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盂肾炎鉴别诊断

肾盂肾炎鉴别诊断

(1)肾、泌尿道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肾脏和泌尿道感染。症状、体征、尿改变都可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其区别点是肾、泌尿道结核时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要除外尿垢杆菌污染),尿普通细菌培养阴性而结核杆菌培养阳性,尿亚硝酸还原试验阴性。X线检查有时可见肾区有结核病灶钙化影或有虫蚀样组织缺损区(干酪坏死灶)。部分肾结核患者可找到肺、肠及腹腔、骨、前列腺、副睾或盆腔结核病灶。

(2)尿道综合征(Urethral Syndrome),是女性常见的下尿路疾病,有明显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无全身表现,无腰痛、无上输尿管点、肋腰点压痛,无肾区叩痛,中段尿检查白细胞数不增多或稍增多(一般<10个/HP)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 10×107/L(105/ml),症状经2-3天后逐渐消失,但却容易复发,该综合征有一部分可能为病原体感染,另一部分可能为非感染性疾病。

(3)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增多不明显,无白细胞管型,尿细菌检查阴性,而尿蛋白含量较多,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肾小球功能损害较明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较小,一般在1-2g/24小时以下,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根据这些特点,两者鉴别不难。但晚期病例两者皆可以尿毒症为主要表现,鉴别有时困难,特别当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时,更是如此。这时需详询病史和过去表现。结合两病各自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才能判定。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经过治疗将感染控制后,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可明显地表现出来。

肾盂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1、肾结核 泌道生殖道结核常同时伴发,它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多系血行性感染,急性期有发热(低热),盗汗乏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约20%病例可无临床表现,又称寂静型尿感,数年后肾实质破坏,结核的肉芽肿,干酪样变先累及髓质,乳头区,继而乳头坏死,肾盂肾盏变形,皮质变薄,偶可累及肾周围组织,后期肾功能受损,膀胱挛缩。肺部X线检查,前列腺,副睾,盆腔结核的检出有助于此病的诊断。尿液检查有血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脓尿,阳性皮肤试验(PPD),尿结核培养,检出率高达90%以上,而静脉肾盂造影仅能发现较晚期的病例,近年来多聚酶联反应(PCR)法检测尿结核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已广泛应用于诊断中,其特异性,阳性率高达95%。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有浮肿、大量蛋白尿则鉴别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在1~2g/d以下,若大于3g则多属肾小球病变。但本病与隐匿性肾炎较难鉴别,后者尿常规中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观察患者有无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鉴别。晚期肾炎继发泌尿道感染,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3、前列腺炎 50岁以上的男性因有前列腺增生,肥大,放置导尿道管、膀胱镜检等易得此病。急性前列腺炎除畏寒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外,腰骶和会阴部疼痛,以致从立不安,尿频、尿痛,尿液检查有脓细胞,与急性膀胱炎易相混淆。慢性前列腺炎除尿检异常外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前列腺按摩得到的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10个 /HP,B超前腺有助于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全身性感染疾病。有些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叫突出,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路感染的下尿路症状及肾区叩痛,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不难鉴别。2、慢性肾盂肾炎。需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作鉴别诊断,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者,才能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否则尿路感染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本病常有一般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并有间歇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在尿路无复杂情况时极少发生慢性肾盂肾炎,尿路有功能性或器质性梗阻时才会发生。尿路功能性梗阻常见于膀胱-输尿管反流,而器质性者多见于肾结石等。3、肾结核。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尿路感染并存。尿路感染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4、尿道综合征。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尿道综合征分为: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约75%,患者有白细胞尿,是由致病的微生物引起,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有人认为可能是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

肾盂肾炎的诊断一般都有什么标准

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可依据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而且持续有细菌尿或频繁复发者;②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减退者(如肾浓缩功能差、尿比重低、酚红排泄率下降等);③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若缺乏这些明显的证据,要确诊则比较困难。

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根据全身表现、尿路系统症,尿白细胞数增多,尿细胞检查阳性,诊断不难确定。但需与急性下尿路感染特别是膀胱炎相鉴别,因二者治疗原则不同,预后也不同,下述可资鉴别:①尿中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③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摄氏度)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④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六周内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抑或经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这些都是进行肾盂肾炎的诊断时,需要了解到的。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肾盂肾炎的诊断介绍。在了解了这些肾盂肾炎的诊断之后,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及早治愈,减轻患者的痛苦。

尿路感染患者该如何诊断呢

1、慢性肾盂肾炎。需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作鉴别诊断,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者,才能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否则尿路感染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本病常有一般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并有间歇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在尿路无复杂情况时极少发生慢性肾盂肾炎,尿路有功能性或器质性梗阻时才会发生。尿路功能性梗阻常见于膀胱-输尿管反流,而器质性者多见于肾结石等。

2、肾结核。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尿路感染并存。尿路感染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

3、尿道综合征。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尿道综合征分为: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约75%,患者有白细胞尿,是由致病的微生物引起,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有人认为可能是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

尿路感染如何鉴别诊断

1、全身性感染疾病。有些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叫突出,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路感染的下尿路症状及肾区叩痛,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不难鉴别。

2、慢性肾盂肾炎。需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作鉴别诊断,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者,才能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否则尿路感染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本病常有一般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并有间歇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在尿路无复杂情况时极少发生慢性肾盂肾炎,尿路有功能性或器质性梗阻时才会发生。尿路功能性梗阻常见于膀胱-输尿管反流,而器质性者多见于肾结石等。

3、肾结核。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尿路感染并存。尿路感染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

4、尿道综合征。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尿道综合征分为: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约75%,患者有白细胞尿,是由致病的微生物引起,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有人认为可能是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

慢性肾盂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1)肾虚湿热:

证候: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腰酸腰痛,低热,五心烦热,口干口粘或口苦,咽干,饮水不多,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细稍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见腰酸腰痛;阴虚生内热,见低热,五心烦热,口干咽干;膀胱湿热,窍道不利,见尿频、尿急、尿痛。

(2)脾肾两虚:

证候:尿频、尿急、尿痛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纳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虚见腰膝酸软,脾虚见纳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尿频、尿急、尿痛遇劳即发,为劳淋之典型表现。

(3)气滞血瘀:

证候:淋证发作前常有情绪波动史,急躁易怒,腰酸胀痛或刺痛,小腹拘急不舒,两胁胀满,排尿不畅,面色晦黯,舌暗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弦细。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见急躁易怒,腰酸或胀痛,小腹拘急不舒,两胁胀满,排尿不畅,脉弦;气滞血瘀,见腰刺痛,面色晦黯,舌暗有瘀斑惯点,脉弦细。

西医诊断标准:

1.尿路感染

(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5/ml。

(2)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具备上述1,2可以确诊。如无2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3)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4)如做细菌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

(5)尿细菌数在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2.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具备了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1)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2)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3)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4)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孟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5)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西医诊断依据:

对于有明确的急性肾盂肾炎史及感染反复发作者,结合实验室检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 断较容易。对于病史不典型或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肾衰者临床诊断的难度较大,需做全面分 析,才能得出诊断。有人提出慢性肾盂肾炎早期诊断依据如下:①尿路感染史在1年以上,抗 生素治疗效果不佳。②膀胱穿刺尿细菌培养灭菌前、后均阳性、且为同一菌株生长者。③经 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减退、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者。④肾脏指数≤45%(一侧或双 侧)、集合系统显著分离除外梗阻者。以上4项全部阳性即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

西医鉴别诊断:

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1)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2)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3)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4.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三条:

(1)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2)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

(3)尿中白、红细胞数增加不明显: <10 个/HP。

5.尿路感染复发应具备下列两条。

(1)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六周内症状再现。

(2)尿细菌数≥105/ml,而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者药敏谱相同)者。

6.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再感染)应具备下述两条。

(1)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症状再现(多在停药6周后)。

(2)尿菌落数≥105/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慢性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怎样鉴别

(1) 病史方面: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如尿频、尿痛、腰痛等症状,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2) 反复尿检查:如尿白细胞增多明显,甚至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而慢性肾炎以尿中反复出现尿蛋白为主。(3) 静脉肾盂造影时如发现肾有疤痕变形,呈杵状扩张,或肾影两侧不对称;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双侧肾功能损害差别较大(以一侧为甚),均提示慢性肾盂肾炎。(4) 当慢性肾炎合并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后尿改变和氮质血症虽也会好转,但慢性肾炎的症状仍然存在,而慢性肾盂肾炎则症状会基本消失,可作鉴别。

相关推荐

肾母细胞瘤如何鉴别

一、鉴别 鉴别诊断包括肾盂积水、肾囊性疾病、肾上腺肿瘤、血肿及与神经母细胞瘤等。 1.肾积水 出现腹部肿块及腹胀,但肿块呈囊性感,随呼吸上下活动,无明显贫血和消瘦。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盂肾盏扩张或患肾不显影。B型超声显示大片液性暗区,各液性暗区互相交通,肾皮质变薄。CT检查具有水样密度影和扩大的肾盂肾盏,肾皮质变薄,即可诊断为肾积水。MRI检查可从横断像上,也可从冠状像或矢状像上显示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情况。放射性核素肾功能动态显像,主要用于反映肾功能情况,肾盂积水显示为肾盂肾盏位置和形态的放射性缺损区。

膀胱炎如何鉴别诊断

女性患者,急性细菌性膀胱炎须与其它泌尿生殖系感染相鉴别,外阴道炎与膀胱炎症状相似,但通过盆腔检查和阴道分泌物检出致病菌可明确诊断。急性尿道综合征可引起尿频、尿痛,但尿培养菌落计数较低或无菌生长。急性肾盂肾炎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但有腰痛和发热。 在儿童,某些洗涤剂或蛲虫可引起外阴和尿道刺激症状,且与膀胱炎的症状相似。 男性患者,急性细菌性膀胱炎须与尿道、前列腺和肾脏感染相鉴别,适当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非感染性膀胱炎的症状与细菌性膀胱炎相似,如抗肿瘤治疗(放疗、化疗)引起的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的区别

1、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的区别 慢性肾盂炎和慢性肾炎的区别是很难以鉴定的,而且后期鉴别比较困难,大家可以通过几种方法进行鉴别,病史方面: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如尿频、尿痛、腰痛等症状,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反复尿检查:如尿白细胞明显增多,甚至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而慢性肾炎以尿中反复出现尿蛋白为主。 静脉肾盂造影时如发现肾有疤痕变形,呈杵状扩张,或肾影两侧不对称;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双侧肾功能损害差别较大(以一侧为甚),均提示慢性肾盂肾炎。当慢性肾炎合并感染时,用

肾小球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常有高血压和水肿,或伴有少尿及氮质血症,偶可发生左心衰、肺水肿或高血压脑病。 2.在上述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基础上,如有以下各点中的两点即可确诊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①.在皮肤病灶或咽部检出致肾炎链球菌菌株; ②.对链球菌及酶的免疫试验阳性; ③.血清补体C3暂时性下降。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主要依据: 1.前驱感染史:一般起病前有皮肤或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有其他部位感染; 2.表现为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尿常规血尿伴蛋白尿,可见颗粒或透明管型; 3.血清补体下

小便出血的原因

1.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如: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 2.肿瘤结核。如:膀胱肿瘤、肾脏肿瘤、膀胱结核、肾脏结核。 3.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4.尿路感染。小便出血的同时常伴有尿急、尿痛、尿频的现象。 5.尿路结石:不仅会有小便出血,还会伴有腰、腹部剧烈疼痛。 小便出血最为常见的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但是通过对孕妇的体格检查,没有发现肾区的叩击疼痛,个人的症状也不够明显,暂时无法确定患者尿血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客观检查鉴别诊断。 如果检查腹部平片、CT、B超等都有很高的鉴别诊断意义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在初期多变现为尿中泡沫增多,若是无原因尿中泡沫增多,就要进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一般均伴有白细胞尿,有典型的尿道刺激症,尿多次细菌培养可得到阳性结果。原中红细胞形态多为单一型,除外泌尿道炎症所致血尿伴蛋白尿泌尿道的一般感染或结核感染后,其炎症反应可导致血尿和蛋白尿。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通过病理鉴别诊断,且发病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可以表现为血尿伴蛋白尿,应注意排除,除有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外,一般都有其他各自基础疾病的表现。 对无症状性血尿的诊断主要依据排它对于尿红细胞形态异常、

多囊肾的诊断方法

多囊肾临床表现两侧肾脏大,尿异常,高血压等应怀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则更能提示本病,B型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发现特征性双肾囊肿,诊断即可确立,本病早期肾囊肿数不多,可为单侧性,数年内复查如肾囊肿数量增多或出现肾外囊肿,ADPKD的诊断也可肯定,近年,应用3′HVR,PGP及24-1等DNA探针,用基因连锁分析法诊断囊肿基因极为可靠,可检出杂合子家属成员和无症状患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方可确定。 CT扫描有利排除肾脏肿瘤,MRI检查可较好地帮助鉴别其他囊性病,以及鉴别先

急性膀胱炎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 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有脓细胞和红细胞,但常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有腰痛及肾区叩压痛。 2、滴虫性膀胱炎 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病人常有不洁性交史,尿道多有分泌物,且分泌物检查可找到滴虫。 3、急性前列腺炎 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并有耻骨上疼痛,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且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伴压痛。 4、间质性膀胱炎 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并有耻骨上疼痛,耻骨上膀胱区疼

鉴别应与尿路感染上尿路和下尿路

应与尿路感染鉴别 具有典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尿细菌学检查阳性者易于诊断,但不典型的尿路感染患者则容易被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鉴别。 鉴别应尿路感染 应与尿路感染相鉴别的疾病 发热性疾病: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应详细洵问病情,不疏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并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早期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为尿液的炎症改变及病原学检查,其次为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常在5个以上。少数患者起病初可出现血尿。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和尿蛋白明显增多者提示肾盂肾炎。当清洁中段尿培养有>105/ml细菌生长时可确诊为尿路感染,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症状,亦可确诊。 5.尿细菌数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二)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具备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1.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