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摘除术后切口引起散光
白内障摘除术后切口引起散光
1)手术切口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手术切口的位置,可位于角膜上,也可位于角巩膜缘上,或位于巩膜上,临床上有大量的研究说明,切口位置的不同,可明显地影响到手术后散光,特别是手术后角膜散光。其规律是:切口的位置愈接近角膜中心,对中心角膜曲率半径的影响越大,可能导致较大的手术后角膜散光。由于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切口多位于上方,使这种手术后角膜散光常常表现为顺规性角膜散光。位于巩膜上的切口,对中央角膜曲率半径的影响较小,切口愈接近赤道部,引起顺规性手术后角膜散光的机会越少。但当切口愈靠近后部时,可能引起手术中出血的机会愈多。另外,巩膜切口愈合后,切口的张力可能较小,如手术切口选在角巩膜缘后4— 5mm或更远的巩膜上,手术一段时间后,可表现出逆规性角膜散光,其机制尚不清楚。逆规性角膜散光更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为顺规性角膜散光不仅较容易矫正,而且,在患者不戴眼镜矫正的情况下,也可较舒服的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但是,逆规性角膜散光的患者,在患者不戴眼镜矫正的情况下,则不能较舒服的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临床上,一般将切口选在角巩膜缘后2~3mm的巩膜上)。
2)切口的大小过大的切口,可能会导致较大的手术后角膜散光,其原因如下:①手术切口较大,切口愈合后的张力较小。②作切口过程中出血的机会较多,因选用电凝止血而造成组织收缩,较大的手术切口,增加了缝合切口等操作中产生错误的机会。③较大的手术切口本身,对角膜曲率影响较大等。总体上,由于白内障现代囊外术的手术切口较大,引起的散光一般也较多,作者曾经总结白内障囊外手术(ecce)后的散光度数平均为5d。另外,不同形状的手术切口,对角膜曲率,眼球形状的影响不同,因此,对手术后散光的影响也不同:如手术后可产生切口错位,张力过小的手术切口,可能会引起较大的手术后散光。反之,如切口的构型可以稳定眼球形状,对角膜曲率的影响很小,则导致较大的手术后散光的机会较少。多平面的切口缝合时,如未能将切口的内口缝合,则可增加产生手术后散光的机会。还有切口的缝合也与散光有很大的关系,缝线力度是否均匀、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角膜变形而导致散光增加。因此手术后要减少散光的出现,术后应该尽量保持术前眼球的形态,以减少术后散光的形成。
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8个常见误区
1.患者问:白内障不是应该长老了,看不见了才手术吗?
解释:白内障手术在进几十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大切口囊内摘除,到大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再到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十几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最流行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采用超声乳化仪,通过约2-3毫米左右的角膜或巩膜切口,混浊晶体经超声乳化后会被清除取出,然后植入人工晶体,整个过程仅需十几分钟。这种手术切口小、无缝合、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视力提高明显。
白内障程度越轻,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越好,相反白内障越重,手术越困难,术后恢复相对越慢,效果越差。因此,目前我们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已经大为提前,只要影响视力了,对生活造成影响了就可以手术,无须等到看不见再做。因此,白内障等到完全看不见东西时才能手术,这是一个误区。
2.患者问:本来也想早些手术,但总是害怕,白内障手术是不是很痛苦呀?
解释:由于手术设备和方法的进步,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发展为真正的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损伤小,结合高效麻醉眼药,一般整个过程仅需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大多数患者根本没什么感觉手术就结束了,因此患者几乎没什么痛苦。
3.患者问: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不做手术也没事吧?
解释:其一,目前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年纪大了,如果因为白内障视力下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带来更多负担。其二,白内障发展到晚期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晶体膨胀性青光眼、晶体脱位等,带来严重的视力下降、眼痛等后果,甚至失明。因此,白内障应及时手术,避免严重的后果。
4.患者问: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不是不能手术呀?
解释:由于手术方法的进步,现在白内障手术对全身疾病的要求也不像以往那么严格了。只要不影响生活的,一般都能耐受手术。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只要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都能顺利经受手术。
5.患者问:选择人工晶体是不是越贵越好呀?
解释:不是,人工晶体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即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它的成份包括硅胶、聚甲醛丙烯酸甲指、水凝胶等。人工晶体的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白内障术后摘除了混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也就能看清周围的景物了。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都想选一个“最好”的人工晶体,甚至认为最贵的人工晶体就是最好的,唯恐选错了晶体影响术后视力。
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常用的人工晶体都是折叠的软性人工晶体,根据功能大概有4类:普通光学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和散光矫正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更适合年轻患者,尤其对夜间视力的提高有帮助;多焦点人工晶体更适合经常近距离工作的患者,可以自动完成看远和看近的焦点转化;而散光较严重的患者,选择散光矫正晶体术后视觉效果最佳。所以,应当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对自己合适的晶体即可,并不一定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6.患者问:白内障做完以后还会再长吗?
解释:白内障手术后白内障已彻底摘除,不会再长,但临床常见的“后发性白内障”是在人工晶体的后面,起支撑作用的囊袋发生增生混浊,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出现视力下降,但这并不是又长了白内障。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可以通过打YAG激光解决,不必担心。
7.患者问:白内障不手术能治吗?
解释:虽然多年来有许多专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治疗或延缓白内障发生和发展的药物,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因此,手术仍是治疗和复明的唯一手段。
8.患者问:白内障手术完了视力就一定能提高?
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会显著提高,但也有个别情况,如有角膜疾病、眼底疾病、视神经疾病等情况,术后视力没有提高,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老年人轻度白内障怎么办
1、药物治疗:
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可用白内停、白可明、卡他林,法可林类眼药水滴眼。临床中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很多,但是目前没有一种疗效肯定的药物。
2、白内障手术治疗:
自从开展白内障显微手术以来,白内障摘除的方法不断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先进的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其间经历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的过渡。前者的切口大,后者的特点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如术后发生意外受伤,不致于原伤口破裂。
如果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下降至0.5及以下者,建议施行白内障手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同时植入人工晶体,可以复明。当然,对于对视力要求较高的白内障患者,亦可在白内障早期行白内障冷超乳手术。
白内障的不能依赖于药物,最好的治疗莫过于预防。注意眼睛的防护,防止放射线对眼睛的损伤,适当增加营养,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应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开朗,注意控制情绪。
由于老年人身体条件的特点,建议是在治疗白内障之后,采取一些比较好的保健方式,这些保健方式能够帮助老年人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一定要注意术后的护理,比如注意眼部的卫生,如果有吸烟的患者,建议戒烟。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⑴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这种复明手术曾是白内障摘除的最常用方式。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可通过用二氧化碳或氟里昂 冷凝器,或手术镊子将白内障及囊膜一起镊出。术后瞳也区透明,不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此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晶状体娩出后,对眼内组织,尤其是对玻璃体 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玻璃体脱出,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因手术时晶状体囊一并被摘除,故不能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⑵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常用方法,需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但留下晶状体后囊。手术基 本做法分为三个步骤:在角膜或巩膜作一个适当的切口,截开晶状体前囊,排出晶状体核心,并吸出晶状体的皮质。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术后可立即恢复视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
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此手术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比较先进的大中城市开展。使用超声乳化仪,通过3-5毫米大小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也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前房保持良好,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角膜散光小。缺点是手术复杂,难度大,依赖机器,费用高。如操作不当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而影响视力的恢复,高速的超声振荡距角膜内皮、晶状体后囊和虹膜很近,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永久性的眼内组织损伤,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白内障术后可以不散光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白内障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大,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白内障的手术效果非常好,而白内障术后的散光是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且发生率高,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大约30%的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就有角膜散光,其中角膜散光大于150度的占15%~20%,大于225度的占8%~10%,大于300度的占2%。
白内障手术也会引起手术源性的散光。以前使用的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缝线等因素会产生较大的散光。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日趋成熟和软性人工晶体的使用,白内障手术切口朝着小切口、微小切口的方向发展,切口无需缝合,手术源性散光也愈来愈小。
因此,白内障术后的散光是术前散光与手术源性散光之和。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不但不会增加散光,反而可以矫正术前即存在的角膜散光。
新近出现的一种方法是植入可以矫正散光的Acrysof Toric 复合曲面人工晶体。这种特殊人工晶体可以一步到位治疗白内障及矫正散光,并且能够实现远视力脱镜率。
白内障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我们大家都知道白内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严重者会失明,在现实中许多白内障患者经常会这样问,有没有可以彻底解决和尽快恢复白内障的方法,那么现在告诉你,其实是有的,在世界上公认的是白内障手术治疗是唯一并且很有效的方法。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内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理想、技术最完善、治疗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白内障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自从开展白内障显微手术以来,白内障摘除的方法不断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其间经历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的过渡。前者的切口大,术后反应重,散光大,伤口愈合慢,病人恢复时间较长,目前已经较少采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最先进最理想方法,手术中只需在角巩膜缘切一个3毫米的小切口,将超声乳化头伸入前房,把混浊的晶状体通过超声波的超声力量将其乳化吸出,再植入一个人工晶状体,手术只需15~20分钟,病人无任何痛苦,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角膜散光小,不必绝对的卧床休息,也可不必住院。
以上就是对白内障治疗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朋友们,白内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白内障的人而一再忽略它而造成的永久性失明。最后住院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
这个是为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白内障手术方式。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也是目前较为多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与老式的囊外摘除术不同,目前的囊外摘除术常常采用6mm以下宽度的切口,较少需要缝合,因而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可较快恢复视力功能。3.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此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因手术时晶状体囊一并被摘除,故不能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目前已很少采用此法,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如晶状体严重脱位时施行。
白内障治疗手术更安全
白内障手术方法:
天然的晶体具有一个囊袋,即晶状体囊,按照手术摘除时晶体核于囊袋的关系,分为囊内摘除和囊外摘除。在摘除混浊的晶体后,往往还要放入一个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位置可以放置在前房或者后房,在后房又可以在囊内或者囊外。放置人工晶体除了可以恢复视力,还可以恢复眼内的解剖关系,防止前部玻璃体的脱出,如果前部玻璃体从玻璃体腔内脱出到前房和角膜或者虹膜组织相粘连,可能会对视网膜造成牵拉。
白内障囊内摘出术(ICCE):大切口切开角巩膜缘,进入后用冷冻头冻住晶体,向外牵拉造成悬韧带的断裂,娩出晶体。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开关式截囊,娩出晶体
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Phaco):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晶体核,灌注抽吸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自1967年美国的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用于临床,之后经过众多眼科专家3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而成熟的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及,我国自1992年开始引进并推广。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乳探头将浑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超声乳化技术真正实现了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快速复明的手术理想。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何特点
与传统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以下优点:
1. 手术切口小,传统手术切口12MM ,此手术切口小于3MM 。
2. 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 视力恢复更快、更好。
3. 术后散光小,且更容易矫正或控制。
4. 手术控制度更好,安全稳定。
5. 手术时间短,一般只需15-30 分钟左右。
6. 不需住院,术后1小时即可回家。
7. 无须等待白内障成熟才施行手术。
白内障摘除术后为什么要安装人工晶体?
摘除白内障后,眼球内就丧失了晶体这一必不可少的结构,视物仍不清楚,而配戴无晶体眼镜(框架式)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装人工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正常情况下,植入人工晶体后可受用一辈子。
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好吗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因保留完整的后囊膜,可减少眼内结构的颤动,使玻璃体免受房水中可能存在的毒性成分的损害。此术为现代先进的白内障摘除方法,凡具备显微手术设备及显微手术技术者,除晶状体脱位外,几乎均可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用超声乳化仪将硬的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通过小切口将之吸出。此种手术角巩膜切口小,伤口愈合快,术后产生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迅速,如以后受外伤不致发生原切口处破裂,而且切口小缩短手术时间,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手术方法。
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为最佳首选术式,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因人工晶体植入后物像放大倍率小,尤适于单眼白内障患者。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手术操作较简单,不需特殊设备,术后瞳孔区透明,不发生后发障。但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较囊外摘除术多。有时发生玻璃体疝、继发性青光眼或角膜损害。在不具备显微手术设备及显微手术技术者仍应采用囊内摘除术。
白内障吸出术对于治疗白内障有很好的效果,此方法的治疗方式是通过将晶体前囊刺破后抽吸出混浊的核和皮质的一种囊外术式。主要用于硬核的先天性白内障和软性白内障。
巧除白内障小切口更安全
白内障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眼科常见病之一,也是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病因。近半个世纪以来,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经历了白内障囊内摘除、白内障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摘除三个发展阶段。手术切口也由囊内的11mm发展到囊外的7mm,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目前国内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切口,大多已减小到 3.0~3.2mm。而我院使用最为先进的美国Alcon公司的超声乳化设备,能将白内障的手术切口进一步缩小到2.2mm。
研究表明,随着手术切口的减小,白内障的手术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不仅术后散光等并发症显著减少了,患者的视力也能得到迅速恢复。为此,我们建议白内障患者到医院的专科门诊就医,争取在具备较高技术水平的医院和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小切口的手术方法获得较好的疗效。
白内障患者术后会不会出现散光
专家说,随着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的普及,手术切口是影响术后出现散光的重要原因。手术时的切口越大,对角膜曲率额影响就越大,损坏了角膜上方的结构,术后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散光。另外,切口的形状、位置、深度和长度,对角膜曲率和眼球形状的影响都不同,所以术后产生散光的情况也不同。手术时的切口小,角膜变形就少小,也不要缝合,能更快的恢复稳定状态,术后能较好地保持角膜形态,所以术后引起的散光就小。
同时手术时切口的位置也和术后散光密切相关,切口的位置愈接近角膜中心,对中心角膜曲率半径的影响越大,可能导致较大的手术后角膜散光。由于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切口多位于上方,使这种手术后角膜散光常常表现为顺规性角膜散光。位于巩膜上的切口,对中央角膜曲率半径的影响较小,切口愈接近赤道部,引起顺规性手术后角膜散光的机会越少。但当切口愈靠近后部时,可能引起手术中出血的机会愈多。
而缝合也同样对其有影响,结扎的松紧是造成术后散光的重要原因。结扎越紧散光越大。缝线力度是否均匀、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角膜变形而导致散光增加。
要减少白内障手术后散光的出现,就要注意以上几个问题,所以患者要选择正规的眼科医院,以及手术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⑴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这是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法。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可通过用二氧化碳或氟里昂冷凝器,或手术镊子将白内障及囊膜一起镊出。术后瞳也区透明,不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此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晶状体娩出后,对眼内组织,尤其是对玻璃体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玻璃体脱出,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因手术时晶状体囊一并被摘除,故不能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⑵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经常会使用的治疗方法,需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但留下晶状体后囊。手术基本做法分为三个步骤:在角膜或巩膜作一个适当的切口,截开晶状体前囊,排出晶状体核心,并吸出晶状体的皮质。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可立即恢复视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
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此手术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比较先进的大中城市开展。使用超声乳化仪,通过3-5毫米大小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也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前房保持良好,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角膜散光小。缺点是手术复杂,难度大,依赖机器,费用高。如操作不当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而影响视力的恢复,高速的超声振荡距角膜内皮、晶状体后囊和虹膜很近,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永久性的眼内组织损伤,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老年人轻微白内障两种治疗方法介绍
1、药物治疗:
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可用白内停、白可明、卡他林,法可林类眼药水滴眼。临床中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很多,但是目前没有一种疗效肯定的药物。
2、白内障手术治疗:
自从开展白内障显微手术以来,白内障摘除的方法不断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先进的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其间经历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的过渡。前者的切口大,后者的特点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如术后发生意外受伤,不致于原伤口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