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如何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为预防疾病,患者要治疗原发病,比如咽喉疾病、肿瘤。若得咽喉疾病,咽喉发炎、下咽部水肿,患者就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用药。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就要采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疾病。具体如何治疗疾病,患者最好询问专业医院的医生,自己不要随意相信特效药及街道卖药的骗子。另外,若夜间睡眠时出现打鼾、白天乏力、睡眠呼吸暂停、大汗淋漓、头痛、夜尿增多的症状,人可能得病,要及早治疗,治疗可用非手术治疗法和手术治疗法。非手术治疗法适合病情较轻的人,手术治疗法适合病情较重的人。

如何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希望大家早日了解疾病,及早预防。

打呼噜喘不过来气是什么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打鼾是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悉心观察打鼾的人,如果其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明显,记忆力下降;体重增加等症状较为明显,就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配合治疗,以免引发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变,严重者会出现心理、智能、行为等异常。

哪些人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发于30-49岁的中年男性,且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8倍。高发于肥胖及颈围粗大的人群。患有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下腭后缩、下腭过小、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等疾病的人群也易患该病,另外,酒精、镇静剂、安眠药也易导致睡眠呼吸障碍。

打鼾的种类

打呼噜也称鼾症,通常人们把睡的香形容为呼噜震天响。其实不然,某些鼾症却对身体有致命的威胁,一般将之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某些情况下一次性打鼾,如疲劳或过量饮酒后,它对身体健康无损害,无须特别治疗。

第二类:单纯性打鼾,常年发生,尚未损害身体,但可能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

第三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可能导致夜间睡眠中呼吸心跳骤停、窒息、猝死等。应及时诊断治疗。

睡眠可以护肝吗

睡眠时人体处于卧位,肝脏能享受到更多的血液浇灌,加上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肝脏的负担最轻,故高品质的睡眠护肝功效显着。反之,睡眠质量差,尤其睡眠障碍,容易累及肝功能。医学专家已经注意到,一种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睡眠障碍可引起肝脏损害。

综合症,是指睡眠中因舌咽部狭窄和悬雍垂堵塞气道造成的呼吸短暂停止,严重者呼吸暂停时间可长达一分半钟以上。医学资料显示,患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者约32%出现肝功能异常,肝功损害与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正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肝损害与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缺氧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不难明白,要提升睡眠质量,首要一条是要积极治疗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其次,晚间不要从事太过耗损脑力的工作,也不要熬夜,一些人之所以肝不好,经常熬夜与晚睡难辞其咎。中医学认为,一天之中人的睡眠有两个时辰最重要,一是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一是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4个小时也是骨髓造血的时间,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换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最好晚10点前上床,保证11点左右睡熟,为肝功能的修复作好铺垫。

晚上睡觉张嘴打呼噜怎么办呢

如果你把打鼾看成是睡觉香甜的一种表现,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专家表示,打鼾是睡眠过程中呼吸削弱的征兆,轻微的打鼾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睡眠质量,严重的可能导致打鼾人睡眠呼吸暂停,威及其生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何晓松告诉记者,很多前来治疗的鼾的人都是被老婆“逼”来的。“如果打鼾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务必要去医院检查!

打鼾人多 治疗很少

睡觉打鼾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呢?陈梅晞告诉记者,打鼾分为良性打鼾和恶性打鼾。良性打鼾鼾声均匀而规律。恶性打鼾即医学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不仅仅呼噜声音大,而且总是打着打着就呼吸暂停了。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人可导致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等,甚至发生睡眠中猝死。

“在我们科室,基本上每个月有10来个病人是来治疗打鼾的,据我了解,大部分来治打鼾的患者都是被老婆逼来的。”此病是一种易被忽略的常见病,在全国发病率高达5%~7%,广西的发病率基本与全国持平。在桂林大多集中在40~50岁的中年人,临床男女比例约为10:1。

“脖子粗短的人和肥胖的人更易患此病。” 陈梅晞说,“即使是良性打鼾如果不注意饮食,也会慢慢发展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侧卧睡觉可缓解打鼾

“其实无论你的鼾症是否严重,都应该去医院做个检查。” 睡觉打鼾本身就是病,患者应到医院去做有关检查,除一般常规的检查外,有条件的应做“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通过正规的睡眠监测,就可做出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相应症状的发生。“很多来医院治疗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人,连高血压都降下去了。”

打呼噜憋气是为什么

打鼾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打鼾可不是熟睡。

人在睡眠时全身放松,如果鼻咽喉这三个部位有阻塞,气流冲击狭窄的部位,引起共鸣腔的振动而发出不同程度的响声。气道阻塞越重呼噜声就越响,当阻塞的程度较重时,就会出现吸气困难乃至呼吸停止,继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溜,血液内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刺激中枢发出指令,呼吸肌强烈运动,将肺内的气体排出,然后深吸一口气,这就形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由于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溜,全身各个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心率失常,心肌受损,高血压,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

一般有以下情况的人容易打鼾:

1、 肥胖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脂肪堆积在咽喉部,造成咽腔狭窄诱发打鼾; 2、 烟酒嗜好:吸烟和饮酒可以使人入睡后咽喉部肌肉松弛,诱发或加重打鼾;

3、 高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由于熟睡时咽喉部肌肉松弛导致堵塞引起打鼾;

4、 肥大型扁桃体炎,鼻中隔畸形,严重鼻息肉,舌根肥厚,下颚畸形等。 睡眠打鼾常出现的症状:

白天:醒后口干咽燥不解乏,头痛、头胀、易疲劳、经常打盹、胸闷、打嗝烧心、易激动、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和

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阳痿、性功能减退 、血压持续偏高、心律不稳、似睡非睡,工作、学习、开会、开车时昏昏欲睡,鼻炎、咽炎经常发作。

夜间:张口呼吸、频繁发生憋气或被憋醒、失眠多梦、盗汗、夜尿增多 、流口水、影响同居者睡眠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鼾症若鼾声响度超过60分贝以上,妨碍上呼吸道呼吸气流通过,影响同室人休息或导致他人烦恼。鼾症较轻者(单纯型)不引起明显的缺氧症状;重者(憋气型)鼾声响度可达80分贝以上,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此种鼾症实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同义词,因为鼾声乃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和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症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此类病人若以每次呼吸暂停时间10秒计算,则30次呼吸暂停为300秒,也就是在七小时的睡眠时间,至少有5分钟的呼吸暂停,亦即呼吸暂停时间至少占整个睡眠时间1.2%。但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人,夜间出现呼吸暂停的次数远较30次为多,每次呼吸暂停时间可达20~90秒,且往往多于30次。个别病人呼吸暂停时间竟占睡眠时间的一半。

打呼噜也会遗传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见,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儿子虽然年纪轻轻,但鼾声比起父亲来毫不逊色。还有的家族中,几代人都饱受夜间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折磨,甚至还有夜间猝死的情况发生。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的确与遗传有关。

打呼噜具有家庭聚集性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打鼾具体以什么方式遗传还不明确,但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都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988年,研究人员调查了4000对芬兰孪生者,发现打鼾在遗传因子相近的单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远比双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为高。1991年美国的调查发现,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打鼾、白天嗜睡及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要比正常对照者直系亲属中这些症状的发生率高出2~4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确实与遗传关系密切。日本的研究者经过人群调查,发现存在于人白细胞表面的特殊抗原HLA-A2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高度相关,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遗传基础。

胖瘦和面部形状与打鼾有关

有的家庭中打鼾者较多,而有的家族中世代少有打鼾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这些情况。

家庭成员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某些生活习惯相同,其中包括了许多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因素。如吸烟,饮酒;室内存在某种过敏源,易患过敏性鼻炎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许多易患因素都具有遗传倾向,家族成员中具有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共同因素。

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相比,它是促成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机体脂肪分布不均衡,如颈部脂肪堆积与之关系更大。在孪生子中的调查发现,人群中70%的肥胖发生与遗传有关,父母亲中任何一方肥胖,其子女有40%~50%的可能肥胖;父母均肥胖,其子女肥胖的机会可达70%~80%。

面部形态主要取决于颌面部骨骼的结构特点,而颌面部骨骼的形成与发展由遗传基因决定。颌面部形态及软组织的结构是决定上气道体积大小及形态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与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下颌后缩、下颌过小等都可以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状态下,大脑对呼吸的驱动能力降低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之一。呼吸中枢对低氧及高二氧化碳刺激反应低下者,更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且呼吸暂停发生后患者不能及时憋醒,难以使气流尽快恢复。这也就是说,呼吸驱动功能低下者睡眠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频率增加。中枢性呼吸驱动功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曾有报道,一家三代九口人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测其中五个人的呼吸驱动功能发现,他们全部对低氧刺激的反应低下,这说明他们都有中枢呼吸控制功能缺陷。

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新生儿突然死亡的疾患,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是猝死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患儿的父母、祖父母中患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很高,因而新生儿猝死的发生与遗传有关。

目前诊断打呼噜的黄金标准

打呼噜常常被人们当作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看待,认为打呼噜并具有什么危害,其实不然,某些鼾症却对身体有致命的威胁。准确的说,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稍不留意就可能导致夜间睡眠中呼吸心跳骤停、窒息、猝死等严重后果。应及时诊断治疗。

打呼噜的分类诊断

打呼噜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这种声音有时可高达80分贝,不亚于繁华大街上的汽车噪音;打呼噜也称鼾症,通常人们把睡的香形容为呼噜震天响,其实不然,某些鼾症却对身体有致命的威胁,一般将之分为三类:

1、在某些情况下一次性打鼾,如疲劳或过量饮酒后,它对身体健康无损害,无须特别治疗。

2、单纯性打鼾,常年发生,尚未损害身体,但可能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可能导致夜间睡眠中呼吸心跳骤停、窒息、猝死等。应及时诊断治疗。

打呼噜的诊断标准

打呼噜可以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译】: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两类。单纯性打鼾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时打鼾,但很少发生呼吸暂停及缺氧,对健康影响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若因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导致口鼻呼吸频繁停止、憋气,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上气道气流受阻导致呼吸气流停止10秒以上,称为发生一次呼吸暂停;如果1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5次以上,则可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打呼噜。以下就是诊断打呼噜的标准:

1、鼾声响度大于60db者。

2、睡眠期每次憋气持续10-20秒以上者。

3、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0次左右。

4、除鼾声过响外,晨起头肿、迷糊、口舌干燥、白天易睡者。

5、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及低痒血症者。

6、家属典型反映症状,检查咽腔狭窄者。

温馨提示:如天生有小下巴、下颌过长、颌退缩、舌体肥大等情况,这一类人的上呼吸道多畸形,导致呼吸不顺畅,睡觉时就会打呼噜。如果你是鼾症的高危人群,而且已经出现严重打呼噜症状,并伴随憋气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打呼噜会遗传吗

打呼噜具有家庭聚集性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打鼾具体以什么方式遗传还不明确,但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都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1988年,研究人员调查了4000对芬兰孪生者,发现打鼾在遗传因子相近的单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远比双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为高。1991年美国的调查发现,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打鼾、白天嗜睡及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要比正常对照者直系亲属中这些症状的发生率高出2~4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确实与遗传关系密切。日本的研究者经过人群调查,发现存在于人白细胞表面的特殊抗原HLA-A2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高度相关,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遗传基础。

胖瘦和面部形状与打鼾有关

有的家庭中打鼾者较多,而有的家族中世代少有打鼾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这些情况。

家庭成员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某些生活习惯相同,其中包括了许多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因素。如吸烟,饮酒;室内存在某种过敏源,易患过敏性鼻炎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许多易患因素都具有遗传倾向,家族成员中具有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共同因素。

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相比,它是促成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机体脂肪分布不均衡,如颈部脂肪堆积与之关系更大。在孪生子中的调查发现,人群中70%的肥胖发生与遗传有关,父母亲中任何一方肥胖,其子女有40%~50%的可能肥胖;父母均肥胖,其子女肥胖的机会可达70%~80%。

面部形态主要取决于颌面部骨骼的结构特点,而颌面部骨骼的形成与发展由遗传基因决定。颌面部形态及软组织的结构是决定上气道体积大小及形态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与呼吸暂停的发生密切相关。下颌后缩、下颌过小等都可以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状态下,大脑对呼吸的驱动能力降低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之一。呼吸中枢对低氧及高二氧化碳刺激反应低下者,更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且呼吸暂停发生后患者不能及时憋醒,难以使气流尽快恢复。这也就是说,呼吸驱动功能低下者睡眠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频率增加。中枢性呼吸驱动功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曾有报道,一家三代九口人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测其中五个人的呼吸驱动功能发现,他们全部对低氧刺激的反应低下,这说明他们都有中枢呼吸控制功能缺陷。

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新生儿突然死亡的疾患,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是猝死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患儿的父母、祖父母中患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很高,因而新生儿猝死的发生与遗传有关。

怎么能让老人睡得好

1.坦然接受睡眠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事实。

2.积极参加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自己尽量减少那种无望、无力、无用和无助感。

3.适度的体育锻炼晨练尽量在太阳出来之后进行;为了促进夜间睡眠,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30~60分钟适合于自己的有氧锻炼。

4.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要避免使大脑和胃肠处于兴奋状态。故睡前忌大喜大悲、忧思恼怒、吸烟、喝咖啡或浓茶,以免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可做些愉快轻松的事,要让情绪平稳,身心放松。睡前还忌吃大量的食物,吃大量的食物会使肠胃系统忙碌起来,处于兴奋状态;可食少量零食或喝杯热牛奶促进睡眠。另外,睡前泡脚、足疗都是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的良策。

5.建立较舒适的睡眠环境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控制好室内温度,一般让人感到舒适睡眠的温度为20~25℃,过热或过冷都会影响人们进入梦乡。可以用厚的遮光窗帘来遮挡光源;还可以用耳塞减少噪音。

6.防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65岁以上的人,睡眠打鼾的发生率可高达60%,其中20~40%发生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需要做睡眠监测后才能诊断。若发现自己在睡眠中有呼吸停止或反复被憋醒的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做睡眠监测。减轻体重和改变睡眠的姿势是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有效措施。大部分睡眠打鼾都发生于超重人群在仰面而睡的时候,故睡的姿势,以侧卧位为佳,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和消除疲劳,也可以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7.若失眠严重或白天长期嗜睡,应去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需长期用镇静催眠药才能保持适当睡眠的话,使用原则是低于年轻人所用的量,缓慢增量,用药剂量要个体化,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交替用药,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4周。在取得较好疗效后药物要逐渐减量,切忌突然停药。

打呼噜是病否

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调查报告

上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所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我国发病率为7%-13%。1989年美国统计,如果患者每小时的睡眠呼吸暂停超过20次,5年病死率10%-13%, 8年病死率则达到37%。为此,SAS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睡眠及生活。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3000例死亡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定义

在每夜7h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s以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减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SO2)较基础水平下降(≧4%的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5次/h。

临床表现:其主要为睡眠时打鼾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三、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因素 (1)、体重增加(肥胖); (2)、饮酒、吸烟; (3)、高龄;

(4)、鼻喉部解剖狭窄; (5)、神经肌肉功能减退; (6)、遗传:家族性鼾症等。

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常见表现 睡觉时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

晨起头痛、头晕、口干;晨起后血压高; 白天嗜睡、乏力及反应迟钝; 夜间睡眠动作异常; 夜尿增多、性欲减退;

夜间出汗、心悸、胸闷等; 脾气暴躁或抑郁不振等; 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体重增加(肥胖)。

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危害 SAS与下列疾病、事件关系密切:

高血压:50%-9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

冠心病:85%的夜间心绞痛发作是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的; 心力衰竭:60%以上心衰患者有睡眠呼吸综合征; 中风:40%的中风患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症:超过130%理想体重的男性,2/3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性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发生性欲减退、阳痿;

交通事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交通事故发生率比普通人高3-4倍。 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分类 阻塞型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 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 混合型睡眠暂停综合征(MSAS);

相关推荐

打呼噜 - 与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区别

打呼噜可以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两类。单纯性打鼾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时打鼾,但很少发生呼吸暂停及缺氧,对健康影响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 若因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导致口鼻呼吸频繁停止、憋气,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如果上气道气流受阻导致呼吸气流停止10秒以上,称为发生一次呼吸暂停;如果1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5次以上,则可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鼾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生活小窍门

1、 增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避免烟酒嗜好,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低氧血症【译】: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 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尤其是睡前饮酒。 3、 对于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加强运动。 4、 鼾症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压、心律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重视血压的监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5、 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手术治疗法

1.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这类手术适用于有扁桃体增生的成人患者,或腺样体增生所致的儿童患者。一般术后短期有效,随着青春发育,舌、软腭肌发育后,仍然可复发。 2.鼻腔手术 由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引起鼻气道阻塞者,可行鼻中隔成形术,鼻息肉或鼻甲切除,以减轻症状。 3.舌成形术 由舌体肥大、巨舌症、舌根后移、舌根扁桃体增大者,可行舌成形术。 4.腭垂、腭、咽成形术 此手术是切除腭垂过长的软腭后缘和松弛的咽侧壁黏膜,将咽侧壁黏膜向前拉紧缝合,以达到缓解软腭和口咽水平气道阻塞的目的,但不能解除下咽部的气道

失眠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导致健忘症:长期失眠将使人体的记忆力退化,患者常常表现为做事丢三落四,刚刚想说的话,一下子就忘了,严重时发展为老年痴呆症。虽然不能说经常失眠会直接诱发老年痴呆症,但至少可以作为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2、造成习惯性脱发:现代医学表明,睡眠时间的长短与脱发有明显关系,而且脱发也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经常失眠是很容易导致脱发的。 3、产生抑郁症:失眠和抑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抑郁症患者都有失眠的经历,而长期失眠也有可能引发抑郁症。 4、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

打呼噜寿命大概是多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睡眠打鼾,俗称“打呼噜”现象习以为常。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顽固性的打鼾伴反复的睡眠呼吸暂停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疾患,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者,伴有间断鼾声的反复憋醒、憋醒后心慌胸闷、晨起头痛、口干舌燥、白天嗜睡困倦和性格情绪改变;重者,记忆力减退、性功能障碍,易患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甚至有猝死的风险。此病多发生在肥胖者或打鼾者身上。在我国4个打鼾的人中就有1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3的高血压病,1/5的心脏病是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

夜里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睡眠障碍

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常表现为睡觉打鼾)有可能导致夜间出汗。66%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夜间因为睡不深而经常挪动身体或者四肢,并因此而出汗。

怎样才不会打呼噜打鼻鼾呢

根治打鼾的偏方 1、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可治疗打鼾。 2、只要在临睡前将3~4滴漱口液用温水稀释后漱漱口就可以使鼾声减弱、停止。这种漱口液中含有一种树脂油,具有特效止鼾作用,能提高咽喉部黏膜的血液供应,使咽喉腔黏膜处于充分供血状态,软腭和悬雍垂就不会因松弛而振动,鼾声也就减弱、停止。 打鼾的各种治疗方法 如果想治愈好打鼾,在配合坚持锻炼身体,戒烟戒酒的同时,可以使用以下临床验证比较有效的治疗打鼾的三种方法:阻鼾器(也称为下颌前移装置)、呼吸机、手术,而

女性打呼噜可能是高血压

人们在睡眠时呼吸频率及深浅不是绝对均匀的,甚至可有短暂呼吸暂停现象,如果一次暂停少于10秒,不会影响睡眠时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属于正常。但若一次暂停达10秒钟以上,则称为呼吸暂停。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很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气道阻塞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由于低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憋醒,然后又恢复正常,如此反复憋醒,一夜发生数十次以上,觉醒次数增加,导致睡眠质量低下,呈浅睡状态,患者就会越睡越困。 调查显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中,有50%以上并发有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有3

打呼噜的危害 记忆力下降

长期打呼噜或者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的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血中氧气减少,也就是说整夜吸进去的氧气比正常人少,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记忆力。所以,如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

胖人打呼噜怎么治疗好

谈到胖的害处和睡眠,我们就要说到一个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三大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要重点介绍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患者可表现为打鼾、睡眠时被憋醒、白天嗜睡、晨起头痛、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严重者甚至发生心律紊乱及在睡眠时死亡。其好发于中年肥胖人,其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