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外关在什么地方

外关在什么地方

外关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听会针灸注意事项 听会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祛风清热,利耳通络,如配下关,外关,合谷,曲池,列缺,治疗外感风热,上扰窍络之耳鸣,耳聋,下颌疼痛;配太阳,风池,外关,合谷,治疗风热头痛;配下关,地仓,翳风,合谷,太冲,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风火齿痛,腮肿。

2.配大椎,翳风,风池,足临泣,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蕴结之聤耳流脓。

3.配翳风,中渚,太冲,行间,丘墟,侠溪,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旺之耳鸣,耳聋,聤耳,耳痛,下颌肿痛等。

4.配翳风,中渚,劳宫,内庭,丰隆,哑门,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治疗痰热郁结之耳鸣,齿痛,聋哑等。

5.配下关,水沟,内关,间使,针刺泻法,理气启闭,治疗气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

6.配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针刺补法,补益气血,培元聪耳,治疗气血亏虚之不能上奉之耳鸣,耳聋。

7.配下关,颊车,耳门,翳风,合谷,足三里,针刺补法,补虚壮筋,健固关节,治疗经筋弛缓之下颌关节脱臼。

三叉神经痛的推拿疗法

1.风热外袭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风池、风府及大椎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对侧手合谷穴2分钟,以热透于手心为度。

(3)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侧太阳、上关、下关、地仓穴各1分钟;再用掌摩法摩患侧面部2分钟。

2.肝胃实火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先平推额前方2分钟;再揉按患侧阳白、率谷、下关、地仓、颊车穴各1分钟;最后分推风池、风府穴各1分钟。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对侧合谷穴2分钟,以热透于手心为度。

(3)取仰卧位,用拇指指端点按两足背太冲、内庭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吹空调后发烧吃什么食物好 按摩退烧

功效: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痛、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快速退烧。按摩大椎穴还可以间接补充人体的肾中之阳,增强抵抗力。

大椎穴位置: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覆操作10~15次。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香穴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曲池穴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功效:合谷穴俗称〝虎口〞,为大肠经的原穴,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住的地方。按摩合谷穴最大的功效就是预防感冒,可以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增加身体抵抗力。

谷合穴位置: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按摩方法:将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压100下,每天3次,按压至有酸麻感。

功效: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外关穴,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治疗耳鸣、头痛等症状。

外关穴位置:伏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2寸(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以会酸胀为主。

用毫同时针刺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等3个穴,是最好的降体温方法。

有核酸检测还要健康码吗

根据相关地方规定为准。

1、有的地方不仅需要出具核酸检测还要健康码,但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视力听力残疾人等群体,只要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可通行,不再查验健康码,另外对于3岁及以下婴幼儿,也只查验同行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

2、但有的地方则只需要健康码不需要核酸检测,有的则是有核酸检测,就不用看健康码了。

48小时核酸检测电子版有效吗 核酸48小时按哪个时间

一般来说是按照采样的时间。

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生效的时间一般是以报告上显示的采样时间为准,48小时之内有效,也有一些地方会以出具报告的时间开始计算,48小时之内有效。

但是如果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上并没有显示具体时间的话,那么一般是从报告显示日期当日的0时开始计算,48小时之内有效,具体还需要咨询相关地方的防疫政策。

艾灸外关的作用 外关艾灸方法

将艾灸点燃后放于外关穴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施灸,使温热感向深处、远处扩散,以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

国庆节吃什么东西 鲜枣

国庆节前后真是枣成熟的时候,这时候的鲜枣是最为甘甜可口的,鲜枣果肉脆嫩,水分含量高,十分适合在秋天养生食用,可缓解秋燥。并且枣也是多种佳肴的必备调料。

地方:陕北地区、新疆地区。

特点:我国枣业比较发达,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其中以陕北和新疆的枣最为美味,个大皮薄,同时这两个地方也都是旅游圣地,陕北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而新疆的自然风光闻名天下。

大人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教你5个穴位退烧法

人之所以会发热,多是因为机体的正气和外来侵入的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但是如果发高烧的话(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的时候,人体内环境就会失衡,脏腑功能紊乱。那么就需要搭配退烧穴位来灵活运用了。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是督脉在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汇点,而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位。在大椎穴为,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同时加上拔火罐效果会更好。另外,也可以针对大椎穴进行按摩,搭配推脊柱,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或者掌根,从上而下地由大椎穴推到尾骨,一般每次推100-300次。

十宣穴。也就是是个手指尖,十宣穴作为急救用途甚多,在民间广泛使用为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在高热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最好以出血3-5滴为宜。

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

曲池位于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穴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曲池和合谷都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可以疏风解表,清泻阳明。另外,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中点往上的地方,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主要功能是解表退热。用毫针刺这三个穴位,可以有效降低体温,也可以按摩这些穴位。

刮痧。刮痧退热是民间常用的方法,不仅有助于退热,而且还能起到保健功效。如果想要退热的话,可以选择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等较大面积的地方,自上而下,先轻后重进行刮痧,刮到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中风艾灸哪里

艾灸治疗中风的效果

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治疗中风能够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能够激发人体正气,醒脑开窍,急救固脱,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消瘀散结。

中风艾灸的方法

将艾条点燃后,不断吹火,助艾火尽快燃尽,艾热迅速传入体内,不待燃至皮肉便扫除,火力壮而短促,灸后不按施灸部位,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起到消散的目的。

中风艾灸取穴治疗

中经络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哑门。

操作方法:艾条直接灸疗3-5壮。病久者用平补平泻法,有滋阴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中脏腑

脱证取穴: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隔盐灸,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 急灸3-5壮。有扶正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闭证取穴:水沟(捏按),合谷,劳宫,太冲,涌泉,丰隆。

操作方法:用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急灸3-5壮急救,可起清热化痰,熄风开窍之功。

中风后遗症艾灸手法

方一:

取穴:主穴取曲池,外关,肩髃,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昆仑,解溪;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语言不利者加哑门,廉泉;口眼歪斜者加阳白,下关,地仓,颊车,内庭等穴。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5-7穴,每穴灸20-30分钟,日灸1次,1周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3-5穴,每穴灸5-10壮,艾炷如黄豆大,隔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方二:

取穴:中脘(单穴),足三里(双穴),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方三:

取穴:环跳(双穴),阳陵泉(双穴 ),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中脘的作用与好处 脾胃同疗

中脘是“后天之本”。因为人体六腑的精气都汇集在这个 地方,正因如此,中脘对于沟通脾,胃有重要作用,脾胃疾病一般由气虚或气血堵塞引起,刺激中脘可以疏通堵塞和补足气血,全面调理脾胃,加强脾胃功能,特别对运化不良的胃部消化问题有特效。

相关推荐

按摩外关有什么好处 外关的功效作用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阳维脉相通,故有和解少阳,疏泄少阳,风热实火,清头目,利关窍之功,为保健按摩常用穴。

外关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外关的方法

1.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内关,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2.用拇指按揉外关穴,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3-5分钟即可。 3.治疗偏头痛的时候,先用手指找到痛点,边揉边推,力道由轻到重,持续3-5分钟后,再按揉疼痛侧的外关穴3-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不适。

鱼腰针刺方向 鱼腰常用配伍疗法

配耳尖治疗目生翳膜;配合谷治近视;配攒竹,四渎,内关,合谷治疗眶上神经痛;配瞳子髎,攒竹,翳明治疗白内障;配攒竹,合谷治疗眼睑瞤动;配太阳治疗目赤痛;配下关,地仓,颊车,合谷治疗面瘫。

生地黄的作用 抗肿瘤

生地黄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加免疫功能有关,地黄具有促进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特别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加的明显。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的作用

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火热之邪易上炎头面,经常刺激本穴,对各种热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穴处上肢,因近治作用面对各类上肢运动系统疾患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失眠的最好治疗方法

第一节,快速安眠。 劳累一天,好不容易躺在床上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白天的思虑过度,让身体疲惫的你精神却异常活跃,这个时候按揉印堂两分钟,先在穴位上向下按揉,然后再穴位之处均匀来回按揉,使之有酸胀就足够了。印堂在额头两眉毛之间,鼻尖直上的地方。印堂,是一个人精气元神聚集的地方,按揉、针刺都有助于入睡。 第二节,清目醒神,拿捏五经。 人体有五条经络走行于头部,用五指按摩五经在头部的穴位,可刺激穴位,打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放松全身。张开五指,将中指对准头部前半部分头发正中,其余四指并列自然放下,然后立起指尖,

外关的意思是什么 外关主治病症

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头痛、落枕、肋间神经痛等。

手三里针刺方法 手三里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按摩外关有什么好处 按摩外关的正确方法

一手屈肘放于胸前,掌心向下,另一手反手握住该手腕关节稍上方的外侧,以拇指指断点揉外关穴,以局部有酸麻胀痛感为度,两手交替点揉,每次操作2-3分钟。

针灸治疗偏瘫效果好吗

(1)体针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百会、上星、印堂、迎香、太阳、下关、地仓、人中、翳风、风池等穴。 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少泽、后溪等穴。 下肢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等穴。 每次取穴不宜过多可轮流使用。一般选用12个主穴再选若干配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疗程并可用电针。 (2)头针是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主要是根据神经解剖大脑皮层功能的理论运用针刺疗法在头皮上划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在这些刺激区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