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调理策略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调理策略
产褥期乳腺内乳汁瘀积,产妇乳房红肿热痛,甚则化脓,伴恶寒发热,称为产后急性乳腺炎。细菌自乳头皲裂、破损处侵入,乳汁瘀积。炎性肿块常在数天内软化而形成脓肿,触之有波动感。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最后脓肿穿破皮肤,流出脓汁。破口经久不愈,称做乳瘘。本病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中医称为“乳痈”,认为主要病因病机是乳汁蓄积,蓄乳与胃热或外感之邪毒相搏,酿成乳痈。治疗过程中配合中医调养有良好效果。
起居调养
为了保证婴儿健康,患侧乳房应暂停哺乳。但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可允许婴儿吸乳,以减轻瘀积。用三角巾或胸罩托起乳房。脓未成时可减少行动,破溃后应使脓液畅流。注意乳房和乳头的清洁卫生。要养成定时哺乳、不让婴儿含乳头而睡的良好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瘀积,可借助吸乳器或按摩帮助排出乳汁。哺乳后应清洗乳头。乳头如有破损皲裂,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
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多食清凉之品,清除内热,以利于患乳肿块的消散。后期尤应加强营养,进食优质蛋白,促进破溃伤口的愈合。忌食生冷、辛辣荤腥油腻及煎炸之品,以免引动内火,加重肿痛。忌食过于寒凉的食物及药物,以免寒凉败胃。
初期食疗
初期乳房胀肿触痛,乳汁瘀积,局部皮肤发红,有肿块,伴有高热、口渴,宜食用清热解毒消肿之品,如橘子、香蕉、西红柿、黄花菜、青菜、丝瓜、黄瓜、菊花脑、茼蒿、鲜藕、荸荠、海带等食物。食疗药膳方如:
(1)凉拌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200克,卤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将黄花菜择洗干净,放人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细末。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入黄花菜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可食用。
(2)黄瓜拌干丝
黄瓜300克,豆腐干100克,酱油、麻油、盐、味精、白糖、生姜各适量。将黄瓜洗净后切成细丝,豆腐干切成丝。将豆腐千丝放人热油锅中炒片刻,倒入大的搪瓷碗中,加入黄瓜,放入适量的酱油、麻油、盐、味精、白糖、生姜末,拌匀即成。
(3)荸荠汁
鲜荸荠150克,白糖20克。将鲜荸荠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压榨取汁,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每日2次。
(4)苦瓜蛋汤
苦瓜50克,鸭蛋2只,麻油、精盐、味精适量。将苦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大碗中,加入少许精盐,搅拌,5分钟后再加水洗净,除去苦瓜的苦味。鸭蛋打成蛋液。锅中放水适量,大火煮沸。放人麻油少许,加入苦瓜,大火煮沸,再慢慢倒入蛋,加入适量麻油、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每日2次。
后期食疗
有些患者肿块溃破后久不愈合,常有少量分泌物流出,伴有气短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宜食用苹果、柿子、石榴、桑葚、大枣、山药、薏苡仁、莲子、糯米、芝麻、牛奶、鸡蛋、乌贼鱼、鲫鱼、乌鸡等食物。食疗药膳方如:
(1)山药扁豆粳米粥
淮山药50克,扁豆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浸泡20分钟。用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炖30分钟,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用小火煮至米烂粥成。放人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每日2次。
(2)党参扁豆薏苡羹
党参20克,扁豆5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20克。将党参洗净,切段,冷水泡30分钟,入沙锅煮沸,改用小火煎成浓缩液,去渣取汁。如法煎取2次,药汁混合留用。将扁豆、薏苡仁共研成粗粉,放入沙锅,加入以上药汁及水适量,煮成稀羹。羹成后趁热加入白糖,拌匀即可食用。每日2次。
(3)黄芪枸杞粥
生黄芪20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生黄芪切成薄片,冷水泡30分钟,入沙锅煮沸,改用小火煎成浓缩液,去渣取汁。如法煎取2次,药汁混合留用。将枸杞子、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45分钟。加入上述药汁,再煮30分钟。成粥,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每日2次。
(4)淮山药猪肉汤
猪肉300克,新鲜淮山药30克,姜末、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猪肉洗净,切成小块,新鲜淮山药洗净,与猪肉一起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煲至肉烂,放入姜末、味精、糖、盐、麻油等,调味食用。每日2次。
汤药调养
(1)瓜蒌牛蒡汤
全瓜蒌15克,牛蒡子10克,天花粉15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连翘15克,夏枯草15克,金银花30克,柴胡6克,当归15克,漏芦10克,王不留行10克。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以文火煎25分钟左右,取汁。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将两次药液合并,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可疏肝清胃,通乳散结。适用于肝郁胃热(初期)者。
(2)托里透脓汤
生黄芪20克,潞党参15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白芍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20克,皂角刺10克,柴胡6克。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将药液合并,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可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适用于热毒壅滞(成脓期)者。
(3)解热消瘀散结汤
蒲公英20克,全瓜蒌15克,紫花地丁20克,制乳香10克,山栀10克,连翘15克,夏枯草15克,柴胡6克,当归15克,皂角刺10克,炮山甲20克。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以文火煎25分钟左右,取汁。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将两次药液合并,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可清热活血,去瘀散结。适用于瘀热内结者。
(4)十全大补汤
人参20克,黄芪20克,生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白芍10克,熟地15克,鹿角霜(先煎)3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炙甘草6克。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将两次药液合并,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可补气养血,祛腐生肌。适用于气血两虚、余邪未净(溃脓期)者。
膏方调养
(1)排毒膏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200克,连翘、牛蒡子、天花粉各150克,黄芩、山栀各60克,夏枯草、漏芦各120克,当归100克,合欢皮150克,陈皮50克,蜂蜜适量。将前13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50分钟,去渣取汁。再入锅中,加热浓缩为清膏,加入蜂蜜收膏。装入干净的广口瓶中备用。每次1汤匙,每日服2次。可清热解毒,通乳散结。适用于产后乳房胀肿触痛,乳汁瘀积,局部皮肤发红,有肿块,伴有高热,口渴者。
(2)透脓膏
当归尾120克,王不留行80克,皂角刺60克,桃仁、川芎各50克,生黄芪300克,白芍100克,陈胆星60克,浙贝母100克,蒲公英200克,柴胡50克,蜂蜜适量。将前11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50分钟,去渣取汁。再人锅中,加热浓缩为清膏,加入蜂蜜收膏。装入干净的广口瓶中备用。每次l汤匙,每日2次。可活血散瘀,托里透脓。适用于产后乳痈脓肿形成,触之有波动感,局部红肿或经切开大量脓液流出者。
(3)祛腐生肌膏
煅石膏100克,景天三七200克,当归、紫草各80克,血竭60克,熟地、白芍各120克,生黄芪200克,合欢皮150克,茯苓、白术各90克,蜂蜜适量。将前11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50分钟,去渣取汁。再入锅中,加热浓缩为清膏,加入蜂蜜收膏。装入干净的广口瓶中备用。每次1汤匙,每日2次。可祛腐生肌。适用于产后乳痈溃破后伴有较多的分泌物流出而体实强壮无虚证表现者。
(4)益气生肌膏
生黄芪、潞党参各200克,熟地、白芍各120克,茯苓、白术、当归各90克,川芎60克,地榆、白芨、三七各50克,蜂蜜适量。将前11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50分钟,去渣取汁。再入锅中,加热浓缩为清膏,加入蜂蜜收膏。装入干净的广口瓶中备用。每次1汤匙,每日2次。可益气养血。本膏补益较平和,有利于产后乳痈溃破后久不愈合,常有少量分泌物流出,伴有气短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者。
成药调养
(1)六神丸
每次10粒,每日3次。可用于热毒较盛者。
(2)犀黄酒消丸
每次1.5克,每日3次。可用于热毒壅滞乳房胀痛明显者。
(3)新癀片
每次3片,每日3次。可用于乳痈伴发热者。
心理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消除焦虑情绪。不良的精神状态只会使得疾病恶化,而良好的精神状态将会加速本病的愈合。紧张和焦虑不利于免疫系统发挥最大的功能。应坦诚面对本病,不能因羞涩而隐瞒,否则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治疗。
外治调养
(1)敷贴法
①仙人掌100克,去刺洗净,捣烂如泥,外敷红肿处。适用于乳痈尚未成脓
患者。
②鲜金银花20克,鲜野菊花、鲜蒲公英、鲜紫花地丁各15克,洗净,捣烂如泥,
外敷红肿处。适用于乳痈尚未成脓的患者。
③外敷金黄散或玉露散,也可将六神丸捣碎外敷。适用于乳痈尚未化脓患者。
④外敷生肌散于脓肿破溃处。适用于乳痈破溃久不愈合患者。
⑤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芷1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只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肩井、天宗、少泽穴上15分钟。再用上法敷太冲、膻中两穴及乳痈处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乳痈初期尚未化脓的患者。
⑥银花30克、玄参30克、当归20克,甘草5克,皂角刺15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只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乳痈破口周围,每次15分钟,每日1次。本法能促进排脓,适用于乳痈成脓期破溃的患者。
(2)针灸疗法
①取肩井、天宗、少泽、膻中、太冲、合谷、足三里穴,均用泻法,强刺激后留针15
分钟,每日1次。用于初期未化脓者。
②取气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肝俞、肾俞、脾俞,用补法,每日1次,留针30
分钟。适用于溃破后久不愈合者。
(3)艾炙疗法
选穴:阿是穴。
方法:初起时用葱白或大蒜捣烂,敷于患处,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1~2次。本法适用于乳痈尚未成脓患者。
(4)推拿疗法
可采用轻柔按摩乳房,并牵拉乳头,并配合热敷促进排乳。忌用力挤压肿块部位。用于初期未化脓者。
中医调理急性乳腺炎药膳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发病的病因是细菌自乳头皲裂、破损处侵入;乳汁淤积。本病多见于生产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诊断要点
最初感乳房胀痛,患处变硬。表面皮肤红肿,有硬块并压痛,并可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炎症继续发展,则上述征象加重,此时疼痛呈搏动性,病人可有寒颤、高热,脉搏加快。炎性肿块常在数天内软化而形成脓肿,触之有波动感。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最后脓肿穿破皮肤,流出脓汁,破口经久不愈,称做乳瘘。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治疗建议
发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菌药物。如已形成脓肿,医生可能会做切开引流的处理。
同时患者应停止用患侧乳房哺乳,用手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推挤,挤出乳汁或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勿使淤积。抬高乳房,局部湿热敷或外敷金黄散或玉露膏。
至于是否应当终止哺乳,甚至服药以“退乳”,要遵从医嘱。此时应权衡考虑感染是否可以得到控制,退乳对婴儿喂养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乳汁积留等不良后果。
除了以上常规的治疗方法外,也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
(1)初期患者,宜疏肝清热,通乳消肿。可服牛黄解毒丸、银翘解毒丸、合四逆散或柴胡疏肝丸等。
(2)成脓期患者,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可服乳疮丸、连翘败毒丸、清胃黄连丸等。
(3)溃后期患者,宜调补气血,清解余毒。可用八珍丸或人参养荣丸,与四妙丸合服。外敷祛腐生肌散。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注意事项
1.注意乳房和乳头的清洁卫生。为了保证婴儿健康,患乳应暂停哺乳。但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可允许婴儿吸乳,以减轻淤积。用三用巾或胸罩托起患乳。脓末成时可减少行动牵痛,破溃后可使脓液畅流。
2.要养成定时哺乳、不让婴儿含乳头而睡的良好哺乳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借助吸乳器或按摩帮助排出乳汁。哺乳后应清洗乳头。乳头如有破损皲裂,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
3.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多食清凉之品,如西红柿、青菜、丝瓜、黄瓜、菊花脑、茼蒿、鲜藕、荸荠、海带、赤小豆汤、绿豆汤等,水果中宜食用橘子、金橘饼等。忌食生冷、辛辣刺激、荤腥油腻之品。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积极配合治疗.
经过以上的介绍,您知道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是怎样的了吗?广大急性乳腺炎患者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治疗方法,也许您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哦。
怎么治好乳腺炎比较好
目前,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不属于难事,但是如果急性乳腺炎患者要想早日的康复,就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可以采取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传统中医中药与物理疗法,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药物直达病灶,达到治疗的目的,起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使乳房疼痛、肿块达到消除的作用。同时又可激发机体防癌、抗癌的能力,对急性乳腺炎疾病标本兼治。
乳腺炎也与乳腺局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乳头过小或有内陷,阻碍乳液的顺畅排出。平时做一些纠正按摩,用手向上提拉乳头。注意清洁乳头,有时胸罩的纤维脱落造成乳管的阻塞,使乳液淤积不畅,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良机。
乳头破损时,暂停宝宝的母乳喂养,用手挤的方式促进乳液的排出,平时可做一些局部按摩,促进乳汁顺畅排出。也可用木梳背部,顺乳管方向由下向上疏导。对乳房做些热敷,用热毛巾敷于乳房处,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不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女性分娩后得身体抵抗力免疫力都会明显下降,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在产后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补充一些微量元素。适当的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工作,减少自身周围细菌的滋生。
急性乳腺炎发病特点包括哪些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病症,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细菌可自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 扩散至乳腺实质。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也会使病程迁延,甚至可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侧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结块或有或无,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然后,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常可在 4~5日内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
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乳腺急性化脓性病症。大多数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细菌可自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至乳腺实质。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也会使病程迁延,甚至可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侧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结块或有或无,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然后,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常可在 4~5日内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成脓时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
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需经穿刺方可明确诊断。有时脓肿可有数个,或先后不同时期形成,可穿破皮肤,或穿入乳管,使脓液从乳头溢出。破溃出脓后,脓液引流通畅,可肿消痛减而愈。若治疗不善,失时失当,脓肿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急性乳腺炎应该要慎用抗生素
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意味着母亲要承担起哺育的职责,而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在哺乳过程中,母亲常常要付出一定代价,哺乳期一个常见的疾病———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好发于哺乳2-4周。除了乳房胀痛外,妈妈们还可能会全身恶寒、发烧。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吃抗生素。且慢!医学人士提醒,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一来使乳汁明显减少,二来使淤滞的乳汁更难通畅。
乳腺发炎勿随意用抗生素
乳腺教授介绍,发生急性乳腺炎在早期有乳汁淤积时就要引起重视。民间有许多偏方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自行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越早进入专科治疗,预后越好。
治疗首先是保障乳汁的通畅。乳通则痛减,结块就会消失。早期的结块其实是淤积的乳汁,时间一长就难以再通畅。许多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希望尽快解决症状。但杨海燕提醒,在这期间抗生素需慎用。因为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一来使乳汁明显减少,二来使淤滞的乳汁更难通畅。抗生素的介入一般要看血分析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热、血象升高等。
手法按摩通乳胜过吸奶器
教授介绍,中医药的早期介入———清热解毒、通乳消肿,外加中药外敷,手法按摩通乳汁,有助治疗急性乳腺炎。许多年轻的母亲只知道使用吸奶器,但过大的乳房,只在乳头、乳晕处吸乳,力度不够,乳汁仍然淤积。正确的排乳,应将乳房轻轻托起,用适当的力度从乳房的外周向乳头处进行挤压排乳,尤其有结块处,应反复柔和进行。
急性乳腺炎早期未成脓,患者未见高热,服用中药,征询中医师同意也可继续哺乳。如不想在发热这个时期哺乳,应定时排乳,为日后再哺乳做好准备。
治疗急性乳腺炎要注意
急性乳腺炎的早期治疗,要保障乳汁的通畅。乳通后就会痛减,结块就会消失。早期的结块其实是淤积的乳汁,时间一长就难以再通畅。许多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希望尽快解决症状。但在这期间抗生素需慎用。因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一来使乳汁明显减少,二来使淤滞的乳汁更难通畅。原则上,抗生素的介入要看血分析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热、血象升高等。
急性乳腺炎可以用中医药治疗,清热解毒、通乳消肿,外加中药外敷,手法按摩通乳汁,有助急性乳腺炎治疗。许多希妈妈只知道使用吸奶器,但过大的乳房,只在乳头、乳晕处吸乳,力度不够,乳汁仍然淤积。正确的排乳,应将乳房轻轻托起,用适当的力度从乳房的外周向乳头处进行挤压排乳,尤其有结块处,要反复柔和进行。急性乳腺炎早期如果没有成脓,并且患者没有发现高热,服用中药,征询中医师同意也可继续哺乳。
为什么急性乳腺炎要少用抗生素呢?因为抗生素会使淤滞的乳汁更难通畅,且会造成入职减少,发生急性乳腺炎在早期有乳汁淤积时就要引起重视。
上面就是关于急性乳腺炎与抗生素的相关介绍了,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对于急性乳腺炎的应对措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吧。急性乳腺炎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并且不会存在什么副作用。另外,饮食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恢复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运用饮食疗法。
急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急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辨证】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方名】血竭瓜蒌汤。
【组成】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田忠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