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玫瑰的形态特征
山地玫瑰的形态特征
山地玫瑰为肉质叶互生,呈莲座状排列,株幅依品种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从2厘米到40厘米不等。叶色有灰绿、蓝绿或翠绿等。花期暮春至初夏,总状花序,花朵黄色。花后随着种子的成熟,母株会逐渐枯萎,但其基部会有小芽长出。休眠期间外围叶子枯萎,中心叶片紧缩呈玫瑰花形,酷似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进入生长期后原本“勾魂”的玫瑰花型会在几周内迅速展开成莲座状。因其休眠期为躲避强光、酷热等不利气候,外围叶子老化枯萎,而中心部分的叶片紧紧包裹在一起,株型酷似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正因为这一特性,让多肉植物爱好者为之疯狂。
山地玫瑰在夏季的休眠期将叶片紧紧包裹在一起,酷似一朵即将绽放的“玫瑰花苞”,到了生长期则全部展开,又像一朵盛开的荷花,而中央部分的叶子依旧层层叠叠,与玫瑰花很相似。清丽雅致的气质,使其成为近年来颇为热门的多肉植物之一。 山地玫瑰花期从暮春至初夏。
山地玫瑰开花会死吗
山地玫瑰会开花吗
山地玫瑰是会开花的。
山地玫瑰的花期在暮春至初夏,总状花序,花是黄色的。
山地玫瑰开花后会死吗
山地玫瑰在开花后,随着种子的成熟,母株会逐渐枯萎,但其基部会有嫩芽长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山地玫瑰开花后就会死亡,并且山地玫瑰只能属内杂交。
山地玫瑰怎样避免开花
避免山地玫瑰开花的办法通常是砍花箭。
尽可能往枝干的下面砍,越往下,出正常侧芽的机率就越大,只砍掉上面一点作用不大。
砍掉花箭后,如果根系发达,养护得当,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就会生出新的侧芽。
但如果生出新的侧芽还是花箭的话,就要继续砍,直到生出正常的侧芽。
地黄的形态特征
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
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花具长0.5-3厘米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
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钻石玫瑰形态特征
钻石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植株丛生,直立生长,高30厘米至50厘米,茎上有皮刺,羽状复叶互生,边缘有锐锯齿。
花在枝条顶端簇生,呈多头状,花朵重瓣,直径3厘米左右,颜色有红、粉、黄等色,在适宜的条件下全年都可开花。花花生于茎顶,单生或丛生。有单瓣、复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别,花色丰富,花形多样。果月季的果实为球形或梨形,成熟前为绿色,成熟果实为橘红色。
内含骨质瘦果(种子)5-13粒。种子月季种子的外层为果皮,果皮为内、外两层,外层为骨质层,很坚硬;内层为纤维层,纤维纵横交织,韧性很强。种皮为很薄的膜质层,紧包裹着胚。果皮和种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叶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卵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多数品种叶面平滑有光泽(有的品种精糙无光),多数品种初展叶时为紫红色,后逐渐变绿。
茎月季的初生茎紫红色,嫩茎绿色,老茎灰褐色;茎上生有尖而挺的刺,刺的疏密因品种而异。根月季根系的形态与繁殖方式有密切关系,实生苗具有明显的主根和强壮的侧根;用扦插繁殖的苗木,仅有侧根,滑有主根,而且侧根数量较少,生活力较差。
玫瑰的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可达2米;茎粗壮,丛生;小枝密被绒毛,并有针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弯曲、淡黄色的皮刺,皮刺外被绒毛。[1]
小叶5-9,连叶柄长5-13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5-4.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叶脉下陷,有褶皱,下面灰绿色,中脉突起,网脉明显,密被绒毛和腺毛,有时腺毛不明显;叶柄和叶轴密被绒毛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形,边缘有带腺锯齿,下面被绒毛。[1]
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苞片卵形,边缘有腺毛,外被绒毛;花梗长5 -22 5毫米,密被绒毛和腺毛;花直径4-5.5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常有羽状裂片而扩展成叶状,上面有稀疏柔毛,下面密被柔毛和腺毛;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紫红色至白色;花柱离生,被毛,稍伸出萼筒口外,比雄蕊短很多。[1]
果扁球形,直径2-2.5厘米,砖红色,肉质,平滑,萼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8-9月。
香榧地形态特征
香榧为常绿乔木,嫁接树,高达20米,干基高30-60厘米,径达1米,其上有3-4个斜上伸展的树干;小枝下垂,一、二年生小枝绿色,三年生枝呈绿紫色或紫色;叶深绿色,质较软;种子连肉质假种皮宽矩圆形或倒卵圆形,长3-4厘米,径1.5-2.5厘米,有白粉,干后暗紫色,有光泽,顶端具短尖头;种子矩圆状倒卵形或圆柱形,长2.7-3.2厘米,径1-1.6厘米,微有纵浅凹槽,基部尖,胚乳微内皱。
香榧生长成熟期为三年:第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成熟(不过一般一棵香榧树需要几百年才能开花)。花期4月中、下旬,果熟翌年9月,其果实一簇一簇地长在枝条上,素有"三代果"之称,一棵树上,往往一年果、两年果同时存在。
香榧的果实为坚果,营养价值极高。干果称“香榧子”,为著名的干果,橄榄形,果壳较硬,内有黑色果衣包裹淡黄色果肉,可食用,营养丰富。在东亚国家榧木是被用来制作棋盘的高级木料。
山地玫瑰的养殖方法
1.种植介质:
山地玫瑰使用的基质里非颗粒部分用量很少,只有大概1/6 的砻糠壳和泥炭;其余5/6全是各种颗粒,包括蜂窝煤渣、兰石、轻石、陶粒、珍珠岩、小石子等;另外用2毫米直径的麦饭石和小石子铺面。
垫盆底的颗粒大一些,但中间的颗粒尺寸最好控制在3毫米及以内,因为山地玫瑰的根系比较细,颗粒过大,会不利于根系生长。基质里并没有放杀虫剂,也很少使用高锰酸钾以外的杀菌剂。所有基质使用前都先泡水,然后放进微波炉高火消毒20 分钟,以牺牲部分有益菌群的代价换取避免农药残留的安心。
2.浇水:
生长期应始终保持盆土微湿状态,土壤积水和过于干旱都不利于植株生长,尤其是要避免叶丛的中心部位积水,否则很容易造成烂心。施肥与否要求不严,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颗粒缓释肥就能满足生长需要。冬季虽然0℃左右植株也不会死亡,但生长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保证5℃左右的最低温度,并有10℃左右的昼夜温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有良好的通风,避免烈日暴晒,控制浇水,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闷热潮湿引起植株腐烂。
1年内小苗的基质不能干透,一般给水量要比成株至少多1倍。可浸盆给水,水面大概在盆的2/3高度,浸几秒钟就捞出,保持基质表面常年干燥,这样能尽量避免烂心。浸盆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能自由控制给水量,比如在春末,为了保险起见,很多种植者会逐步减少给水量,慢慢过渡到整个夏季断水。
也可以选择使用快速浸盆的方法,在水里浅浅地迅速浸一下就拿出,保持盆底有湿气。尤其是小苗,夏季基本没有必要断水,顶多略微控控水。另外提醒一下,尽量别在叶子中心积水,否则很容易烂芯,尤其是在室内通风不好的环境里。如果不慎叶心积了水,要赶快用棉签吸干,再尽量多通风。
3.通风:
山地玫瑰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怕积水和闷热潮湿,具有高温季节休眠,冷凉季节生长的习性。山地玫瑰度夏一定要强通风。比如白天放在打开的窗口处,晚上放在空调房中。如果不开空调,那就全天放在打开的窗口边。实在不放心,甚至可以在附近挂个微风吊扇。
只要通风好,植物根系健康,就能安全度夏。但最好别早上放这里,晚上放那里,每天不停地搬动,过度的溺爱反而不利于山地玫瑰的正常生长。想种好植物,关键不是你想给它们什么,而是应该努力弄清楚它们想要什么。
其他季节在室内正常摆放就行,不需要刻意开窗通风。春秋通风也行,不通风也可。冬季基本不需要通风。
4.光照:
生长期为秋季至晚春,宜给予充足的阳光,如光照不足会使得植株徒长,从而造成株型松散,叶片变薄。南向窗口很理想,当然更理想的状态是露天养植,可惜这对大多数只有阳台的朋友来说只是梦想。所以除了类似昆明等福地的爱好者,大多数景天爱好者很难见到山地玫瑰被晒红的模样,那是多么迷人的带着灰白底子的紫红色啊!
地笋的形态特征
地笋是多年生草本,高0.6-1.7米;根茎横走,具节,节上密生须根,先端肥大呈圆柱形,此时于节上具鳞叶及少数须根,或侧生有肥大的具鳞叶的地下枝。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四棱形,具槽,绿色,常于节上多少带紫红色,无毛,或在节上疏生小硬毛。
叶具极短柄或近无柄,长圆状披针形,多少弧弯,通常长4-8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锐尖粗牙齿状锯齿,两面或上面具光泽,亮绿色,两面均无毛,下面具凹陷的腺点,侧脉6-7对,与中脉在上面不显著下面突出。轮伞花序无梗,轮廓圆球形,花时径1.2-1.5厘米,多花密集,其下承以小苞片;小苞片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刺尖,位于外方者超过花萼,长达5毫米,具3脉,位于内方者,长2-3毫米,短于或等于花萼,具1脉,边缘均具小纤毛。
花萼钟形,长3毫米,两面无毛,外面具腺点,萼齿5,披针状三角形,长2毫米,具刺尖头,边缘具小缘毛。花冠白色,长5毫米,外面在冠檐上具腺点,内面在喉部具白色短柔毛,冠筒长约3毫米,冠檐不明显二唇形,上唇近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仅前对能育,超出于花冠,先端略下弯,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略叉开,后对雄蕊退化,丝状,先端棍棒状。花柱伸出花冠,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线形。花盘平顶。
小坚果倒卵圆状四边形,基部略狭,长1.6毫米,宽1.2毫米,褐色,边缘加厚,背面平,腹面具稜,有腺点。花期6-9月,果期8-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