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有什么中药调理 黄苓
血压高有什么中药调理 黄苓
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常与菊花、钩藤等配伍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调理血压低的中药方
黄芪当归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补元益精,疏肝升清。主治体质性低血压。
【处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积壳15克,葛根10克,陈皮6克,砂仁(后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细辛3克,麦芽30克,炙甘草10 克,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制附片枸杞子治低血压病
【功能主治】本方温肾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所致低血压。主治头晕耳呜,健忘,腰酸腿软,神疲嗜睡,怯寒,手足不温,夜多小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组成】制附片10克,肉桂、仙灵脾各9克,补骨脂12克,熟地、山萸肉各10克,枸杞子9克,黄精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肢冷者,加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车;舌红、口干者,加生地、麦冬;气短神疲,头晕欲倒者,加人参;脉律缓慢、怕冷者,加干姜、细辛,酌用麻黄;舌质偏黯或紫气者,加川芎、当归、红花。
血压高中药能调理好吗 野菊花
野菊花味辛,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清肝的功效。野菊花的主要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能够抗肾上腺素和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从而起到降压作用,野菊花的降压作用缓慢,持久,是较理想的降血压中药。
吃西洋参后失眠是怎么回事
西洋参服用过多,西洋参虽有增强中枢神经,镇静大脑的作用,但是西洋参对心脏也有中度兴奋作用,食用过多,凝神静心的同时,也可间接导致人体出现精神亢奋状态,引起失眠。
这种情况,应该停止服用西洋参,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症状还是无法缓解,应该去医院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服用中药调理。
预防肠梗阻应少量多餐
小女今年两岁零七个月,一直身体不好,主要表现为拉肚子,经常 腹痛 , 肠套叠 过两次,今年一月份,经医院检查出,原来她有先天性消化道重复,一月份在医院作了小肠(一小段)切除手术,术后,有时仍会有肚子痛,不过过一会儿,就会自己自解,总体来说,比以前要好,但是上星期她有说肚子痛,医生判定为粘连性 肠梗阻 ,经过插胃管,胃肠减压后,出院。我们在她的饮食方面,一直比较注意,请问平时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再次肠梗阻,医生说这种病不会好的,是真的吗?请问可否有中药调理,来预防肠梗阻?
暴饮暴食,肠道功能紊乱是引起肠梗阻的诱因,所以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不要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另外中药调理如果辨证准确,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血压高有什么症状
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3.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4.出血: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5.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肠梗阻应少量多餐
有时仍会有肚子痛,不过过一会儿,就会自己自解,总体来说,比以前要好,但是上星期她有说肚子痛,医生判定为粘连性肠梗阻,经过插胃管,胃肠减压后,出院。我们在她的饮食方面,一直比较注意,请问平时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再次肠梗阻,医生说这种病不会好的,是真的吗?请问可否有中药调理,来预防肠梗阻?
暴饮暴食,肠道功能紊乱是引起肠梗阻的诱因,所以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不要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另外中药调理如果辨证准确,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低血压吃什么中药调理
能够治疗血压低的中药很多,针灸按摩穴位以及食疗方也可改善低血压;当归、熟地、川芎、党参、白术、黄耆都可以增加血容积;可以使心脏有力的中药有丹参、桃仁、红花;使血管有力气的有附子、黄耆、鸡血藤、牛膝。
平常可按压合谷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穴及内关穴,尤其是足三里穴,有所谓「若要安,三里莫要乾」的说法。至于食疗则是可以用中药搭配肉或是排骨,例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与人参鸡汤等。
血压高有什么症状
在平常工作中,有些人经常会出现头晕,甚至会引起失眠多梦的现象,这些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还有可能是高血压,由于这种疾病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而且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贻误病情,请看文章,高血压主要临床表现.
一般血压升高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因高血压性血管痉挛或扩张所致。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高血压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其他原因的头痛,往往与血压高度无关,例如精神焦虑性头痛、偏头痛、青光眼等。如果突然发生严重头晕与眩晕,要注意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过度降压、直立性低血压,这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减退者容易发生。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出现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另外,有些症状可能是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致。
缓进型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继而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症状可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急进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有关,高血压 主要临床表现后,平时我们要多注意身体的变化,一旦有以上症状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测量一下血压,如果血压过高的时候,一定按时吃降压药,平时多注意休息,不要劳累过度.
调理血压低的中药方
肉桂五味子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升压。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党参黄芪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升压。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芪当归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补元益精,疏肝升清。主治体质性低血压。
【处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积壳15克,葛根10克,陈皮6克,砂仁(后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细辛3克,麦芽30克,炙甘草10 克,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脑中风能治好吗
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进行中药调理以及针灸等,也可以进行穴位按摩,多用一些去风湿药和熄风止痉药,这些都有利于中风病情的好转,采用中医穴位的治疗手法和纯中药的调理,大概会在1-3个月痊愈。
可以吃药膳调理自己的身体,吃一些具有清热化痰,清肝火,降压作用的药膳,但是要上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用的,不是对任何人都会产生些,所以患者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药膳。切不可听信偏方之类的,身体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一般会有后遗症,所以病患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治疗中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千万不要抑郁,这样会导致中风患者发病的几率。
血压高中药能调理好吗 葛根
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等物质,其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可阻断α受体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使明显增到的血浆内皮素水平较快恢复正常,促进内皮功能恢复,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厚,降低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
血压高有什么中药调理 决明子
味甘性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血压和降胆固醇功效,对于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
黄芪能减肥吗
有一定作用。
肥胖与个人体质、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认为肥胖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要病机,黄芪对于脾虚不运型肥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脾虚不运型肥胖表现为肥胖臃肿,疲乏无力,四肢浮肿,便溏或便秘,小便不利,饮食正常,或者以往有暴饮暴食的习惯;舌淡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细数。
此类肥胖者需用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中药调理,黄芪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扶正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对于脾虚不运型肥胖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