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丘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的作用
外丘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的作用
外丘位于小腿外侧,为足少阳经郄穴,是胆经之气深聚之处,善治胆经急症痛证,故有疏肝利胆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或气机阻滞之胁肋疼痛;此外由于该穴疏通胆经,通络止痛作用颇强,还可用于胆经循经病痛,如颈项强痛,下肢痿痹等。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腓神经痛,下肢麻痹,癫痫;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梁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梁丘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和胃通络,理气止痛,舒筋利节。
作用机制:1.该穴属胃经,为胃经郄穴,是胃经气血深聚之处,具有很强的通调胃腑气机,和胃通络,理气止痛的作用,擅长治疗本经,本腑的急症,痛症,用于治疗腹胀,胃痛。由于胃经循乳里,中医认为“乳房属胃”,故该穴还可疏通乳络,化瘀散结,消肿止痛,治疗乳痈,乳痛。2.该穴胃俞膝关节附近,具有通调膝部经气作用,可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逐湿清热,舒筋利节,消肿止痛,可治疗各种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等。
主治疾病:1.胃痛,腹胀,乳房胀痛,乳痈;2.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
外丘的准确位置图 外丘穴配伍治病方法
胁肋疼痛可配阳陵泉,支沟;颈项强痛可配外关,风池;下肢痿痹可配阳陵泉,环跳;癫痫可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腓总神经麻痹可配令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
外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陵穴功效作用
功效:调理肠胃,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作用机制:1.外陵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调理肠胃气机,具有行气止痛,利湿止泻之效,治疗各种肠胃疾患;2.阳明经多气多血,循经小腹,与胞脉之气血相通,内应胞宫,本穴又位于下腹部,故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以治疗妇科疾患。
外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关的准确位置图
外,指体表,关,指关隘,穴在腕后2寸两骨间与内关相对。
取穴时伸臂俯掌,于掌背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相对处取穴。
外丘的准确位置图 外丘的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简易取穴:先找到阳交穴,再向前摸至腓骨前缘即是该穴。
外丘的准确位置图 外丘穴功效主治
外丘穴为足少阳胆经郄穴,有通络安神,疏肝理气的功效,适宜于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痫,小儿龟胸等病症的治疗。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的临床应用
1、主穴: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内关
2、方义:水沟、百会为督脉要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三穴同用熄风醒脑开窍,是治疗癫痫的要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刺之滋水潜阳,速降肝风,以助开窍醒脑;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开心窍豁痰浊,调理心神。undefined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1、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2、按摩外丘穴的功效: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梁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梁丘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简易取穴:端坐,下肢用力蹬直,髌骨外上缘上方凹陷处中心即是。
丘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丘墟的功效
丘墟属足少阳胆经原穴,肝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具有疏散少阳风热,清肝明目,理气解郁,清热化湿,消肿止痛,恢复精神之功。
商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脚面翘起,脚面连接小腿的筋内侧第一个凹陷处)。
功效作用:
补足气血、保养乳腺、治顽固性咳嗽。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黄疸、痔疮、便血等。
2、缓解治疗足踝痛、脚气等 。
3、缓解治疗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