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种植方法
茼蒿种植方法
茼蒿种植方法
温度:茼蒿的适应性广,生性喜欢冷凉环境,不耐高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7—20℃,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但能耐受短期零度低温,种子在10℃以上即可萌发,但15—20℃发芽最快。
光照: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充分。
水分:茼蒿对水肥要求不严格,只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水分过多会影响生长发育而减产。
土壤:茼蒿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要求也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最好。
1、整 地: 地块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播种前先施基肥,每亩施复合肥50-60千克,或者每亩施有机肥2吨。也可以每亩施尿素15千克,加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5-10千克,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2、做 畦:做畦时,一般要求畦宽1.5-1.8米左右,长度可以根据大棚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用耙将土整细,耙平。然后即可以播种。
3、浸种催芽: 茼蒿种子在植物学上称为瘦果,有棱角。播种前的3-4天进行催芽,将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再淘洗晾干,置于25℃的条件下催芽,每天要淘洗一次,种子3-4天后萌芽即可以播种。
4、播 种: 由于茼蒿的植株小,生长期短,可以与其他的蔬菜间套作。生产上采用直播、撒播、条播均可。撒播一般每亩的用种量为3-4千克。条播每亩的用种量1.5-2千克,比较节约用种量。条播时行距控制在10厘米左右即可。如间苗移栽,种子可以撒的密一些,不移栽要稀播,以免浪费时间和种子,播种完成后要在种子上覆盖一层1厘米厚的土,用平耙耙平,然后要浇一次透水。以后冬天隔10天浇水一次,夏天隔7天浇水一次。
5、间 苗:茼蒿在播后一周左右即可以出苗,在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应该进行间苗,间苗时注意不能使用镰刀,直接用手间苗,将密度大的幼苗拔起,留下的幼苗株行距保持在4-6厘米左右,注意不能太稀,否则会影响产量。
6、移 栽:移栽是栽培茼蒿的好方法。移栽苗比直播苗长得快,植株大,大概20-25天左右就能采收。移栽时要用镰刀起苗,放入准备好的盆里。然后移栽到整好的地里,株行距为4-6厘米左右,移栽以后要浇一次透水,移栽后的20天施一次氮肥。
7、水分管理:冬春由于气温较低,出苗以后应该适当的控制浇水,以防猝倒病和霜霉病发生。要根据苗情浇水,一般7-8天浇水一次。
8、追 肥:一般当苗长到10-12厘米左右时需要追肥一次。以后每采收一次追一次肥。追肥一般采用随水追肥,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进水口,和水一起直接灌溉,肥料不可以直接撒地里,以免烧伤茼蒿叶子。生长期间,随水追1-2次速效氮肥,每次每亩用尿素15-20千克。
9、病虫害防治:
茼蒿易发生炭疽病和霜霉病,可用72%的普立克1000倍液喷雾防治。
立枯病: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洒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20毫升+41%聚砹嘧霉胺20毫升,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菌核病:发病中前期,防治20%硅唑咪鲜胺30毫升+恶霜菌酯25毫升,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菜螟:以初龄幼虫蛀食幼苗大菜螟心叶,吐丝结网,轻则影响菜苗生长,重者可致幼苗枯死, 造成缺苗断垄; 高龄幼虫除啮食心叶外,还可蛀食茎髓和根部;并可传播细菌软腐病,引致菜株腐烂死亡。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和有丝网时,施药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喷雾2-3次,注意将药喷到菜心上。
蚜虫发生时,要喷施10%的吡虫啉1200-1500倍液防治。
10、采 收:当茼蒿的株高达20厘米左右,具有12-13片真叶时开始收割,收割不宜太晚,以免影响品质。收获时可以用刀在茎的基部留2-3片叶割下,然后摘去黄叶,将茼蒿扎成小把出售。一般20-25天可以收获一次,每茬可收割2-3次。
阳台茼蒿的种植方法
茼蒿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当然在南方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哈),现在是春天,正是种植的好季节。茼蒿生性喜欢冷凉环境,不耐高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7~20摄氏度,茼蒿喜欢弱光,如果光照太强,则会使茎变硬,影响口感,所以说非常适合在阳台种植。
选盆配土。茼蒿生长周期较短,根系也较浅,因此应选择面积相对较大、且不是很深的菜盆,土壤方面最好选择透水性的的沙质土壤为宜。
播种。在菜盆中浇水,水量要大一些,因茼蒿出苗时间较长,大约20天左右,然后撒种,种子可以稍密一些,然后在种子上面覆盖约2CM的细土,然后轻轻拍实,最后在菜盆上覆盖一层薄膜,保持土壤湿润。
当种子出芽后,要立即去掉菜盆上的薄膜,适当增加光照,促进根系生长,如苗太密,要适当间苗。
苗期管理。茼蒿在苗期应尽量保持土壤湿润,但每次浇水又不能太大,浇水采用淋撒方式为宜。
当茼蒿长到30CM左右时候就可以采收了,用剪刀剪取离地面2CM以上的部分,收割以后浇水配肥,可以连续采收多次。
茼蒿跟蒿子杆是一个菜吗
是同一种蔬菜。
茼蒿和蒿子杆都是菊科、茼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中茼蒿指的是大叶茼蒿,一般在南方比较多见,而蒿子杆是小叶茼蒿,一般在北方比较多见。
其实两者指的就是同一个品种的蔬菜,只是因为生长地理环境不同,所以在外观上也会有少许的差异,但其实两者所含的营养成分是差不多的,都对人体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霜降吃什么菜
茼蒿
茼蒿好种植,春、秋都能播种,但茼蒿在秋季生长期较长、产量更高,因此,秋天、冬天和初春为茼蒿的最佳食用期。
茼蒿中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也是一种高水分、低热能的蔬菜。
茼蒿一般吃嫩茎叶,口感脆嫩可口。
霜降茼蒿食用方式
凉拌:茼蒿切断后加食盐、芝麻油、鸡精等凉拌,十分爽口。
熟食:茼蒿荤素炒食,烧豆腐、做汤、做馅等也可。
火锅配料:茼蒿也可做冬季火锅涮料,吃起来别具一番风味。
茼蒿含钾高吗
茼蒿又名蓬蒿,属菊科植物,具特殊清香气味。茼蒿原产地中海,进入我国也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普遍栽培的茼蒿有大叶和小叶两大形态类型。大叶茼蒿又叫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宽大,叶片缺刻少而浅,品质佳,产量高,栽培比较普遍;小叶茼蒿又叫花叶南蒿或细叶茼蒿,叶狭小,叶片缺刻多而深,香味浓,产量低,栽培较少。
茼蒿的含钾量是比较高的,而且茼蒿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很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对人体的好处是很多的,平时多吃茼蒿是有降血压的功效,同时还有补脑的作用。对治疗咳嗽,痰多的症状也是很有效果的,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也可以通过吃茼蒿来改善。
茼蒿和鸡蛋或是肉类一起烹饪的时候,会更有效的吸收维生素A。用芝麻油凉拌的茼蒿也是十分的适合有冠心病的患者食用的。
茼蒿种植高产注意事项
茼蒿种植高产注意事项
注意一、温度的管理:
茼蒿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生长适温17-20℃,超过29℃生长不良,叶片数少而瘦小。因此,夏季高温常是导致茼蒿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想要茼蒿长得好,产量高,就一定要把温度降至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茼蒿种植怎么能高产?一般采用降温方法有覆盖遮阳网等。但不宜在中午温度高时浇水进行降温,在地温过高时浇水降温常会导致茼蒿根系受伤,容易出现死苗。
注意二、茼蒿种植间距:
茼蒿在种植过密、温差过小、肥水过勤的情况下易出现徒长,茎秆细弱,在高湿的环境下常常会导致倒伏现象发生。茼蒿倒伏后不仅会影响产量,而且会使植株下部不透气,造成烂叶,致茼蒿商品性降低。
因此,一定要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茼蒿徒长倒伏。可在茼蒿浇第二水时间苗,使株距保持在2-3厘米左右,也可喷施叶面肥。
注意三、及时排水防止被水浸:
夏季雨水较多,雨水常导致茼蒿烂根死棵,严重影响茼蒿的产量,因此下雨时要严防雨水进入筒蒿地。一旦进入雨水,要及时排水并用井水浇一遍,防止死棵现象的发生。
注意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叶片是决定茼蒿商品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要保护好叶片,首先就要在管理上做好防病工作。疫病和霜霉病是导致茼蒿烂叶、黄叶的主要病害,在管理上应重点防治。同时注意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种茼蒿高产的技术
1、茼蒿播种前最好将种子用35℃~40℃温水浸泡5~6小时,然后在2℃~25℃的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撒种或条播。
2、茼蒿播种:播量过少,不但生长缓慢,而且下部叶片多,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和产量。播量过大,幼茎细弱,下部叶片易发黄或烂秧。
3、日光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温度过高要适当放风降温,以25℃~30℃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快速生长,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4、生长期间的水分管理很重要,缺水干旱,植株茎叶易硬化,降低产量,品质不良,要视土壤干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但也不要浇水过多,以免烂根。
5.要适时采收,一般出苗后30~40天,苗高25~30厘米即可收获。收获过迟,影响产量品质和棚室内高栽品种正常生长。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效益是可观的。
茼蒿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选用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选好地后进行耕翻,并施入少量粪干作基肥,与表土层混合均匀,做成宽1.4 ~1.5米的平畦,准备播种。
2.播种
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4~5公斤,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用种量可加大到6~7公斤。条播按行距约10厘米播种,667平方米用种量约2.5~3公斤。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后在15~2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覆土约1厘米厚。
3.间苗和除草
茼蒿在播种后约1周即可出苗,在幼苗长到具有2~3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并拔除田间杂草。撒播的间苗应使植株保持约4X4 厘米的株行距,条播的株距控制在3~4厘米。
4.浇水
茼蒿在生长期间不能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在雨季播种的茼蒿,在种苗刚出土时,应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发生,这以后应保持田间经常湿润,遇雨注意防涝,排除积水。
5.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的粪干300~400公斤。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追肥,667平方米用尿素20~25公斤。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相同数量的肥料。
6.采收
茼蒿一般生长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收获。如果想进行多次收获,可用利刀在主茎基部留3厘米左右桩割下,割下的嫩茎叶捆成0.5公斤的小把上市销售。割后留下的老蔸要及时进行追肥和浇水,1个月后可再收一茬。
茼蒿包饺子怎么做好吃 茼蒿包饺子好吃吗
因人而异。
茼蒿包饺子其味道是带有一种菊类植物特有的清香气味,尤其是茼蒿,其清香气是比较浓厚的,所以茼蒿饺子其茼蒿味道是比较浓烈的,对于爱吃茼蒿或者能接受茼蒿的味道的人来说,茼蒿饺子是好吃的,但是对于接受不了这类气味的人群来说,茼蒿饺子是不好吃的,所以说茼蒿饺子好不好吃是因人而异的。
茼蒿的种植技术
茼蒿又叫蓬蒿、蒿菜、蒿子秆、春菊。菊科一二年生植物,以嫩茎叶供食,营养丰富,并具特殊清香味。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等疗效。生炒、凉拌、汤食或作馅均可。茼蒿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容易栽培,南方、北方都可种植,尤以春秋两季播种最好。加上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则可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对调节市场供应有重要作用。
茼蒿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忌炎热,也不耐严寒。种子在5℃时开始发芽,发芽适温20~25℃,超过35℃时发芽不良。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适宜温度为15~20℃,12℃以下生长慢,29℃以上生长不良,能耐短期-2~2℃的低温,适宜春秋两季栽培。秋季生长期长,产量高,品质好。华北春露地栽培一般在3~4月播种,秋播7月下旬至9月上旬;江南春季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秋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茼蒿植株小,生长期短,除单作外,可与甘蓝、番茄、瓜类等间作套种。地要肥沃、湿润,多用平畦直播,撤播或条播,每666.7m2播种量2~4kg。春季最好催芽后落水播种,播后盖薄膜,秋播后用草帘、遮阳网等遮荫降温。生长期间追肥2~3次,每次每666.7m2尿素15kg。冬春季用塑料棚室栽培效果更好。
播种后30~40天,苗高20cm时开始采收。全部一次割收,或分次疏苗间拔均可。也可掐嫩茎食用;苗高约25cm时,茎基部留2个叶节摘取上部。侧芽萌发长大后,再留1~2叶摘收嫩梢共收3~4次,一般666.7m2产量1500~2000kg。
茼蒿和芦蒿的区别
1、品种不同:虽然茼蒿和芦蒿从外观上看起来比较相似,但其中是不同的品种,其中茼蒿是菊科茼蒿属植物,又被称为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等;而芦蒿是菊科蒿属植物,又被称为蒌蒿、水艾、水蒿等。
2、口感不同:茼蒿的气味是比较浓烈的,吃起来味道比较大,而芦蒿虽然气味清香,但是相对来说吃起来味道比较小。
茼蒿吃了会不会上火 茼蒿是几月份的蔬菜
茼蒿的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份到4月份,并且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份到9月份,冬季也可以播种在11月到12月份,并且茼蒿这种蔬菜比较适合气候凉爽,所以说在气温比较凉爽的时候都可以种植,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茼蒿在9月份是最适合种植的,这时候种植的茼蒿是成活率最高的,并且营养价值最为丰富的,并且李时珍说过每年的9月份茼蒿播种,然后到冬季或者下一年的春季采用茼蒿的茎叶,并且茼蒿是属于一种喜欢凉性气候的蔬菜,不耐高温,在环境为20摄氏度的时候生长最为旺盛,这是一种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的蔬菜,一般在弱光条件下生长比较有利。
茼蒿的热量
每100克24大卡。
茼蒿是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属于一种蔬菜,又被称为蒿子杆、蓬蒿菜、蒿菜、菊花菜等,茼蒿的热量并不是很高,一般每100克茼蒿中只有大约24大卡的热量。
而且茼蒿中还含有十分丰富的水分、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平时适当地吃一些茼蒿的话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
茼蒿的种植时间
茼蒿整个植株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对病虫有独特的驱避作用,因此,很少喷施农药,是理想的无公害蔬菜。它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在冷凉温和,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的环境下,有利于其生长。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近年来,冬、春、秋季保护地种植越来越普遍。播种后-般40--50天收获,温度低时生长期延长至60--70天。
1、种植时间-般春、秋两季栽培为好。在南方地租,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
2、播种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多以直播为主。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培养土上,播后覆土后度以1公分左右为宜,浇透水,保温保湿。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需要间苗。
3、播种器皿在阳台、天台、或庭院种植茼蒿,可选用的栽培容器有花盆、朩盆,专业栽培箱、泡沫塑料箱等,耕层深度以20公分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