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菜可以多吃吗
蒲菜可以多吃吗
蒲菜中属淮安地区的蒲菜品质最好,在淮安地区蒲菜有两种,一种是绿茎,一种是红茎。蒲菜植株高大、根茎粗壮,味道吃起来清香爽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蒲菜中包括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还有胡萝卜素和多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蒲菜除了是一盘美味菜肴外,它还能用于药物。蒲菜属于凉性,能清热解毒,对于口臭、便秘、小便出血、关节疼痛有针对性效果,生吃蒲菜可以补气养身。另外,长期吃蒲菜有耳聪目明,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蒲菜上的花絮也有药用作用,将花絮晒干之后,可以将它敷在受伤出血的患处,止血效果很好,对人体也没有副作用。
以上就是蒲菜是什么菜以及蒲菜可以多吃吗的介绍,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蒲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蒲菜的历史
蒲菜为香蒲科植物香蒲TyphalatifoliaL.嫩的假茎。又名深蒲、蒲荔久、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为香蒲科多年生植物香蒲的假茎。贵州俗称水蜡烛,因为该植物生长于沼泽地、植物花絮形似蜡烛故而称之为水蜡烛。
蒲菜历史
蒲菜,俗称草芽,为香蒲的嫩茎,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明朝顾过诗曰:“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蒲菜佳肴甲天下,古今中外独一家”
,这是在江苏淮扬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起源南宋抗金名将梁红玉留下的一个动人传说。南宋建炎五年,金国十万精兵攻打淮安时,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被金兵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自此,食用蒲菜在淮扬一带广泛流行开来。如今,蒲菜不仅在当地成为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所谓“无蒲不成宴”,而且已经跨出扬州和淮安,走进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蒲儿菜的产地及分类
蒲菜又名深蒲、蒲荔久、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植物香蒲的假茎。多生于沼泽河湖及浅水中,我国山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南、陕西、甘肃、河北、云南、山西等地都有分布,以南方水乡最多。
按其食用部分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由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名品有山东济南大明湖及江苏淮安勺湖的蒲莱;二是白长肥嫩的地下葡萄茎,名品有河南淮阳的陈州蒲菜及云南昆明、建水一带的香芽蒲菜;三是白嫩如茭白的短缩茎,名品有云南元谋的席草蒲菜。
淮安市淮安区蒲菜,优势独具。当地蒲菜种质资源丰富,有绿茎类和红茎类两个大种,每一大种还有几个种类,其中天妃宫蒲菜,株型高大,可达230cm,茎宽可达7-8cm,清香爽口,嫩脆若笋,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该品种又称淮笋,为蒲菜中的佳品。楚州蒲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地势低洼的河荡地区,淤泥积层较厚,一般在0.8m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15g/kg,土壤营养元素丰富,十分有利于蒲菜生产,水、土、气等自然条件均达到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地方标准,目前全区无公害蒲菜基地认证面积已达6万亩。
蒲菜是芦苇吗
当然不是。蒲菜就是当年梁红玉带兵打仗吃的那种蒲草的水下嫩茎。现在淮扬菜“开洋蒲菜”就是一道名菜。
芦苇就是另一种近水植物了,它和蒲菜很不一样的。你可以看看就知道了。
蒲菜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野茭白、蒲笋、蒲儿根、蒲儿菜、香蒲、甘蒲
分类:蔬菜-嫩茎、叶、花菜类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蒲菜。
禁忌人群:蒲菜性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过多。
功效:清肺润肺、消暑解暑、清热、消除水肿、提高代谢
简介
蒲菜为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种,蒲菜的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可食。适合一般人在夏季闷烦时食用。因蒲菜对某些妇科病和辅助疗效,故亦适宜经产期妇女食用。
中医药特色
1.治疗小便出血
经常食用蒲菜,能够有效治疗小便出血等症状。
2.关节疼痛
蒲菜中富含丰富的钙元素,对于关节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补血
蒲菜有很好的补血效果,妇女经期较宜食用。
选购技巧
茎干微黄,饱满,无酸臭者为新鲜的蒲菜。
保存秘诀
蒲菜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烹调方法
烹制蒲莱最宜扒、烧、烩,也可用炒、熬。氽、煮等法。炒蒲莱应旺火速成,保持脆嫩
食用方法
将切成席状的蒲莱与猪肉,鲜虾等一起制成香蒲狮子头,味道极佳。
蒲菜与开洋一起炒食,加点蒜末佐料,营养极为丰富。
搭配宜忌
宜:蒲菜宜于肉类做馅食用。
蒲菜的产地及分类
蒲菜又名深蒲、蒲荔久、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植物香蒲的假茎。多生于沼泽河湖及浅水中,我国江苏、浙江、四川、湖南、陕西、甘肃、河北、云南、山西等地都有分布,以南方水乡最多。
按其食用部分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由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名品有山东济南大明湖及江苏扬州、淮安勺湖的蒲莱;二是白长肥嫩的地下葡萄茎,名品有河南淮阳的陈州蒲菜及云南昆明、建水一带的香芽蒲菜;三是白嫩如茭白的短缩茎,名品有云南元谋的席草蒲菜。
淮安市淮安区蒲菜,优势独具。当地蒲菜种质资源丰富,有绿茎类和红茎类两个大种,每一大种还有几个种类,其中天妃宫蒲菜,株型高大,可达230cm,茎宽可达7-8cm,清香爽口,嫩脆若笋,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该品种又称淮笋,为蒲菜中的佳品。楚州蒲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地势低洼的河荡地区,淤泥积层较厚,一般在0.8m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15g/kg,土壤营养元素丰富,十分有利于蒲菜生产,水、土、气等自然条件均达到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地方标准,目前全区无公害蒲菜基地认证面积已达6万亩。
蒲菜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每100克蒲菜嫩茎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克,膳食纤维4克,维生素C6毫克,钙53毫克,磷2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
1、蒲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
2、蒲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如铁元素,常吃蒲菜有预防缺铁性贫血症,还能润泽皮肤,改善气色的作用。
3、蒲菜有着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维持人体水平衡,保护我们通便顺畅的作用。蒲菜本性滋润,适合滋补我们的肾脏,帮助我们维持人体血液平衡跟保持水循环。
蒲菜的选购方法
蒲菜主要产于东北及华北各地的沼泽地区,按其食用部分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由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名有品有山东济南大明湖及江苏淮安勺湖的蒲莱;二是白长肥嫩的地下葡萄茎,名品有河南淮阳的陈州蒲菜及云南昆明、建水一带的香芽蒲菜;三是白嫩如茭白的短缩茎,名品有云南元谋的席草蒲菜。
蒲菜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野茭白、蒲笋、蒲儿根、蒲儿菜、香蒲、甘蒲
分类:蔬菜-嫩茎、叶、花菜类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蒲菜。
禁忌人群:蒲菜性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过多。
功效:清肺润肺、消暑解暑、清热、消除水肿、提高代谢
简介
蒲菜为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种,蒲菜的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可食。适合一般人在夏季闷烦时食用。因蒲菜对某些妇科病和辅助疗效,故亦适宜经产期妇女食用。
蒲菜的做法
作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少的野菜,人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深了。这其中蒲菜就是一道最美味的食材。蒲菜的烹调方法很多,可凉拌、素炒、荤炒,也适宜炝、扒、烧、炖、煮、焖,还可以做汤、制馅、熬粥等,味道极好,淮安人能做出几十道精美的蒲肴。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二吧。
一、香蒲狮子头
食材:净猪肋条肉800克,鲜蒲菜心400克,虾子20克,料酒20克,精盐15克,葱姜汁40克,干淀粉100克,鲜汤适量。
做法:
1、将猪肉细切粗斩成肉馅,放容器内,加葱姜汁、虾子、精盐、料酒、干淀粉拌匀;
2、蒲菜心洗净焯水,编成席状,将拌好的肉馅分4份,做成肉丸,入锅氽煮定型,用蒲菜席将其包住;
3、取砂锅一只,倒入鲜汤.调虾子、精盐、料酒置火上烧沸,然后将肉丸排放砂锅中,加盖,微火炖约2小时即可。
二、开洋炒蒲菜。
食材:蒲菜、开洋、青蒜末(或蒜泥)、红椒丝、精盐110克,葱姜汁35克,干淀粉80克、油适量、鸡精适量等等。
做法:
1、蒲菜剥去硬壳,切除根部,嫩的叶状部分切段,实心处剖开,切段;
2、开洋用温开水加少许黄酒发胀后,倒掉水待用,热锅,滑油,蒜泥煸香,放入开洋煸炒几下,蒲菜下锅一起煸炒;
3、加适量汤水,加咸鲜,小火略微煨一下,汤水滚即可起锅装盆。
蒲菜的做法
烹制蒲莱最宜扒、烧、烩,也可用炒、熬。氽、煮等法。炒蒲莱应旺火速成,保持脆嫩;做汤则应汤沸后再放蒲莱。它既可单独成菜如奶汤蒲菜、清汤蒲菜,又可与其他原料合烹,如鸡粥蒲菜、升泽蒲菜等。
香蒲狮子头
用料:净猪肋条肉800克,鲜蒲菜心400克,虾子20克,料酒20克,精盐15克,葱姜汁40克,干淀粉100克,鲜汤适量。
1.将猪肉细切粗斩成肉馅,放容器内,加葱姜汁、虾子、精盐、料酒、干淀粉拌匀。
2.蒲菜心洗净焯水,编成席状。
3,将拌好的肉馅分4份,做成肉丸,入锅氽煮定型,用蒲菜席将其包住。
4.取砂锅一只,倒入鲜汤.调虾子、精盐、料酒置火上烧沸,然后将肉丸排放砂锅中,加盖,微火炖约2小时即可。
开洋炒蒲菜用料:蒲菜、开洋、青蒜末(或蒜泥)、红椒丝
1、蒲菜剥去硬壳,切除根部,嫩的叶状部分切段,实心处剖开,切段;
2、开洋用温开水加少许黄酒发胀后,倒掉水待用;
3、热锅,滑油,蒜泥煸香,放入开洋煸炒几下,蒲菜下锅一起煸炒;
4、加适量汤水,加咸鲜,小火略微煨一下,汤水滚即可起锅装盆。
蒲菜的基本介绍
蒲菜,俗称草芽,为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种,其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可食,具有清凉解毒、凉血、利水和消肿的功效,适合一般人在夏季闷烦时食用。因其对某些妇科病和辅助疗效,故亦适宜经产期妇女食用。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明朝顾过诗曰:“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锂鱼香”。
“蒲菜佳肴甲天下,古今中外独一家”,这是在江苏淮扬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起源南宋抗金名将梁红玉留下的一个动人传说。南宋建炎五年,金国十万精兵攻打淮安,时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被金兵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
自此,食用蒲菜在淮扬一带广泛流行开来。如今,蒲菜不仅在当地成为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所谓“无蒲不成宴”,而且已经跨出淮安,走进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