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每个阶段的哺乳次数
宝宝每个阶段的哺乳次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最佳的婴儿喂养方法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
易过敏婴儿半岁前必须吃纯母乳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孩子在6个月内如果能做到纯母乳喂养,要比早早就开始喝牛奶的孩子患过敏症的风险低。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宝宝营养不良,纯母乳喂养时间也不应超过7~8个月。
在宝宝出生后,母亲的乳汁将是宝宝的第一餐,我们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才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而且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应该及时让宝宝吃上母亲的初乳。一般情况下,若分娩的母亲、宝宝一切正常,0.5~2小时就可以开奶。
生孩子后不来月经会怀孕吗 产后不来月经是怎么回事
产后月经恢复跟哺乳次数有关系,一般来说,一天哺乳次数越多,吸奶的时间越长,月经恢复时间越晚,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母乳喂养次数和吸奶时间相应减少,月经恢复的时间也会相应提前。月经恢复时间除了受哺乳影响之外,还与产妇年龄,卵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恢复情况有关。
产后长时间没有来月经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性。 产后月经恢复比较晚的新妈妈,大部分在首次来潮前就已经排卵,所以即使月经没有恢复,也有可能怀孕。
纯奶期的奶量和喂养注意
0-1岁是宝宝终生饮食习惯的开端,和他一生的健康有关系。下面介绍一些总体的方针,帮助宝宝开始健康人生的正确道路。
0-1岁的喂养可以分为纯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两大类。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
0-4月龄 纯奶阶段
4-6月龄 尝试吃辅食的阶段
6-8月龄 学习咀嚼及吞咽阶段
8-12月龄 向家庭餐桌食品过渡阶段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则可将第1和2阶段合并,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添加辅食应从满6个月后开始。
纯母乳喂养
宝宝最初6个月的奶量
大多数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对宝宝生长是适宜的。母乳是宝宝必需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宝宝消化吸收,而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母乳的质量能随着宝宝生长和需要自动地相适应。宝宝吸吮越勤,乳汁分泌越多。一般情况下,母乳分泌量会逐月增加,以适应宝宝生长的需要。下表列出不同月龄宝宝每次哺乳量与每日哺乳量,后者也反映出健康妈妈每日乳汁分泌量。
纯母乳喂养哺乳量、哺乳次数
产后时间 每次哺乳量 (毫升) 建议哺乳次数 (次) 每日平均哺乳量 (毫升)
第1周 8-45 10 250
第2周 30-90 8-10 400
第4周 45-140 8 550
第6周 60-150 6-8 700
第3月 75-160 5-6 750
第6月 120-220 4-5 1000
母乳是否充足的判断
母乳不足有以下表现:妈妈感觉乳房空。宝宝吃奶时间长,用力吸吮却听不到连续的吞咽声,有时突然放开奶头啼哭不止。宝宝睡不香甜,出现吃完奶不久就哭闹,来回转头寻找奶头的情况,宝宝大小便次数少、量也少。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
妈妈应注意,大多数自认为没有奶的哺乳妈妈并非真正母乳不足,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障碍,并采取积极的催奶办法,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母乳充足的宝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喂奶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较柔软。喂奶时可听到吞咽声,一般可听到连续几次到十几次。妈妈有下乳的感觉。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很满足、安静。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增长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
产后怎么调理身体 第二阶段:健脾益气
十个月的怀孕过程中,历经孕吐、宝宝身体增长的调节,大多数产妇都需要重新恢复自在的肠胃蠕动,中医师会在这个阶段开立肠胃调理的方药如党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才能好好吸收下一阶段的气血营养补充,产后的妈咪更能提供充分的母乳供应哺喂宝宝。
宝宝每个阶段的哺乳次数
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 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没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奶粉哺乳要注意哪些原则性问题
用母乳喂养的姿势。现在的奶粉成分已经十分接近母乳了,营养方面没必要担心,但是在建立母婴亲密关系方面还是无法替代母乳喂养,所以妈妈在用奶粉哺乳时也要关注对宝宝的心理影响。采取与母乳喂养相同的姿势,可以让宝宝在情绪上得到安抚。
哺乳的时间和量要适合。宝宝用奶粉哺乳的时间随宝宝的发育状态和食欲变化而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是宝宝想喝时就给宝宝喝。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每1千克体重大约需要100毫升奶粉所含的热量。3个月以前每隔3~4个小时哺乳1次,一天喂7~8次,晚间也如此。3个月大以后则可以渐渐减少夜间哺乳的次数。
更换奶粉时要阶段性地进行。宝宝的口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敏感,总是喜欢以前喝过的奶粉。如果想换成其他奶粉就要以3~4天为间隔,将正在喝的奶粉和将要换的奶粉以7:3、 5:5、3:7的比例混合,分阶段地进行更换。这样宝宝更易于接受,也不会增加他的肠胃负担。
产后乳腺炎的防治方法
1.保持乳房清洁干净。在首次哺乳前,用肥皂仔细清洁乳房,尤其是乳头和乳晕部位。然后用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这样可以帮助乳腺管畅通。此后,每次哺乳时,都要用热水清洁乳房。内衣要经常更换,以免细菌进入乳头,进而感染乳腺。同时补药穿戴有钢托的乳罩,以免钢托挤压乳房,造成局部乳腺乳汁淤积。
2.哺乳期各阶段的控制:不要过早催奶,宝宝在1周岁以前的适量很小,妈妈现有的奶水足够食用。哺乳时,要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宝宝如果洗不完,在哺乳后,可以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水吸出来。宝宝将要断奶时,要有意识地减少喂奶次数。
婴儿厌奶期的时间
第一阶段
宝宝3-4个月的时候,宝宝逐渐成熟,一方面,他可能添加了辅食,比较喜欢新口味的食品,而对奶粉暂时失去了兴趣。
4-6个月,宝宝的体内乳糖酵素开始减少,舌头的味觉也开始产生变化,胃口开始改变。
另一方面,他的听觉视觉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他对外界更感兴趣,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去“管闲事”,心思不在吃奶上了。
第二阶段
宝宝6-10个月左右,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宝宝在长牙。由于牙龈痛痒,宝宝往往会在吃奶的时候专注于啃咬奶嘴奶头,导致厌奶征状。
厌奶期持续多长时间
通常一个月左右就会自然回复食欲。哺喂母乳的妈妈,当宝宝出现厌奶时,千万不要因此停止哺乳,只要同时提供软流质的辅食,母乳可以哺喂到2岁。
夜奶什么时候断 不同月龄吃夜奶的次数
由于胃容量比较小,且不会区别昼夜,所以哺乳没有昼夜之别,必须在婴儿饥饿时或者想要饮奶时就授乳,一般间隔3小时左右。
胃容量增大,每次饮奶量也增大,夜间最后一次足量喂奶后,后半夜可睡5-6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喂1-2次奶。
4-6个月的宝宝虽然已经添加了少量的辅食,但仍然是以奶(母乳或牛奶)为主,此阶段的宝宝由于添加辅食的原因,夜奶自然就会少一些,夜间入睡后最多喂奶一次。
可以开始断夜奶,6个月的宝宝已经比较大量的添加辅食了,比如粥、面条、米糊、面包、肉泥、果泥、鸡蛋羹、蛋糕等,这些辅食是半流质或是固体的食物,比母乳或牛奶会耐饱很多,因此,此阶段的宝宝夜奶会更少,而且宝宝后半夜可睡6-7小时,一般不需要哺乳。很多宝宝是到早上6点才吃1次。
婴儿科学喂养最新全面指南
【讲座篇】
1岁以前婴儿期需分阶段“加餐”
婴幼儿喂养需经历“三阶段”,即液体食物喂养阶段、泥糊状食物引入阶段和家常固体食物进食阶段。那么,1岁以前的宝贝如何分阶段“加餐”呢?
0~3个月的婴儿应按需喂养,乳量约500—750ml/日。4~6月龄婴儿应定时哺乳,每3—4小时一次,约6次/日;每次乳量增加,约800—1000 ml/日,应尽量争取纯母乳喂。到6月,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逐渐开始停掉夜间哺乳,规律吃奶和夜间不喂奶有利于婴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对母乳不足的婴儿,除添加配方奶外,此月龄段可根据婴儿具体情况考虑添加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开始尝试瓜类、根茎类、豆荚类蔬菜泥及水果泥1—2勺,每日两次;但不管母乳情况如何,满6月的宝宝都应添加转奶期食品。
6~7月龄宝宝应部分母乳或配方奶,4—5次/日,每次乳量增加到约900 ml/日。强化铁米粉、稠粥或面条1餐,蔬菜、水果类:每日水果1/2个、碎菜25~50g。可开始引入肉类、蛋黄。
8~12月龄宝宝逐渐以配方奶替代母乳,乳类约4次,乳量约800ml/日,每日软食(软饭、面食)2餐,约100g,每日碎菜50—100g、水果50g,肉类每日25—50g,每周安排1—2次动物肝脏或动物血、1—2次鱼虾或鸡鸭肉,3—4次红肉,每日一个鸡蛋。
1~3岁幼儿期饮食开始“变花样”
孩子从1岁开始过渡至幼儿期,也就进入了家常固体食物的进食阶段。可以吃的食物越来越多,家长在“变花样”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1—3岁幼儿每天至少应保证500ml乳类,最好为配方奶。每天的进食可安排3餐主食、2—3次乳类与营养点心,餐间控制零食。1岁以上的幼儿可以吃家常饭菜的品种,但要注意食物体积应适宜,食物要软一点并清淡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