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7个月婴儿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7个月婴儿
大运动:独坐自如
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
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怎样判断婴儿智力是否正常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1.婴儿是否爱笑
一般来讲,出生4~6个星期的婴儿就开始会微笑,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刚开始婴儿的微笑往往是在浅睡时出现,再长大一些,婴儿可能会在睡梦中会咯咯地笑出声来。
有些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发现,从婴儿的微笑中可以大致了解其智力发育的情况。爱笑的孩子要比不爱笑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好一些。如果婴儿出生8~10个星期后,仍不会笑,那么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着问题。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2.婴儿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新生儿瞳孔对光有反应,但因视黄斑区细胞较少,眼肌调节不良,故视觉很不敏锐,视力范围最远为60厘米,20厘米内视觉最清楚,并能短暂注视。婴儿4~6周能在水平方向用目光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90度,12周时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会转头朝向母亲。12~16周时,看见成人拿奶瓶准备给他(她)喂奶时,会张开嘴等着。如果到了6个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发育不正常。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3.婴儿睡眠是否太多
新生儿每天绝大部分都在睡觉,随着他的长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清醒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婴儿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一定限度,整天都在昏睡,连喂奶都有困难,则可能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4.婴儿动作发育是否正常
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握住放到他们手里的一切东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就是抓握反射。婴儿只有在出生3个月以后抓握反射消失时,婴儿才能有意识地握物。
这时他们往往躺在床上,玩自己的手。但在出生6个月以后,他们大多停止对自己肢体的玩弄。智力发育异常的儿童在6个月以后直到1周岁仍会出现玩弄自己手的现象。6~7个月的婴儿能弯腰拿取离自己较远的物体,并能将物体在自己的两手之间传递; 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有咀嚼食物的动作,能自己吃饼干。9个月的婴儿能随意放掉或扔下物体,并常常以此为乐。上述这些也可以作为了解婴儿智力发育状况的参考。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5.社会性发展是否正常
婴儿刚出生后,还不会认人,谁抱都一样,一点也不认生。3个月以后,婴儿开始认人了。当父母或亲近的人走近时,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有时还会手舞足蹈。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为害怕、躲避,甚至惊哭,常常把脸埋在母亲怀里,而一旦看见亲人,就张开双臂,想让人抱他。这说明孩子此时已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了明显的记忆。如果孩子已满8个月,仍没有怯生现象,则要考虑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婴儿智力发育参照标准表
1个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3个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语言:笑出声。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5个月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语言:对人及物发声。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7个月
大运动:独坐自如。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9个月
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社交行为:表示不要。
10个月
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语言:模仿发语声。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11个月
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社交行为: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12个月
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适应能力:盖瓶盖。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有些宝宝智力发育有问题,但妈妈不一定能够及早发现,尤其是比较小的宝宝,更容易被忽视。老人们常常称赞那些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孩子为“乖”,殊不知这正是孩子行为障碍的表现之一。这种乖是因为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较差的表现。由于爸妈的误解,致使这些孩子在早期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所以早期观察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1个月婴儿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
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幼儿智力发育标准是什么
幼儿智力发育标准
宝宝1--3周岁的时候,属于幼儿期,这个时期智力开发十分重要。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发展情况,及时引导教育宝宝,为智力发育打好基础。那么,幼儿智力的发育的标准是什么呢?
12个月:能站立,扶床沿或搀着手能跨步,会用拇指、食指拣小球,能放下手中东西,能理解“给我”、“再见”,会叫“妈妈”、“爸爸”等。
15个月:会独走,从坐位站起,能指出自己的眼、鼻等,能用姿势表示要大、小便,能听懂一些日常用语。
18个月:能爬台阶,扶着栏杆上楼梯,会用匙,翻书,认识图中一些东西。
2岁:会跑,扶着栏杆下楼,能站着踢球,会说5个字的短句,会戴帽子、提好裤子,白天能控制大、小便。
3岁:能倒退走,两足交替上楼梯,会数到10,会控制大、小便,会学大人做清洁工作,会画人像等。
以上是正常婴幼儿应达到的智力发育水平,可作为估计幼儿智力发育的标准。如果一个孩子实际达到的发育水平比正常小儿智力发育出现的时间迟,说明这个小孩可能有智力落后。如一个4个月的孩子,只具备两个月或3个月小儿的发育水平,说明这个孩子可能有智力发育落后。而动作提前1个月出现则有可能是超常儿童。
幼儿智力发育迟缓的表现
初为人父母,很多育儿知识都是懵懵懂懂。可是,对于宝宝智力发育这个关键切不可大意。爸妈多关注宝宝的同时,也无需过分紧张。不少家长时常担心的问题就是,宝宝这么大了,还不会说话,这是发育迟缓吗?一般来说,3岁以内孩子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则高度提示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1、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部分患儿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
2、宝宝吸吮能力差,咀嚼晚,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
3、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
4、满百天婴儿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
5、满百天后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到6个月时不能表现出自然的笑容。
6、半岁后注视手和玩手的动作仍持续存在。
7、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6个月时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移动的物体,不能朝发出声响的方向转头,不能自己翻身,无CR帮助不能坐稳。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3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婴儿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婴儿的微笑和哭声,是一种本能的情绪活动。
哭声是身体某种不适的瓜,而微笑则是身体舒适的表现。父母若以脸?物忽隐忽现来刺激婴儿的视觉,或以说话声?铃声来刺激婴儿的听觉,可以诱发婴儿心理瓜而微笑。这样既可使视觉和听觉得到锻炼,同时也对婴儿最初的智力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笑是婴儿与人交往的开端。父母也可从笑声中了解婴儿的心理世界,也可以从笑声中了解婴儿的智力发育水平。研究发现,爱笑的婴儿其智力发育水平比不爱笑的婴儿要略高一些。因为不爱笑的婴儿,往往心情压抑,感情忧郁,不愿意与人交往,从而影响婴儿获得信息,而不利于智力发育。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婴儿的微笑,要让婴儿经常拥有微笑,在欢声笑语中茁壮成长。
正视孩子的哭声
婴儿不会讲话,不能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是不舒服?是不称心?还是……而只会用哭声来表达。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哭声有所辨别:有病哭,或无病哭,还是无故哭闹。有病哭闹应及时时送医院治疗。无病哭闹是饿?渴?尿布湿了,或受冷?太热,或衣服穿得不舒服等,经护理或改变就会安静。若是无故哭闹,则不要立即去抱他哄他,否则一哭就抱,久而久之则形成了坏习惯,"哭"成了向大人"示威"的武器。而要根据婴儿的年龄大小特点,去接触他,逗乐他。这对婴儿的智力发育有利。
心理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的1-2年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最关键时期。新生儿的大脑已具备了接受外界良好刺激的条件。早期教育从新生儿开始,可使大脑获得足够的刺激,即使大脑在功能上和结构上更趋完善,又促使潜在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
1-12个月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婴1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
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婴2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婴3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婴4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90度、扶腋可站片刻
精细动作: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高声叫、咿呀作声
社交行为:认亲人
婴5月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
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言: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婴6月
大运动:俯卧翻身
精细动作:会撕纸、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叫名字转头
社交行为:自喂饼干、如会找躲猫猫(手绢挡脸)的人的脸
婴7月
大运动:独坐自如
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
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
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婴8月
大运动:双手扶物可站立
精细动作: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丸(直径:0.5cm);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正方形,边长2cm)
适应能力:持续用手追逐玩具、有意识的摇铃
语言:模仿声音
社交行为: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婴9月
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
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
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
社交行为:表示不要
婴10月
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
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
语言:模仿发语声
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婴11月
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
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
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
社交行为: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婴12月
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
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
适应能力:盖瓶盖;
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七个月大宝宝护理知识
在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长们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护理知识,加强营养卫生,预防“四病”发生。此时,宝宝长出了牙齿,要在辅食中加一点固体、半固体食物,使宝宝的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这样有利于出牙。
7个月后的婴儿,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腹泻的显著增多。增加母乳和辅食的营养含量,讲究清洁卫生,可使您的宝宝免受这些常见病的侵袭。得病后要及时送医院诊治。这时的婴儿,智力发育很快,要注意早期教育。多与宝宝说话、逗玩,适当做体操,可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和体格的发育。
婴儿发育特点:
第七个月婴儿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仍薄弱,因此容易得病,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胎儿期从母体中得到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已消耗殆尽,因而容 易患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与传染病人的隔离,减少到公共场合去,不要到有传染病人的家庭去串门。第七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物质需要多,母乳已 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必须及时添加辅食。
第七个月婴儿智力发育很快,家长应注意早期教育。
体重。婴儿体重第七个月增长 500克~550克,到第七个月末,体重达7000克~8000克。
身高。婴儿身高第七个月增长1.5厘米左右,到第七个月末,身长达65~70厘米。
头围。婴儿头围第七个月增长0.5~1厘米,到第七个月末,头围达41.5~43.5厘米。
出牙。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牙,先出下门牙,婴儿出牙时会出现流口水、烦躁不安,喜欢乱咬东西,甚至会有低热。这时不论是否已出牙,均应开始让婴儿咬饼干或吃半固体食物,使孩子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使以后能顺利出牙。
吸吮拇指。3~4个月婴儿吸吮拇指是很普遍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婴儿饥饿时常常把拇指或其他几个手指塞进口腔吸吮以示宽慰。对7个月以后的婴儿要阻 止吸吮拇指,但不必用强制手段。阻止的方法是婴儿吸吮母乳后,母亲应该让小儿的心理活动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母亲用温和的笑脸与婴儿对视一下,或者与婴儿 讲话,或用手指抚摸婴儿的躯干,或者与婴儿逗笑;在婴儿玩乐、情绪愉快的时候会忘记吸吮手指的动作,一岁以后仍有吸吮拇指的习惯,家长应研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