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介绍
瓢虫的介绍
七星瓢虫又名七星瓢岬、七星花鸡、花大姐,属鞘翅翅目瓢虫科,以其个体较大,色彩鲜丽而著称。它体长7~8毫米,体宽5~6厘米。身体的北部拱起,呈半球形,因为它的形状很象用来舀水的葫芦瓢,所以叫瓢虫。
此虫头部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缘上各有1个淡黄圆斑,复眼黑色,触角褐色,口器也是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背上有对称的七星黑斑,故称为“七星瓢虫”,鞘翅基部近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白三角形斑。腹面黑色,中胸后侧片白色。足黑色,胫节有2根刺距,爪有基齿。
七星瓢虫的卵呈块状,产于植物叶背面,卵粒呈梭状,一个挨一个的排列在一起。每个卵块一般为20~40粒,最高可达百粒。
瓢虫的家族分为两大类:一类有利于人类,对农作物有益,属瓢甲亚科;另一类无益于人类,对农作物有危害,属叶瓢亚科。
七星瓢虫属于全面一类,是对农作物起着保护作用的一类,它们是蚜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每个七星瓢虫1天就可捕食100~200只蚜虫。
瓢虫中的益虫和害虫,可以从其形态上辨别出来:有益的瓢虫,成虫的背面无毛而有光泽,其触角着生于两复眼之前,上鄂有基齿,端部对裂或不裂,幼虫则身上的毛多而柔软。有害的瓢虫,其成虫背面密生细毛,少光泽,其触角着生与两眼之间,上颚无基齿,端部分为许多小齿,它们的幼虫身上则长着坚硬的刺突。
虻虫活血化瘀的介绍
虻虫味苦,性微寒。有毒,属活血化瘀药。有破血逐瘀、消症通经作用。常与水蛭同用。例如:腹中有瘀血积块(症块),月经闭止不来者,可用本晶配水蛭、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当归,亦芍等同用。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配丹皮,骨碎补,续断、乳香、没药等同用。
水蛭与虻虫虽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药力较缓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经,膀胱经,逐瘀效果较好。虻虫破血力较水蛭更猛峻,遍行经络,通利血脉,服后即可致泻,(药力过后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较稳。二药常配合使用,可使相得益彰。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或研末服。孕妇及无瘀血省忌用。体弱者慎用。
虫草花的介绍
“虫草花”并非花,实质上是虫草子实体,而不是冬虫夏草子实体。培养基是仿造天然虫子所含的各种养分,包括谷物类、豆类、蛋奶类等,属于一种真菌类。
与常见的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很相似,只是菌种、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不同。 为了跟冬虫草区别开来,商家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把它叫做“虫草花”,虫草花外观上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了“虫体”,而只有橙色或者黄色的“草”。
虫草花北冬虫草的简统称,俗名不老草,是虫、菌结合的药用真菌,现代珍稀中草药,北冬虫夏草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北方增加地区。北虫草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有3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被商家传言是上等的滋补佳品。
虫草花的介绍
“虫草花”并非花,实质上是虫草子实体,而不是冬虫夏草子实体。培养基是仿造天然虫子所含的各种养分,包括谷物类、豆类、蛋奶类等,属于一种真菌类。与常见的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很相似,只是菌种、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不同。 为了跟冬虫草区别开来,商家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把它叫做“虫草花”,虫草花外观上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了“虫体”,而只有橙色或者黄色的“草”。
虫草花北冬虫草的简统称,俗名不老草,是虫、菌结合的药用真菌,现代珍稀中草药,北冬虫夏草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北方增加地区。北虫草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有3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被商家传言是上等的滋补佳品。
虫草花含有丰富的虫草多糖(包含虫草酸)、蛋白质、18种氨基酸、17种微量元素、12种维生素: A、B1、B2、B6、B12、C、D、E等含量高于菇类,经香港、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国内国十多个单位等世界各国的研究和检测证明,北虫草是传统冬虫夏草的最理想代用品。
瓢虫吃什么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身体像半个圆球、生有漂亮色斑的昆虫。有吃植物的有害瓢虫,如马铃薯虫;也有捕食小虫的有益瓢虫,如能捕食柑橘的主要害虫的大红瓢虫。
瓢虫的头很小,头的一部分常常隐藏在前胸背板下面。生有一对较大的复眼和一对像小棍一样的触角。现在人们常用瓢虫来防治为害农作物的蚜虫。七星瓢虫、小红瓢虫和异色瓢虫都是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的益虫。
瓢虫的种类
种类介绍
瓢虫[1] 的种类非常繁多,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在花园里发现不同种类的瓢虫。我们可以从它们的颜色上加以区别,有些是黄色,有些是桔色或红色,我们也可以根据它们的体型来区别,有些体型瘦小,有些则较为粗壮。但识别它们的最好途径是通过它们身上的斑点,有些瓢虫有两个斑点,有些有9个,有些有12个,有些则一个也没有。全世界记载约500属5000种。中国已记录近400种。
其中,植食性的品种约占1/6。食植瓢虫亚科的大多数种类取食茄科、葫芦科、菊科植物,也有的取食豆科、禾本科、葡萄科、八仙花科、毛茛科、荨麻科、五味子科、马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数种类取食蕨类(海金砂科)。其中一些种以栽培作物为食,例如分布于古北界的马铃薯瓢虫和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茄二十八星瓢虫危害马铃薯和茄子;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瓜裂臀瓢虫为害瓜类;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大豆瓢虫和分布于北美的墨西哥豆瓢虫为害大豆。
这些都是重要的栽培作物害虫。在瓢虫亚科中的食菌瓢虫族以真菌(白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为食。除此以外,瓢虫亚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虫亚科主要以蚜虫为食,小毛瓢虫亚科和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其中食螨瓢虫族专食叶螨,是叶螨的重要天敌;隐胫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盔唇瓢虫亚科捕食有蜡质覆盖物的介壳虫(如盾蚧、蜡蚧等),其唇基向两侧和向前伸展,成为掀开蜡质介壳的特殊构造;四节瓢虫亚科和红瓢虫亚科取食绵蚜和绵蚧,其幼虫背面亦覆盖蜡粉或蜡质丝,外形与取食对象相似(拟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
怎么养瓢虫
饲养七星瓢虫作为玩赏宠物,适于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的长方形箱子饲养,箱体以26厘米*16厘米*18厘米为合适。容器上面用铁纱网作盖子,以防瓢虫逃出,每箱养6~8只即可。
箱内可放2~3个洗净的墨水瓶,盛大半瓶水,瓶内插些叶子上有较多蚜虫的蔷薇或樱花等植物,饲喂的食物以此为主,也可喂些植物性饲料如菱肉、茄子、番茄、豆类、瓜类的果、茎和嫩叶。要经常换品种,并及时清理容器,除去剩余食物和虫粪等污物。喂饲瓢虫还可制作人工饲料:用鲜猪肝剁碎,加蜂蜜,以5:1的比例捣匀冷藏,使用时回温放食斗中加水调和后投喂。
箱内花枝若开始枯萎,就应换上新的。
对繁殖出来的幼虫,要和成虫分开饲养,否则一旦食物短缺,幼虫就会被成虫吃掉。在多只幼虫养在同一个箱内时,食物要供给充足,否则它们会自相残杀和咬食。
七星瓢虫常在长有很多蚜虫的植物叶子上产卵,因此,可以捕捉其成虫饲养,也可以采取有很多蚜虫和瓢虫卵块的植物插在瓶内养,让卵变成幼虫。
卵在3~4天后即可变成幼虫,幼虫吃蚜虫成长。它需要经过4个月的龄期,不断蜕皮之后变成蛹。幼虫期为2~3周,由蛹再经6~12天即可羽化为成虫,羽化成虫的快慢,和当时的气温密切相关,温度越高,蛹期越短。
瓢儿菜的栽培时间
1. 北方冷凉地区:6月中、下旬直播(或阳畦育苗移栽),8月上旬开始收获至8月中旬。8月中旬直播,9月下旬始收至10月中旬。
2. 华北地区:5月上旬至6月上旬直播, 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收获。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获。9月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移植于阳畦;12月至翌年2月随时收获。
3. 长江流域:9月播种育苗,10月移栽,12月至翌年2月随时收获。
飘儿菜也被称为“维他命”菜而受到国外的重视,常吃可防止便秘,增强人体防病抗病能力,泽肤健美。
瓢儿白[瓢儿菜]的食物营养成份知识普及:瓢儿白[瓢儿菜]的功效以及食用禁忌生活百科知识。瓢儿白[瓢儿菜]食物营养价值高,有很多种菜系佳肴做法。瓢儿白[瓢儿菜]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丰富。瓢儿白[瓢儿菜]还具有较高的食疗营养价值。本篇介绍瓢儿白[瓢儿菜]的营养价值剖析,食物食材营养手册,令您在生活中做到健康饮食。
蚜虫的介绍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