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滥用止痛药
不可滥用止痛药
目前常用的止痛药主要可分三类: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解热止痛药,第二类是非阿片类中枢性止痛药,第三类是阿片类中枢性止痛药。
“去痛片”这个字眼,我相信绝大多数都听说过或用过,特别是年龄较长者,比如肌肉痛、关节痛、头痛、牙痛、腰痛……一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它,止痛药也是家庭药箱必备的药品。然而目前医院或市面上的止痛药品种繁多,再加上一些媒体不规范的广告影响,让缺乏医药知识的普通民众在选用的时候感到困惑。
自从1898年阿司匹林首次合成以来,100多年间有数十种、数百个品牌的止痛消炎药问世,在解除人们疼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止痛药也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目前常用的止痛药主要可分三类: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解热止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另外还有布洛芬(芬必得)、双氯灭痛(扶他林)、消炎痛、扑热息痛、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还有解热作用,不具成瘾性。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全世界大约每天有3000万人在使用,主要用于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等中等程度的钝痛效果较好,对轻度癌性疼痛也有较好镇痛效果,对外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是无效的。随着此类药物使用的增多,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临床上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这一类止痛药造成的。
第二类是非阿片类中枢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阿片类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适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亦用于手术后止痛、创伤痛、癌性痛、关节痛、神经痛及分娩止痛。
第三类是阿片类中枢性止痛药,该类药物属于强效镇痛药物,它们在镇痛剂量时可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但并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同时因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不愉快情绪也可以得到缓解,这有助于耐受疼痛,多用于剧烈疼痛。因其连续多次使用后有成瘾性等不良反应,故此类药物又称为“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国家对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仅限于急性剧烈疼痛的短期使用或晚期癌症疼痛病人。
红参不可滥用
冬至一到,进补者日渐增多。人参为补中之王,帮为冬令进补之佳口。然而人参虽可强身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则有害无益,还会出现一种“人参滥用综合症”。尤其是红叁,其性温、味甘,是一种经过蒸煮后的人参,所以香味较浓,色呈暗红。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所虚及阳虚体弱者,冬天怕冷、阳虚明显者服用有显著效果。
但如无阳虚体片,或高血压(收缩压超过180mmhg以上者)、阴虚火旺或急性病等患者,忌用红参。如用食红参,则易引起脑溢血等脑血管意外,使病情加重。青少年亦不宜服用红参。如体质壮实之人,40岁以下的健康人,精力充沛,阳气旺盛,以不服为佳。
总之,进补应“因人制宜,量体施补”。
牙痛该怎么选药
1.须对症下药
牙疼要选合适的药,首先要清楚引起牙疼的原因和疾病的状况。临床上,最容易引起牙疼的疾病有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
牙髓炎的炎症部位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药物要通过细小的根尖孔才能到达,可以说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彻底治疗牙髓炎,所以牙髓炎“无药可治”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牙髓炎带来的疼痛,止痛药有一定的作用,而当疼痛剧烈时,止痛药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当发生牙髓炎时,最好是找牙科医生,对病牙进行治疗和处理。
一股情况下,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细菌侵犯到牙根尖周围的组织便造成了根尖周炎。炎症早期病人会觉得牙齿有浮起感,容易咬到病牙,牙齿咬合时感到疼痛。
早期根尖周炎由于炎症的范围比较小,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对控制炎症虽有一些帮助,但意义不大。专业的牙科医生仍然建议局部引流和用药,通常牙科医生会从牙齿疏通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并在局部放置消炎止痛药物,如樟脑酚等。
根尖周炎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范围扩大,可能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化脓,甚至出现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
这时,就有必要对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患者可以加用去痛片等止痛药,疼痛剧烈者还可以在病牙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等。
而冠周炎多发生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炎症初期,病人觉得牙龈肿胀疼痛,咀嚼吞咽或开口活动时疼痛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重;严重时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法张口,甚至牙关紧闭。
冠周炎的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常用生理盐水和2%的双氧水冲洗局部,再放置碘甘油,最好每日1~3次,再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如果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排脓。如果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甚至全身发热、疼痛等,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
2.合理使用抗生素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其作用范围亦不同。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注意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才能合理用药。
就抗菌谱而言,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及抗少数革兰氏阴性菌。氨基糖甙类、氯霉素类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阳性菌。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为广谱抗生素,既可抗革兰氏阳性菌,又能抗革兰氏阴性菌。而多粘菌素则仅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口腔内有多达350多个菌属,其中大多数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一部分为需氧菌。因此,在治疗牙髓病感染使用抗生素时,患者应选用抗厌氧菌与抗需氧菌的药物联合组成方剂,以杀灭混合感染的细菌。
在选用抗需氧菌抗生素时,患者应考虑到有存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同时感染的可能,故须选择一种广谱的抗生素,或选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与抗革兰氏阴性菌的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另外,使用一种抗生素不宜超过一个星期。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会造成耐药性,使得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发展为颌骨骨髓炎,小病变大病,而且不可逆转。
几乎90%的颌骨骨髓炎都是因为烂牙、牙周炎、智齿等牙源性感染直接扩散引起,而且常常都与抗生素使用不当有关。
3.不可滥用止痛药
口腔疾病不能滥用止痛药。很多止痛药是复方成分,例如ABC里面含有的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用完后就不能拔牙,否则容易引起大出血。
有的止痛药成分中含有易过敏物质,过敏患者一旦服用,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另外,如果服用止痛药以后牙不疼了,患者就诊时医生不能正确诊断是哪颗牙疼,也容易延误诊治。例如,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往往与牙髓炎疼痛的症状混淆,有的患者认为是牙疼就大量服用止痛药,但这样往往收不到好的疗效。三叉神经痛需要找神经科医生治疗。又如,有智齿冠周炎的病人服用了止痛药以后,疼痛会暂时得到缓解,但由于带病灶的牙没有拔除,就会反复发作引起间隙感染或多间隙感染。患者可高烧不退,有的出现脓胸等严重后果。
颞关节痛的病人如果长期吃止痛药,会产生耐药性,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该病不是吃止痛药就能痊愈,这些病人应该找专科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
总而言之,护理牙齿应注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发现蛀牙,要及时治疗。
消化不良胃胀气别滥用止痛药
消化不良
症状原因-进食后上腹饱胀,积食感强烈,并出现胃灼热、胀气、恶心、腹泻、打嗝、放屁、食欲不振。因胃肠蠕动不佳、贲门松弛而胃酸逆流、胆囊疾病而起者,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因吃太快、咀嚼不足、食物难消化、暴饮暴食、菸酒、压力、过劳而致者,为“消化性消化不良”。
你能做的纾缓宜忌
宜:暂停一两餐,或每餐少量,选高纤、高酵素食物:萝卜清汤、空心菜、山药、山楂、木瓜等;吃东西尤其要细嚼慢咽。饭后适量散步,或休息30分钟后,可做伸展操,帮助肠胃蠕动。
忌:饭后勿剧烈运动,也不宜躺平;睡前3小时不进食。少吃辛辣、油炸、高脂肪、糯米等;避免易产气食物,少喝汽水、啤酒;高纤水果只宜适量,如凤梨、柑橘、龙眼。
医生能为你做的事
连续3天消化不良建议就诊。医生可能给制酸剂缓解不适,或乳酸菌、促进胃肠蠕动的药;安排照胃镜等查出发炎原因。
胃胀气
症状原因-胃里有空气积聚,上腹闷胀,用指节轻扣有空心的声音,并觉恶心、想吐、腹泻。常见是因进食太快、边吃边讲话、饮食过度油腻,或吃到容易产气的食物。若是大肠激躁症者,胃胀气、便秘、腹泻都是常见症状,可能轮流发作。
你能做的纾缓宜忌
宜:顺时钟轻轻按摩从上腹到下腹(可用薄荷或茴香精油,轻抹在肚脐边),或来杯薄荷茶、洋甘菊茶缓解不适。平日进食细嚼慢咽、勿边吃边说话;睡前做排气运动,躺着曲膝、双手环抱小腿3?5分钟。
人参不可滥用
人参,有人称为长生不老果,认为吃它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但人参虽好,不可滥用。
人参具有补气、安神、生津止渴等功效。在病人出现气虚微细、呼吸短促、脉搏细弱、冷汗自出等症状时,可服用人参。现代研究资料表明人参具有抗癌活性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大脑有镇静强壮作用,可抗缺氧、抗疲劳。对癌症术后及癌症放疗、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并非人人皆宜服用。中医临床认为凡体弱虚寒而阳气不足、胃有湿者禁忌。面色苍白、畏寒怕冷、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跳缓慢、大便溏稀、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感冒咳嗽痰白,或急性感染有湿热症状如发热口渴、面红耳赤、尿黄、大便秘结者,也不宜服用。否则会伤阳气,损害健康,从而出现体温下降、心律变慢、怕冷、腹痛腹泻等症状。我给你讲讲前几天遇到的一件事。一位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看病,说这几天突然说话不清、言语不利,请求大夫给开些中药治疗。经各方面检查,老人身体各器官未见异常。进一步询问病史,得知他最近一个月服用了儿子孝敬他的人参,每天嚼小指大的一段。起初有些咽喉干燥、大便不畅,但未在意。后发展至全身有热的感觉,说话也不太流利了,才来就诊。经过我们治疗后,病情才逐渐好转。这就是滥用人参的结果。
以前没有服用过人参的人,初次服用时用量宜少。可先切几片隔水蒸,试着服用也可以在服用前请有经验的医生看过舌苔、脉象后再做决定。
月经期肚子疼吃什么药
月经期肚子疼吃什么药?这是很多女性在月经期间都会面临的问题,女人痛经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了,这种疼痛男人永远理解不了,所以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专家介绍说,痛经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少女,原因与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寒冷、情绪心理因素有关而无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或结婚与生育后,一般可以自愈。继发性痛经常见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表现为疼痛逐渐加重,多呈周期性发作,或非经期小腹有隐痛而行经前后加重。此外,常伴有不孕及月经失调,往往需要药物治疗。
专家提醒,切不可滥用止痛药。在临床上有一些女性,一痛经就吃止痛药,会掩盖妇科疾病症状,到发现时,往往已经恶化,长期服用止疼药更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专家介绍痛经治疗首选。有痛经特别是持续痛经的女性,很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等疾病的报警信号,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此导致不孕。因此有痛经的女性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莫掉以轻心。
北京治疗不孕不育有承诺的妇产科专科医院,对150余种可引起不孕不育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综合全面的精确诊断,并针对病因开展以体内助孕技术为主的有效治疗。已经治愈了很多患者,相信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止痛药如何分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疼痛时,常不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合理使用止痛药,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止痛药大体可分三类,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止痛药,是很“讲究”的。
一、解热止痛抗炎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扑热息痛等,止痛作用比较弱,虽没有成瘾性,但如果用法不当,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因使用范围广泛,临床报告的止痛药不良反应主要是这一类药物造成的。
二、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其止痛机制与阿片类药不完全相同,故列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曲马多的止痛作用较弱,为吗啡的十分之一。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三、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反复使用会成瘾。国家对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
中成药不可滥用
中成药的使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深得广大病人欢迎。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受“中成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不适当地应用和滥用中成药,以致达不到应有的疗效,不仅造成中成药大量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中成药的声誉。因此有必要强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1、必须对症用药
中成药是根据各种病证研制的,各有其适应证,必须根据病人的症状适当选用,才能有的放矢。例如用于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种类很多,但有的用于风热感冒,有的则用于风寒感冒。若相反使用,不仅不能治病,而且会加重病情。还有些人往往只看药名,不了解药的功效就盲目用药。如有些年轻的妈妈见药房有“肥儿丸”出售,就到医院要求开方购买,以为这是儿童的滋补强壮剂。殊不知“肥儿丸”只是治疗肠道寄生虫的成药。也有人将治疗关节酸痛及腰酸膝软的“人参再造丸”、“补肾强身片”等作为滋补强身药服用,就是因为只看到药名上有“人参”、“补肾”的字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
正确的服药时间是药效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中成药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服药时间,只有适时服药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反之,则会削弱甚至消除其应有的效果。如胃痛宁、胃乐是专治胃酸过多性胃痛的中成药,该药只有在每次饭前服用,才能中和胃酸起到缓解止痛的效果。若是饭后服药,就会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一般来说,多数中成药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可借助食物减少它对肠胃的刺激。滋补药,尤其是膏滋类,空腹时服用有利于消化吸收。杀寄生虫药,亦宜空腹服,有利于杀灭寄生虫。抗疟药,则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丸、酒剂等,则应每日定时服用。
3、当心中成药的副反应
一般人以为中成药无副作用,其实中成药服用剂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也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据报道,有一男孩因患感冒,发热咽痛。其父治病心切,将“喉症丸”1瓶(30粒)令孩子口中含化(正常剂量成人为5—10粒),次日孩子就出现全身发痒、口唇肿胀麻木、口腔糜烂等中毒症状。其他,如治疗哮喘的“黑锡丹”,含有青铅,服用剂量过大,就会引起铅中毒。云南白药的每次用量为0.2—0.3克,若一次量超过0.5克,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常用的“杏仁止咳糖浆”,杏仁中所含的微量氢氰酸是化痰止咳的有效成分之一,过多服用也会发生氢氰酸中毒 事故。 近几年,服用中成药引起的毒副反应有大量报道,证明“中成药无副作用”的说法是不 正确的,因此在治病服药时须谨慎,不可滥用。
4、注意服药禁忌
所谓服药禁忌,即服用中成药的特别注意事项,是人们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有些药并非人人可用,二是忌口。中成药有不同的剂型,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如不善饮酒和阴虚火旺之人就不可服用酒剂;胃功能差的人,膏滋类成药油腻碍胃,非其所宜。对于妊娠妇女,禁用的药物则更多,一般来说,凡是滑利、泻下、通经去瘀、行气破滞、活血疗伤,以及毒性较大的有碍胎气的中成药均属禁用或慎用范围,如常见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跌打丸、七厘散、麝香虎骨膏,解暑辟秽的行军散、痧气蟾酥九等,因其芳香走窜力强,孕妇服后易引起流产。有些毒性大的药物,会造成畸胎和死胎。忌口是服用中成药一个特点。服药期间一般忌生冷、油腻、腥臭及难消化的食物。
女性经期间腹痛怎么办
专家介绍说,痛经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少女,原因与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寒冷、情绪心理因素有关而无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或结婚与生育后,一般可以自愈。继发性痛经常见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表现为疼痛逐渐加重,多呈周期性发作,或非经期小腹有隐痛而行经前后加重。此外,常伴有不孕及月经失调,往往需要药物治疗。
专家提醒,切不可滥用止痛药。在临床上有一些女性,一痛经就吃止痛药,会掩盖妇科疾病症状,到发现时,往往已经恶化,长期服用止疼药更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专家介绍痛经治疗首选。有痛经特别是持续痛经的女性,很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等疾病的报警信号,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此导致不孕。因此有痛经的女性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莫掉以轻心。
滥用止疼药的危害 滥用止痛药的危害
1、掩盖病情
2、容易成瘾
3、引起过敏反应
4、损害造血系统
5、胃黏膜损害
6、引起中毒性肝炎
7、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
8、诱发肿瘤
9、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0、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11、妊娠期的不良反应
12、损害听力
材料:艾叶60克、生姜15克、生葱2-3棵、烧酒适量
用法:前3味药捣烂,用布包好。然后,将其蘸热酒,涂擦患处。一般腰疼病患者,涂上一两次,就再也不疼了。
功效:使用2次就不痛了。适用于因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很多人知道用热水泡脚对身体非常好,如果用艾叶泡脚,那更是胜吃补药。
艾叶泡脚对预防小儿感冒有着很大的好处,那么除了这些
艾叶泡脚具有祛寒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艾叶泡脚还有引火下行的作用,那么这个作用对我们艾灸人特别好。更何况现在春天天气干燥,你做艾灸处理不当,容易上火,这时,你泡泡脚,再搓搓脚,效果就很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及抗过敏作用。
所以艾叶煎液熏洗双脚能止咳的原因之一,就是口鼻吸入了艾叶的挥发气体,同时人的足底经脉丰富,肝、脾、肾等经络均循布足部,用艾叶煎液熏洗双足,循经脉入肺肾,温驱寒邪、肺气得宣、气得纳、咳喘得止。
艾叶泡脚还能很好的治感冒哦。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要泡到身体发汗,可以有效治疗小儿感冒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
冬季腹泻的用药误区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
许多患者一有腹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用复方新诺明或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腹泻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即便是感染性腹泻(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等引起),在选用抗生素时,也要先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切不可滥用抗生素。
误区二:滥用止泻药
有些患者发生腹泻后,就马上使用止泻剂,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此时如果使用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当然,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止泻剂。
误区三:滥用止痛药
部分腹泻患者常用止痛药来止腹痛,其实这种做法不妥。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或加重病情,如果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还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对于轻度腹痛者,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来缓解腹痛,重度腹痛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剂。
误区四:频繁换药
一些腹泻患者治病心切,用药1-2天后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其他药品。其实,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按规定的疗程用药,当然达不到效果。再则,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反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要按规定的疗程用药,不可随意频繁换药。
误区五:过早停药
少数腹泻患者常依症状服药,即腹泻重时多服药,腹泻轻时少服药,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而使腹泻复发,或由急性腹泻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更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