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缓解方法
自恋的缓解方法
A、在对于这类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中, 科胡特提出心理治疗师可以基础于神入之同理心的基础,利用治疗初期的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密友移情的情况来和病人产生正向情感联结,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借助“适度去幻象化”协助病人完成循环回路的合理构成,以使夸大的自体自恋过分需要修正为符合一般社会的正常自恋的满足程度。当然这里还有病人因为咨患的互动引起病人将治疗师的优良人格品质转换性的内化作用。这一方式的发现使1970年之前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束手无策的治疗局面获得改变。
B、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必须要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
C、在自恋人群里,结束是自恋的极致辉煌,但在别人眼中却是自恋的破产。假如不想破产,就让病态的自恋走开。
D、人都有自恋情结,但过度自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却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这类患者往往会因人际关系不良,现有工作状态与理想目标差距太远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这就是自恋人格与心理治疗的关系所在。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
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2、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通常宣泄的方法有:
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
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
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过度自恋是病这些症状要改正
1、只有自己才是值得爱的 爱自己本没有错,如果过头了,就显得自恋了。过于爱自己的女人,心理就像一面用来自我欣赏的镜子,任何时候,自我意识中,兴趣点都在自己身上,与外界交往,也只是在求证自我的魅力指数。对于自己的任何性情、身体器官、容貌等过分在意,总是要找出几点能证明自己很优秀的理由。既 使是自欺欺人。自恋女人会对他人的疑问预备好完美的解释,既使说服不了别人,也会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2、征服男人只是证明自己 自恋的女人因为虚荣会周旋于男人群中,并且可以与多个男人弄得很暧昧,并不一定她本来就是“浪女”,是“破鞋”。而她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她认为这是一种求证自我魅力的方式,与其说她享受这种乐趣,还不如说它很欣赏这些过程中所散发的自我芳香。这种暧昧游戏比任何高级化妆品更有美容效果。
3、要求男朋友绝对忠诚 自恋的女人心理其实很脆弱,所以需要时刻求证自我的魅力,以强化自信心。找个男朋友,就绝对不能对其他女人表达好感,无论从表象 还是从内心,都要绝对忠诚。否则,自恋女人就会有些神经质,自信心就会崩溃,所以,给自恋的女人做男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左也不好,右也不好。 要有绝对的宽容心和自律心才可。
4、认为自己的魅力绝对强大 自恋的女人,看自己的优点时总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时,会用“变色镜”,她会从另外的角度把缺点也说成优点,从而,毫不心虚地给它赋予色彩感,并在公开场合予以充分展示。所以,自恋的女人在说话的声音、语调、走路的步态、身体 语言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敏感度和自我训练度。因为她无时不刻站在自我的门口,一只眼盯着外界,一只眼进行着内视。她们总会不失时机地展示自我的魅力,尽管这种魅力让局外人觉得惨不忍睹。
5、自信心受损时易迁怒于他人 自信心受挫,这对于一个自恋女人,可能是最难接受的,她们花尽心思来努力悍卫的东西,一旦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她们会变得绝望,神经质,甚至竭斯底里,这时,最容易把心中的不满和无名火撒在自己的亲人、朋友身上,显得不可理喻。
6、意识深处总有一面自我欣赏的镜子 自恋女人,意识深处总安置着一面镜子,以便随时用这面镜子来欣赏自己,同时,拿这面镜子照照其她的女人,以便来做一些对比,找到自己足以自信的东西,或是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孩子自恋是在成长 家长要合理赞美批评
孩子自恋是天生的需要被认同
一般来说,孩子在童年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自恋,别人的认同和赞许。这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培养。但若父母一成不变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永远正确,或毫无选择地竭力满足孩子的所有任性的要求的话,那他们就是在制造一个自恋者。
自恋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因而也无法区别“自我”与“他人”。在他们看来,饿了,马上就有得吃;冷了、热了,马上就有人照顾;拉臭臭了,马上就会帮换尿布……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大家都会围着自己转,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自恋”的萌芽。
到了1岁左右,他们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逐渐可以区分“我的”、“你的”、“他的”。此时,如果妈妈和家人的关注和爱一如既往地持续,那么,孩子自己也会在内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接纳的”、“我很不错”。这就是孩子“自恋”形成的基础。
再长大一点儿,孩子的主客体分离更趋完善,开始产生强烈的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与此同时,他的能力也增长到足以自主地进行许多活动的阶段了。此时,他对自己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尝试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个。这些信念对2-3岁的孩子而言是非常真实的,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含着无畏的精神、勇于探索和尝试的能量,应该被鼓励。
孩子自恋是在成长
自恋,是生命初期重要的心理过程,也是个体心理能量的基础。如果孩子可以顺利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那么,对他今后自信心、安全感、勇气、责任感等发展会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反之,若是这种“自恋”没有获得满足,甚至被扼杀,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所接受,内心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有问题”,而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这种内化了的自我轻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让他很难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如何清醒认识自己度过失恋期
没有人不会因为爱情而受伤,即使是再强、再优秀的人,只要爱过就都会痛。我们从小总会被那些爱情故事所感动,不管是中国的梁祝化蝶,还是外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好象不是悲剧就不是爱情似的。人们都是怎样宣泄这种情绪呢?是不是自己的表现不同于常态,而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呢?
这个问卷调查,可以帮助你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调查问卷
1.你失恋过吗?你现在能记起的最痛苦的失恋体验是什么?
2.失恋后,你是否产生过要报复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想法?
3.你最后实施了吗?为什么这样选择?
4.你通常通过什么途径来缓解失恋的痛苦,你认为缓解失恋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5.你现在和前男友的关系如何,回想起他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女人
浅浅 年龄:35岁 职业:公司职员
1.你失恋过吗?你现在能记起的最痛苦的失恋体验是什么?
有 ,最痛苦的体验是有段时间每天晚上失眠,自己偷偷哭一晚上,白天还要装做没事人似的。
2.失恋后,你是否产生过要报复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想法?
没有,我觉得被我爱过的男人都会永远记得我。
3.你最后实施了吗?为什么这样选择?
我会为对方祝福的,因为真的爱他,就让他选择他想要的东西。
适度的自恋降低焦虑和抑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注重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有益的,不过,跟许多事情一样,这些品质需要植根于现实的期望并加以节制。“健康的自恋”拥护者不在少数,已然被心理学界认可。
你生而自恋,我也是。
没开玩笑。我家里就有个小孩儿,他不仅占据着我的生活,同时也表现着那些人类最初的自恋症状:三岁的他总期待得到别人的关注,没有所谓的同理心,想得到不切实际的特殊照顾。这是不是像极了儿时的你?
“自恋”一词也许稍显夸张,但我们生命开始时都是一种“我,我,我”的态度——尽管这说不上对错。“孩子天性就是超级自我。”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苏珊·克劳斯·惠特伯恩博士认为,“他们还不具备那样的认知去考虑自己以外的人的看法。随着年龄增长,这才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
至少多数人的情况是这样。
即便我们成熟了,知道了同情与谦逊(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排除在外),年幼时的自我部分仍会残存。事实证明,这并非坏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注重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有益的,不过,跟许多事情一样,这些品质需要植根于现实的期望并加以节制。“健康的自恋”拥护者不在少数,已然为心理学界所认可。
自恋到刚刚好,有以下益处:
更好地成人
每一代人似乎都认为他们的后辈有段时间非常自恋,这并不是毫无道理。年少总是轻狂的,唯有年纪增长,才会慢慢成熟。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少年尾巴成人前奏的这段时期,健康的自恋可以帮助我们顺利避开错误处理危机,脱离父母赢得自立。
降低焦虑和抑郁
这点颇具意义。健康的自恋者有更高的自尊观念,这可以帮助他们降压,建立幸福基准线。“他们(健康的自恋者)更自尊自重,因而更容易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惠特伯恩说,“如果人们不用去想着法儿寻求别人的认可,这无疑给生活解压不少。
更好地照顾自己
2010年有项研究发现,健康自恋者在群体中会更少担忧锻炼问题。他们会更加勤于健身。这一点还是挺符合逻辑的:如果你在乎别人的眼光,而且有着更高的自我价值感,自然而然的,你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你为什么锻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过分自恋可能会导致锻炼过度,饮食失调,把握度是关键。)
有利求职
惠特伯恩还表示,且不论好坏,雇主更青睐那些关注自己外表并花时间修饰自己的人。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过程中,自尊自信更是大有裨益,毕竟面试这种场合就是需要自吹自擂。因此,最近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自恋者比同资质的谦逊者在面试中更为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建立更坚固的人际关系
过度自恋会让人几乎无法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但是,最适程度的自恋却好处多多。坚固的自尊自爱观念会引导人们减少对他者的需求,不将自身幸福建立在别人身上——这无疑会帮助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自恋者不必要靠别人的认可过活。” 惠特伯恩说,“他们有足够的自我欣赏,无需小心翼翼看人脸色。这对人际关系很有益,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有利于身心健康。”
这些男人竟甘愿接受自己的女人红杏出墙
1、同性恋
中国大约有4000-5000万同性恋,同性恋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部分同性恋男人为掩饰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无奈选择异性恋的女性为妻,使不少女性误入同妻的悲惨生活。同性恋男人因对女性不感兴趣,少数结婚初期为了生育和妻子会有少量的性生活,以后逐渐减少,不久消失,更有甚者和妻子直接就没有性生活,妻子结婚多年还保持处女之身。
同性恋和异性恋组合的家庭,双方都是受害者,是文化认同大众群体排斥小众群体对性取向迫害的结果。妻子知道丈夫是同性恋后,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同妻(同性恋的妻子简称同妻)会保持沉默,使婚姻得以延续。同性恋老公面对妻子的性缺失,部分会默许妻子找情人,甚至主动帮妻子寻找情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恋爱时欺骗妻子和不愿意满足妻子的内疚感、缓解妻子性焦虑、达到继续维持婚姻的目的。
2、体贴型的男人
这类男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在女人身边,或者在身边由于有性功能障碍不能满足妻子。面对妻子的性需要,男人出于怜恤妻子和担心妻子“病急乱投医”被坏男人钻了空子,男人会暗示甚至帮助妻子寻找可靠的男人做妻子的情人代己尽义务。我有一个求助者,老公在外地工作,经常让他的一个朋友到家里帮助妻子。后来这个朋友想和她发生性关系,遭到她的拒绝,不得已朋友告诉她这是她老公的意思,气得她想和老公离婚,她认为这是老公在试探她,是不信任她。
3、出轨在先的男人
这类男人是爱妻子的,由于某种原因偶尔出轨而陷入内疚和担心之中。因担心妻子知道后会和自己离婚,为减缓自己授妻以柄的焦虑,他们会设局让妻子红杏出墙。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把妻子的把柄攥在手里作为万一出轨暴露后抓住妻子的证据,二是想通过相互扯平获得心理平衡(其实这样做很难)。还有的男人本身想出轨,但又担心妻子知道后自己找不到理由让妻子原谅,也会设局让妻子先红杏出墙为自己找到出轨的理由,然后心安理得的出轨寻乐。
4、性生活追新求异的男人
在寻求多元的今天,性也不例外。换妻、援交、群交、SM等背离传统性文化的性娱乐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有个求助者,他一直渴望看妻子被其他男人强奸,妻子不同意,他为了诱导妻子,他竟然把一群有类似癖好的男女请到家里现场表演,逼得妻子要和他离婚。
自恋的女性有哪些心理特征
征服男人只是证明自己
自恋的女人因为虚荣会周旋于男人群中,并且可以与多个男人弄得很暧昧,并不一定她本来就是“浪女”,是“破鞋”。而她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她认为这是一种求证自我魅力的方式,与其说她享受这种乐趣,还不如说它很欣赏这些过程中所散发的自我芳香。这种暧昧游戏比任何高级化妆品更有美容效果。
要求男朋友绝对忠诚
自恋的女人心理其实很脆弱,所以需要时刻求证自我的魅力,以强化自信心。找个男朋友,就绝对不能对其他女人表达好感,无论从表象 还是从内心,都要绝对忠诚。否则,自恋女人就会有些神经质,自信心就会崩溃,所以,给自恋的女人做男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左也不好,右也不好。 要有绝对的宽容心和自律心才可。
认为自己的魅力绝对强大
自恋的女人,看自己的优点时总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时,会用“变色镜”,她会从另外的角度把缺点也说成优点,从而,毫不心虚地给它赋予色彩感,并在公开场合予以充分展示。所以,自恋的女人在说话的声音、语调、走路的步态、身体 语言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敏感度和自我训练度。因为她无时不刻站在自我的门口,一只眼盯着外界,一只眼进行着内视。她们总会不失时机地展示自我的魅力,尽管这种魅力让局外人觉得惨不忍睹。
自信心受损时易迁怒于他人
自信心受挫,这对于一个自恋女人,可能是最难接受的,她们花尽心思来努力悍卫的东西,一旦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她们会变得绝望,神经质,甚至竭斯底里,这时,最容易把心中的不满和无名火撒在自己的亲人、朋友身上,显得不可理喻。
意识深处总有一面自我欣赏的镜子
自恋女人,意识深处总安置着一面镜子,以便随时用这面镜子来欣赏自己,同时,拿这面镜子照照其她的女人,以便来做一些对比,找到自己足以自信的东西,或是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认为别人说自己坏话都是出于忌妒
自恋的女人,总是在与自己恋爱,善于生活在自我的心理优秀之中,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我宽容,当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一般的情况下,自恋地女人就会表现出不屑,认为这些人在忌妒自己,并会耿耿于怀。
自私的外在表现就是爱说别人自私
自恋的女人,因为本质上过于爱自己,所以,感情上表现出相当的自私。但其自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说别人自私。在她的逻辑中,你越在意她,她的魅力才越强大,所以,你要不惜任何付出,甚至是生命,让她来得到自我魅力的确证。否则,她会用折磨来残忍地报复你。
自恋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癔症:癔症的患者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在诊断自恋癖时,要注意与同性恋、性厌恶、禁欲者相区别。自恋癖患者与同性恋患者的性对象都是同性,但前者的性对象是本人,后者的性对象是其他同性成员。据研究资料显示,不少同性恋者可兼有自恋癖,如某些同性恋者仅喜欢与自己长得相像的同性成员。虽然两者有时出现交叉情况,如都对与自己长得相像的同性成员感兴趣,但自恋癖者并没有对同性性伙伴的爱恋,性活动是自私的,多为洁身自爱型人格;性厌恶是对性活动反感,但没有对自己的无限赞美和性欲望;禁欲者对他人有性欲,只不过是通过自我克制加以回避罢了,而自恋癖则是对别人没有性欲。
恋爱也会引发抑郁症
近些年,由于恋爱诱发的抑郁症也不在少数。恋爱中的抑郁情绪的表现有:患者非常痛苦,情绪低落,经常哭泣、头脑混乱、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日夜思念恋爱对象,并且对学习工作都没兴趣,渐渐地对前途失去信心,自信心下降,别人劝说也无法缓解。甚至有些严重者对未来的爱情也失去了信心,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挫折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找恋人谈心,容易钻牛角尖,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