音为准,如果充气囊放气始终过慢,就难以准确判断舒张压值,所以测得收缩压后,需较快地放气,使水银柱有节奏地下降,当听到搏动声突然由高变低时,即可定为舒张压。
测血压的正确方法
01在诊所或者医院测血压一般采用柯氏音听诊法,用柯氏音听诊法测血压,应选用经准确校正的水银柱血压计。
0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
03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
04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把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血压至少应测量2次,收缩压以听到的第一音为准,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
05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首选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培训柯氏音听诊法较难掌握,故在家中也可以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等。自测血压时,也以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
如何帮助老年人选购血压计
如果家里有老年人或高血压病人,血压计是不可缺少的。对高血压患者乃至许多中老年人来说,一台好的血压计的作用无异于一个尽职尽责的监督员,随时起到监测血压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购买一台称心如意的血压计呢?
市场上的血压计有哪几种?
目前市场上的血压计有三类。
1、传统的水银柱(汞柱)式血压计。
有台式、立式两种,立式血压计可任意调节高度。因结果可靠而最为常用,但体积稍大,不便携带,且携带过程中容易使水银外泄而影响准确性,所以每次测量前必须检查刻度管内水银凸面是否正好在刻度的零位,测压完毕后将血压计向右侧倾斜45度后将开关关闭,以免水银泄漏。
2、气压表(弹簧)式血压计。
利用气压泵操作测压,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无水银外泄的缺点,但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多,会因弹簧性状改变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定期与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校准。
3、电子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是利用电子压力、搏动传感器(代替听诊器)识别压力和搏动信号,并以数字形式表达出来,其屏幕上部为收缩压,下部为舒张压和脉搏数。其优点是操作简便,读数直观,只需按一下按钮就会自动进行测量,适合于家庭使用。但电子血压计同样存在着误差率高的缺点,也需经常以标准水银柱式血压计为准加以校准。
如何选购血压计?
血压计的选择要依使用的方便、准确及可维修情况而定。原则上建议大家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它的优点是测血压准确度及可信度较高。缺点是较重,水银可能会泄漏,携带不方便,且要用听诊器来听,听力不好者则无法使用。
表式血压计的优点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缺点是测血压准确度不及水银柱式血压计,且维修也较困难,刻度数字较小,对听力、视力不好的老人使用较为困难。
电子血压计轻巧、携带方便,操作也简单。但有时患者使用不得当,所测血压与实际血压有误差,价格较贵。其它产品如手指血压计和腕式血压计不但不准确,价格也贵,不建议使用。
在生活中,水银柱(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用得比较多一些,下面我们主要来谈一下这两种血压计的选购方法。
1、水银柱血压计
根据其构造,我们来讲一下选购方法。
(1)袖带:袖带的宽度和长度与测量出的血压值有关,也就是说,如果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不合适,则测出的血压值可能就不准。如袖带太窄,测得血压较实际血压要高,太宽则测得的血压较实际血压为低。国产血压计袖带的长度35厘米或更长,能完全缠上臂1周,其宽为12~13厘米,这时测得的血压与动脉内直接测值最接近。肥胖成人用的宽度应为15~16厘米。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袖带有标明上臂周长范围的。您在购买血压计前可先测量一下自己上臂的周长。
(2) 橡皮球及橡皮管:加压的橡皮球与橡皮管必须完好,没有漏气,橡皮管的长度至少76厘米,与橡皮球的连接必须是密闭的。
(3)控制的阀门:控制的阀门设有空气滤器,当打气加压时,水银柱会毫不费力上升;关掉控制阀门时,水银柱会固定在一定水平上;放开控制阀门时,水银柱则会迅速下降。如何判定阀门是否漏气:把水银柱打到200毫米汞柱时,停10秒钟,若阀门不漏气,水银柱在10秒钟下降不到2厘米,若超过此数阀门很可能有漏气。在放松控制阀门时,可控制水银柱在1秒钟内下降1毫米汞柱,然后完全松开阀门,1秒钟内水银柱可下降至0刻度,若下降速度过慢则表示空气过滤器阻塞,必须清除干净或更换阀门和加压充气橡皮球。
(4)水银柱式测压器:水银柱式血压计的水银必须足量,刻度管内的水银凸面应正好在刻度“0”。若凸面在“0”刻度以上应放掉过量水银;若凸面在“0”刻度以下则应补充水银。
2、电子血压计
家用电子血压计从测量方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臂式,二是腕式。这两种电子血压计,对于健康人来讲都适用。但要特别说明一点,腕式的电子血压计,不适用于患有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从而引起患者末梢循环障碍,这些患者的手腕血压与上臂的血压测量值相差较大。建议这些患者和老年人选择臂式电子血压计。另外,在购买前应该实地测量一下,选择与自己平时血压值最接近的那种。
电子血压计若能正确使用,应该与传统的水银柱或表式血压计一样准确。但它的搏动传感器的敏感性可能造成测压误差。而袖带及绑缚的位置,移动、磨擦、周围噪声、机械或电路故障,均能影响其敏感性。
自己测血压5个禁忌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学专家建议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是指患者在家中自己或者由亲友帮助完成的血压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既简便易行又有诸多益处。
邻居老李得了高血压,在医生的建议下,女儿为他买了血压计,让他每天定时自测血压。但是常常有这种情况,老李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甚至有时还相差很远,这让老李感到十分苦恼。
人的血压每天有两个高峰期,即早上6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晚上8点。部分早期高血压病患者有可能血压仅在高峰期高于正常值。
老李在刚刚患上高血压的时候就曾被漏诊了,因为这两个高峰期正好避开日常门诊的时间,所以易造成漏诊。
高血压病患者症状的轻重与血压的高低不一定成比例,有些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有些患者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此切不可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而调整药物。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治疗,治疗方案很可能多次变换,因此,患者定期自测血压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正确评价用药降压效果的重要依据。
但为什么老李自测的血压数值常与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呢?我们询问了曾任部队某中心医院院长的钟德富主任医师。据钟主任介绍。
高血压患者自己测不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上臂中点与心脏没放在同一水平
一般测量时采取坐位,双脚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适宜,使上臂中点位于心脏水平。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2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
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听诊器内无声,有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两次心跳之间出现的较长间歇。
3放气的速度不恰当
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低压读数增高。
4测一次所得的结论可能不准确
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三次一般较稳定。应在放气后休息2分钟,再测两遍,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得的血压值。
5测血压前没有静坐休息
安静的环境可使患者感到舒适放心,所以,测血压前应静坐休息10分钟。此外,每次测血压时的基本体位应相同,以利于比较。
6每日测血压时间不固定
最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压,比如上午8点,这样有利于比较血压的高低,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
在固定时间固定测量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随时测量。
7听诊器头放的位置不正确
袖带的气囊应能包住上臂的80%,不要把袖子卷紧勒在袖带的上方。同时,每次测量前应将袖带中的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会越测越高。袖带下缘高于肘部1至2厘米,听诊器头不要塞在袖带下。
8血压计放的位置不合适
血压计水银柱的上端应处于测量者眼睛的水平,以便看得准确,最好不要让被测者看到水银柱的波动情况。
受检者上臂轻度瘫痪、疼痛、焦虑、吸烟过量、饮咖啡、饮酒、憋尿、测血压时谈话等。设备方面如气球的气门漏气、血压计的通道阻塞、检查者手凉、听诊器凉或环境寒冷。
以下因素可使血压值降低进餐后不久、心律不齐、休克或低血糖、肘位太高、水银不足、听诊器头压力过大。
而袖带下有薄衣袖、月经期和长期饮咖啡者一般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高血压病人可早起测一次血压,早、中、晚饭前饭后各测量一次,通过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找到血压最高点。在血压达到最高点前1个小时左右服用降压药,这样药物才能真正起到有效降压的作用。
血压测量方法
前言由于血压的特点有 明显 波动 性,需 要 于非 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可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目前使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1、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 家中或其 他环 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1.区别持续性和 “白大衣”高血压。在 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 灵活性。例 如,部 分高血 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 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自测血压的具体 方法 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 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 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2、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 高 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
具体的要求如下: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 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2.被测者 一般采取坐位,测 右上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 带 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 到使手腕 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 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 舒 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5.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 隔2分 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3、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 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监测仪。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压间隔时间15~31分钟,白昼与夜间 的测压 间隔时间 尽量相同。一般监测24小时,如果仅作诊断评价,可以只监测白昼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小时、白昼 与夜 间各时间 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比诊所偶测血压有更密切的关系。
在家测血压有8步
自己在家测量血压,没有专业人士指导,涉及到一个准确性的问题。吴海英指出,自测血压,应按照下列8步法来做,否则容易造成测量数值错误。
1.测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饮酒和喝咖啡,至少休息5分钟。
2.有尿的情况下,血压会升高,要排空尿液。
3.测量时要坐有靠背的座椅,可以避免紧张,双脚着地,不要跷二郎腿。
4.不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
5.无论使用哪种血压计,血压计的袖带高度要跟心脏同一水平;即使仰卧,也要按这个要求做。
6.给胖人测血压,如使用过小、过短袖带,测得的血压往往比真实值偏高。因此,上臂粗或肱二头肌发达者,要使用更长更宽的袖带来压迫肱动脉。
7.诊断和治疗初期,每日早晚各测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连续测量1周。每次连续测压2—3遍,每遍间隔1分钟,取后两遍的平均值,因为首遍测量血压数值往往偏高。
8.如果血压稳定且达标,则每周自测1天,早晚各1次。
家庭血压测量水平通常低于诊室血压测量水平,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相当于诊室血压的140/90毫米汞柱。而且,不在同一天测量的3次平均值,但凡大于135/85毫米汞柱,就该怀疑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