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怎么护理

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怎么护理

1发病时都有高热症状,药物降温效果差,所以是采取冰帽作头部物理降温,使用冰帽时注意冰块不能皮肤直接接触,以防局部冻伤,高热时要充分给病人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更换掉汗湿的衣服。

2高热时是难免会有抽搐出现的,这时护理上要注意发作时将病人头侧向一边,口腔内放牙垫,下领托起,以减少呼吸道梗阻。出现昏睡时要让病人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随时让分泌物排出。

3因为患病后爷爷行动就比较困难了,大多时间都是卧床休息的,这时要注意让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对肢体的肌肉进行按摩及做伸缩运动,注意避免发生褥疮。

4恢复期时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为病人准备可口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并要耐心喂食.那时爷爷都没有什么胃口,是我们一家大小轮流侍候着,耐心的劝说爷爷尽量多吃点,告诉他只有吃得好了,身体营养够了,抵抗力才会好,恢复得也会快,并常陪着爷爷,让他心情慢慢的好起来。

5因为药物治疗是不能断的,所以护理时也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反应,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特点

是非流行性脑炎中较常见的类型,约占病脑的2%~19%和散发性坏死脑炎的20%~75%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大多伴有意识障碍,重者迅速进入深昏迷。有的首发症状为精神错乱、表情呆滞、言语动作减少、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言语不连贯、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甚至有错觉、幻觉、妄想及怪异行为,亦可出现谵妄。部分患儿出现口唇有疱疹。神经系统症状呈多样性,常见者有偏瘫、失语、双眼同向偏斜、不自主运动,有的呈去大脑强直或去皮层状态,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睑下垂、瞳孔大小不等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的病脑相似,但在疾病早期反复的抽搐发作以及提示颞叶或额叶病损的局灶性体征都强烈提示病因是单纯疱疹病毒。辅助检查可发现脑脊液压力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数及蛋白质增加,糖、氯化物正常。脑电图可见弥漫性高波幅慢波,颞区更明显,并可有周期性高波幅尖波。MRI比脑电图,CT或放射核素脑扫描提前发现额叶底部与颞叶内侧的炎症,有助于在神经症状恶化前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的特殊DNA。很少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双份血清的对比检查能帮助诊断。虽然在疾病的最初10~12d内单纯疱疹病毒IgG有上升趋势,但这种检查在急性期无助于诊断。

病毒性脑炎可导致脑瘫你知道吗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当炎症波及脑膜时,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病毒性脑炎轻重差别很大。既有高热不退者,也有仅为低热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精神面色不好,困倦多睡。重者可有抽风、昏迷、肢体瘫痪、呼吸节律不整等表现。由于病毒的种类不同,脑炎的表现也就多种多样。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带病毒的蚊子传播而发生,最易引起高热、抽风、昏迷。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病情亦十分严重。脑部不但有炎症、水肿,而且出血、坏死等亦较多发生。

腮腺炎脑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个合并症。病儿除腮腺肿痛外,逐渐产生头痛、呕吐等症状,提示脑部可能受到损害。有的病人在腮腺炎好转后才出现脑炎症状。极少数病人始终无腮腺炎之症象,一开始即为脑炎之表现。

病毒性脑炎可通过临床表现、脑脊液化验、脑电图及C T来诊断。少数有条件的医院可做特异性抗体或病毒分离。以期进一步明确病原。

确诊或疑似病人均可采用抗病毒治疗。对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可用无环鸟苷;其它病毒引起者可用病毒唑及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关。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预后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除注意体格锻炼外,注射各种抗病毒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

病毒性脑炎能治好吗

1.一般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应密切观察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加强护理,一旦发生改变,即应处理;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证营养供给,防止压疮发生。惊厥时应防止窒息,避免坠床或舌咬伤。重症患儿应在PICU监护治疗。

2.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化学药物降温。

(2)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对于颅内压明显增高的重症患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积极降低颅内压非常重要。.一般选用20%甘露醇,0.5~1. 5g/kg,每4~8小时1次,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呋塞米、白蛋白、糖皮质激素等。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时则应予以氧气疗法,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

(3)控制惊厥:可予以止惊药物,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可用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2~0.3mg/kg或1mg/min,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1~2次,剂量可递增至0. 3~0.4mg/kg,但每次总量不超过l0mg。也可选用氯硝西泮,0.03~0.05mg/kg,每日总量0.1t-0.15mg/kg,其作用强于地西泮,维持时间长,但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张力明显低下、嗜睡及抑制呼吸等副作用。

3.病因治疗

①对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有较好疗效,10~30mg/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80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14~21天为一个疗程。

②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DNA、RNA型多种病毒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如对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常用剂量为10~15mg/(kg.d),静滴,疗程1~2周。

③更昔洛韦能对抗所有的疱疹病毒,对CMV有强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CMV感染的常用药物,有效率在80%以上。

④αγ干扰素、静脉免疫球蛋白、中药等可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脑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概要:

病毒性脑炎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给予物理降温或化学药物降温。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控制惊厥。应用的原则是早期、足量、短程。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以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为首选。根据不同病因来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详细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由于病毒性脑炎在出现反复惊厥、昏迷、颅内高压、呼吸衰竭等情况时,直接威胁到患儿的生命,故应积极处理颅内高压、呼吸衰竭及惊厥等症状,加强护理,以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减低病死率。

1.一般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应密切观察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加强护理,一旦发生改变,即应处理;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证营养供给,防止压疮发生。惊厥时应防止窒息,避免坠床或舌咬伤。重症患儿应在PICU监护治疗。

2.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化学药物降温。

(2)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对于颅内压明显增高的重症患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积极降低颅内压非常重要。.一般选用20%甘露醇,0.5~1. 5g/kg,每4~8小时1次,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呋塞米、白蛋白、糖皮质激素等。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时则应予以氧气疗法,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

(3)控制惊厥:可予以止惊药物,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可用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2~0.3mg/kg或1mg/min,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1~2次,剂量可递增至0. 3~0.4mg/kg,但每次总量不超过l0mg。也可选用氯硝西泮,0.03~0.05mg/kg,每日总量0.1t-0.15mg/kg,其作用强于地西泮,维持时间长,但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张力明显低下、嗜睡及抑制呼吸等副作用。

3.病因治疗

①对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有较好疗效,10~30mg/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80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14~21天为一个疗程。

②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DNA、RNA型多种病毒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如对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常用剂量为10~15mg/(kg.d),静滴,疗程1~2周。

③更昔洛韦能对抗所有的疱疹病毒,对CMV有强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CMV感染的常用药物,有效率在80%以上。

④αγ干扰素、静脉免疫球蛋白、中药等可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抗病毒治疗。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应用的原则是早期、足量、短程。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以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为首选,根据年龄可每次2~5mg,隔4~6小时重复1次,病情好转后,以每Lj 0.25~0. 5mg/kg静脉滴注;轻症者可用泼尼松,每日1~1.5mg/kg口服。激素应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般不超过2周。急性期应用虽可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对其疗效仍存在争议。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会影响小儿智力吗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可引起皮肤、口腔及眼角膜等处病变,也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好发年龄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小儿口唇、牙龈及口唇周围出现圆形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痛。由于疱疹引起局部疼痛,小儿常较烦躁,不愿进食,还可有高热(39℃~40℃),2~3天热退,约一周痊愈。少数病人还可引起眼角膜炎,可见小儿双眼红肿,出现小水泡,角膜受损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还有的引起疱疹性湿疹,疱疹性脑膜脑炎,外生殖器炎症。如初生婴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在生后5~9天开始发热,黄疸逐步加重,呕吐,嗜睡,呼吸困难,青紫,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同时可出现惊厥等神经症状。由于肝功能低下或血小板减少,皮肤可有紫斑,此类病人皮肤无疱疹。

本病如疱疹局限在口周可以自愈。新生儿感染症状较重,可出现呼吸衰竭,引起疱疹性脑炎时易引起死亡或留下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引起角膜炎可导致小儿失明,小儿对外界了解减少也可引起小儿智力发育障碍。小儿特别是有湿疹或烫伤的小儿应避免与患疱疹性口炎的患儿或成人接触,如果产妇有外生殖器疱疹病,应剖腹产,以防新生儿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应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状态,有脱水、酸中毒时应适当补液,对症退热,短期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可用疱疹净,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性脑炎或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早期病人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无环鸟苷比阿糖腺苷疗效更高

病毒性脑炎怎样治疗

1.病毒性脑膜炎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或其衍生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每次5mg/kg,每12小时1次。两种药物均需连用10~14天,静脉滴注给药。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其他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病毒性脑膜炎由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所致者,一般采用激素地塞米松(氟美松)静脉滴注以控制炎性反应,成人剂量为15mg/d,儿童酌减。早期适量应用甘露醇及呋塞米(速尿)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症状。当考虑尚难排除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应及时应用抗病毒制剂。对发生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及抽搐的患者应对症采用呼吸机,鼻饲饮食及药物处理。

预后:因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者,一般病程比较良性,预后较好;单纯疱疹病毒所致者,若未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则预后较差。

病毒性脑炎辨证论治

2.病毒性脑膜炎中医治疗

偏方: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虚火上浮。

治则: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佐以泻火。

处方:生黄芪、板蓝根各30g,红参、当归、白术各10g,升麻、柴胡、半夏、黄连、炙甘草各6g,1剂,水煎服。

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

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及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粘液病毒(流感病毒、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虫媒病毒),其他如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腺病毒等。

病毒性脑膜炎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往往在春末和夏天有流行趋势,各年龄组都有这种疾病,更常见于儿童。其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是早期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感染源,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年龄较大的儿童和年轻的成年人看;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通常发生在晚秋和冬季,以青壮年多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无季节性分布,常分布式的,在儿童和成人的表现。

病毒性脑炎病因是什么

1、多种病原体可致脑炎

很多病原体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如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菌、寄生虫、弓形体、隐球菌等。此外,一些疾病如非典型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及胶原性血管病等也可表现脑炎的症状,但是脑炎中最重要的病原体是病毒。

病毒感染也常累及脑膜出现脑膜炎,脑膜炎可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种,后者是指脑脊液涂片和细菌培养阴性的脑膜炎。由于无菌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无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几乎成为同义词。病毒性脑膜炎的病程一般较短,预后较好。病毒性脑膜脑炎是指脑组织和脑膜同时感染。

2、百余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

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如虫媒病毒、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副黏病毒、风疹病毒、弹状病毒、腺病毒、逆转录病毒、沙粒病毒等。

病毒性脑炎可可以分为流行性和散在性两种,前者多为具有传播媒介的病毒性脑炎,如乙型脑炎、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和委内瑞拉马脑炎、呼吸道传播的脑炎等,而散在性脑炎可由疱疹病毒或风疹病毒等引起。

我国常见的虫媒病毒性脑炎有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蜱传播的森林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呈世界性分布,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新近分离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和7型(HHV-7)也具有神经细胞嗜性。此外,至少有4种肠道病毒可以引起脑炎、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也称肠道致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和新发现的肠道病毒-71型。

应该如何预防病毒性脑膜炎的出现

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是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又称无菌性脑膜炎或浆液性脑膜炎。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其发病率每年为11~27/10万。临床表现类同,主要侵袭脑膜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中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多无并发症。

本病2/3以上病例可确认为某种病毒引起,多为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如ECHO病毒4、6和9型,柯萨奇A、B组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膜脑膜炎病毒,少见的有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另外,单纯疱疹病毒I型、Ⅱ型、腺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除引起脑实质炎症外,也可仅累及脑膜。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发病高峰主要在夏秋和早秋。腮腺炎病毒脑膜炎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与腮腺炎同时流行。淋巴细胞脉络膜脑膜炎则以晚秋和冬季较常见,而单纯疱疹病毒脑膜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或由单纯疱疹病毒的直接接触感染,或为潜在感染后的重复反应引起。

病毒性脑膜炎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或有皮疹。年长儿眼球后痛,颈、背、下肢痛及痛觉异常;婴儿则为哭闹、烦躁,但意识清楚,无抽搐或颈强直。

在未除外细菌感染前,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在疑似疱疹病毒脑炎时,给予抗病毒药物等。高热时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减轻脑水肿可用甘露醇脱水,及时处理呼吸衰竭、心衰等并发症。

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患者应及时有效地治疗,防止其恶化。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病毒性疱疹患者的诱因及护理

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而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成为病毒性疱疹。那么,病毒性疱疹在症状上有什么特点呢?下面,皮肤病频道的专家就针对这个问题作一下详细介绍。

病毒性疱疹诱因与护理:

小儿病毒性疱疹一般表现为第一次发病时会出现发烧,以及全身不适等感觉。一般儿童病毒性疱疹出现于口腔周围的皮肤上,会有发红和微微高起的水疱现象。

儿童病毒性疱疹可以分为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两种。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可引起皮肤、口腔及眼角膜等处病变,也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好发年龄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小儿口唇、牙龈及口唇周围出现圆形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痛。由于疱疹引起局部疼痛,小儿常较烦躁,不愿进食,还可有高热( 39℃~40℃),2~3天热退,约一周痊愈。少数病人还可引起眼角膜炎,可见小儿双眼红肿,出现小水泡,角膜受损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还有的引起疱疹性湿疹,疱疹性脑膜脑炎,外生殖器炎症。如初生婴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在生后5~9天开始发热,黄疸逐步加重,呕吐,嗜睡,呼吸困难,青紫,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同时可出现惊厥等神经症状。由于肝功能低下或血小板减少,皮肤可有紫斑,此类病人皮肤无疱疹。

本病如疱疹局限在口周可以自愈。新生儿感染症状较重,可出现呼吸衰竭,引起疱疹性脑炎时易引起死亡或留下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引起角膜炎可导致小儿失明,小儿对外界了解减少也可引起小儿智力发育障碍。小儿特别是有湿疹或烫伤的小儿应避免与患疱疹性口炎的患儿或成人接触,如果产妇有外生殖器疱疹病,应剖腹产,以防新生儿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应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状态,有脱水、酸中毒时应适当补液,对症退热,短期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可用疱疹净,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性脑炎或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早期病人疗效显着,近年来发现无环鸟苷比阿糖腺苷疗效更高。

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与水痘病毒大小相同,且抗原性亦无异,因此本病也被认为是许多年前,初次感染的水痘病毒(Chicken-poxor Varicella)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再度活动所致。

带状疱疹感染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排列成带状;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前驱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及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Hernorrhagicbulls)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十五岁以下儿童中极为少见,大半数患者年龄超过45岁。

儿童病毒性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儿童又是抵抗力较弱的特殊群体,所以应做好儿童病毒性疱疹的护理。

病毒性疱疹应该怎么护理?

1.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毒性疱疹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病毒性疱疹的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低金属饮食: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毒性疱疹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4.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毒性疱疹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5.局部类固醇药膏:在剧痒的状况下,靠单纯的保养要减低病毒性疱疹的痒感相当困难,这时候需要局部类固醇药膏采减少痒感并且控制病情。

嘴边长水泡是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具有潜伏能力,第一次感染大多数感染发生在儿童,感染后病毒会长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不被清除或完全治愈,且随时可能被激活,引起复发性感染。在免疫力下降、发热及其他疾病急性发作时,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即可被激活,再次来到口腔周围皮肤,导致口周疱疹。我们常见的秋冬干燥时口唇周围出现水泡就是疱疹,都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复活所致。

单纯疱疹病毒1型还可以通过口与生殖器接触传到生殖器部位,从而导致生殖器疱疹,但比单纯疱疹病毒2型少见。妊娠女性的生殖器疱疹可以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疱疹。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除了引起皮肤疱疹外,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病死率高达60%~70%。

婴幼儿急性感染可以引起疱疹性口龈炎,导致婴幼儿口腔疼痛和吞咽困难。少数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可以其他部位的疱疹。如眼疱疹,导致疱疹性角膜炎或结膜炎;手疱疹,可以引起疱疹性甲沟炎。免疫功能低下者,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以进入血液,侵犯肝脏或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肝炎或肺炎。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可以预防或治疗吗?

单纯疱疹病毒1型在全球普遍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50岁以下人群中2/3存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传染性很强,目前还没有预防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疫苗。感染者在疱疹出现的时候传染性最强,病毒可存在于感染者疱疹液、唾液及粪便中,一般通过口腔接触传播。无症状和症状不明显的感染者或疱疹恢复期患者也有传染性。在与感染者发生口腔接触、唾液接触时,即可能被感染。预防主要是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口腔、唾液,家庭成员应注意分餐,避免餐具导致病毒的传播。母亲应避免与儿童共用餐具,更不能用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养儿童。

别担心,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可自愈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大多可以自愈,症状严重的感染者使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潜伏的病毒。一些中草药如黄柏、虎杖、黄芪、黄精、黄连、马齿苋等,可以改善症状,加速疱疹愈合,缩短病程。疱疹症状严重者也可以局部使用喷昔洛韦乳膏、西多福韦凝胶等外用药物治疗。

疱疹病毒脑炎病因是什么

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单纯疱疹脑炎;既可见于初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见于复发性患者。本病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病毒脑炎中系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约占病毒性脑炎的10%~20%,病情严重康复较差。

在儿童和青年原发性HSV感染可导致脑炎;可以是病毒血症的后果,但也可能系疱疹病毒经鼻咽部沿嗅神经直接侵入脑部所致。动物实验研究表明,HSV-2比HSV-1对神经系统更具毒力。鉴于HSV-1主要与口唇感染有关,而HSV-2主要是引致生殖器感染,显然HSV-1更容易接近和侵入脑部,故疱疹病毒性脑炎95%以上为HSV-1感染所致;而在新生儿患者则以HSV-2常见。成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脑炎的特征是损害以颞叶最严重患者多数曾有单纯疱疹病史,或血清HSV-1抗体阳性脑炎的发生主要来自于体内HSV-1潜伏性感染的再激活。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半月节)或脊神经节的HSV沿神经轴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组织损害。

脑炎的分类

关于脑炎,许多人对其了解不深,下面是关于脑炎分类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非化脓性

1、病毒性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虫媒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等);肠道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其它如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狂犬病、慢病毒等脑炎。

2、非病毒性脑炎:立克次体(Q热、斑疹伤寒);螺旋体(神经梅毒等);真菌(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等);原虫(阿米巴脑炎、脑型疟疾等);蠕虫(脑囊虫病、包虫病)。

3、散发性脑炎。

二、化脓性

包括细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会影响小儿智力吗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可引起皮肤、口腔及眼角膜等处病变,也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好发年龄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小儿口唇、牙龈及口唇周围出现圆形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痛。由于疱疹引起局部疼痛,小儿常较烦躁,不愿进食,还可有高热( 39℃~40℃),2~3天热退,约一周痊愈。少数病人还可引起眼角膜炎,可见小儿双眼红肿,出现小水泡,角膜受损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还有的引起疱疹性湿疹,疱疹性脑膜脑炎,外生殖器炎症。如初生婴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在生后5~9天开始发热,黄疸逐步加重,呕吐,嗜睡,呼吸困难,青紫,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同时可出现惊厥等神经症状。由于肝功能低下或血小板减少,皮肤可有紫斑,此类病人皮肤无疱疹。

本病如疱疹局限在口周可以自愈。新生儿感染症状较重,可出现呼吸衰竭,引起疱疹性脑炎时易引起死亡或留下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引起角膜炎可导致小儿失明,小儿对外界了解减少也可引起小儿智力发育障碍。小儿特别是有湿疹或烫伤的小儿应避免与患疱疹性口炎的患儿或成人接触,如果产妇有外生殖器疱疹病,应剖腹产,以防新生儿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应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状态,有脱水、酸中毒时应适当补液,对症退热,短期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可用疱疹净,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性脑炎或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早期病人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无环鸟苷比阿糖腺苷疗效更高。

相关推荐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的常识有什么

1、 一般来讲,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这种疾病的名称便可知道,因为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疾病便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在医学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是分为 HSV-I和HSV-II这两种类型的,通常情况下,HSV-I型的感染部位主要是患者的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如口腔粘膜等,而HSV-II型的感染部位主要是患者的生殖器皮肤粘膜。 2、 在临床上,单纯疱疹病毒在发生感染的时候,一般会引起患者出现发热、情绪改变和胃肠功能紊乱等明显的特征,而口唇疱疹、脑膜炎、皮肤疱疹和脊髓炎等较为严重的病症,也是会因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

小儿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病毒性脑炎可分为流行性脑炎和散发性脑炎。流行性脑炎有明确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在东北森林地区还有森林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虫媒脑炎,多发生在7、8、9月份蚊虫孽生期;森林脑炎多发生在5、6、7月份,脑炎的病因由蜱传播;散发性脑炎可全年散在发病,没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其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为多见;病毒性脑炎还可以由腺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慢病毒等引起。 其他细菌引起的脑膜脑炎,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

如何自我诊断单纯疱疹

一、复发型单纯疱疹:原发感染后,在某些诱发因索如发热、受凉、消化不良、月经期,局部刺激等影响下而起复发,且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倾向。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常较原发感染的症状轻,且无全身症状。原发型单纯疱疹的各类型均可复发,且复发多见于成人,尤其是青年中多见,在儿童期极少见复发型单纯疱疹。 复发型单纯疱疹临床多见者为限局性单纯疱疹,局部开始有灼痒紧张感,随即出现红斑,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簇集性小水疱群,疱液清澈透明,后来变混浊,擦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也可继发化脓感染,此时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新生儿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症状是什么

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病变主要是在脑膜或脑实质。一般说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脊液无色透明,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病程呈良

病毒性脑膜炎如何预防呢

1、一般措施 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 2、疫苗接种 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孩子出生后按时接种计划免疫,这些预防疫苗能防止因感染某些病毒(如麻疹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而造成的脑炎。 接种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孩子要远离家中的小动物,如猫、狗、松鼠等。因这些小动物身上可能带有不同种类的病毒,一旦被其咬伤,就可能有病毒进入体内。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关。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预后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除注意体格锻炼外,注射各种抗病毒疫

常见脑炎有几种呢

脑炎现今尚无完善的分类法,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临产上常用的分类方法。临产主要分为非化脓性脑炎和化脓性脑炎。 1、非化脓性脑炎 (1)病毒性脑炎。主要包括疱疹病毒性脑炎,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虫媒病毒性脑炎,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等。此外还有肠道病毒性脑炎,其它如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狂犬病、慢病毒等脑炎。 (2)非病毒性脑炎。主要有真菌性脑炎,比如常见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二是立克次体(Q热、斑疹伤寒);三是螺旋体,如神经梅毒等。此外,还有原虫、蠕虫等。 (3)散发性脑炎。这种脑炎根据其所属类型可以分为

疱疹的症状

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同其他病毒性脑膜炎,属重型单纯疱疹。临床上常见有发热、头痛、精神紊乱、昏迷等。感染部位常见于脑于和颞叶,死亡率高。皮肤上常天疱疹损害。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增高,但从脑脊液中未能分离出病毒。 2、单疹性齿龈口腔炎 是最常见的原发型单纯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5岁儿童多发。特征是在口唇、颊黏膜、上腭等处发生水疱和糜烂,同时齿陨潮红肿胀,易出血,局部炎症明显。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3-5日后症状减轻,整个病程约2周。 3、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大多数

单纯疱疹是什么

其实,疱疹是一类常见,而且历史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关的记载甚至早见于古希腊。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可以在全身出现,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皮肤进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觉神经节细胞内。 单纯疱疹的病原体为人单纯疱疹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归于人疱疹病毒科α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分为HSV-1,HSV-2两个亚型,HSV-1亚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脑组织等;而HSV-2 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与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飞沫传播。HSV首先在口腔和呼吸道或生殖器引起原发感染,机体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而康复,但不能彻底消除病毒,病毒以潜伏状态长期存在体内,而不引起临床症状。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是病毒潜伏的主要场所,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SV-2潜伏在骶神经节。当人体受到各种非特异性刺激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毒再度活化,经三叉神经轴突进入脑内,引起颅内感染。成人超过2/3的HSV-1脑炎是由再活化感染而引起,其余由原发感染引起。而HSV-2则大

得过病毒性脑膜炎能留下后遗症吗

病毒性脑膜炎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多无并发症,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危重的可有后遗症,多数是可以恢复的,预后还和病毒的分类有关系: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病变的范围和病情的轻重有关。脑部病变较局限且未侵犯"生命中枢",病情较轻时,其预后往往良好。如昏迷持续时间较长,或有频繁惊厥时,脑部缺氧及病理变化加重,预后多较差,容易留有神经、精神的后遗症。某些病毒所致的脑炎预后较差,如西方马脑炎患儿常有后遗症,年龄愈小愈严重。5岁以下的东方马脑炎患儿多有后遗症,表现为精神迟钝、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