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如何进行诊断检查
黑色素瘤如何进行诊断检查
一、检查
1、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黑色素组织,当抗血清稀释为1∶2时,最高阳性率可达89%。
2、用Vacca双PAP免疫酶标记法标记测定,当抗血清稀释度为1∶400时,82、14%呈阳性反应。
3、色素原检查 黑色素原经肾排出后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称黑色尿。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铁、重铬酸钾、硫酸,可促进其氧化,再加硝酸钠,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氢氧化钠,尿液呈蓝色。
二、鉴别
本病应注意与良性交界瘤、幼年性黑色素及细胞性蓝痣相鉴别,亦更应注意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还应注意与硬化性血管瘤、老年痣、脂溢性角化病、甲床下陈旧血肿相鉴别。
1、良性交界痣 镜下所见为良性大痣细胞,并无异性细胞,仅在真皮内生长,其炎性反应不明显。
2、幼年性黑色素瘤 于小孩面部呈生长缓慢的圆形结节。镜下见细胞呈多形性,有核分裂。瘤细胞不向表皮浸润,且瘤体表面亦不形成溃疡。
3、细胞性蓝痣 好发于臀、尾骶、腰部,呈淡蓝色结节,表面光滑而不规则。镜下可见树枝状突的深黑色细胞、大棱形细胞,并集合成细胞岛。有核分裂相或坏死区时,应考虑到有恶变的可能。
4、基底细胞癌 是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由表皮的基底层向深部浸润,癌巢周围为一层柱状或立方形细胞。癌细胞染色深,无一定排列。癌细胞内可含黑色素。
5、硬化性血管瘤 表皮过度角化,真皮乳状增殖,扩张的毛细血管常被向下延伸的表皮突围绕,貌似表皮内血肿一样。
6、老年痣 见于老年人体表呈疣状的痣,表皮过度角化,粒层部分增厚或萎缩,棘层肥厚,基层完整,亦可有色素增加。真皮乳头增殖,外观呈乳头瘤样增生。
7、脂溢性角化病 病灶亦呈乳头瘤样增生,表皮下界限清楚,角化不完全,粒层先增厚,后变薄甚或消失,增生的表皮细胞内可有少量或较多的黑色素。
8、甲床下血肿 多有相应外伤史。镜下为干枯的血细胞,可有上皮成纤维细胞增生。
黑色素瘤的常见临床检查
临床上,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有:
X线检查:
对可能的、无症状肺部转移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如提示转移,应用肺部断层摄片或CT扫描证实。
病理检查:
是诊断黑色素瘤的可靠手段,也是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临床对可疑病灶在条件允许时应切除包括整个肿瘤厚度以及皮肤各层所浸润组织,并进行活检以获病理诊断。切忌针吸、刮片、钳取、切取或凿孔取样活检,以防病灶扩散。
CT检查:
对可疑脑转移时应做头颅CT检查。
电镜检查:
可观察到恶性黑色素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黑素体,具有特征性,可与其他肿瘤细胞和噬黑素细胞鉴定,观察免疫酶标(S-100),单抗HMB-45及流式细胞DNA分析,对确诊恶性黑色素瘤有诊断价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或乳酸脱氢酶测定:
有助于评估可能的肝脏受累,或有增高或有体重减轻、厌食、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者,应进行肝脏B超、腹部CT扫描。
头部黑色素瘤是什么?
概况:恶性黑素瘤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虽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恶性黑素瘤大多发生于成人,巨大性先天性色素痣继发癌变的病例多见于儿童。
临床表现: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症状,包括出血、瘙痒、压痛、溃疡等,一般来讲,黑素瘤的症状与发病年龄相关,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皮损出现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
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皮损表现与解剖部位及肿瘤的生长方式相关,即与组织学类型相关,组织学类型又因年龄、型别、种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不同类型的黑素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和遗传学背景,目前黑素瘤的临床组织学分型采用Clark分型,包括四型:恶性雀斑痣样黑素瘤(LMM);浅表扩散性黑素瘤;肢端雀斑样黑素瘤/黏膜黑素瘤;结节性黑素瘤(NM)。在患恶性黑素瘤的白种人中,约70%为SSM。
今天在这里小编介绍了一些关于头部黑色素瘤的知识。在大家读过之后应该对头部黑色素瘤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如此,小编还是要再提一句。如果发现自己或是身边的人存在黑色素瘤的病症,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检查
对恶性黑色素瘤诊断的有效手段是活组织检查,目前一般主张小病灶者全部切除并活检,大病灶力争全部切除,并作植皮术。如全部切除确有困难,可作部分切除。诊断一经证实,则在活检过的区域尽快作广泛切除。有经验与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作冷冻切片,对快速诊断有帮助。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条件通常有:
1、瘤细胞的间变可异型性,主要是核增大而深染,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2、交界活性 表皮真皮交界处瘤细胞不典型增生,细胞分散不成巢,或巢与巢融合,表皮突之间的基底层有不典型黑色素细胞连续增生;
3、不典型瘤细胞突破基底膜进入真皮;
4、除spitz痣外,所有的痣细胞瘤在真皮内部都无核分裂相,如有,常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征象;
5、瘤细胞散布表皮全层;
6、细胞不成熟,即从真皮层到深层瘤细胞无逐渐变小变长现象;
7、间质反应 在皮内痣的深层可见较多致密的网状纤维包围单个分散的痣细胞,而恶性病变的间质反应较轻;
8、黑色素形成增加;
9、真皮带状炎症浸润;
10、表面溃疡形成。
在以上各项诊断条件中,1~5项更为重要,而后5项可作为参考条件。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检查
1、瘤细胞的间变可异型性,主要是核增大而深染,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2、交界活性 表皮真皮交界处瘤细胞不典型增生,细胞分散不成巢,或巢与巢融合,表皮突之间的基底层有不典型黑色素细胞连续增生;
3、不典型瘤细胞突破基底膜进入真皮;
4、除spitz痣外,所有的痣细胞瘤在真皮内部都无核分裂相,如有,常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征象;
5、瘤细胞散布表皮全层;
6、细胞不成熟,即从真皮层到深层瘤细胞无逐渐变小变长现象;
7、间质反应 在皮内痣的深层可见较多致密的网状纤维包围单个分散的痣细胞,而恶性病变的间质反应较轻;
8、黑色素形成增加;
9、真皮带状炎症浸润;
10、表面溃疡形成。
黑色素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患上黑色素瘤后有一些检查是一定要做的,因为通过这些黑色素瘤的检查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黑色素瘤患者的病情,对黑色素瘤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那么,黑色素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
黑色素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1、用Vacca双PAP免疫酶标记法标记测定,当抗血清稀释度为1∶400时,82.14%呈阳性反应。这是常见的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
2、色素原检查,黑色素原经肾排出后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称黑色尿,对黑色素瘤的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铁、重铬酸钾、硫酸,可促进其氧化,再加硝酸钠,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氢氧化钠,尿液呈蓝色。
3、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黑色素组织,当抗血清稀释为1∶2时,最高阳性率可达89%,同样属于常见的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包括
1、病理检查
是检查黑色素瘤的可靠手段,也是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临床对可疑病灶在条件允许时应切除包括整个肿瘤厚度以及皮肤各层所浸润组织,并进行活检以获病理诊断。切忌针吸、刮片、钳取、切取或凿孔取样活检,以防病灶扩散。
2、电镜检查
可观察到恶性黑色素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黑素体,具有特征性,可与其他肿瘤细胞和噬黑素细胞鉴定,观察免疫酶标(S-100),单抗HMB-45及流式细胞DNA分析,对确诊恶性黑色素瘤有诊断价值。
3、X线检查
对可能的、无症状肺部转移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如提示转移,应用肺部断层摄片或CT扫描检查黑色素瘤证实。
以上介绍的就是黑色素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是患上黑色素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积极的进行治疗,以免病情继续恶化,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确诊黑色素瘤要做哪些检查?黑色素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黑色素瘤一经产生后果严重,还会威协生存,该病是由异常黑素细胞过度增长,进而引发的常见的皮肤癌肿,恶性程度极高,占皮肤肿瘤死亡病例的极大部分。多发生于皮肤或接近皮肤的黏膜,也见于软脑膜和脉络膜。那么想要确诊黑色素瘤要做哪些检查呢?肿瘤科医院癌症专家为您解答:
黑色素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黑色素瘤的常用疗法有哪些?患上黑色素瘤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你又了解黑色素瘤的治疗吗?皮肤专家称:只有身体好,才能有其他的追求。
黑色素瘤饮食禁忌
1黑色素瘤患者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子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花生、葡萄干、等。这些食物含多种维生素、矿物制裁及纤维素、蛋白质和非饱合脂肪酸等。这也是黑色素瘤的饮食禁忌之一。
2黑色素瘤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黑色素瘤患者常吃含有抑制致癌作用的食物,如苤蓝、卷心菜、荠菜等。
4黑色素瘤患者不吃盐腌及烟熏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了的食物。
以上对黑色素瘤做出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患上黑色素瘤的你有用,另外,如果你患上了黑色素瘤,一定要根据黑色素瘤病情的情况,黑色素瘤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在治疗的黑色素瘤过程中,一定要多多的做好黑色素瘤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黑色素瘤,在这里祝黑色素瘤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阴道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
肿瘤标志物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
X线,超声,CT,MRI等检查,了解盆腔受累情况,是否合并有肺,肝,脑等常见部位的转移。
1.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黑色素组织,当抗血清稀释为1∶2时,最高阳性率可达89%。
2.用Vacca双PAP免疫酶标记法标记测定,当抗血清稀释度为1∶400时,82.14%呈阳性反应。
3.色素原检查:黑色素原经肾排出后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称黑色尿。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铁、重铬酸钾、硫酸,可促进其氧化,再加硝酸钠,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氢氧化钠,尿液呈蓝色。
诊断:确定黑色素瘤诊断后,应进行X线,超声,CT等检查,了解盆腔情况,是否合并有肺,肝,脑等常见部位的转移,以便于确定肿瘤的分期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目前阴道黑色素瘤的分期主要是采用FIGO的分期系统,Keid报道总结了130例阴道黑色素瘤,Ⅰ期占31%,Ⅱ期占50%,Ⅲ期和Ⅳ期共占19%,诊断时71%患者为Ⅱ期以上。
鉴别诊断:阴道黑色素瘤应注意与其他的少见含黑色素的肿瘤如色素性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膜瘤相鉴别。
阴道黑色素瘤病细胞类型多样,尤其是无色素的阴道黑色素瘤易与阴道鳞癌,阴道腺癌及肉瘤误诊,误诊率达20%。
主要借助于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电镜观察较HMB-45的染色更加准确,还应想到与少见的阴道黏膜黑色素痣相鉴别,并排除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和邻近器官恶性黑色素瘤的侵犯,黏膜交界处的变化是证明原发性的最可靠的依据。
虹膜色素痣诊断
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即可确定虹膜痣的诊断,比较容易。 鉴别诊断: 虹膜痣需与虹膜黑色素瘤和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ocularmelanocytosis)相鉴别。
1.虹膜黑色素瘤 主要靠定期观察,UBM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鉴别。虹膜痣内回声较虹膜黑色素瘤强健康搜索,边缘清晰锐利,病变较小局限。当病灶直径超过3mm,厚度超过1mm或伴有晶状体混浊、继发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睫状体受累并眼前段色素播散时,应高度警惕虹膜黑色素瘤。
2.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是一种累及表层巩膜、结膜、角膜、睑板虹膜虹膜角膜角、脉络膜等眼部多处组织的黑色素沉积病。部分病例可发生恶性变。 治疗: 虹膜痣很少恶性变健康搜索,可定期观察,最好定期进行裂隙灯照相。一般不需治疗。弥漫性虹膜痣合并青光眼者需行手术治疗。局灶性虹膜痣明显增大者,可行虹膜节段性切除术
指甲上有黑线吃什么消除 疾病引起
因疾病引起的指甲黑线如:阿狄森病、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甲母痔、黑色素瘤等,其中黑色素瘤最为严重,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此病可由甲母痣转变,一般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过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以上,但若是没能及时检测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五年生存率低于5%,且非常容易转移和复发,是属于相对比较严重的病情。
注意:具体情况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请勿自行诊断、治疗。
肢端色斑样黑素瘤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危害之一、黑色素瘤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尤其是无色素型黑色素瘤。若未能早期诊断,病变呈侵袭性发展,早期可出现淋巴转移,晚期发生血行转移。病变位于肢端者,常需行截指(趾)或截肢术。
危害之二、黑色素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叶、产生于黑色素细胞或其母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经久不愈的皮肤慢性溃疡、性质不明的赘生物等,即使没有明显的色素表现,仍要考虑到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及时作病理检查,以免误诊,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危害之三、色素加深、体积增大、疼痛、瘙痒、破溃、发炎、出血、周围出现卫星病灶等是恶变的征象。有些黑色素瘤是皮肤黑痣恶变所导致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盲目进行点痣、去痣,需到医院详细检查处理,以免导致黑色素瘤发生。
想知道是什么造成了黑色素瘤的产生
1、对于肤色较浅的人而言,紫外线暴露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因,太阳或日晒床是紫外线的主要来源,大约有25%的黑色素瘤是从痣发展而来。
2、有很多痣、家中曾有人得过黑色素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都较高。
3、一些罕见的基因缺陷,例如着色性干皮症,也会增加罹患的风险,诊断方法是对可疑的皮肤病变部位进行切片检查。
黑色素瘤b超检查的出来吗
常见的黑色素瘤检查方式有:
1、Vacca双PAP免疫酶标记法标记测定,当抗血清稀释度为1∶400时,82.14%呈阳性反应。
2、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黑色素组织,当抗血清稀释为1∶2时,高阳性率可达89%。
诊断方式有:
1、鉴别诊断,包括自查。主要是检查有无新生的黑痣或色素斑、原有痣或色素斑的大小、形状、颜色或质地有无发生变化、是否出现持续疼痛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断。
2、组织活检:对疑为恶性黑色素瘤者,应做活检手术送病理检查。活检手术范围为病灶连同周围0.5-1cm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重庆市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提醒,眼部恶性黑色素瘤一般无须做活组织检查以免破坏视力。眼部恶性黑色素瘤的外貌具有特征,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对几乎所有病例都能毫无困难地作出确切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