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处理新生儿常见五状况
巧处理新生儿常见五状况
1.宝宝出现黄疸
“宝宝的皮肤和眼睛怎么看起来黄黄的?是不是有黄疸啊?”“小宝宝的黄疸指数偏高,需要让他住院接受蓝光照射……”
状况释疑~宝宝都会有黄疸吗?
当胎儿在母体时,血液中所代谢的胆红素会通过胎盘到达母体,借由妈妈的肝脏帮忙代谢。刚刚脱离母体时,宝宝的肝脏还无法立刻自己处理胆红素,无法顺利代谢胆红素,而引起皮肤、眼白泛黄,于是就会产生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2种: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只出现黄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宝宝的吃奶情况和精神状况都良好,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时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宝宝生后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黄疸,并且持续的时间长,出生2~3周后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mg/dl。黄疸的程度较重,宝宝皮肤呈金黄色,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以及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妈妈帮手~学会观察黄疸的程度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时,应立即送医院,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如治疗延误,可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或核黄疸。
2.即使是出生后2~3天出现的黄疸,妈妈也应注意观察黄疸加重的程度。如黄疸持续超过1周(早产儿超过2周),或者黄疸不仅不减轻反而加重,应该立即宝宝去医院,以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3.对有黄疸的宝宝,应注意检查其脐部及皮肤有无化脓性感染。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食欲、精神反应、呼吸等,如有异常,应考虑感染引起的黄疸。
4.要注意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呈深黄色,提示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过多;如果大便由黄白色渐呈黄色,常提示肝脏功能不正常;如大便呈灰白色或白陶土色,说明胆红素未随胆汁从胆道中流出,要考虑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可能。
2.宝宝还要剪指甲
“不是说新生儿不能剪指甲吗?”“可是他的指甲长得好快啊,老抓来抓去的。”
状况释疑~常给宝宝剪剪指甲
新生儿的指甲长得比较快,并且新生宝宝的手脚经常会乱舞乱抓,不小心就会抓破娇嫩的皮肤,所以需要妈妈经常给新宝宝剪剪指甲。有些妈妈不敢也不会给新生儿剪指甲,就将宝宝的两只小手包起来或戴上手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可影响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因此,防止新宝宝抓破皮肤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给他剪指甲。
妈妈帮手~剪指甲小窍门
婴儿的指甲剪应该是钝头、前部呈弧形的小剪刀;剪指甲时一定要抓牢宝宝的手,避免因晃动而弄伤宝宝,可以在宝宝睡觉时进行;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宝宝的指甲,另一只手拿着剪刀从一边沿着指甲的自然弯曲转动,剪下指甲,不要剪得太深,以免伤到宝宝;摸摸指甲,不要有棱角或尖刺,以免宝宝抓伤自己;如果不慎伤了宝宝,要立刻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止血,涂抹点消炎药膏即可。
3 新生儿筛检出现阳性
“新生儿筛检结果出来了,有一些项目是阳性,请您尽快带宝宝回医院复查……”“怎么会这样呢?能不能治?是不是要打针吃药……”
状况释疑~也有可能是假阳性
当新手爸妈得知“宝宝的筛检结果出来了,……是阳性,需要回医院复查”,心中必然忐忑不安。新生儿筛检是维护宝宝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需要早期筛检,但是初检结果阳性,不一定就代表宝宝生病了,医生会经过复查,并且根据宝宝的情况下诊断,妈妈不必太过担心。
妈妈帮手~了解新宝宝的疾病特点
新生儿的疾病有一些特点与婴幼儿不同,这些特点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掌握这些特点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1.脐一定要保持断脐时创伤面的清洁,否则这里就会成为细菌入侵体内的门户,轻者为脐炎,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
2.感染新生宝宝患感染性疾病时体温非但不升高,反而会下降,伴有“三不”,即不吃、不哭和体重不增,或者有哭声但是声音很低,反应迟钝,遇到这些情况时应去医院诊治,否则会耽误病情。
3.抽搐新生儿抽搐时除了比较引人注目的全身性或身体某一部分(如面、某一肢体或几个手指)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外,更常见的是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反复眨眼、面肌颤动、前臂来回摆动等轻微的动作,有的新生儿表现为反复的、短暂的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有些新手爸妈很容易忽略这些小动作,所以要加强警惕。
4 宝宝怎么又发烧
“宝宝怎么发烧了呀?昨天上午就烧了一阵,现在又发烧了,是生病了吗?要不要吃点退烧药?”
状况释疑~新宝宝体温爱“捉迷藏”
发热是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也是疾病的信号。正常宝宝的体温一天内有一定的波动,因为进食、活动等所致的代谢会影响宝宝的体温。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除了吃奶,身体的温度还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有时外界温度一高,宝宝便可表现出发热。
妈妈帮手~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
如果宝宝的体温仅是升高,无其他异常表现,吃奶和精神状况都良好,可能是室内温度过高或衣着过多所致,这时只需要减少衣服或降低环境温度即可。如果宝宝发热的同时伴有不吃奶、精神差、面色灰暗等,则表明是疾病所致,需要到医院就诊。提醒妈妈们的是,新生宝宝发热时,一般不宜使用退热药,因为目前的退热药都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可影响新生儿血小板的凝血活性,使用后偶尔可导致新生儿出血。
5 脸上长红疹
“宝宝的脸上怎么有一颗一颗的疹子?怎么回事啊?”“宝宝的脸上长疹子,要不要擦药?”
状况释疑~肠胃太娇嫩
新生宝宝身上的的红疹很有可能是湿疹,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异常,从宝宝出生后2周开始,面部出现红点,眉上、眉下及发际处都会出现,有时四肢及躯干上也会出现。湿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新宝宝消化功能不成熟,不能够完全消化奶中的蛋白质,从而导致轻微的过敏反应,所以湿疹又叫奶癣,人工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病情重。
妈妈帮手~用药有讲究
一般情况下湿疹无需治疗,随着宝宝肠胃功能的完善以及辅食的逐渐添加,湿疹会自然好转,但若继发细菌感染应到医院就诊。尽可能找到引起孩子湿疹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类型的湿疹擦不同的药。一般是局部用药,特别严重的也可以少量全身用药品。渗出型的皮疹当中最好用硼酸水湿冷敷,干燥型的湿疹用一些洗剂、油剂、乳剂、稿泥膏剂的药物,如果水泡有糜烂一般用油剂治疗。具体用什么药,最好到皮肤科医生那里做针对性治疗。
如何处理新生儿鼻屎
如果新生儿的鼻屎比较硬,而且与鼻毛有粘连,就要先给宝宝的鼻子里滴几滴香油,待香油把鼻屎润滑软了之后,再尝试着用吸鼻器吸出鼻屎或用棉棒挑出。
对于在鼻孔外侧的鼻屎,也不用用手或指甲盖给宝宝抠,这样不仅会弄疼宝宝,大人的指甲或手指的大量细菌会对宝宝鼻腔粘膜有害。可以用宝宝专用的小镊子轻轻的夹出来。
还可以用宝宝专用的细棉棒沾上少量温水,轻轻的宝宝鼻孔里转一转,一般比较湿润的鼻屎就会被棉棒带出来。切记不要把棉棒伸的太长,那样会弄疼宝宝的。
如果是鼻孔深处的鼻屎,建议不要自行清理了,很容易出危险。只要家长仔细观察、听一听宝宝鼻子呼吸是否自如,只要正常就先不用管,如果宝宝鼻子出现异响,宝宝呼吸有些难受,多用嘴呼吸,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了。
新生儿常见的症状
一、哭
哭是宝宝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新生儿哭时一般不流泪,父母亲常无法根据他的哭声来识别他需要什么。正常新生儿的哭,常是因为饿、口渴或尿布湿、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的。
哭又可以是新生儿有病的一种征兆:当宝宝两眼发呆,哭声是突然的、短促而不婉转的尖声高音调时,常是脑部有病的迹象。当触及宝宝某一部位哭声加剧时,应仔细检查该部位有无异常。例如,新生儿皮下坏疽主要累及背部和骶尾部,抱起和换尿布时,哭声往往加剧。宝宝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则提示病情严重。
哭还是宝宝的一种语言,正常新生儿每天总会哭几阵的。假如他很安静,不哭不闹,显得太“乖”了,反而要引起注意,要判断一下他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二、呻吟
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有哼哼呻吟声,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应毫不迟疑地送医院诊治。
三、呕吐
呕吐是指乳汁自胃经口吐出时,有较大的冲力,常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漾奶(吐奶)是指乳汁自食管或胃经口溢出,一般冲力不大,并不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不论呕吐或漾奶,既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当,或食物摄入量过多引起,也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先天性肠闭锁、食管闭锁等疾病造成。
婴儿呼吸急促预防
1、怀孕期就开始预防
在怀孕期间,注意过敏性食物要适当摄取,以减少宝宝发生气喘的几率。此外,不要随便使用药物,一定要戒烟。
2、生产方式
选择到有能力处理新生儿急救的医院生产,在第一时间就给宝宝最好的保护。宝宝瓜熟蒂落是最好的自然过程,择日剖宫产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3、小心观察
注意观察宝宝呼吸的频率是爸爸妈妈们的重中之重。呼吸是维持生命基本的能力,尤其是新生儿,呼吸不规律,了解异常状况并及时发觉,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是许多父母必须学习的。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皮肤的黄染,一般正常的宝宝也会出现黄疸的现象,但是那是属于一种生理性黄疸,如果是说宝宝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像二十四小时内出现或者是黄疸进展很快,就是测的黄疸值明显有升高,或者是说它的发展程度比较重,或者是黄疸持续时间太长了,还有就是黄疸退而复现,这种都属于病理性黄疸,一般是病理性黄疸是建议去新生儿专科医生那里就诊,由专科医生对宝宝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判断宝宝需不需要治疗干预。如果是黄疸程度比较重,然后家长不放心,是建议及时去医院的,有可能会需要住院治疗干预。如果是黄疸程度太高了,有存在一些病理因素,家长不会观察宝宝,状态不太好,黄疸持续升高有可能会进入脑子,出现胆红素脑病,这种就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了,所以黄疸高还是建议及时干预。如果黄疸处于高峰期,建议每天都要检测黄疸,如果是黄疸高及时干预是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
新生儿脓疱疹怎样预防
新生儿脓疱疹的预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天洗澡,炎热天气可以每天洗2—3次。衣着要适宜,不要让新生儿出汗过多。
2、保护新生儿的皮肤不受损伤,衣服、尿布和被褥要柔软。护理新生儿时动作要轻 ,勤给婴儿剪指甲,以免抓伤表皮。
3、避免与有皮肤感染病的人接触,护理新生儿前要认真洗手。
宝宝不能吃的药 忌随便服用退热药
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比较容易发热,如果随便服用退热药,往往会产生不良后果。表现为服用退热药后,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家长切勿自行给新生儿用退热药。必要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运用。处理新生儿发热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热,如暴露肢体,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
得了新生儿肺炎严重吗
新生儿重症肺炎,当然很严重。重症肺炎可以引起心衰,那是致命的!新生儿住院是没有家长陪护的,全国所有的新生儿住院都是没有家长陪护的,主要考虑到交叉感染的问题。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弥温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新生儿常见疾病
1、新生儿窒息
造成新生儿窒息有三种情形:宫内窒息、分娩过程窒息以及娩出后窒息。
胎儿窒息时,胎动从快-消失,胎心从加快-慢-不规则,最后胎心消失。分娩过程窒息常见于难产、滞产。娩出后窒息,轻者皮肤青紫,肌张力正常或增强。重者皮肤苍白,全身松弛无力,手足冰凉,心率慢而弱。
窒息预后较差,重度窒息常有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及心律紊乱。后遗症轻者智能发育落后,重者癫痫或脑性瘫痪,都将造成终身遗憾。
2、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由于生产时的损伤,缺氧引起的严重的疾病,尤其在早产儿中最为多见。
婴儿颅内出血早期的症状表现多为尖叫、不吃奶、痉挛、烦躁、双眼凝视,到了晚期就是嗜睡、全身松弛瘫痪、四肢冰冷、面色发白,最终就是昏迷不醒。
颅内出血一般预后不好,大多于一周内死亡,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脑积水、脑炎、癫痫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新生儿睡觉呼吸急促注意事项有哪些
1、怀孕期就开始预防
在怀孕期间,注意过敏性食物要适当摄取,以减少宝宝发生气喘的几率。此外,不要随便使用药物,一定要戒烟。
2、生产方式
选择到有能力处理新生儿急救的医院生产,在第一时间就给宝宝最好的保护。宝宝瓜熟蒂落是最好的自然过程,择日剖宫产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3、小心观察
注意观察宝宝呼吸的频率是爸爸妈妈们的重中之重。呼吸是维持生命基本的能力,尤其是新生儿,呼吸不规律,了解异常状况并及时发觉,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是许多父母必须学习的。
4、喂养
在婴儿出生以后,妈妈要尽可能地哺喂母乳,给宝宝提供自然的抗体来源,以增加身体抵抗力,并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有哪些方法可以医治新生儿溶血病
光疗是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公认的一种安全方法。光疗指征①体重
黄疸的护理事项
1、蓝光治疗前的护理 调节病室温度至24℃—26℃,湿度55%—65%。预热消毒处理过干净的蓝光治疗箱温度至30℃—32℃,夏季将光疗箱置于自然通风处,并用软布覆盖并固定在箱内婴儿床的四周,防止新生儿活动时撞伤。光疗前给新生儿喂食牛乳,清洗臀部,换干净尿不湿,脱去衣服,戴上棉布小手套和足套,戴上合适的眼罩,松紧适宜。
2、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新生儿在光疗箱中,由于全身暴露,且时间长,失去安全感,时有烦躁或哭闹、出汗。蓝光治疗时新生儿的大便稀绿色,丢失水分多,因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采用静脉补液的同时多喂牛乳和糖水。护理人员每小时给患儿更换卧位,同时对新生儿头部、背部、手部等处皮肤进行抚摸,使新生儿安静。
对吵闹剧烈的婴儿可报告医生暂停光疗或口服鲁米那钠,及时帮其擦干汗液,清洗臀部,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受凉及红臀。定时测量体温,夏季温度高时,可打开全部箱门;冬季要加强保暖,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根据体温调节箱温。
3、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新生儿光疗结束后,及时为新生儿清洁皮肤,穿上衣服,注意保暖,摘除眼罩。拆除箱内软布送洗,清洁消毒光疗箱。护士还应继续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吃奶情况,大便的颜色及性状,以及黄疸的消退情况,协助医生及检验科采血复查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动态,提供治疗依据,促进新生儿尽早康复。
了解了上面的知识以后,很清楚的知道了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事项有哪些了,生活当中要格外的注意起来,因为黄疸对于新生儿的危害很大,因此发现黄疸以后就要引起关注,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注意宝宝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