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与肺炎的区别
肺痨与肺炎的区别
关于肺痨和肺炎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从肺痨和肺炎它们的定义入手,它们的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然后是临床表现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还有很有多点是不相同的,所以表现出来部分症状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根据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的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确诊病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下面重点说一下肺痨与肺炎的区别。
1第一、从致病源上说,肺痨又称为肺结核,它是一种传染病,是由结核病菌引起的,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感染了结核菌之后的发病时间较为长,一般是没有什么症状,但是等到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病,肺炎是一种肺部炎症,它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病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2第二、从发病特征上来说。肺痨主要的发病特征是盗汗,消瘦,对于女性来说可能会引起月经失调,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等,对于肺炎来说有时候虽然也会出现此症状,但是一般情况下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寒战、高热等症状。
3第三、治疗重点不同,肺痨的治疗重点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而对于肺炎来说治疗的重点在于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抗感染,然后再是逐步的进行炎症的消除。
注意事项:肺痨和肺炎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病情的预防还有有很多的相同点的,比如说按时的进行疫苗预防,在平时的睡觉环境中保持开窗通风,注意消毒,还有就是按时作息,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恢复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海芋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散结
海芋有消肿散结的作用,适用于肺痨、肺结核、伤寒、风湿关节痛、鼻塞流涕,外用于疔疮肿毒。
肺痨应该怎么预防
1.接种卡介苗 未感染者如新生儿、结素试验阴性的入伍新兵与新学员、新到结核病医疗单位的青少年工作人员、接受肾移植的青少年,均应接种卡介苗。
2.化学预防 已感染者选择性化学预防如下:
(1)排菌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结素试验阳性(未种卡介苗)的儿童,强阳性的青少年。
(2)儿童、青少年结素试验阳转,成年人结素试验强阳性。
(3)非活动性肺结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素药物治疗者;②放射治疗;③胃切除术前后;④新兵、新学员结素试验强阳性;⑤结核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结素试验阳性;⑥肾移植的受者有结核病吏,或有非活动性肺结核;⑦糖尿病合并非活动性肺结核;⑧结素试验阳性的硅沉着病(矽肺)患者。
化学预防应用异烟肼成人0.3g/d,儿童6~8mg/(ks·d),顿服,疗程持续6个月。
3.消灭传染源 痰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是主要传染源,消灭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的根本对策。初治涂阳肺结核与复治涂阳肺结核,是化疗的最主要对象。
肺痨的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
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的痰液。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啑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小于10μg的痰滴可进入肺泡腔,或因其重量轻而飘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在室内通风不良环境中的带菌飞沫,亦可被吸入引起感染。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仅当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机体免疫力不足时,感染后才能发病。其他感染途径,如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很少见。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应性、结核菌入侵的数量及其毒力,与结核病变的性质、范围,从一种病理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可能性与速度均有密切关系。因此病变过程相当复杂,基本病理变化亦不一定全部出现在结核患者的肺部。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
表现为充血、水肿与白细胞浸润。早期渗出性病变中有嗜中性粒细胞,以后逐渐被单核细胞(吞噬细胞)所代替。在大单核细胞内可见到吞入的结核菌。渗出性病变通常出现在结核炎症的早期或病灶恶化时,亦可见于浆膜结核。当病情好转时,渗出性病变可完全消散吸收。
(二)增生为主的病变
开始时可有一短暂的渗出阶段。当大单核细胞吞噬并消化了结核菌后,菌的磷脂成分使大单核细胞形态变大而扁平,类似上皮细胞,称“类上皮细胞”。类上皮细胞聚集成团,中央可出现朗汉斯巨细胞。后者可将结核菌抗原的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在其外围常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形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为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结核”也因此得名。结核结节中通常不易找到结核菌。增生为主的病变多发生在菌量较少、人体细胞介导免疫占优势的情况下。
(三)变质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
常发生在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若机体抵抗力降低、菌量过多、变态反应强烈,渗出性病变中结核菌战胜巨噬细胞后不断繁殖,使细胞混浊肿胀后,发生脂肪变性,溶解碎裂,直至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死后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凝固性坏死。因含多量脂质使病灶在肉眼观察下呈黄灰色,质松而脆,状似干酪,故名干酪样坏死。镜检可见一片凝固的、染成伊红色的、无结核的坏死组织。
肺痨的分型和分期
(1)肺结核分型 ①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哑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儿童多见,或仅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②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两肺散在的粟粒大小的阴影,大小一致密度相等,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随病期进展,可互相融合;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肺出现大小不一、新旧病变不同,分布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锐利的结节和索条阴影。
③继发型肺结核(Ⅲ 型) 本型中包括病变以增殖为主、浸润病变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空洞为主的多种改变。浸润型肺结核:X线常为云絮状或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渗出性)或结节、索条状(增殖性)病变,大片实变或球形病变(干酪性—可见空洞)或钙化;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在两肺上部,亦为单侧,大量纤维增生,其中空洞形成,呈破棉絮状,肺组织收缩,肺门上提,肺门影呈“垂柳样”改变,胸膜肥厚,胸廓塌陷,局部代偿性肺气肿。
④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病侧胸腔积液,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中等量以上积液为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
(2)分期 ①进展期 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
②好转期 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
③稳定期 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性(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
肺痨的检查诊断
一、诊断依据
按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1.具有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倦怠乏力、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上述诸症可间作,也可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理化检查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接种卡介苗者,阳性的意义不大;但对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则提示已受结核菌感染或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当呈现强阳性时表示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发病几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
直接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2次;或阳性1次,且胸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或阳性1次加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
4.胸部X片显示云絮状、云雾状或斑片点状阴影。
二、鉴别诊断
1.虚劳肺痨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虚劳病缘于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机主为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俱虚,可资鉴别。但肺痨晚期发展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的虚损重症时,又可归属于虚劳的范围。
2.肺痿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后期的转归,如肺痈、肺痨、咳嗽日久,若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故肺痨的晚期,如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转属肺瘘之候。
3.肺痈肺痈发病急骤,多有高热、恶寒、咳嗽、胸痛等症状,并咯吐大量腥臭的黄绿色脓痰,或痰中带脓血。其病理性质为热毒,与肺痨之慢性衰弱性阴虚病变,不难区别。
4.肺胀肺胀多由久咳、哮喘等病症日久不愈.出现胸中胀满、痰涎壅盛、上气咳喘、动则尤甚、面色晦黯、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状;肺痨则以阴虚为主,出现咳嗽、咳血、潮热、盗汗、颧红等症状。
5.肺热喘咳肺热喘咳起病较急,多见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咯吐铁锈色痰,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病程短,系风热邪毒为患;肺痨病程长,系阴虚病变为主的慢性虚弱性疾患。必要时结合X线摄片和痰液涂片等检查,鉴别不难。
肺痨是什么意思
第一,肺痨是什么意思。
肺痨又称肺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痨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第二,引起肺痨的原因是什么。
1、恶劣的社会环境因素:如贫穷、战乱、饥荒、自然灾害等。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患结核病时其经过一致性比例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者,证明遗传因素对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影响。
3、性别:20岁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后男性高于女性,显示年龄性别都对结核病发病、患病有肯定的影响。
4、职业: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粉尘业矽肺多发而矽肺者易患结核病。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结素阴性者其患病率高于已阳性者10倍。
5、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常造成隐性结核,如:哮喘长期用激素者、脏器移植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者、恶性肿瘤行手术及化疗者即为此类。
6、流动人口、难民、移民:因生活不安定、营养差、疲劳、居住拥挤而易于感染、患病。
肺痨病是一种传染病,但是潜伏期是因人而异的。感染结核菌以后,一般3个月左右就会有结核症状出现。肺痨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肺痨的刮痧疗法
(1)选穴太渊及前臂、肺俞、中府及前胸、鱼际、孔最至阴郄、太溪。
(2)定位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胸中府,然后刮孔最至阴郄和整个鱼际,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重刮肺俞30次,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向刮拭,每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后用刮痧板角部从孔最刮至阴郄和整个鱼际,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太溪穴,30次,不出痧。
痨病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你所说的痨病,就是常见的结核病,一般来说大部分都属于肺部,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作为肺痨或者是肺结核,患有肺结核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容易被传染,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如果被确诊为有这样的病症,需要及时的到专门医院进行治疗,往往患有这样的病应该会让你感觉到周身无力,容易疲倦,还会出现手足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温上也会出现低烧,晚上容易出现盗汗等情况。
月家痨病是属于产妇在生产后没有注意自己的身体,使得自己受到了寒风的侵袭或者是冷水的浸泡,才导致的全身酸痛的毛病。这个疾病很容易被人误会是风湿性关节炎因为它会出现浑身疼痛,并且关节疼痛的现象。不过月家痨病不是属于非常严重的疾病,经过自己得好好调理,再加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很快就能够痊愈的。但同时一定要注意好好坐月子,如果不注意月子里面的雨注意事项的话,很可能会使月家痨病落下病根。
月家痨病是一种妇科方面的疾病,主要是没有注意个人卫生,子宫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人流或者是流产,产后没有做足月子就进行性生活,就很容易引起月家痨病,产后人体是比较虚弱,子宫扩张,这个时候进行性行为就很容易导致细菌入侵,月家痨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月经不调,月经量减少,腹痛,阴道瘙痒的现象,月家痨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最好是采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避免病情加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道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