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用药禁忌和喂药技巧

新生儿用药禁忌和喂药技巧

新生儿不宜用的药物

(1)四环素族药物较易沉积于骨组织中,阻碍骨骼的发育,服用数日可使牙齿变黄,不宜用。

(2)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治疗不要超过10天,以免损伤听神经及肾功能。

(3)链霉素对听神经亦有影响,对肾脏也不利,故不宜用。

(4)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并发灰色综合征,不宜用。

(5)维生素K3、K4、磺胺类药物、新生霉素、三乙酰竹桃霉素、伯氨喹啉等易引起新生儿黄疸现象,不宜用。

(6)杜冷丁、吗啡、可待因对敏感者易引起中毒,应慎重使用。

新生儿喂药方法

新生儿的味觉是很敏感的。给新生儿喂药,应注意以下5方面:

(1)苦味药物应放少许糖以减少苦昧,使新生儿不致拒食。

(2)喂药前不要哺乳,以免拒食。再则饱食后喂药易引起呕吐,故不宜饱食后喂药。

(3)喂药时禁忌捏鼻孔强行灌入,以免药物呛八气管而致窒息。可用小匙盛药后,顺着口腔的颊侧慢慢地喂入嘴内,这样不易呛咳。

(4)喂完药后,可喂一点温开水,让口腔中的药物全部进入胃内。

(5)注意药片要磨成细粉,调成糊状才能喂。

上述内容介绍了新生儿用药禁忌和喂药技巧,相信大家现在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吧,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要忽视了对新生儿用药的正确认识,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新生儿用药注意事项 忌选用新药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患病会选择一些最贵最新的药物,而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更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因此选择常见的传统药物更安全。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护理 用药

新生儿用药要慎重。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疾病,不要随便给小儿用药。

给宝宝喂药有技巧

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1)洗净双手及奶瓶,将药片碾碎成粉放于纸上;

(2)奶瓶内放入少许糖水或果汁水,然后将奶瓶上的乳头取下,乳头向下,用左手拇指、食指捏住乳头出孔,右手持药粉缓缓倒入乳头内顶端(乳头内湿的更好,药粉易贴于壁上);

(3)奶瓶倾斜至10°左右,然后将乳头轻轻拧到奶瓶上,此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把乳头内的药粉掉入瓶内;第二,不要使瓶内的水流入乳头;

(4)让患儿平卧后,将奶瓶乳头放于患儿嘴角处,患儿即张口,这时将奶瓶尾部慢慢抬高,使水流入乳头内,随着患儿的吸吮,乳头内的药粉随水被患儿咽下。喂药后将孩子抱起,轻拍背部,除去胃内空气,避免孩子在喘气时将药液吐出。

这种给药方法简单易行,无任何不良作用。尤其适合小儿夜间发烧时及时服药。但是有两点应注意:

(1)奶瓶内的甜水不要太多,以20ml左右为宜。

(2)患儿吸吮后,应注意观察奶瓶乳头内的药粉是否已完全吸净。

新生儿喂奶粉禁忌

1.奶粉不可过量

有的家长认为,奶粉如果调浓一点营养会更加丰富,宝宝还能吃得饱饱的。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奶粉冲调过浓,不仅宝宝成为不容易吸收,还会给肠胃增加负担,引起腹泻腹胀等问题哦。

2.换奶不可太频繁

不少家长很喜欢给宝宝换奶粉,这两天吃这种,过两天又吃那种。其实这样对宝宝的伤害是很大的,因为宝宝还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各项功能还不健全,如果换奶太频繁,宝宝还要重新适应,而且还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可说是得不偿失。

3.奶粉要现冲现喝

有的家长喜欢提前给宝宝冲好奶粉,然后等宝宝饿了再热了喝,觉得这样方便又省事。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泡好的奶粉在没吃过的情况下,常温保存多不可超过2小时,若放入冰箱,多不能超过24小时。如果喝过的奶还有剩余,则只能丢弃,而不能留到下次再喝。

新生儿喂药小技巧

1、给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研磨成粉状

把丸、片剂研成粉状溶于糖水或温水中倒入奶瓶,让小儿像吸奶一样服药。但要把沾在奶瓶上的药液加少许开水涮净服用干净,否则无法保证足够的药量。

2、可以将溶好的药液用小勺直接喂进宝宝嘴里

喂药时,最好把宝宝的半卧头偏向一侧,把小勺紧贴宝宝嘴角慢慢灌入。等宝宝把药全部咽下去,再用勺喂少量糖水。

3、喂汤剂中药时,掌握药量有技巧

要把药量煎得少一些,以半茶盅为宜。每天分3-6次喂完,可加糖调匀后倒入奶瓶喂用。

4、滴管滴灌法

如病情较重,可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后,将管口放在宝宝口腔颊粘膜和牙床间慢慢滴入,并要咽一口再喂一口,第一管药服完后再滴第二管。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挤滴药液,并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

5、喂药时间有讲究

宜在两餐奶之间,喂药前不宜喂饱奶,以免饱后小儿拒绝服药。

6、新生儿服药有禁忌

给新生儿服药时应注意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甚至影响新生儿的食欲。

新生儿用药注意事项 按时服药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快,药物排泄也快,应该按时服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此外,新生儿起病急,发展快,要及时用药,并且用药要讲究适应,不能滥用。切忌一次忘记喂药后就把两次的量合在一起喂。

哺乳期妈妈用药6大禁忌

哺乳期用药禁忌1:不可自己乱服药

哺乳期妈妈需要用药时,应该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哺乳期,当然,更不能自作主张,自我诊断,自己给自己开药吃。

哺乳期用药禁忌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妈妈用药量的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只要服的药在安全范围内,就不应该中断哺乳。

哺乳期用药禁忌3:不可滥用中药

中药无毒只是相对而言,有些中药成分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者有回奶作用。所以哺乳期妈妈吃中药也要慎重。

哺乳期用药禁忌4:不宜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含有一直泌乳素生长的药物成分,会使乳汁分泌量下降。而且,避孕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或者女婴阴道上皮增生。

哺乳期用药禁忌5: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

服用药物时,为了减少宝宝吸收的药量,妈妈可以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最好是间隔4小时以上,以便更多的药物代谢完成,使母乳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

哺乳期用药禁忌6:对婴儿影响较大药物

下列药物对新生儿、婴儿影响极大,哺乳期的妈妈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应暂停哺乳,停药后也要隔数天才能继续哺乳。

抗生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镇静催眠药:鲁米那、安定、氯丙嗪等。

镇痛药:吗啡、可待因、美沙酮等。

抗甲状腺药:碘剂、他巴唑、丙硫氧嘧啶等。

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等。

其他药:磺胺药、灭滴灵、痢特灵、异烟肼、阿司匹林、麦角、水杨酸钠、泻药、利血平等。

相关推荐

新生儿退黄疸用什么药

首先新生儿黄疸它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顾名思义它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正常的宝宝时2-3天出现,4-5天到高峰期,然后慢慢的会消退,足月的宝宝两周是可以消退的,这种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的。如果出现了黄疸明显的增高,它属于病理值,就是他的一个值是比正常宝宝是偏高的,这种一般是建议住院,住院由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看需要做什么治疗,一般市面上常见的一些退黄药,主要就是中成药和活菌,中成药要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辩证看他适不适合吃这种退黄药,所以一般黄疸高,建议去新生儿科,由新生儿医生

如何才能更好的给新生儿喂药

概 述一般给新生宝宝喂药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在出生两周左右的宝宝就需要喂食维生素D胶丸或者是鱼肝油丸,滴剂还是比较好喂。一般的新生儿爸妈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喂,这是我在医院护理新生儿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帮到新生宝宝的父母们。 步骤/方法:1新生宝宝一般还没有太大力气,喂药一般不是太困难,但是宝宝太小容易抢着宝宝,所以再给宝宝喂药时可以把宝宝抱起来,头部高一点,便于宝宝下咽。喂胶丸维生素D胶丸,是国际卫生组织标准的预防婴幼儿疾病的药物,在母子出院的时候一般医院都会给。 2喂片剂,

奶水不足的妈妈如何改善

1.寻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 如妈妈和婴儿是否生病,妈妈的乳头有无异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同时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给哺乳的妈妈使用止痛药和镇静剂;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避孕药,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2.纠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 最常见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婴儿的吸吮时间不够,妈妈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喂养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可能长达8个小时;出生1~2个月的婴儿,每天应哺乳8~10次;3个月的婴儿,24小时内哺乳次数至少有8次。 3.注意喂养技巧。 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免

新生儿哺乳喂养的禁忌

1、忌轻易放弃哺乳:母乳,母婴之间的血脉纽带。母乳的好处人尽皆知,妈妈们也都清楚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发育是有极大帮助的。 2、忌喂奶时间过长:正常婴儿哺乳时间是每侧乳房10分钟,两侧20分钟已足够了。从一侧乳房喂奶10分钟来看,最初2分钟内新生儿可吃到总奶量的50%,最初4分钟内可吃到总奶量的80%~90%,以后的6分钟几乎吃不到多少奶。 3、忌生气时哺乳:人体在生气发怒时,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梢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过量分泌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在人体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血

新生儿技巧

第一步:把手放在新生儿头下 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到新生儿的头下,用手掌包住整个头部,注意要托住新生儿的颈部,支撑起他的头。 第二步:另一只手去抱屁股 稳定住头部后,再把另一只手伸到新生儿的屁股下面,包住新生儿的整个小屁屁,力量都集中在两个手腕上。 第三步:慢慢把新生儿的头支撑起来 这个时候,就可以慢慢地把新生儿的头支撑起来了,注意,一定要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否则他的头会往后仰,这样会不舒服。妈妈要用腰部和手部力量配合,托起新生儿

新生儿护理技巧

妈妈对于新生儿在生命中出现,刚开始还是有些紧张的,不知道该从而做起。不过妈妈不需要担心,这里为您介绍四点新生儿护理技巧,包括新生儿皮肤护理、眼睛护理、耳鼻以及肚脐护理,这些部位都是新生儿身体比较敏感的部位。以下关于新生儿护理技巧能够帮助妈妈能让新生儿健康成长。 1、新生儿皮肤的护理:新生儿不需要肥皂。肥皂是一种脱脂剂,而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新生儿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所以6个星期前只能用水洗。6个星期后,可以用肥皂。妈妈也许想要试试一种特别的液体肥皂,这种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里就行,无须冲洗。一定要用沾有

关于喂宝宝吃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喂药时的小技巧 尽量把药沿着嘴角顺入,不要直接放在舌头上,因为舌头味觉较敏感,很容易感觉到药的苦味。 较大小孩已开始用药粉,喂药时应将药粉完全溶于开水中,以免吃进后不小心将药粉喷出。 可利用滴管、针筒式喂药器协助喂药。而较大小孩经说服后愿意吃药,可用汤匙喂,但绝不可用在强喂婴幼儿吃药时,以免造成受伤、呛咳。 药粉泡开水时要完全摇匀,以免颗粒留在嘴巴,让宝宝口里一直残留药的味道,尤其是抗生素。 喂宝宝吃药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不可欺骗。专家指出,有些父母会欺骗孩子,这些药是好吃的糖果,这是很危险的作法,因为孩子

小儿如何正确用药

1.“拖”不可靠,及时用药。小儿生病往往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如不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小病有时也可酿成大恙。如常见的腹泻或胃肠炎,如不及时控制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脱水、休克甚至发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而危及生命。因此,小儿用药在诊断清楚的前提下应讲究用药及时,不可拖延。 2.新生儿及未成熟儿谨慎对待。新生儿及未成熟儿的生理机能更不健全,尤其是酶系统活力低下,用药不当很容易发生中毒。如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3.剂量计算要合理。小儿用药量有时按年龄计算,有时按体重计算,有些药物按体重计算是根

新生儿湿疹日常要注意些什么

1、要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经医院诊断及时用药,禁止涂擦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膏,为避免感染,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2、药正确的着衣。适合穿棉布类服装,颜色浅,棉质柔软,同时衣服不宜过紧,要宽松,被子薄厚适宜。为防止宝宝指甲过长抓破皮肤,应佩戴婴儿小手套。 3、要正确使用化妆品。新生儿身体油腻,家长们喜欢用碱性比较大的香皂清洗宝宝的身体,这是不正确的,清水洗澡无刺激比较好。 另外家长不要为宝宝擦除擦脸油外的任何化妆用品。

新生儿用药应考虑哪些 慎重用药

新生儿器官发育欠成熟,尤其是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功能与儿童,成人相比较低,计算药量时最好根据新生儿年龄,体重来计算,才能保证剂量不至于不足或过量而影响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避免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类固醇或某些含激素制剂,以免影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