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止咳方法
迅速止咳方法
治疗咳嗽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医学上的止咳药,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方法也是可以快速的治疗咳嗽的问题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治疗咳嗽问题呢?
1. 甘蔗汁治咳嗽
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野百合100克。先煮烂百合,再和入两汁。睡前服食,每日1次。润肺止咳,生津润燥,宁心安神。治虚热咳嗽,虚弱者病后气管炎最宜。
1. 白萝卜子治咳嗽
白萝卜子生熟各15克,生赫石末9克。先将白萝卜子捣碎煮汤一大碗,送服生赫石细末,半小时后,再用此方1次。消积化痰。用治痰饮凝结症。
1. 川贝冰糖蒸梨
用川贝少许、梨一个、冰糖的量由你自己喜欢甜的程度来定,然后放入蒸锅中将梨蒸到透明状即可食用。
1. 热风吹面法
用电吹风对准两侧太阳穴,交替吹3-5分钟,每日3次,可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头痛等症状。
1. 芥菜姜汤祛痰止咳
鲜芥菜80克,鲜姜10克,盐少许。将芥菜洗净后切成小块,生姜切片,加清水四碗煎至两碗,以食盐调味。每日分2次服,连用3日见效。宣肺止咳,疏风散寒。治风寒咳嗽,伴头痛鼻塞,四肢酸痛等。
最后提醒一下当身体有咳嗽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减少与别人的接触,这样才能避免把过多的咳嗽问题传染给家人,同时日常也要做好防治咳嗽,感冒,发烧等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由其是流感季节,更是要小心感冒的威胁。
儿童止咳方法有哪些呢
一、帮助宝宝快速止咳之稀释粘液,使其流动
如果的宝宝咳嗽有痰,想让宝宝可以更容易的咳出这些痰的话,那么妈妈们不妨可以让宝宝多喝水,睡觉的时候打开蒸馏器,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把黏液变稀,并且将痰容易咳出。或者可以带着宝宝去浴室,关上门,打开淋浴喷头,一起冲冲澡,这样同样也是有效的。
二、帮助宝宝快速止咳之拍宝宝的背部
拍宝宝的背部,这种方法也可以成为胸部理疗法,可以有助于帮助宝宝将黏液从呼吸道里面赶出来。方法很简单,妈妈们只需要拍宝宝背部两侧,每侧至少10次,一天拍四次即可。
另外,如果医生有探测到宝宝呼吸道某一个地方被堵住了的话,他是会在那里做个标记,然后让回去多帮宝宝拍拍那里。
三、帮助宝宝快速止咳之净化空气
爸爸妈妈们,知道吗,其实空气,特别是是里面空气,其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也是有可能会引发宝宝出现慢性的咳嗽,从而加剧因感染而引发的咳嗽。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非常注意对于宝宝卧室里面空气的净化,尽量避免一切能引发宝宝咳嗽的过敏原。
四、帮助宝宝快速止咳之选择合适的止咳药
通常来说,如果的宝宝只是白天咳嗽的话,那么影响是不大的,只要做好小编前面介绍的几种护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白天的咳嗽影响到了宝宝吃,睡和玩的时候,就要给宝宝吃祛痰的止咳药。如果影响到了白天的活动,那么就给他服用混合型的止咳药就好了。
用什么可以迅速止痒 盐
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被蚊子叮咬之后可以用稀释后的盐水涂抹在患处,帮助患处消炎杀菌,是比较简单的止痒方式。
快速止咳
很多人晚上咳嗽,影响睡眠,第二天起床没有精神。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办法:取芝麻15克,冰糖15克,拌在一起,用热水冲开饮用,能起到快速的止咳作用。
有些人只是单纯的咳嗽、痰多,并没有发烧的症状,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食用豆腐糖。豆腐糖的制作材料是一斤豆腐,红糖和白糖各50克,然后放入豆腐中央,将豆腐放入水中煮半个小时,即可食用,能起到很好的止咳化痰的作用。
针对肺部虚弱、久咳不止这一现象,可以食用冰糖燕窝粥,因为燕窝本身就具有滋阴润肺、清热止咳的功能。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吃一些燕窝也能很到的起到止咳的作用。
冬天偶感风寒并伴随着咳嗽,大家可以喝萝卜葱花汤,也叫萝卜葱白,原料顾名思义就是萝卜,清水,油,盐,葱花,鸡精,放入锅中熬制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队友有风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身体虚弱引起的咳嗽可以喝糖水冲鸡蛋,原料是鸡蛋,生姜,白糖。将白糖水煮沸,冲入鸡蛋中,即可食用,能起到很好的止咳作用。
吃蒸白梨可以治愈久咳不止,因为梨具有生津、润肺、化痰、止咳、清热、降火的作用,在蒸梨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蜂蜜,蜂蜜可用于体虚、肺燥咳嗽的人,二者搭配食用,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上述介绍的几种止咳方法只能用于辅助疗法,止咳药和消炎药还是并需吃的,如果病情严重,咳嗽频繁剧烈,咽喉肿痛还是及时取医院就诊。
迅速止鼻血的方法 压迫法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堵住出血口,阻止血液流出。方法就是直接用手指按住鼻翼两侧,降低鼻腔内的出血速度。但是,如果压迫十分钟后,仍然流血不止就应当送医治疗了。
快速止咳偏方
快速止咳偏方
1、萝卜葱白汤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功效: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功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功效: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贝母甲鱼巧治阴虚咳喘
材料: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功效:适用于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6、鲜梨贝母巧治肺痈咳嗽
材料: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功效:适用于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7、冰糖燕窝粥巧治肺虚久咳
材料: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功效:适用于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8、燕窝梨炖巧治肺阴咳嗽
材料: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做法: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食用。
功效:适用于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9、萝卜胡椒巧治多痰咳嗽
材料: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
做法: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功效:适用于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10、豆浆巧治肺热咳嗽
材料:黄豆。
做法: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冰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
功效:适用于健脾宽中,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还有很多快速止咳小偏方,继续往下看吧。
咳嗽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通过穴位的按摩虽然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方式的,上面就是对咳嗽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介绍,平时咳嗽可以尝试上面的方法,另外咳嗽严重并且伴有发烧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迅速止鼻血的方法 冰敷法
原理就是对鼻腔内的出血口进行冷刺激。血管遇到寒冷时肯定会有收缩,血管收缩,出血的速度就会减慢,然后就能达到止血的效果了。做法很简单,就是使用一块干净的棉布包住冰块,然后直接冰敷在鼻子的部位。在选择冰敷材料时,如果没有冰块,还可以选择冷藏过得饮料。
记住这7个穴位迅速止痒
天气干燥的时候,我们的皮肤会缺水,会变得更加的敏感,经常会出现瘙痒脱皮等症状,奇痒难忍的时候就会用手抓,过一会还是会痒,这可怎办?专家介绍,止痒也是有技巧的,我们不妨试试针灸或按摩7个止痒穴位。
“皮肤瘙痒”与体内太干有很大的关系。若出现脾胃失调、肠液太少、口干舌燥、排便干燥、火气大、喉咙干痒等症状,代表体内津液代谢失调,水分和养分无法传递到肌肤组织,加上外在风邪的影响,皮肤更容易显得干燥、奇痒无比。
搔抓止痒易产生伤口,增加感染机会,建议民众可按压脾经、肺经和大肠经的对应穴位,在不伤害皮肤的情况下快速止痒。常见穴位,包括走脾经,可补血、活血、调理津液代谢的三阴交穴、血海穴和阴陵泉穴;走肺经,可缓解上呼吸道干燥的鱼际穴和尺1、泽穴;走大肠经,可同时改善排便干燥、口干舌燥、胃火旺盛的曲池穴和合谷穴。
1、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点,向食指骨侧按压酸胀处。
2、三阴交穴:位于脚踝内侧上3寸,在胫骨后凹陷处。
3、血海穴:内踝尖直上三寸,股骨后缘。
4、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
5、鱼际穴:手掌面,在第一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的赤白肉际处。
6、尺泽穴:微屈肘,肘部横纹偏外侧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
7、曲池穴:手肘关节外侧骨边,手肘弯曲成90度,在手肘横纹的外侧尖端上,靠近骨头边缘。
如果没有针灸的条件,平常按压这些穴位,也能达到体质调理、体内保湿的保健效果,预防皮肤瘙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