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晚期肠癌的3味中药方
治疗中晚期肠癌的3味中药方
方一
中药:黄芪30克,白术10克,川芎10克,莪术10克,地龙10克,紫草10克,当归15克,加元胡9克、乳香、没药个8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肠癌晚期患者腹痛、大便溏薄,有黏冻似脓样,神疲乏力。
方二
中药: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海带12克,玄参12克,川楝子12克,牡蛎30克,贯众炭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露蜂房15克,丹参15克,蜀羊泉15克,贝母9克,诃子、补骨脂、白术各10克。
用法: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肠癌中期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常伴有黏冻或血液等症。
方三
中药:焦山楂30克,补骨脂30克,石榴皮30克,赤石脂30克,薏苡仁30克,诃子15克,干姜15克,红参10克,苍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肠癌晚期,症见腹痛喜按、肢冷便溏、气短乏力,或见五更泄泻、四肢不温。
肛肠癌的治疗
1、肠癌的手术治疗:这是早期肠癌患者比较常用的方式,其效果是比较的明显的,当然也可用于中晚期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以切除直肠癌的转移灶,但疗效不理想。无论是早期还是中晚期肠癌的手术治疗,都易复发转移。结合中药治疗可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防止术后并发症和转移等,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有珍香胶囊、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抗癌平丸等,均可以增强手术治疗的效果,加快术后恢复。
2、肠癌的化学治疗:化疗一般是作为手术之后的辅助治疗,虽然这种治疗方法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瘤体,有利于手术切除和括约肌功能的保留并且可减少术中、术后肿瘤扩散的机会。
3、肠癌的放射治疗:肠癌的早期可以治愈吗?肠癌的治疗方法中,还包括有放疗,但是用放疗要谨慎对待,不但要考虑其对癌灶的疗效,而且还应考虑其对直肠周围相邻脏器的损伤。临床上一般仅用于直肠癌手术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禁忌症,体质太差的患者慎用,目前临床上多结合中药治疗减轻放疗的毒性作用。
4、肠癌的中药治疗:中医是祖国传统的医学,在很多癌症疾病的治疗上都是有很多的效果的。中医中药采用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补血,温补脾肾等扶正祛邪方法,治疗直肠癌特别是中晚期肠癌的疗效显着。中医治疗肠癌,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抵抗力,延长生存时间。
中药治疗肝癌药方
1、扶正祛邪类,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苡仁、白芍、山药、甘草、扁豆、玉竹、天花扮、天冬、麦冬、桑寄生、龙眼肉、山萸肉、肉苁蓉、枸杞子、生地、熟地、旱莲草、玄参、沙参、刺五加、何首乌、五味子、升麻、女贞子、菟丝子等。这些药物可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免疫机制,增加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这就是“扶正”的功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从而战胜癌症。
2、清热解毒类,包括山豆根、马兜铃、山慈菇、马齿苋、土大黄、龙葵、半枝莲、石上柏、瓜蒌、丹皮、枇杷叶、青黛、双花、菊花、苦参、紫草、黄连、黄柏、夏枯草、核桃枝、三尖杉、公英、地丁、土茯苓、雄黄、蜈蚣、僵蚕、垂盆草、天花粉、儿茶、牛黄、麝香、鱼腥草、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穿心莲等等。这些药物经过临床应用观察和实验研究,都有一定的抗癌抑菌作用,同时也有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是治疗癌症离不开的中草药。
3、疏肝理气类,包括柴胡、木香、青皮、厚朴、莱菔子、金铃子、元胡、香附、乌药、槟榔、苏梗、平地木等。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可致肿块形成,这些药物能疏通肝气,具有散结之效,故有助于肝癌的冶疗。
4、 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类,包括赤芍、川芎、红花、郁金、没药、乳香、当归尾、丹参、地榆、水蛭、全蝎、三棱、莪术、桃仁、鳖甲、昆布、地鳖虫、穿山甲、王不留行,田七等。这些药物适当配方,作为“以攻为主”的治疗方剂,有抗癌,抗感染的功效,同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直接抑制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大肠癌的中药偏方
1.参芪方
党参20克,炙黄芪30克,炮姜6克,焦三仙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葡萄藤30克。上药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侮具有健脾补肾s扶正祛邪的功效,适用于晚期大肠癌,证属脾肾阳虚者。
2.败酱草方
败酱草30克,马齿苋30克,白英30克,槐花15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鸡血藤15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女贞子15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具有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1于大肠癌。
3.白花蛇舌草方
白花蛇舌草15克,败酱草10克,槐花20克,黄药子10克,生大黄5克,槐角20克,龙,葵20克,仙鹤草2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地榆20克,穿山甲,15克,昆布15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30天后,可将本方量加大5倍,研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每日2次吞服,以巩固疗效。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瘀的功效,适用于早期大肠癌,湿热蕴毒甚者。
4.槐角丸
槐花15克,地榆炭15克,黄芩10克,当归10克,炒枳壳10克,防风10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温服。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湿热蕴结证。
5.膈下逐瘀汤
当归尾12克,赤芍I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丹皮12克,延胡索lo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甘草5克,枳壳10克,五灵脂10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汗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具有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气滞血瘀证。
中药治疗结肠癌
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是我国的特色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结肠癌,不仅能够很好的抑制癌细胞,杀灭癌细胞,而且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调达津液亏损,改变机体整体现状,帮助身体达到康复的目的,防止肿瘤复发。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配合西医治疗可有效的弥补西医的不足和局限,患者痛苦小,效果好。
1、提高免疫功能,协同增效:
提高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和西医治疗的患者来说,自身的免疫功能也是抗击肿瘤的一面强而有效的盾牌,所以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在提高免疫上有了很大的功劳。如放疗和化疗虽然对结肠癌有一定的疗效,但这种治疗方法在抑制、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有很大的伤害,大伤元气,身体虚弱和高龄患者往往难以承受,而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补充了放化疗的不足之处,中医中药治疗在抑制、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保护了正常细胞,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的功能体质。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还减少了肿瘤并发症和病情的复发、转移等情况。配合放化疗不但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还增强体质,调解免疫力。
临床上常用的配合放化疗治疗结肠癌的中药有贞芪扶正胶囊,参芪十一味颗粒和灰树花胶囊等都能够补气养血、健脾益肾、促进白细胞生成,治疗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而且能够同时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使治疗顺利进行,增强治疗效果。
2、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复发:
中医认为,脾肾亏虚,正气下降,湿毒侵犯,是结肠癌的主要病因。故治疗上采用健脾化湿、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温补脾肾等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结肠癌的中药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辨证论治可以及时改善机体症状,抑制杀灭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倾向,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宝贵的生命。对于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创伤大,造成患者不易恢复,术后易伴发并发症,导致术后复发转移。
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可有效的防止术后并发症,增强手术治疗的彻底性,有效的降低复发和转移的机理,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治疗结肠癌的中药有:珍香胶囊、华蟾素口服液、消癌平片、抗癌平丸等。而且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副作用小,调节机体免疫力,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增强,可以长期服用又称无毒抗癌,能够大大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因此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结是不可缺少的方法。
3、治疗肿瘤并发症:
此外治疗恶性肿瘤还需要注意一些并发症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所以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还包括一些晚期并发症的治疗,如晚期癌性疼痛治疗药物有阿魏化痞膏,雪莲贴而舒,蟾乌巴布膏等,止痛效果好,不易复发,能够彻底镇痛祛痛,不经过消化道,不会有副作用,药效持久,安全有效。
4、失去治疗机会用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
结肠癌晚期多发转移,患者体质差,免疫功能差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等,患者自身失去治疗的信心,无法采用手术治疗或不能承担放化疗的副作用,使得患者失去治疗的机会。针对这一种情况,晚期结肠癌患者可选择中医中药保守治疗,杀灭癌细胞,抑制肿瘤,防止转移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可帮助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功能,增加治疗的机会,增强治疗的效果。
总之,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必不可少的,早期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杀灭癌细胞同时调节身体,中晚期采用中药治疗既可以单独治疗恶性肿瘤,也可以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能够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另外,在选择治疗结肠癌的中药时,一定要注意认清国药准字,适应症,遵使用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服用,安全用药。
如何治疗肠癌
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经腹会阴联合切除适合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癌患者,在病人的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直肠癌前侧切除术适合于距齿状线以上患者,原则是以根治性切除为前提,要求远端切缘距癌肿下缘以上。因为吻合口在齿状线周围,术后病人出现便次增多,排便控制功能较差的症状。
直肠癌怎样治疗?采用结肠袋于直肠下段或肛门吻合,近短时间内可以改善控便功能,降低排便次数。是否制备形结肠储袋,根据残留直肠长度决定。残留直肠长度小,储袋与直肠吻合在术后一年内的控便能力比直肠吻合好。此手术具有损伤性小,并且可以保留原有肛门。不适宜癌肿体积较大,浸润患者。
保留肛括约肌治疗则是适合于距肛缘7~11cm的早期患者。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可借助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山楂治好我多年胃病
没有可靠依据。
山楂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既是水果也是一味中药材,山楂性微温、味酸,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等症状,在很多治疗胃病的中药方剂中都能看到山楂的身影,山楂能治胃病广为流传,因此便有了山楂治好我多年胃病的说法。
中药治直肠癌
因为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也比较快,所以患上直肠癌的人群越来越壮大了,在采取西医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帮助患者调理好身体,那么,中药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有哪些呢?
专家指出,在采用中药治疗直肠癌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1、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瘀血内停型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择使用桃核承气汤药、血府逐瘀汤加热、红花、赤芍、桂枝、三菱、桃仁等几位中药治疗。不过这些药物的剂量需要把握好,药剂量小了治不了病,要剂量大了人体可能会受不了。2、中医将直肠癌分为脾胃虚弱型、瘀血内停型、阴虚内热型。对脾胃虚弱的病人,要健脾益气,扶正补虚,可适当使用四君子汤、黄精、川穹、远志、当归、白术、茯苓、参苓白术散、党参等中药来补骨脂。
如果直肠癌病人的体质是属于阴虚内热型的话,在选择中药治疗直肠癌的时候主要是进行养阴、清热解毒,所以可选用鳖甲、大黄、厚朴、阿娇、黄芪、石韦、柴胡、麦冬、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几位中药。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病因同种病的疾病治疗疗效较好。
由于中药对于直肠癌疾病的治疗效果不错,而且还能够减少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因此,患者朋友可以适当采用,最好是把中西医治疗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中药治疗肠癌
1.参芪方
党参20克,炙黄芪30克,炮姜6克,焦三仙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葡萄藤30克。上药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侮具有健脾补肾s扶正祛邪的功效,适用于晚期大肠癌,证属脾肾阳虚者。
2.败酱草方
败酱草30克,马齿苋30克,白英30克,槐花15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鸡血藤15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 6克,女贞子15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具有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1于大肠癌。
3.白花蛇舌草方
白花蛇舌草15克,败酱草10克,槐花20克,黄药子10克,生大黄5克,槐角20克,龙,葵20克,仙鹤草2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地榆20克,穿山甲,15克,昆布15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30天后,可将本方量加大5倍,研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每日2次吞服,以巩固疗效。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瘀的功效,适用于早期大肠癌,湿热蕴毒甚者。
4.槐角丸
槐花15克,地榆炭15克,黄芩10克,当归10克,炒枳壳10克,防风10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汁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温服。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湿热蕴结证。
5.膈下逐瘀汤
当归尾12克,赤芍I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丹皮12克,延胡索lo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甘草5克,枳壳10克,五灵脂10克。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次,各取汗200毫升,混匀后分2次餐后服用。具有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气滞血瘀证。
肠癌出现腹胀后如何治疗效果最好
1、综合治疗肠癌
(1)辅助化学治疗肠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氟尿嘧啶)的方案是目前III期结直肠癌和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为6个月。适用于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射治疗的肠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放射治疗者。
(2)IV结直肠癌的治疗肠癌,主要是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等多种药物,常用化疗方案有:FOLFOX、XELOX、FOLFIRI等,在化疗基础上酌情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
2、手术治疗肠癌
(1)治疗肠癌的方案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I、II和III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暂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肠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是手术。直肠手术较结肠困难。常见手术方式有:经肛门切除术(极早期近肛缘)、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低位前切术、经腹肛门括约肌腹会阴联合切除。对于II、III期直肠癌,建议术前行放射、化学治疗,缩小肿瘤,降低局部肿瘤期别,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结肠癌药方
药方一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药方二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药方三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