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的形态特征
大麦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厘米。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长9-20厘米,宽7-20毫米,扁平。穗状花序长3-8厘米(芒除外),径约1.5厘米,小穗稠密,每节着生三枚发育的小穗;小穗均无柄,长1-1.5厘米(芒除外);颖线状披针形,外被短柔毛,先端常延伸为8-14毫米的芒;外稃具5脉,先端延伸成芒,芒长8-15厘米,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几等长。颖果熟时粘着于稃内,不脱出。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燕麦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秆直立光滑,叶鞘光滑或背有微毛,叶舌大,没有叶耳,叶片扁平;圆锥花序(panicle),穗轴直立或下垂,向四周开展,小穗柄弯曲下垂;颖宽大草质,外稃坚硬无毛,有或无芒;颖果腹面具有纵沟,被有稀疏茸毛;成熟时内外稃紧抱子粒,不容易分离,这与莜麦(裸燕麦)不同。
具顶生圆锥花序。小穗含2至数花,大都长过2厘米,柄弯曲,脱节于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亦有不断者,颖具7~11脉,长于下部小花,外稃质地多坚硬,具5~9脉,有芒或无,芒多自稃体中部伸出,芒柱扭转而曲;雄蕊3枚,子房有毛。
该种似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其主要性状为小穗含1~2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1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
大薯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野生者块茎多为长圆柱形;栽培者块茎变异较大,呈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扁圆形而重叠,或有分支。茎右旋,无毛,通常有四条狭翅,基部有时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柄绿色或带紫红色,长4-15cm;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纸质,卵形至卵圆形,长6-20cm,宽4-13cm,先端短渐尖、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时为戟形,两耳钝,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珠芽,珠芽多为球形、卵形或倒卵形。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1.5-4cm,通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成圆锥花序,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倒卵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为倒卵状长圆形,较小而厚,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花柱3,分离。蒴果三棱状扁圆形,长1.5-2.5cm,宽2.5-4.5cm。种子四周有膜质翅。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大丽花的形态特征
大丽花为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状块根。茎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壮。叶1-3回羽状全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
头状花序大,有长花序梗,常下垂,宽6-12厘米。总苞片外层约5个,卵状椭圆形,叶质,内层膜质,椭圆状披针形。舌状花1层,白色,红色,或紫色,常卵形,顶端有不明显的3齿,或全缘;管状花黄色,有时在栽培种全部为舌状花。瘦果长圆形,长9-12毫米,宽3-4毫米,黑色,扁平,有2个不明显的齿。
大丽花植株高约1.5米,叶对生,是羽状复叶。它的头状花序中央有无数黄色的管状小花,边缘是长而卷曲的舌状花,有各种绚丽的色彩,花的娇艳就是通过它显示出来的。
大丽花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红、黄、橙、紫、白等色,十分诱人。重瓣大丽花有白花瓣里镶带红条纹的千瓣花 ,如白玉石中嵌着一纹纹红玛瑙,妖娆非凡。
大丽花有膨大的块根,其中贮藏着大量的养料,可作自身无性繁殖。园艺家把块根从根颈处切分,一一分植,可以得到许多新植株。大丽花已有7千多个品种,几乎任何色彩都有 。它已成为世界著名花卉,遍布于各地的庭园中。大丽花还以抗污染植物著名。
大丽花为花期6-12月,果期9-10月。
大葱的形态特征
根:根白色,弦线状,侧根少而短。根的数量、长度和粗度,随植株的发生总叶数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大葱发棵生长旺期,根数可达100多条。
茎:茎极度短缩呈球状或扁球状,单生或簇生,粗1~2cm,外皮白色,膜质,不破裂。上部着生多层管状叶鞘,下部密生须根。当苗端生长点分化为花芽后,会逐渐发育除花茎。大葱花茎粗壮,中空不分枝,长30~50cm。
叶:叶由叶身和叶鞘组成,叶身长圆锥形,中空,绿色或深绿色。单个叶鞘为圆筒状。多层套生的叶鞘和其内部包裹的4-6个尚未出鞘的幼叶,构成棍棒状假茎。
花:着生于花茎顶端,开花前,正在发育的伞形花序藏于总苞内。营养器官充分生长的葱株,一个花序有花400-500朵,多者可达800以上。两性花,异花授粉。每朵花有花被6片,雄蕊6枚。雌蕊成熟时,花柱长1cm。子房上位,3室,每室2粒。
大蒜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根:浅根性作物,无主根。发根部位为短缩茎周围,外侧最多,内侧较少。根最长可达50cm以上,但主要根群分布在5-25cm土层,横展范围30cm。成株发根数70-110条。
茎: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大蒜生长时 淡紫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
叶:包括叶身和叶鞘。叶鞘管状,叶生未展出前呈折叠状,展出后扁平而狭长,为平行叶脉。叶互生,为1/2叶序,排列对称。叶鞘相互套合形成假茎,具有支撑和营养运输的功能。
花、种子: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 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 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大红菇的形态特征
子实体一般大型。菌盖直径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中部下凹,湿时粘,深苋菜红色、鲜紫红或暗紫红色,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白色,味道柔和。菌褶等长或几乎等长,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直生或近延生,乳白色后淡赭黄色,褶之前缘常常带红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常于上部或一侧带粉红色,或全部粉红色而向下渐淡。孢子印黄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有小刺或疣组成棱纹或近网状,8-10.9μm×7-9.7μm。褶侧囊体近梭形,67-123μm×9-15μm。经济价值:可食用。个体大,分布广,产量大,便于收集利用。但要注意与毒红菇(r.emetica)的区别,这后种个体小,菌褶一般等长,白色,窄,菌柄较细。本菌可药用,制成“舒筋散”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大红菇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树木形成菌根。
麦芽的形态特征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发芽颖果。大麦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麦芽生长全年皆可进行,但以冬、夏二季为好。取拣净的大麦,用水浸泡至六、七成透,装缸或箩内盖好,每天洒水保持湿润,至须根长约0、3至0、5厘米时取出,晒干。
麦芽颖果两端略尖成梭形,长 0、8至1.5厘米,表面淡黄色,背面浑圆,为外稃包围,行商芒尖已断落。腹面为内稃包围,有1纵沟。胚芽长披针形或线形,黄白色,须根纤细、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无,味微甘。以色淡黄、有胚芽者为佳。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花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果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大豆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
,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渐尖,长3-7毫米,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幼嫩时散生疏柔毛或具棱并被长硬毛;小叶纸质,宽卵形,近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一枚较大,长5-12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通常两面散生糙毛或下面无毛;侧脉每边5条;小托叶铍针形,长1-2毫米;小叶柄长1.5-4毫米,被黄褐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长10-35毫米或更长,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间;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伏贴的刚毛;花萼长4-6毫米,密被长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针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离,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长4.5-8(10)毫米,旗瓣倒卵状近圆形,先端微凹并通常外反,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基部狭,具瓣柄和耳,龙骨瓣斜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体;子房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被毛。
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大血藤的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到10余米。藤径粗达9厘米,全株无毛;当年枝条暗红色,老树皮有时纵裂。三出复叶,或兼具单叶,稀全部为单叶;叶柄长与3-12厘米;小叶革质,顶生小叶近棱状倒卵圆形,长4-12.5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缘,侧生小叶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内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干时常变为红褐色,比顶生小叶略大,无小叶柄。
总状花序长6-12厘米,雄花与雌花同序或异序,同序时,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细,长2-5厘米;苞片1枚,长卵形,膜质,长约3毫米,先端渐尖;萼片6,花瓣状,长圆形,长0.5-1厘米,宽0.2-0.4厘米,顶端钝;花瓣6,小,圆形,长约1毫米,蜜腺性;雄蕊长3-4毫米,花丝长仅为花药一半或更短,药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长约2毫米,先端较突出,不开裂;雌蕊多数,螺旋状生于卵状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长约2毫米,花柱线形,柱头斜;退化雌蕊线形,长1毫米。
每一浆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黑蓝色,小果柄长0.6-1.2厘米。种子卵球形,长约5毫米,基部截形;种皮,黑色,光亮,平滑;种脐显著。花期4-5月,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