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如何按摩方法 按压阳溪穴
手腕疼如何按摩方法 按压阳溪穴
位置:阳溪穴位于手背上,当拇指翘起时候,靠近的地方会出现一个凹陷,这就是阳溪穴所在的位置。
按摩手法:这个穴位是一个凹陷,可以用对侧的拇指按住这个穴位,然后前后活动患侧手腕,在活动手腕的同时也就刺激了这个穴位。
关节炎按摩穴位有效果吗
方法/步骤
1、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
2、曲泽穴:手厥阴心包经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3、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
4、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5、神门穴: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6、天井穴:在上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7、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8、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
9、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10、商丘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11、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12、昆仑穴:膀胱经经穴,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3、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注意事项:
首先点按肘部的尺泽、曲泽、太渊、大陵、神门等穴位各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缓慢按摩。然后是点压天井、曲池、阳溪、阳池等穴位30-50次。力度稍重,以酸、胀、痛为宜。再后指压商丘、太溪穴,用食指压在穴位上,施以3-5公斤的力度持续3-5秒。施力过程要循序渐进,慢慢施加力道,不要突然用力下压以免损伤到穴位,适得其反。最后揉捏昆仑、解溪穴。活动肘部或者手腕在穴位上施加压力用画小圈的方式揉捏5分钟,避免只在指尖加力。
通过以上对于关节炎按摩穴位几种步骤的祥细介绍。对于关节炎按患者,不妨可以按照方法来进行按摩穴位来缓解关节炎的疼痛。但需要注意按摩只是起到缓解的效果,并不能治愈关节炎。如果出现关节火严重症状的患者,则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阳溪的功效与作用 阳溪的按摩手法
1、用大拇指按揉阳溪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咽部及口腔疾病。(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2、 养生保健:阳溪是补阳气、提精神的要穴。头痛发作时,以拇指指腹按压阳溪半分钟以上,头痛会迅速得到缓解。阳溪最善通经活络。经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解溪的定位是在哪里
解溪属于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在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点,两经之间的凹陷处,即足背与小腿交接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牧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正坐,一腿屈膝,脚放平,用同侧的手掌抚膝盖处,大指在上,四指指腹循胫骨直下至足腕处,在系鞋带处,两筋之间的凹陷即是该穴。
解溪穴具有清热化湿,舒筋活络,镇惊安神,健胃益脑的作用,每天坚持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壮内脏器官,还能很好的放松脚部,可以有效缓解脑供血所带来的不适,还可以防治调理疾病。
解溪主治疾病
1.因为解溪能引上焦(胸部,乳房以上的部位)郁热下行,所以按摩此穴能治疗牙疼,烦心,目赤等病症。
2.长期按摩解溪,对头痛,眩晕,腹胀,便秘,脚腕痛,下肢痿痹,肾炎,肠炎,口痛及眼疾等病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3.现代中医临床中,常利用此穴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疾患。
4.配昆仑,太溪,治疗踝部疼痛;配商丘,血海,治疗腹胀。
解溪的按摩方法
坐位,屈膝屈髋,双脚放平,中指置于穴位上,以中指指腹向内用力按压解溪穴,以产生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1-3分钟。
6大穴让上班族摆脱疲劳
1、按压公孙穴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位置: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按法: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2、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位置: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按法: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3、滚揉后溪穴
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
位置:后溪穴是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按法: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
图解太阳穴、承山穴、明眼穴
4、按摩太阳穴
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
按法: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
5、按按承山穴
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缓解登山、骑车后的腿部不适。
位置:承山穴在腓肠肌肌肉分叉处的下缘。
按法: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6、刺激明眼穴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位置: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
按法: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扁桃体发炎不吃药能好吗 扁桃体炎不吃药的治疗方法
扁桃体发炎除了吃药以外,还可以通过拔罐、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其中相对简便、安全、有效的要属推拿治疗。
穴位:太渊、合谷、阳溪、阳池穴、八邪穴、户口、少泽、少商穴
治法:按摩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摩擦手掌正中线;按揉肺区、阳溪穴、阳池穴;掐按太渊、合谷、八邪穴、扁桃体点、牙痛点、肺点、少泽、少商穴等。每日1次,每日30分钟,5次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
穴位位置:
太渊:此腧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合谷:此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阳溪:屈肘,掌心向胸,阳溪穴在腕关节桡侧,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下为腕背侧韧带,在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
八邪穴:在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
虎口:在手背拇、食指之间,合谷穴前赤白肉际
少泽:位于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跟角侧上方0.1寸
少商穴: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久坐办公室 记得常按6个健康穴
按压公孙穴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怎么找?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怎么按?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怎么找?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怎么按?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滚揉后溪穴
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
怎么找?后溪穴是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怎么按?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
按摩太阳穴
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
怎么找?太阳穴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
怎么按?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
按按承山穴
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缓解登山、骑车后的腿部不适。
怎么找?承山穴在腓肠肌肌肉分叉处的下缘。
怎么按?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刺激明眼穴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怎么找?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
怎么按?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手腕疼按摩哪
位置:阳池穴在手背一侧,手腕背部横纹正中略偏小指一侧有一个凹陷处即为阳池穴。
按摩手法:将对侧的拇指放在阳池穴上,其余的四肢握住手腕,按压4秒,休息4秒,如此反复多次。按压完后,用对侧的手拿捏手臂的肌肉,从上到下,重复5次。
刺激大陵穴位置:大陵穴位于手腕掌横纹的正中。
按摩手法:用对侧拇指按压大陵穴,也是按一会儿,休息一会,经常喝阳池穴配合使用。
按压阳溪穴位置:阳溪穴位于手背上,当拇指翘起时候,靠近的地方会出现一个凹陷,这就是阳溪穴所在的位置。
按摩手法:这个穴位是一个凹陷,可以用对侧的拇指按住这个穴位,然后前后活动患侧手腕,在活动手腕的同时也就刺激了这个穴位。
按揉太渊穴位置:在腕部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波动处。
按摩手法:按揉太渊穴可以缓解腕臂疼痛,方法是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按住患侧太渊穴,按压时心中默数5下,连作5次。力度适中,有酸胀感为佳。
按揉手三里位置:手三里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按摩手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手三里穴。要是自我按摩时,可以用双手食指互按对侧穴位。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适中。
秋冬养生常按10大穴位
风池穴:主治头痛
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曲池穴:主治发热
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
③、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合谷穴:咽喉肿痛
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
②、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内关穴:心慌心悸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手少阴心包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②、用右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心痛、心烦、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心胸部各种疾患、失眠、癫痫、癔病等,且能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殷门穴:主治腿痛
在大腿后侧、臀横纹至腘横纹正中央联线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正坐床上或凳椅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腿痛、腰背臂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疼痛、腰间盘突出等。
后溪穴:头项强痛
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主要穴位。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
②、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针5~8分。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项强痛、鼻衄、耳聋、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指挛急等。
环跳穴:腰胯腿痛
在臀部、大腿外侧、大转子后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5~8分。
按摩方法:
①、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②、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腰胯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等。
阳陵泉穴:腰腿痛
在小腿外侧,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余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保健作用:主治腰腿痛、老寒腿、鹤膝风、高血压、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等。
昆仑穴:治足跟痛
在外踝后5分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也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主要穴位。针5分,针刺角度向内踝前缘,孕妇忌针。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②、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衄、腰背痛、足跟痛、背拘急、坐骨神经痛、小儿惊风、腓肠肌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