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基本没有用。
整个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针总共有2针,接种的幼儿打完第一针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需要再打第2针,才能完成整个免疫过程,产生免疫效果,起到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的作用。
手足口疫苗可以预防多久
因为这个疫苗上市的时间还没有太长的时间,根据研究,在接种两剂次以后26个月,体内抗原免疫阳性还有85.7%,所以两年是没有问题的。手足口病的预防针一般管个两三年。但不是说接种以后就绝对能避免手足口病的感染。只是对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已。机体是否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又有多种因素决定机体自身的免疫力、病毒的数量、病毒的毒力,都是决定抵抗力强弱的。比如说病毒的数量多,毒力很强,超过了机体的免疫力所能抵御的范围。那么一样会感染病毒。多锻炼身体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最好方法。
手足口病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多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症状近似,但致病力、危害程度大不相同。其中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而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就是预防EV71的病毒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给孩子打手足口病的预防针。
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得过一次手足口病还要打预防针吗
建议打预防针。
因为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虽然患者之前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但并不能对多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产生免疫力,而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75%左右的重症病例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93%的死亡病例感染的病毒是EV71。因此,EV71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元凶。为安全起见,即使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也还是建议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手足口预防针是永久还是一年一次
手足口预防针打一次就行。
手足口预防针不需要每年都打,目前临床上规定这个预防针的接种只需打一次就行,但一次要打2针,第2针间隔一个月之后再打,费用大约在五百多元左右,这才算完成整个免疫流程。
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5岁以下的儿童有必要打。
目前手足口病的疫苗只有EV71疫苗才施行注射,而此种疫苗是自费的,也就是患者自愿注射原则,而且这种疫苗仅对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能起到防治作用,对其他手足口病的病毒无防治作用,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建议家长要打预防针。
因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而且这种病毒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病情严重。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因此接种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很有必要。
另外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总共注射费也就400元,一般家庭都能出得起,用这400元钱,换取孩子一个健康,做到万无一失。
大人得了手足口病喝板蓝根管用吗 大人喝板蓝根预防手足口病管用吗
不管用。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病的预防重在日常消毒卫生工作以及接种疫苗上,目前没有医学研究表明喝板蓝根能够预防手足口病,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随意喝药,以免引起不良副作用。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比较多,不过主要还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怎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宝宝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都已经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但是如果手足口病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托幼机构需注意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加快,即将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要切实加强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各项工作。
一、对抗手足口病,父母应该掌握的四个基本点
1、为孩子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
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每日煮沸消毒一次。儿童玩具定期清洗。
2、密切观察孩子,警惕重症病例
对于发热的患儿,家长要及时送各大正规医院发热门诊求诊。对于发热伴皮疹的孩子,更要警惕手足口病。另,既往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仍有可能再次被传染,父母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3、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内,应进行隔离。家长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要注意,手足口病是消化道传播疾病,接触患儿及其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患儿吃剩的食物,切不可再食用。
患儿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污染的玩具、桌椅、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消毒。
二、防控手足口病,托幼机构不可忽视的四个重点
1、落实晨检
每日进行晨检,必要时进行午检和晚检,重点查看有无发热及皮疹的情况,如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通知家长送诊、或居家观察等措施。对缺勤的孩子,托幼机构应电话问询家长,查明缺勤原因并进行登记报告。
2、掌握正确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
3、明确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即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把握好停课原则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为什么手足口病预防针要打2针才管用
因为手足口病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流行感冒疫苗一样都是属于灭活疫苗,这类型的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因此手足口病预防针要打2针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