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斑疹伤寒有哪些表现
地方性斑疹伤寒有哪些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皮疹较稀少,病死率低。潜伏期一般5~15天。
(一)发热起病亦多急骤,体温多在39℃左右,可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伴发冷、明显头痛、全身疼痛及结膜充血。热程一般9~14d,发热多逐渐消退。
(二)皮疹约50%~80%病人有皮疹,但近年国内有报告出现皮疹者少于10%。支疹出现时间及特点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皮疹数目较少,且多为充血性,出血性皮疹极少见。
(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常较轻。烦躁不安、谵妄、昏睡及意识障碍等少见。
(四)其他约50%病人脾轻度肿大,肝肿大少见。心肌很少受累,故循环系统症状少见。并发症少见。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诊断方法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诊断方法:
(一)伤寒夏秋季节发病较多,起病较缓慢,头痛及全身痛不甚明显,皮疹出现较晚,淡红色、数量较少、多见于胸腹。可有相对缓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晚、较轻。常有较明显的腹泻或便泌,或腹泻与便泌交替出现。白细胞数多减少。伤寒杆菌凝集反应及血、尿、粪、骨髓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二)钩端螺旋体病 夏秋季节发病,有疫水接触史。无皮疹,多有腹股沟和/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可有黄疸、出血或咯血。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或钩体凝溶试验阳性。乳胶凝集试验检查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
(三)虱传回归热 体虱传播,冬春发病,皮疹少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分类增多。发热时病人血液涂片可查见回归热螺旋体。流行季节偶有二病同存的可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地方性斑疹伤寒 临床表现酷似轻型流行性斑疹伤寒,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也阳性。但无虱叮咬史,可能有鼠蚤叮咬史,立克次体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豚鼠阴囊试验可鉴别。在美国,本病尚需与落矶山斑点热相鉴别,后者的皮疹为离心性分布,腹部皮疹很少,且皮疹最先出现在足踝和手腕部。
(五)其他 还应与恙虫热、流脑、大叶性肺炎、成人麻疹及流行性出血热鉴别。
地方性斑疹伤寒如何确诊
发病早期(7天以内),1/4~1/2的病例有轻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随后,近1/3的病人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但DIC较少见,90%病人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ALT,AKP和LDH等也多有升高,其它异常尚有低蛋白血症(45%),低钠血症(60%)和低钙血症(79%),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患者血清也可与变形杆菌OX19株发生凝集反应,效价为1∶160~1∶640,较流行性斑疹伤寒为低;阳性反应出现于第5~17病日,平均为第11~15病日,外斐试验虽然敏感,但特异性差,不可用以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区别,较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乳胶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固相免疫测定等,所用抗原为特异性莫氏立克次体抗原,间接荧光抗体效价在发病后1周内升高者达50%,15天内升高者几乎达100%,有条件单位可用PCR方法检测血标本中的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
一般实验室不宜进行豚鼠阴囊反应试验,以免感染在动物间扩散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受染。
1.血象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为正常,明显增多或减少者罕见。
2.血清学检查
(1)外-斐反应中OX19呈阳性反应,效价较流行性斑疹伤寒为低,阳性反应出现于5~17病日,平均于11~15天。
(2)以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鉴别。
(3)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
(4)DNA探针杂交与PCR基因扩增技术联合,检测患者血中立克次体DNA同样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3.动物接种 将患者血液注入雄性豚鼠的腹腔,动物一般于接种后5~7天开始发热,阴囊因睾丸鞘膜炎而肿胀,鞘膜渗出液涂片可见肿胀的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病原体,需要注意一般试验室不宜进行动物试验。
心电图可显示低电压,ST-T改变等,胸部X线检查常见肺部间质感染征象。
斑疹伤寒的症状有哪些
(一)潜伏期:流行性斑疹伤寒一般潜伏期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发病时间可提前。前驱症状不明显,有的只有低热、头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状和体征: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四项,即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三)物理检查: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
(四)并发症:中耳炎、腮腺炎、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可出现阴囊、阴茎、阴唇肿胀和坏疽。有时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有的昏迷、迟钝、呆傻,有的兴奋。
盐酸四环素适应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斑疹伤寒的症状体征
(一)潜伏期
流行性斑疹伤寒一般潜伏期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发病时间可提前。前驱症状不明显,有的只有低热、头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状和体征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四项,即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三)物理检查
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
(四)并发症
中耳炎、腮腺炎、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可出现阴囊、阴茎、阴唇肿胀和坏疽。有时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有的昏迷、迟钝、呆傻,有的兴奋。
跳蚤咬人和蚊子咬人的区别 跳蚤咬人会不会传染疾病
视情况而定。
由于跳蚤是一种媒介生物,所以它在咬人后会不会传染疾病,是完全没有定数的,因为跳蚤如果没有携带携带传染病的话,那么在咬人后通常不会传播疾病,但要是有携带传染病,那么在咬人后,则可以传播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绦虫病、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和巴尔通体病等。
斑疹伤寒的简介
斑疹伤寒〔typhus)乃是由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所致,经体虱传播,以冬春季为多。地方性斑伤寒是由于摩氏立克次体感染所致,以鼠及鼠蚤为媒介,以夏秋季为多。地方性者比流行性者病情较轻。
斑疹伤寒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分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前者又称虱型斑疹伤寒,由普氏立克次氏体引起,经人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后者又称蚤型斑疹伤寒或鼠型斑疹伤寒,由莫氏立克次氏体引起,经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5~21天,多为 10~12天。表现有起病急,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及压痛,尤以腓肠肌明显,颜面潮红 、眼球结膜充血 ,精神神经症状如失眠、耳鸣、谵妄、狂躁,甚至昏迷。可有脉搏增快或中毒性心肌炎。多于病期第5天全身出现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以后可变为出血性,并有脾肿大。地方性斑疹伤寒上述表现较轻。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当地有本病流行、有虱寄生及叮咬史等)和典型临床表现。确诊可作血清学检查如外斐氏反应等及立克次氏体分离。四环素或氯霉素治疗有特效。预防采取以灭虱、灭鼠为中心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斑疹伤寒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两个病种。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埃及从山羊中分离到普氏立克次体,美国从飞松鼠中分离到普氏立克次体,但流行性斑疹伤寒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还证据不足。流行性斑疹伤寒仍然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是传播媒介。普氏立克次体在体虱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生长繁殖,经虱粪排出体外,虱粪污染人皮肤破损处引起感染发病。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高,卫生条件好,有条件经常洗澡,常换衣服,防止体虱生长,因此得到有效控制。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衣虱孳生的人群中,时有流行。在中国最后一次流行是在70年代末云南省昭通地区。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是什么
莫氏立克次体的形态、染色特点、生化反应、培养条件及抵 抗力均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莫氏立克次体与普氏立克次体有共 同的可溶性抗原,故二者有交叉反应,均能与变形杆菌发 生凝集反应。但二者的颗粒性抗原不同,用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 试验可将其区别。
土霉素的作用有哪些
土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土霉素的作用:
土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放线菌及螺旋体等都有效,对伤寒杆菌几乎无效。用于痢疾、斑疹伤寒、沙眼、结膜炎、肺炎、中耳炎、疖疮及皮肤化脓感染等。
土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土霉素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如犊牛白痢、羔羊痢疾、仔猪黄白痢、幼畜副伤寒等)、巴氏杆菌、布氏杆菌感染及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也常用于治疗狗的立克次氏体病、猫的传染性贫血,预防狗的衣原体病和钧端螺旋体病;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及组织坏死等;作为饲料舔加剂使用,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土霉素的功效:
土霉素可用于下列疾病: (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支原体属感染。 (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回归热。 (5)布鲁菌病。 (6)霍乱。 (7)兔热病。 (8)鼠疫。 (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抗菌谱和应用与四环素相同。本品对肠道感染,包括阿米巴痢疾,疗效略强于四环素。与四环素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什么是地方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修伤寒(endemictyphus)亦称鼠型或虽型斑疼伤 寒。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mooseri)以鼠虽为媒介而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 病程较短,病死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