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肝炎的诊断

关于肝炎的诊断

肝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但是却有很少人知道肝炎最好的检查方法,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肝炎的一种特殊的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知道肝炎的检查项目对于我们及时的发现肝炎这种疾病是很有帮助的。哪么,肝炎诊断应该做哪些检查?下面就我院的专家为此问题做出解答。

关于肝炎的诊断,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1、肝穿刺病理检查: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 HAI计分系统观察,对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2、超检查:通过定期检查B超,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转变,或有无占位病变发生。

3、甲胎蛋白(AFP) 此项是检查肝癌标志物的。AFP在B超、CT、磁共振成像没发现肝脏肿块之前就可以明显升高,可以超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这是医学界目前公认超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4、采血化验肝功能:此项检查可以让您知道您的肝功能有无损伤,即转氨酶、胆红素、球蛋白有否升高,白蛋白有否降低。

5、超检查肝脏是最常用,最实用、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它就像一个肝脏的“雷达”,使医生隔着病人的肚皮就看清了肝脏和腹腔内的其他脏器。

黄疸性肝炎诊断鉴别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二、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均明显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显著增加。

三、血清酶测定

1、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

2、其它酶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可轻度升高。

四、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碱脂酶测定 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碱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五、血清免疫学检查

1、甲型肝炎:测定抗HAV-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

2、乙型肝炎:HBV标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HBV-DNA、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度抗HBc-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人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HBsAg的前S1(Pre-S1)和前S2基因。用组织化学及固相放射免疫测定可研究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前S抗原在肝细胞中的定位,在有HBV复制的肝组织中常含有HBsAg的前Sl和前S2。血清中可测定抗-前Sl和抗-前S2,前者于潜伏期即出现,后者在病毒复制终止前出现。故抗-前Sl阳性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指标,抗-前S2可为肝炎恢复的指标。

3、丙型肝炎常有赖排除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诊断,血清抗HCV-IgM阳性可确诊。

4、戊型肝炎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5、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 cDNA杂交阳性;肝组织中HDAg阳性或HDV 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六、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

1、蛋白电泳γ-球蛋白(9~18%) 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

2、血清蛋白电泳前白蛋白(由肝脏合成) 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达83~92%随着病情的恢复而恢复正常。

3、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 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疗效有参考意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诊断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其症状与非孕妇者相同,发病较急,除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外,血清学检查中抗hav-igm阳性则可确诊。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有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起病急,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标。在感染潜伏期,血清alt升高之前hbsag即可阳性;当hbsag为高滴度时,则e抗原(hbeag)也同时为阳性。临床只以单项hbsag作为感染指标是不够的,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指标结合判断之。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为有保护性的抗体。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经过一段时间,出现抗hbs提示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3)乙肝e抗原(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急性感染时hbeag的出现稍晚于hbsag。e抗原的亚型e1、e2更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活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4)乙肝e抗体(抗hbe):一般当hbeag在血中消失,而后出现抗hbe,提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病情多渐趋稳定。

5)核心抗体(抗hbc):在急性感染时,hbsag出现后2~4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检出。所以抗hbc-igm多见于感染早期或慢性感染的活动期。

6)乙肝病毒dna(hbv-dna):hbv-dna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指标。hbv-dna与hbeag和dna-多聚酶呈平衡关系。凡是hbeag阳性的血中,86%~100%可检测到hbv-dna。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测定和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对妊娠合并乙肝的诊断可很快明确。

应用血清学诊断乙肝病毒胎内感染应注意以下3项依据:

(1)新生儿脐血清hbsag阳性可为参考指标。

(2)新生儿脐血清hbcab-igm阳性即可确定宫内感染。

(3)如有条件测脐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更可确诊,但此项指标在国内尚不能推广应用。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诊断标准:起病急剧,中毒症状明显,黄疸严重。

(1)1周内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或每日升高≥17.1μmol/l(1mg/dl)。

(2)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较正常值延长0.5~1倍甚或更长。

(3)有不同程度的肝昏迷,严重者可出现肝臭。

(4)可有腹水出现甚或肝浊音界缩小。

肝炎的诊断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是在肝炎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史,并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标志物。

甲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AVIgM阳性,通常在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乙肝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中至少有2-3项阳性(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或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乙肝HBV DNA的载量可反应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肝功能异常程度反应肝脏炎症的活动程度;丙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CV阳性;戊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EVIgM抗-HEV 阳性;丁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DV阳性或HDV 抗原阳性。

病毒性肝炎需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相鉴别。

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

急性黄疸型肝炎可根据血象、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血清酶测定等进行诊断。

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均明显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显著增加。

血清酶测定

1.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

2.其它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可轻度升高。

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碱脂酶测定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碱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

1.蛋白电泳γ-球蛋白(9~18%)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

2.血清蛋白电泳前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达83~92%随着病情的恢复而恢复正常。

3.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疗效有参考意义。

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重型肝炎诊断标准一、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肝浊音办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是重型肝炎。

诊断标准二、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PT明显延长,PTA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umol/L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首先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者,称为腹水型。

诊断标准三、慢性重型肝炎

发病基础有: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2、慢性HBV携带史;

3、无肝病史及无HBV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

4、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

5、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V携带者重叠甲型或其它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

甲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1~4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主要有两种,即早期甲肝抗体: 1gm型抗体(抗hav,igm)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 1gg型抗体(抗hav- ig)。前者在感染初期占优势,3个月后滴度下降,于6~8个月后不易检出;后者初期滴度较低,后逐渐升高,该抗体在康复后仍可维持相当滴度,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时间。

由于抗havigm仅出现在感染早期,第二次感染时不再出现,是对近期感染进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也是当前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的方法。

因此,凡抗hav,1gm阳性提示为急性感染或复发,且只需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可立即作出诊断。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如有甲肝接触史,有进食毛蛐等不洁饮食史。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我们已经为大家讲解的很清楚了,为了早日康复,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断,谨防出现误差。专家提醒: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厌油腻食物,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甲型肝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当某一肝病患者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警惕重型肝炎:

极度乏力和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性格行为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有明显出血倾向:鼻衄、牙龈出血不易止住。

黄疸迅速加深伴有中毒性鼓肠、肝臭等。

化验检测时PTA﹤40%,Tml大于正常10倍。

诊断

“三高一低”,即高度乏力、高度黄疸、高度食欲不振伴肠胀气;低PTA(PTA﹤40%)。

急重肝:2周内出现神志行为异常伴“三高一低”。

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2周以上至半年出现肝性脑病,同时亦有“三高一低”症状检测。

慢重肝:在慢性肝损害基础上出现“三高一低”或者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功进行性衰竭。

慢性肝炎诊断鉴别

根据国际工作小组1994年底在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建议的原则,我国肝病专家在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上,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修改。对无论是乙型、丙型、丁型或新型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均被划分为轻度、中重、重度3类。

1、轻度相当于原先认识的慢性迁延型或轻型慢性活动型,临床上病情较轻,生化指标仅1~2 项轻度异常。

2、中度相当于原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中等病理改变者,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居于轻、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而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及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血管痣和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无门脉高压症证据,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白/球比值异常,蛋白电泳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9/L,胆红素>85 5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3项中只需一项达标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有哪些?权威肝病专家指出,根据病情的有所不同,重型肝炎的判断标准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重型肝炎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早期症状。

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有哪些?

一、精神萎靡不振,高度乏力、行为反常,性格改变,睡眠倒错、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继而进入肝昏迷。

二、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明显等症状。

三、黄疸进行性加重,若黄疸出现后在短期内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171微摩/升,同时伴有其他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升高或者胆酶分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需要警惕重型肝炎。

四、出血倾向,肝脏缩小,腹水迅速增多,还有心率持续加快,并有低血压。

五、持续低热,病毒性肝炎乙肝在黄疸出现后体温即将开始下降至正常。发热持续不退,多提示有肝细胞坏死或者内毒素血症。

相关推荐

化脓性阴道炎有何诊断方法

1、急性输卵管。卵巢炎诊断时可见白带呈脓性或均质性粘液状附件多有压痛及触痛,有时可扪及输卵管、卵巢粘连的炎性包块边界欠清,活动限制。 2、慢性输卵管。卵巢炎诊断下腹有压痛盆腔诊断子宫两侧增厚有触痛,有时可触及肿大固定的囊性包块。 一般来说B超诊断无异常发现,除非有输卵管积水或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时超声诊断可发现包块。 上述化脓性阴道炎的诊断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效果比较好的,要求大家在把握了化脓性阴道炎的诊断方法之后,一定要积极的到正规的医院诊断并治疗这种疾病。

肝炎的鉴别诊断

1.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是肝损害的原因和致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可能与甲状腺素异常增多,分解代谢亢进和自身免疫有关。有些患者以肝损害和黄疸为首先症状组织细胞,即对诊断有特异价值。 2.缺血性肝炎肝脏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功能损害,即称之为缺血性肝炎或缺氧性肝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低血压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血清转氨酶(ALT和AST)及乳酸脱氢酶(LDH)迅速而极显着的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迅速恢复,肝炎病毒指标全部阴性,借此即可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急性肠炎诊断标准有几种

正确把握急性肠炎诊断标准能够帮助大家得出积极的确诊,因为急性肠炎会与其他疾病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症状,必须要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够实现针对性的治疗,以规避疾病伤害。 急性肠炎诊断标准: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3.查体腹部可有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4.大便常规可有白细胞、血白细胞增高。 5.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6.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7.

诊断乳腺炎的时候需要做哪些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 乳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严重乳腺炎者还会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乳房不适,伴发发热、畏寒、乳房红肿热痛、乳房硬块症状的话,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1:血象检查 检查发现乳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乳腺炎诊断要做的检查2:B超检查 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乳腺炎脓肿。 为了预防乳腺炎,在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这样就可以减少哺乳期发生乳腺炎

老年人脂肪肝的症状

老年人于操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的时候不免会患有许多疾病,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保养,脂肪肝没有明显的症状,老年人就应该自己注意定期做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尽早的去治疗。 1.症状 脂肪肝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以下情况可提示脂肪肝的可能,有类似慢性肝炎症状而又可以排除慢性肝炎诊断者,包括:肝区隐痛或不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阳痿、鼻出血、蜘蛛痣和男性乳房增大等。可有肥胖、饮酒及服药史。 2.体征 可有肝大,触之边缘钝、光滑、柔软或韧硬,但脾不大,伴体重减轻或全身脂质沉着而体重增加。

急性肝炎诊断

急性肝炎的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急性乙型肝炎。国外,以酒精性肝炎居多。 疾病诊断: 一、分型:根据有无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二、病史: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血液、体液感染史,暴发流行区有水源、食物污染史。近期有可疑损害药物或毒物服用史。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三、症状:多急性起病。常有发热、恶心、厌油、纳差、腹胀、便清、明显乏力等。大多有轻中度肝肿大,质地软,常有触痛或叩击痛,脾可轻度

腱鞘炎艾灸有用吗 辩证治疗腱鞘炎的艾灸方法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肘部漫痛,得温痛减,遇劳加重,不能旋臂,提物困难;苔薄白脉浮缓。常选穴位为肘髎、手三里、尺泽。 气血瘀阻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有骤然挥臂或绞拧衣物史,痛如锥刺,向前臂及腕部放射,持物困难或握物无力;苔薄白,脉弦紧。常选穴位为尺泽、合谷。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诊断要为肘痛,昼轻夜重,持物无力,伴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弱。常选穴位为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手三里。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1985)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1988年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 (1)症状:以两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RF多阴性。HLA-B27多呈强阳性。 (4)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 纽约诊断标准(1966年): (1)各方面的腰椎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屈)。 (2)胸腰段或

附件炎诊断鉴别

1、急性输卵管。卵巢炎诊断时可见白带呈脓性或均质性粘液状附件多有压痛及触痛,有时可扪及输卵管、卵巢粘连的炎性包块边界欠清,活动限制。 2、慢性输卵管。卵巢炎诊断下腹有压痛盆腔诊断子宫两侧增厚有触痛,有时可触及肿大固定的囊性包块。 一般来说B超诊断无异常发现,除非有输卵管积水或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时超声诊断可发现包块。

乙型肝炎诊断

目前我国仍是乙肝大国,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及乙肝的发病率仍占全球第一。无论在工作时或是任何时候,总会听到或看到有人问自己的检查结果到底是不是乙肝。 简单地说,乙型肝炎即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1有或无症状。可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不适,也可无任何症状。 2乙肝五(六)项显示HBsAg阳性,多见大三阳(HBsAg、HBeAg、HBcAb三者阳性)及小三阳(HBsAg、HBeAb、HBcAb三者阳性);肝功能检查发现谷氨酸转氨酶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HBV-DNA检查一般阳性。 3腹部B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