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各部位的按摩要点
身体各部位的按摩要点
①手脚的按摩
刚开始都是先用热毛巾热敷,使血液运行良好后再按摩。
手部,先从指尖开始往肩部的方向,用两手搓揉而上,或用抓的方式揉搓亦可。
脚部,从脚尖开始往膝盖的方向,用两手掌大力地按压,用捏揉的方式也没关系。尤其小腿的地方,用两手捏揉着按摩比较好。另外,脚背、正面胫骨及脚底掌心等,依图示按摩即可。
②腹部及背部的按摩
用双掌在腹部轻压,并以顺时针的方向搓揉。
腹部的按摩对于运动不足,经常有便秘现象的老人(病人)有出乎意料的神秘。每天持续做,即使再严重的便秘,也可慢慢治好,所以请不要中断按摩。
背部,把双掌平放在腰往肩甲骨的方向,按压至感受到压力的程度。
另外,久病卧床的人,常会感到背部酸、痛,所以,有时候要花点时间,从背脊骨给予指压,则可令病人有一纾苦痛的快感。
背部的按摩,是防止褥疮不可或缺的治疗法。同时,对于失眠、久咳不愈也有奇效。
③头部的按摩
不管是揉搓、敲打,千万不可用力过剧,因为,可能会使对方头发因而散乱,甚至情绪恶化的情形发生。
头部不仅要按摩,还要帮助对方把头发梳理整齐。
按摩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仉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按摩长于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所以最常用于伤科疾病和各种痛证。
按摩是指医者运用按摩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健按摩施术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颈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的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动作轻柔,运用灵活,便于操作,使用范围甚广,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有无病症,均可采用不同的施术手法,进行保健按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们的健康的需要,各种保健按摩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如国内的保健按摩、小儿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发廊按摩、美容按摩、减肥按摩、淋浴按摩等,国外还有旅游按摩、情景按摩、宠物按摩等。
按摩身体哪个部位排毒 志室穴
位置:志室穴位于在第二腰椎两侧约三寸的地方,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双手叉腰,以拇指按压此穴。
排毒功效:按压志室穴可疏解疲劳,改善腰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也有助于排出生殖系统毒素。常按摩此穴可以达到消除脂肪和赘肉的效果。
排毒可以按摩身体哪个部位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央,两耳连线的中点上。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者中指按压,每次3-5秒,反复按压4-5次。
排毒攻毒:百汇穴应用范围广大,能够缓解多种疼痛症状。可使人头脑清醒,具有提神功能,对眼睛疲劳、鼻塞所引起的头痛、耳鸣,肩膀疼痛都有不错的改善效果。
劳宫穴
位置:劳宫穴位于掌心第三、四掌骨之间。手心向上握空拳,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所对应的掌心位置即是劳宫穴。
按摩方法:以一手手指指腹或者指节做回环揉动按摩。
排毒功效:按压劳宫穴有清心泻火、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对火气大造成的口腔溃疡、口臭等有治疗作用。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内侧手腕横纹向手肘方向三指宽的距离,位于手臂的两条筋之间。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向筋的凹陷处用力按压并做环状按摩。
排毒功效:按压内关穴具有缓和消化系统不适,改善胃部、口部、咽喉疾病的功效,并有安心定神、调整血压的作用。
合谷穴
位置:虎口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向下用力按压4-5次,并做环状按摩。
排毒功效:按压合谷穴对于排出面部五官的毒素有好处,对于头痛、咽喉肿痛都有改善作用。
按摩三个部位帮你强身健体
胸部按摩养生
1、拍胸:用虚掌或空拳轻轻拍击胸背。
2、揉胸:用手指或手掌、指掌按于胸部,作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揉动。然后以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内向外按揉各肋同隙,重点在中府、云门、屋翳、期门等穴。
3、推擦胸:用一手掌平放在同侧胸部乳上,斜行向下推擦,经胸前正中两乳之间推擦至对侧的胁肋部。
4、拿胸:两手交叉于胸前,拇指按于胸前,余四指按于腋下,相合着力捏拿胸大肌。
5、揉膻中:用食指或中指指面按揉膻中穴,同时作上下推按。
腹部按摩养生
1、按揉腹穴:以鱼际或四指指面按揉中脘、天枢、关元穴。
2、摩腹揉脐: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脐部,另一手手掌重叠其上,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揉摩运动,并重点揉摩脐中。
3、拿肚角:两手撑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对合用力拿捏肚角,并向前捏拿推移。
4、擦少腹:两手掌分别紧贴两侧胁部,由外上向内下方斜擦。
5、压腹:以四指并拢深压腹部,反复按压松开由上而下操作。
颈项部按摩养生
1、拿胸乳肌:以拇指与余四指对合用力拿捏颈前部胸锁乳突肌,由上而下反复操作。
2、压颈:以拇食指指面分别按压颈两侧之天鼎、扶突穴,然后按压廉泉和天突穴。
3、拿风池:以拇、食二指,分别按于两侧风池穴上,用力拿捏提起,在放下的同时点按风池穴。
4、抹颈项:四指并拢与拇指成直角按于颈前部,拇指与四指分位颈部左右两侧,由上而下反复抹动。然后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拢,抱于脑后项枕部,掌根部分别按置于后枕骨下项后大筋(斜方肌)外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后沿脊柱,由上而下按抹。
5、点风府、哑门:以食指或中指指尖点按项部风府、哑门穴。并作上下左右推揉动作。
按摩哪些部位对身体好
1、腹脐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按摩腹脐还可以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①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②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③腹部横摩:上腹部横摩是以一手掌从侧章门穴横摩到另一侧章门穴处。下腹部横摩是以一手掌从五枢穴横摩到另一侧五枢穴处。
④腹部斜摩:以一手掌部自一侧腹哀穴斜摩到另一侧归来穴3~5次。
⑤推全腹:以一手掌部或叠拿,先中间后两边推全腹。
⑥脐周围摩:掌心置于神阙穴为中心,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旋转团摩20次。
⑦腹肌提拿:以两手四指分别置于两侧章门穴处,再以双掌归拢提拿腹肌,顺序提拿到归来穴。
⑧按腹中线:以双手指端在腹部中线自上而下进行点按。
2、耳部
按摩耳部可以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
①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②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③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3、前胸
按摩前胸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
催乳有用吗
其实催乳本身就是为了给宝宝提供更多的乳汁,提高它们身体的一个免疫能力,所以说在生活当中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更加的重视,只有健康科学的输入才可以真正达到你所想要的目的。
产后缺乳,一般是因为体质虚弱,肝气郁结,导致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缺乳。催乳师按摩穴位是有一定效果的,其实自己按摩配合服用药物也是可以的。
催乳穴位按摩是有效的,其实自己在家也可以穴位按摩的,有乳根穴,膻中穴等穴位,可以在网上搜集具体部位,每天坚持按摩,同时服用复方王不留行片或者生乳汁糖浆,配合炖鱼,炖猪蹄等食疗,保持心情舒畅。
催乳是有效大帮助新妈妈们达到催乳的目的,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可以注重自己的饮食选择,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给我们身体带来的保健作用达到催乳的目的,但是也需要注意催乳的方法必须是健康科学的。
按摩身体哪些部位可调理胃寒
1、腹部——天枢穴
对于天枢穴,很多人还不是很熟悉,从中医角度出发,天枢穴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穴,一切胃部的经气都在此处凝结,所以常按摩天枢穴自然可促进胃经的气血升发,使得胃部不断产生温热之感。
位置:在肚脐两边1.5寸的位置,一边一个,大约两个手指头处。
注意:每次按摩天枢穴不宜在吃饱饭后,另外按摩以腹部有温热的感觉为宜。
2、足部——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如果你因为脾胃虚寒而经常腹泻、不消化,那么多按摩足三里穴便是极好的选择。
位置:把裤腿提到膝盖上方,就是外膝眼直沿向下,大约四个手指头的位置。
注意:按摩足三里穴力度和时间很重要,并且两个腿都得按。
3、手三里穴
胃部寒冷主要和胃部内气血供应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只要让胃部得到气血的充足滋养,寒气自然能得到很好的祛除,所以调节肠胃气血也是很关键的。
其中,在手部上就含有一个极好的调节气血的穴位——手三里穴,这个穴位是大肠经上的,而大肠经可是多血之经,对其进行按摩的时候,能很好的促进大肠经这条经络的血液循环,使得气血运行更加的顺畅,于是肠胃也便能得到血液的不断滋养而“暖和”起来。
位置:在人体前臂背面,肘部横纹下方2个手指的位置。
注意:按摩手三里穴时手部要稍微用力,以有酸胀的感觉为准。
按摩身体哪个部位排毒 合谷穴
位置:虎口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向下用力按压4-5次,并做环状按摩。
排毒功效:按压合谷穴对于排出面部五官的毒素有好处,对于头痛、咽喉肿痛都有改善作用。
常按摩这几个部位帮你快速去皱
在我们的身体中,有很多的地方都会容易长出皱纹,例如额头、眼角、颈部等身体部位,是表现人体衰老的特征。经常按摩,可有效防止的出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摩部位应准确,按摩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才能起到作用哦!
额头
额头是最容易出现皱纹的部位。按摩时先由下往上,然后由内侧向外侧,最后手指有发际滑至太阳穴,用力按压太阳穴的美容点。按压词典是一般会感到轻微疼痛,可据此寻找。
眼睛
眼睛周围的皮肤最容易出现皱纹和水肿,而且此处的皮肤一旦松弛,就难恢复原来的状态。按摩眼睛四周时,注意力度,用中指指腹沿上下眼睑内侧向外侧,稍稍用力进行滑动按摩,返回时在肌肤上轻轻滑动反复三次。
嘴
由于经常咀嚼、说话、大笑,所以嘴角也是容易干燥、产生皱纹的部位,必须实施注意预防嘴角下垂。按摩时做上抬嘴角的动作,以中指按压人中不问,其他手指垂下来按压嘴角两侧及下颌外侧。
最需要按摩的五个身体部位
你经常做按摩吗?你知道身体哪些部位最需要按摩吗?告诉你,常按摩以下五个身体部位对你大有好处!
耳部
按摩好处: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
方法: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前胸
按摩好处: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背部
按摩好处: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腹脐
按摩好处: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脊柱
按摩好处: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
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法: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拔火罐、轻轻拍打。
身体部位看气血
1、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白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如果眼白有血丝,多为肺部和大肠有热;眼袋很大则说明脾虚;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2、看耳朵
有的人耳朵是又厚又大的,这类人就是肾气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是又薄又小的话,大多都是因为肾气亏虚造成的。耳朵比较大,肉也非常的多,骨头少,耳垂饱满,就说明这个人的营养状况是非常好的,反之,表示这个人体质属于先天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说明心气虚;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
3、看牙齿
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成人牙齿稀疏、牙齿松动、齿根外露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扬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牙齿松动脱落多因骨质疏松。牙齿的缝隙变大了,越来越容易塞牙,就要留意身体的状况。
按摩身体哪个部位排毒 劳宫穴
位置:劳宫穴位于掌心第三、四掌骨之间。手心向上握空拳,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所对应的掌心位置即是劳宫穴。
按摩方法:以一手手指指腹或者指节做回环揉动按摩。
排毒功效:按压劳宫穴有清心泻火、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对火气大造成的口腔溃疡、口臭等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