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部位不能艾灸

哪些部位不能艾灸

头面部位

一般而言头面部位不建议进行艾灸,特别是直接灸、瘢痕就是绝对禁止在头面部位进行的,因为这样很可能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

重要脏器体表部位

在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身体重要脏器相对应的体表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艾灸,艾灸的热力可直达脏腑,可能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心口、眼睛等位置。

肢体末端

在肢体末端,一些神经分布多,直接灸会很痛,有可能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的穴位,这些部位不建议进行艾灸,如:隐白穴。

女性石门穴

是最早记录在案禁灸穴位之一,见于《针灸甲乙经》石门“女子禁不可灸刺”;如果灸了“女子终身孕不成”。

妊娠女性腰骶部

孕期妇女进行艾灸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妊娠期间,小腹部依旧腰骶部是禁止艾灸的,否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

其他禁忌部位

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不能艾灸;皮薄、肌少、大血管以及筋肉结聚处(如腋窝、颈动脉处、委中穴等)也不宜进行直接艾灸。

艾灸一天可以做几次

艾灸一天只可以做一次。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对于正常人体来说,艾灸建议一天进行一次就可以了,可以多个部位一起进行,每个部位艾灸30分钟,每10-15次为一个疗程。

冬季艾灸养生 冬季艾灸的注意事项

1、冬天皮肤容易干燥,在施灸前最好先用温水湿润施灸部位,皮肤敏感,较薄的地方不宜艾灸,冬天室温低,在皮肤本身就很薄的部位艾灸,容易因冷热交替影响伤害皮肤。

2、冬天最好用无烟艾灸条,这种艾条燃烧度较小,以避免造成局部烫伤。

3、如果因艾灸不当导致起水泡化脓的话,不要将水泡弄破,以免引起感染,可以让其自行消除或请医生处理。

4、有些人因体质关系不适应艾灸,可能出现晕灸现象,这种情况下马上停止施灸躺下休息片刻即可。

艾灸一般在什么时间做比较好 艾灸哪里可以减肥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肥胖是因为脾胃的运转功能不佳,导致痰湿内聚,所以若是要艾灸的话,那么其需要艾灸脾胃相关的穴位,一般推荐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来进行艾灸。

其艾灸下肢部位和腹部的穴位也是可以起到辅助减肥效果的,一般建议是可以选择呢天枢、足三里、丰隆、关元、水分、下巨穴等穴位艾灸。

睡觉时脖子扭了应该怎么办呢

吹风机

受凉导致的落枕可以用吹风机来缓解,这也是治落枕最简单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落枕疼痛的地方,先按摩一下,然后用吹风机对着肩颈处吹,吹到感觉肩颈部位发热即可,它可以改善肩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艾灸

首先要找到最疼痛的地方,然后将艾条点端对准这个部位,艾条点端距离我们皮肤约一寸,艾条与我们的皮肤成45°角,像那笔那样握着,皮肤感觉到温热而不烫伤为度,艾灸半小时,艾灸后要在艾灸室内避风休息半小时。

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艾灸吗 多囊卵巢综合症如何艾灸

大椎、命门、肾俞、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复溜穴。

由于多囊卵巢的艾灸需要长期坚持,考虑到方便性,一遍不建议进行温和灸,推荐使用艾灸盒。

腰腹部、大椎穴主要用六针艾灸盒,大火力,大面积覆盖。其他部位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艾灸罐即可。

一般建议每个穴位艾灸15-30分钟左右。每个穴位开始艾灸的时候要连续灸2-3个疗程,如果症状改善了,可以隔日艾灸或隔三岔五艾灸。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艾灸的注意事项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不宜进行艾灸。

2、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以及经期女性不宜艾灸艾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

5、艾灸的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每个部位,艾灸20分钟左右即可。

冬天艾灸的好处和坏处 冬天艾灸的注意事项

1.冬天皮肤容易干燥,在施灸前最好先用温水湿润施灸部位,皮肤敏感,较薄的地方不宜艾灸,冬天室温低,在皮肤本身就很薄的部位艾灸,容易因冷热交替影响伤害皮肤。

2.冬天最好用无烟艾灸条,这种艾条燃烧度较小,以避免造成局部烫伤。

3.如果因艾灸不当导致起水泡化脓的话,不要将水泡弄破,以免引起感染,可以让其自行消除或请医生处理。

4.有些人因体质关系不适应艾灸,可能出现晕灸现象,这种情况下马上停止施灸躺下休息片刻即可。

脾虚怎么办 脾虚之针灸调理

小儿脾胃虚弱常可导致小儿疳积,表现为小儿消瘦厌食,面色无华,毛发稀疏枯黄,腹胀,大便干稀不调等症状。可用三棱针点刺小儿手掌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的四缝穴,每只手掌上有四个刺血点,双手一共八个刺血点,用三棱针点刺分别后用力挤出血或黄包黏液为宜。此法可以行气健脾,调节阴阳平衡,但需注意此法消毒必须严格,需要专业医生方可操作。

脾腧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以艾灸部位潮红温热为度。艾叶性温,为纯阳之性,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体内,而起到疏通经络,通调脏腑的作用。以上穴位艾灸适宜于脾虚所导致的脾胃功能低下和脾胃虚寒的人群调理保健使用。

相关推荐

补肾艾灸哪里最见效

艾灸肾俞提升阳气增强活力 肾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0-15分钟,亦可用艾灸盒自己灸治。 艾灸功效:肾俞位于背部,是肾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肾俞能将艾纯阳之火的热量传导至肾,从而达到温煦肾阳,天部肾精的作用。肾气充足,则人体活力增强,人体活力增强,则身体能量代谢增强。 艾灸命门填肾益髓补阳虚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肚脐正对的位置。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持点燃艾条

小孩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小孩咳嗽艾灸有用吗

小孩咳嗽艾灸是有用的。 艾灸有消炎,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好处,小孩咳嗽时间长,得不到缓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病气瘀集在气管或肺部,通过艾灸可以起到体表给药,脏腑手受益的好处,有效缓解小儿咳嗽症状。小孩咳嗽一般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艾灸

艾灸腰部有哪些穴位 艾灸腰部的注意事项

1、艾灸腰部之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到风寒袭击。 2、艾灸腰部的时候每个穴位艾灸过程中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空腹时或者饱餐后不建议进行艾灸腰部,其次有血倾向的患者也不建议进行艾灸腰部。 4、艾灸腰部前和做完艾灸后可以喝一些温水,可以改善身体的症状。 5、艾灸腰部后不要立即洗澡等等,避免寒气入体,出现受寒现象。 6、患者的精神疾病绝对不能够进行艾灸腰部。

黄疸艾灸哪里 阴黄艾灸部位

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脘闷腹胀,畏寒神疲,食欲下降,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治则:温化寒湿 退黄。 艾灸取穴:主穴取脾俞,中脘,三阴交,胆俞;神疲乏力加灸命门,关元。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或回旋灸):点燃艾条后,悬灸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皮下,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各穴依次施灸,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艾炷无瘢痕灸:施灸穴位涂凡士林油,选用中小艾炷,穴下产生

三九灸灸哪些部位

建议根据自身身体实际情况而定。 三九灸就是三九天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遵循了人体经络的规律,结合人体体质以及发病特点进行的一种中医疗法。 三九灸具有一定驱寒暖身、排毒泄寒、美容养颜等作用,对于人体健康是很好的,人体不同部位分布的穴位不一样,而不同穴位艾灸所起到的效果不一样,加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因此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三九灸会比较好一些。 生活中三九灸常见的艾灸部位有神阙穴、关元穴以及中脘穴等。

女性膀胱炎艾灸哪里

中医艾灸慢性膀胱炎取穴:可取会阴穴、肾俞、命门、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八髎穴。伴腰骶困者着重灸肾俞、次髎;伴少腹不利者着重灸关元、三阴交。 艾灸方法:腰腹部穴位可以用四眼艾灸盒移动艾灸,腰腹部的穴位移动艾灸不要少于40分钟,肢体的穴位艾灸,每穴15-20分钟。温和灸即可,避免烫伤。 其功效:灸治可温补肾阳。其中关元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

鼻炎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鼻炎艾灸哪个部位

风池:在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绕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即两手户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所指凹陷处即是列缺。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口禾髎: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足三里:屈膝,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假性近视怎么恢复 温和艾灸

取穴:肝俞、肾俞、光明。 操作方法:患者去俯卧位,让人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剧烈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 功效作用:可以缓解睫状肌的痉挛状态,使晶状体得到恢复,视力回到正常。

三伏天艾灸怎么样灸才是正确的

三伏天艾灸是有很多讲究的,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来说其是正确的艾灸方式,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艾灸的手法以及方法等来结合调整。 例如对于患有虚寒病症的人群来说,其想要起到更好的疗效,可以结合生姜一起进行艾灸,并且针对穴位来进行艾灸驱寒,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其次就是三伏天艾灸也是分疗程的,每次艾灸的次数以及时间长短,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来调整,随着身体的好转,次数和时间也就可以慢慢减少。 其次就是穴位艾灸,穴位艾灸是需要根据实际自身的需求来,艾灸正确的穴位才能够起到不错的疗效。 因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

神门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肌腱的桡侧缘。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在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即自犊鼻向下量4横指处。 百会穴:在头部,发际正中线直上5寸,即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太溪:太溪位于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位置。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涌泉:足底中,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各1寸处。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阳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