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干眼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病史
由于干眼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仔细询问病史对于干眼症病因的诊断十分重要,特别是以下几项病史,尤为重要。
(1)以往是否有出现皮肤损害或结缔组织病变。多种皮肤损害的疾病可能会伴发干眼症,比如银屑病、干皮病、多形性红斑、天疤疮、红斑狠疮等。
(2)以往是否有应用药物史。应用抗焦虑药(地西伴)、抗胆碱能药(阿托品)、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氯丙嗉、R受体阻滞剂(噻吗心胺)及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泪膜异常而导致干眼症。
(3)以往眼部是否曾出现过感觉异常或不适。
2、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可以选择泪液分泌试验、泪液蕨类试验、乳铁蛋白检查等辅助诊断干眼症情况,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试验:
1、泪液分泌试验: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泪液溶菌酶含量检查: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6、泪液渗透压检查: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 mOsm/L,可诊断干眼症。
7、乳铁蛋白检查: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70岁以上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8、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9、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参数越高干眼就越重。
10、血清学检查:了解自身抗体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确切诊断干眼症的方式
1、泪膜破裂时间:如结果小于10分钟则为泪膜不稳定。
2、活检及印迹细胞学:干眼症患者一般会出现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等症状。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就可以间接的评估出干眼症的严重程度了。
3、荧光素染色:结果为阳性代表角膜上皮有缺损,这个检查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4、虎红染色:这个检查的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检查,干眼症患者的检查结果一般角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5、泪液溶菌酶含量:含量小于1200μg/ml或溶菌区小于21.5mm的,则表示干眼症。
6、泪液渗透压:干眼症和戴隐形眼镜的人,泪液渗透压会比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为干眼症。这项检查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7、乳铁蛋白: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大于70岁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都可诊断为干眼症。
8、泪液清除率检查:这项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9、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这是为了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象比照,可推测出疾病的严重程度。
10、血清学检查:这是为了了解患者自身抗体的,此项检查有利于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干眼症的诊断。
警惕:秋季易得干眼病
时下已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凉爽秋天。不过,秋天虽然舒适但却干燥,一些每天工作都对着电脑的白领们开始觉得眼干、眼发热、看东西不清楚,有的还痒得厉害。专家认为,在空气干燥、不流通的环境中经常使用电脑,两次眨眼之间暴露的眼睛表面积增加及眨眼次数减少,会使泪液的蒸发加速而成为干眼症的诱因之一。这个季节,干眼症的患者有所增加,所以,此时人们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护。
因眨眼次数减少而易出现眼睛干涩
据眼科专家介绍,正常的眼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面健康的基础。泪液不仅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还有润滑眼球、保持角膜屈光系统的重要功能。眨眼是种保护性神经反射作用,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以保持眼球润湿而不干燥。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倘若长时间睁眼凝视变动快速的屏幕,眨眼次数常减少至每分钟四到五次,就会出现眼睛干燥酸涩的症状。同样,如果泪液分泌太少,这样角膜始终得不到湿润,整个眼球干燥无光,角膜上皮角化,有明显瘢痕形成,看东西时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眼睛有灼热感和异物感,视物疲劳,眼睛磨痛等形成干眼症。
干眼症诊断依靠症状
在干眼症的诊断中,十分强调患者的症状。只要有症状,即使客观检查结果是阴性的仍然可能被诊断为干眼症。如果客观检查是阳性,患者却没有感觉,是否诊断为干眼症就要慎重。干眼症可以分为泪液缺乏型干眼和蒸发过强型干眼,一种是由于人们眼泪分泌量减少造成,另一种则因为睑板腺分泌脂质的质和量异常,使眼表面正常泪膜蒸发加快,从而引起干眼。
很多患者在开始眼睛不适的时候喜欢先自己“治疗”,用抗生素、抗病毒眼药,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适宜干眼症的治疗,反而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因为不同的干眼症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是服用了某些药物而引起干眼症,则应把药物停掉;若是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等引起的,就要先治疗以上疾病。
有干眼症能割双眼皮吗
干眼症具体能否做双眼皮手术,需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轻度干眼症影响不大,但敏感患者术后干眼症的症状可能加重,而引起不适。建议在医院眼科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等检查后,确诊是何种干眼,如果比较重,一般暂时不建议进行双眼皮手术。
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
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注意用眼,造成过度用眼,使得自己患上干眼症,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对于怀疑自己患有干眼症的患者,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是很重要的,只有将干眼症诊断出来,患者才可以进行对症治疗,那么,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干眼症泪膜稳定性的评价
1、泪膜更新:干眼症患者泪膜更新时间延长,用荧光素清除时间来表示更新速度。眼中滴入5μl消毒的荧光素,在10、20、30分钟时,行Schirmer试验,将滤纸放于下睑1分钟,记录观察滤纸染色的情况。正常人在20分钟后荧光素染色消失;而Sjogren综合征的病人100%在20和30分钟时仍然存留;非Sjogren综合征的病人80%在20分钟时存留,56%在30分钟时仍然存留;睑板腺炎症的病人40%在20分钟时存留,但在30分钟时就都清除了。泪膜更新减慢使泪膜中的炎症介质滞留,加剧眼表的损害。
2、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BUT):这是一项检查泪膜稳定性的标准实验。检查从最后一次瞬目开始,记录荧光素染色的泪膜上出现第一个破裂点的时间,它因人、因一天的不同时间而异,小于10秒说明泪膜不稳定,所有干眼症的患者都有泪膜破裂时间的缩短。
3、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通过观察泪膜上一目标点反光的破裂时间来测量。
二、干眼症泪液成分的检查
有些眼科专家通过测量泪液中粘蛋白、乳铁蛋白和溶菌酶等成分的含量来帮助诊断干眼症。但这些实验有些是因为准确性差,有些是因为特异性差而较少使用。
三、干眼症泪液渗透压的测量
诊断干眼症大量的证据表明干眼症的眼表损害基本机制是泪液渗透压增加。可以用渗透压计或高级设备对眼中获得的微量泪液进行测量,但这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熟练的操作人员。
关于“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的文章就给大家说到这里了,干眼症的诊断在临床上并不难,只要患者听从医生的嘱咐就可以了,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每位患者。
得了干眼症还能戴隐形眼镜吗
长期用眼疲劳的人和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都容易患上干眼症,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还能不能戴隐形眼镜了呢?
一、干眼症患者可以带隐形眼镜吗?
专家介绍说,干眼症患者如果佩戴隐形眼镜的话,会使眼睛更加的干涩,尤其是当工作比较忙的时候,会忘记摘下眼镜,这样更容易对眼睛造成损害,所以患有干眼症的患者需要注意,一般干眼症患者佩戴的隐形眼镜是由要求的。
二、干眼症患者适合戴哪种隐形眼镜?
如果患者确有需要佩戴隐形眼镜,那么可以适当地改变隐形眼镜的材料和镜片的设计,有时会对改善干眼的症状有作用。使用抛弃型隐形眼镜对干眼症患者有帮助,日抛型镜片是目前为止可用于干眼症患者的最佳隐形眼镜。另外还要注意配戴方法和适当控制戴镜时间,最好每天不超过8小时,结合规范科学的护理,必要的定期眼科检查,能减少配戴角膜接触镜带来的不适或损害。最好选择更换频率较快的镜片,以减少镜片长时间佩戴后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问题。
温馨提示:专家建议,干眼症患者还是尽量不要戴隐形眼镜的好。但是,如果要戴就要选对隐形眼镜,患者可到眼镜店检查下眼睛,再让店员为你推荐。
夏天眼睛也会患空调病
炎炎夏日,在清凉的空调房里敲打键盘是上班族工作常态。不过,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要警惕眼睛也患"空调病"——干眼症。眼科医师提醒,干眼症患者不宜乱用眼药水"缓解眼睛疲劳",也不可做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否则会加剧干眼症状。
1干眼症患者不宜选用抗炎眼药水
2干眼症做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会加剧症状
眨眼有保持眼球湿润的作用,而当人一盯着电脑时,眨动次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空调房间一般比较干燥,加之电脑辐射等使眼泪的蒸发加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眼睛发干、发涩的不适感觉。
干眼症的临床诊断及检查方法
干眼症的临床诊断依据
1.泪液分泌试验
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
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
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膜、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
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sm/L,可诊断干眼症。
9.乳铁蛋白
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70岁以上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
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
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图检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参数越高干眼就越重。
13.血清学检查
了解自身抗体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干眼症的辅助检查:
1.Schirmer试验在KCS,反射分泌和基础分泌均受累,故SchirmerⅠ,Ⅱ试验,基础Schirmer试验和强制Schirmer试验的湿长均减少,但各种Schirmer试验反复检查,结果很难一致,严重KCS才明显减少,基础Schirmer试验较准确,但睑缘未麻醉,操作中需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睑缘的刺激,临床上多采用Schirmer试验,湿长≤5.5mm作为干眼标准,该方法错诊率只有1/6,强制Schirmer试验的湿长≤15mm,应怀疑干眼。
2.RB或LG活体染色1%虎红或1%丽丝胺绿滴眼后,睑裂区角结膜点状染色(也可其他形状但少见),4点以上,结膜呈底向角膜缘的三角形染色,点状或片状应考虑干眼。
3.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10s,泪膜破裂或出现永久性干斑,反复测定多次,结果很难一致,须连续测定3次,取其均值。
4.腮腺管X线摄影导管示斑点状阴影,管腔扩张或假囊形成,腺内管消失。
5.腮腺核素扫描核素摄入和分泌均减少,上升曲线缺如,酒石酸刺激无反应。
6.流涎测定减少树胶试验<10ml/10min;在无刺激情况下<1.5ml/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