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摇晃怎样正确安抚婴儿
除了摇晃怎样正确安抚婴儿
揭秘:宝宝哭泣的真实原因
1、撒娇哭的声音偏高,且哭了很久连一滴眼泪也没掉,这是撒娇的哭声,也是想要妈妈抱抱。2、尿布湿了若是听起来较为刺耳的哭声,哭音尖锐并夹杂低音,就是宝宝尿布湿了,希望妈妈快帮忙换尿布。3、饥饿仔细听宝宝的哭音,可发现哭音中有“M”的音节,这是宝宝肚子饿了。4、想睡觉哭声听起来比较低沉,则代表宝宝想睡觉了。5、生病如果哭声持续且反复发作,可能代表宝宝生病了。如果哭声尖锐异常或声音由强变弱,就需要爸妈提高警觉喽!
招数:如何辨别宝宝哭声含义
1、父母应试着辨别新生儿哭声代表的意义。2、先确认是否尿布湿、肚子饿。3、检查身上有无起疹子、蚊子咬,或是因温度太热,导致不舒服。4、观察宝宝的表情、肢体动作,以及量体温,判断有无异常。5、若安抚超过15分钟仍哭闹不休,且食欲不好,可能是肠胃炎或其他疾病,应尽速就医。
方法:如何正确安抚宝宝
1、掌控宝宝情绪。面对宝宝哭闹不休,的确会让许多父母深感头痛,尤其是新手父母因照顾经验不足更容易手足无措。医生提醒,虽然宝宝的哭声会令家长心烦意乱,但是必须了解到,“哭”是婴儿对外沟通的语言,他们只能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和要求。父母若能常与宝宝玩游戏,观察、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并适时给予回应,就能与宝宝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充分掌握宝宝的情绪状况后,家长才能“见招拆招”,也不致于发生宝宝哭个不停,父母却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
2、帮宝宝按摩。究竟该如何安抚哭泣的宝宝,除了耐心以对外,父母可帮宝宝按摩,还可以通过身体的亲密接触以缓解宝宝的情绪,避免抱着摇晃且疏忽力道的拿捏而不慎伤害宝宝。父母可拿玩具或外出散步吸引宝宝以转移注意力,让宝宝停止哭泣。如果自觉快要失去耐心了,也不要勉强,应该请家中其他有经验的成员帮忙哄宝宝,给自己松口气的时间,避免因自身情绪失控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情。
3、及时送医治疗。如果安抚了很久还无法让宝宝停止哭泣,这时最好考虑送医,因为在2~3个月大时,有婴儿性肠绞痛的问题,5~9个月大则是肠套叠的好发年纪,需要专业的儿科医师检查,做综合性的评估,才能真正解决宝宝的问题。
手足口病小孩一直哭闹 第6步:散步或摇摆分散注意力
不知道因何种原因一直哭闹的,家长们可以试试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来回摇摆,或者用婴儿推车推着他四处走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注意不要用力摇晃孩子,因为婴儿的大脑还未发育好,过度摇晃会让大脑受伤。或轻轻抚摸他的头或拍打他的后背、前胸,这种有节奏的抚摸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停止哭闹行为。
婴儿哭闹不止怎么办
有研究表明,约有一半的婴儿一天之中哭闹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有五分之一的婴儿无休止的号啕大哭反复发作,常常令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束手无策。但大家不要认为哭是一件坏事情,哭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种本能,所以我们应好好的利用他去跟我们的宝宝沟通。
我们不要将好事变成坏事让婴儿的哭闹产生坏的影响,避免因婴儿哭闹而导致产妇产生疲劳感和绝望感而患上产后忧郁症,这样只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新生儿长时间哭闹,还会导致一系列其他问题的产生,比如母乳喂养失败、婚姻中出现紧张气氛,甚至诱发儿童虐待的暴力事件发生,所以我们要学习安抚哭闹婴儿的方法。
早教专家Amanda介绍了安抚新生宝宝的五个小窍门:“包、侧、嘘、摇、吮”。据了解,这种方法来源于美国儿科医生哈韦·卡普博士多年的临床经验和5000多例婴儿的实际安抚案例研究。
包裹: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是被紧紧包裹着的。专家认为,“襁褓法”可以让宝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宫,获得被保护的安全感。具体方法是:使用长宽均为1.5米的包布将宝宝包裹好,在不妨碍宝宝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尽量裹得紧些。
侧抱:家长常常采用让婴儿平卧在怀里的姿势抱孩子,但事实上这样往往无助于安抚宝宝。美国专家认为,刚刚降生的婴儿事实上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从子宫的温暖环境里出来就类似于让普通人类从树上掉下来,刺激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莫洛反射”,表现为哭闹不停。而把婴儿竖直抱起或侧抱则会关闭这一反射,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
声音:其实胎儿在母体中的环境并不是非常安静的,包括母亲血管流动的“刷刷”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肠胃蠕动的声音、说话的声音等等。新生宝宝耳膜较厚,对于成年人来说有点响的声音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刚好合适。家长可以为宝宝营造这种类似的声音环境,使用吹风机、吸尘器、收音机、烘干机、流水或选择“白噪音CD”,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对着宝宝的耳朵“嘘”声也让宝宝很受用,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
摇晃:在妈妈的子宫里,无论妈妈在走路、坐着看电视,或是睡觉时翻身,宝宝的感觉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样舒适,因此轻轻地摇晃会受到新生宝宝的喜欢。但专家提醒家长注意:摇晃宝宝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适当的摇晃可能导致婴儿身体受到伤害甚至猝死。
吮吸:宝宝在预产期前3个月就开始练习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婴儿的嘴巴里或是给他使用安抚奶嘴。吮吸不仅能够缓解宝宝的饥饿感,还会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沉的平静,进入满意的放松阶段。
婴儿打嗝不止与摇晃症
婴儿摇晃症候群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剧烈地摇晃宝宝或经常用力摇晃宝宝对宝宝造成的一系列伤害。月龄小的宝宝,颈部尚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在不同方向剧烈地加速与减速晃动下,宝宝的头部虽没有直接撞到坚硬的物体,但也会造成脑部伤害。婴儿摇晃症候群是婴幼儿因为外力伤害而导致死亡或肢体障碍的主要原因。当宝宝被剧烈摇晃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包括不安、嗜睡、不停地流口水、四肢无力、抽搐痉挛、呕吐,乃至呼吸加快、体温下降和心跳过慢,严重者呈现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
注意事项
帮宝宝拍嗝时,照顾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力道的控制,毕竟新生儿还有很多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如果拍打的位置不正确,误拍打到腰际两侧的肾脏时,就会伤害到宝宝的器官。宝宝喝完奶后不要摇晃宝宝,剧烈的摇晃容易让宝宝眩晕,导致宝宝变成“Shake Baby”,产生“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症状,毕竟宝宝的脑部器官仍相当脆弱,摇晃太剧烈,很可能有脑出血的危险。哄宝宝入睡时抱着轻轻地摇晃一会儿无碍。
如何安抚婴儿 轻轻摇晃宝宝
在妈妈的子宫里,无论妈妈在走路、坐着看电视,或是睡觉时翻身,宝宝的感觉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样舒适,因此轻轻地摇晃会受到新生宝宝的喜欢。但专家提醒家长注意:摇晃宝宝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适当的摇晃可能导致婴儿身体受到伤害。
宝宝哭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宝宝哭的时候,该不该抱他?
新手父母最怕听到宝宝哭,一来是舍不得,二来是怕吵到邻人,于是宝宝一哭,就赶紧抱他起来,可是几次之后,聪明的宝宝立刻发现,“哭”是吸引大人来抱他的最有效方法,而变成一种习惯,这可累坏了没有经验的父母,在抱与不抱之间,左右为难,万一家中的婆婆妈妈再插手干涉,问题就更复杂了。
正解
哭,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婴儿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片湿了、肚子饿了、想睡觉了或是生病了……,家长应该先检查一下,如果这些因素都排除了,宝宝还是哭个不停,就表示他可能缺乏安全感或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时候就应该先和他说说话,安抚他的情绪,如果还是无效,才把他抱起来,万一妈妈们太忙,不能马上抱他,让他哭一会儿,也是可以的。
可不可以摇晃宝宝?
很多人都有经验,宝宝吵闹的时候,只要摇一摇他,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宁静,有些宝宝甚至必须靠大人摇晃才能入睡,然而也有人认为大力摇晃宝宝,会对脑部器官伤害,摇晃宝宝真的有这样的危险性吗?该怎么摇,才正确呢?
正解
婴儿喜欢被摇晃,但是却可能因为用力过猛,而表出现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无力、抽筋、痉挛、呕吐、呼吸加速、体温下降(心跳过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迷、死亡,这便是所谓的婴儿摇晃症候群,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头部较重(占了身体总重量的25%),而且脑部的水含量较多、髓鞘发育不成熟,加上他的颈部支撑力不够,被摇晃时,脑部容易受到压迫与扭曲,因此,医师呼吁,家长要摇晃宝宝时,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晃,不可旋转、上下晃动,或突然改变方向;另外,类似摇晃的动作也会导致同样的危险(反覆将宝宝抛到空中、将宝宝架在肩背上摇动、将宝宝放在大人腿上晃动、抱着宝宝旋转等),也应尽量避免。
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安抚餐摇椅,不会造成摇晃症候群
有些爸妈会担心市售的安抚餐摇椅,会不会造成宝宝婴儿摇晃症候群?其实不用太担心,一般来说,市售的安抚餐摇椅的摇晃速度不够快、力道不够大,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都不用过于担忧。
摇宝宝睡觉会将孩子晃晕吗
“小婴儿不要再摇了!抱着孩子不断抖动,哭得越凶,抖得越厉害,直到孩子睡去,实际上孩子是被抖晕过去了。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而且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发育慢于颅骨的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的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而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
摇晃着哄宝宝,真的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危害?来听听专家的解释。
会晃出问题吗?
专家解释:有可能,但概率极低
专家表示,过度摇晃婴儿可能导致其脑部血肿,这种病被称为“摇篮综合症”。
专家解释说,1岁半以下的小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其大脑就好像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脑组织和颅骨间并无连接。如孩子的脑组织发育比颅骨发育慢,两者之间会出现空腔。此时,当孩子受到一定频率的长时间摇晃,就会导致硬膜下积液。一旦空腔和积液出现,孩子继续受到晃动,大脑也会跟着震动,头盖骨和大脑之间的静脉被挤压,血流受阻,会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 慢性硬膜下积液或慢性硬膜下血肿,更严重的,则可能出现失明甚至死亡。然而,事实上,“摇篮综合症”的发病率是极低的,到目前为止,该院尚未收治过一例真正的“摇篮综合症”患者。
专家认为,如今孩子金贵,“恐怕没有父母会用如此高强度、高频率的力度对付自己的宝宝”。微博中所说的“孩子被抖晕”、“拨浪鼓效应”都是极端事例,应是意在提醒年轻父母,摇晃孩子有风险,要多加注意。
孩子到底该怎么“晃”
专家建议:轻抱轻摇,轻晃摇篮
今年29岁的陆小姐,儿子刚刚满周岁。对于“孩子不能摇”的说法,她很惊讶:“家里一直都是抱着孩子摇晃哄他睡觉,如果这样不安全,那该怎么做?”
专家表示,只要不是晃动力气太大,或者恶意摇晃,平时家长抱着孩子轻轻摇晃是没有问题的。
专家称,婴幼儿哭闹时,母亲温柔的怀抱和抚触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她同时提醒,如果孩子睡在摇篮中,家长不要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摇篮。因为孩子如长时间在同一频率下晃动,可能引起脑部震荡,导致危险。
专家同时提醒,对于有脑部基础病的孩子,稍加外力或许就会使其受伤。如果宝宝出现了呕吐、抽搐、嗜睡、烦躁,眼球上翻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抱宝宝的最好方法是怎样的
抱孩子的姿势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抵抗力有很大影响。用左手抱婴儿是最好的姿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婴儿离开母体,呱呱坠地,便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这时非常需要母亲的温暖和爱抚。所以婴儿生下来24小时就应睡在母亲的怀抱中,以加强母婴之间肉体和精神上的接触。
同时,还因为父母亲的心音对婴儿的健康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父母的应该用左手抱着婴儿,紧贴在左胸,孩子便能清楚地倾听父母有节奏的心音。这样做可以促使婴儿产生一种安全适应感,减轻不安和烦躁,所以婴儿哭闹就很少发生,对婴儿的身心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婴儿的体重增长也快,发育较迅速。
还需指出,不少年轻的父母抱婴儿总喜欢摇摇晃晃,以为这样做婴儿更容易入睡,其实这样做对婴儿十分有害,容易造成“婴儿震荡综合症”,所以,抱婴儿时千万不要摇晃,更绝对禁止将婴儿抛向空中,或抓住婴儿双手双脚使劲摇晃。
由此可见,经常抱婴儿,正确地抱孩子,是何等重要。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有些母亲过度溺爱孩子,总把孩子抱在手上,不让他们独立自主地活动,这是十分有害的,它往往会使孩子过度依赖父母,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总之,对于孩子,该抱就抱,不该抱就不抱,这要凭家长的理智判断。
婴儿摇椅有用吗
婴儿摇椅的用处1、让婴儿获得满足感
出生前,胎儿浮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母亲的起卧走动等体位的变化,都是一种摇晃的刺激,这种刺激不断地被胎儿所感知,并向脑干前庭系统发出强烈的信号,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当胎儿出世后,接受摇晃的刺激信号突然消失,使婴儿产生不安感,由此产生再次被摇晃的需求,通过摇晃婴儿可以获得满足感。
婴儿摇椅的用处2、可防止长大后晕车晕船
有的宝宝天生胆小,需要后天培养。妈妈不应急噪,慢慢的鼓励宝宝尝试新事物。几次后宝宝就会喜欢被摇的感觉了,婴儿期常被摇的宝宝大脑发育喜人,同时可以防止长大后晕车,晕船等现象。
婴儿摇椅的用处3、安抚哭闹的小孩
小孩哭闹,放在摇椅里面摇一摇就可以安静了。
婴儿摇椅的用处4、促进大脑发育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高桥悦一郎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摇晃的宝宝,大脑的发育速度喜人,仅仅1年的时间,脑子的重量便由最初的400克左右增加到800克左右,整整翻了一番。而且所增加的部分恰恰是脑的精华—大脑的新皮质,它为孩子的智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摇篮有什么用
摇篮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宝宝更好更快地入睡。
1、躺在电动摇篮里面,宝宝可以尽情的感受着被轻轻晃动的感觉,犹如在妈妈肚子里面熟悉的感觉,这样宝宝会感到很安心,能够安静的睡觉和开心的玩耍。
2、摇篮不仅可以使婴幼儿得到合理照顾,还可以减轻新爸爸新妈妈的育儿负担。
3、摇篮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
出生前,胎儿浮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母亲的起卧走动等体位的变化,都是一种摇晃的刺激,这种刺激不断地被胎儿所感知,并向脑干前庭系统发出强烈的信号,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当胎儿出世后,接受摇晃的刺激信号突然消失,使婴儿产生不安感,由此产生再次被摇晃的需求。通过摇晃婴儿可以获得满足感。日本的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摇晃的宝宝,大脑的发育速度喜人,仅仅1年的时间,脑子的重量便由最初的400克左右增加到800克左右,整整翻了一番。而且所增加的部分恰恰是脑的精华—大脑的新皮质,它为孩子的智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4、安抚宝宝的情绪。当宝宝哭闹时,抱起来放到摇篮里摇一摇,他就会安静了。所以摇篮是帮妈妈稳定宝宝情绪的好助手。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照顾宝宝,要多一点耐心
婴儿摇晃症候群其实比较常发生在宝宝哭闹不休,照顾者睡眠不足、情绪不佳,再加上一时冲动,可能会大力摇晃宝宝,想借由大力摇晃来让宝宝停止哭泣,婴儿摇晃症候群就这么产生。
如果照顾者真的感到身心俱疲,应适时跟周遭亲友发出求救讯号,偶尔让亲友帮忙。此外,照顾者也要对小宝宝多一点耐心与爱心。
如果宝宝持续哭闹不停,绝对别气得大力摇晃他,除了适当安抚、检查宝宝是不是尿布湿了或肚子饿了、寻求亲友协助外,也可以就医请医师确认宝宝是否因生理不适而哭泣。
宝宝哭闹不止怎么办
1、裹一裹
宝宝还不适应嘈杂陌生的世界,用婴儿毯子把他舒服地裹起来,可以让宝宝感觉回到子宫,安全而舒适。
2、摇一摇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可以跟着妈妈四处走动,现在出生了,却只能躺在摇篮里,他太无聊啦。所以妈妈可以试试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来回摇摆,或者用婴儿推车推着他四处走走。注意不要用力摇晃孩子,因为婴儿的大脑还未发育好,过度摇晃会让大脑受伤。
3、拍一拍
皮肤的接触也能安抚宝宝。轻轻抚摸他的头或拍打他的后背、前胸,这种有节奏的抚摸可以让宝宝安静;有时候,宝宝哭可能是因为吃奶的时候吸进去了空气,妈妈可以抱起宝宝,把他的头靠在你肩膀上,轻轻拍打他的背部,拍出肚子里的空气。
4、吸一吸
吮吸能够让宝宝自我安慰,可是宝宝太小,还不会有意识地把手指放嘴巴里吸吮。妈妈可以来帮忙,洗干净自己的手指放到宝宝的嘴里让他吸吮,给他安抚。等宝宝 1 个月大以后,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妈妈的手指。
5、听一听
宝宝天生就喜欢妈妈的声音,妈妈可以温柔而有节奏地给宝宝唱歌或者跟他说话;给他放轻柔的音乐,制造有节奏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会使他安静下来。
宝宝摇篮有必要买吗
摇篮可以通过晃动起到安抚宝宝、促进宝宝入睡的作用,也可以减轻父母抱宝宝的手臂的负担。但是宝宝的成长发育是迅速的,很多父母担心摇篮在宝宝长大后就不能用了,实用性不大。宝宝摇篮有必要买吗,这里建议是摇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根据家庭情况购买。
宝宝摇篮有必要买吗
有些父母主张宝宝出生后就跟妈妈同床而眠,说是为了方便母乳喂养,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童谣,似乎人们都怀念妈妈温暖的怀抱,享受妈妈那温柔的摇啊摇,可是,要让妈妈一直抱着宝宝在怀里摇啊摇的,摇到宝宝睡着,那妈妈就要受累了。选购一个摇篮,就能让宝宝充分享受舒适的睡眠环境了,而且从小培养宝宝独立睡觉,更有利于往后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且出生前,胎儿浮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母亲的起卧走动等体位的变化,都是一种摇晃的刺激,这种刺激不断地被胎儿所感知,并向脑干前庭系统发出强烈的信号,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当宝宝出世后,接受摇晃的刺激信号突然消失,使宝宝产生不安感,由此产生再次被摇晃的需求,通过摇晃宝宝可以获得满足感。
因此婴儿床的摇篮是很实用的,摇篮对婴幼儿具有安抚舒畅的功效,以及减少婴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是现代家庭带宝宝的好帮手。
宝宝的聪明来自大脑的良好发育,宝宝的健康来自科学的护理,根据有关医学资料表明人类大脑发育三分之二在婴儿期完成,聪明健康的宝宝取决于婴儿期。良好的睡眠、悦耳的音乐、舒适的摇摆,能使宝宝的发育更健康、更聪明。摇篮根据婴幼儿成长身体发育的过程所需,对身体的骨骼,大脑以及背部,腰部的正常健康发育具有关键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