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绑腿有什么危害 影响髋关节发育
宝宝绑腿有什么危害 影响髋关节发育
髋关节主要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在婴儿期,髋关节还处于不稳定期,如果孩子下肢可以自由活动,当他像青蛙一样外展,股骨头就处于髋臼里。这种状态可以让髋臼和股骨头可以互相刺激发育,让髋关节更稳定。如果孩子下肢被绑得笔直,股骨头就可能跑到髋臼外面去了。让他们失去构成稳定髋关节的条件,髋臼变狭变浅,股骨头和股骨颈也会变形,形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矫正。
婴儿绑腿科学吗
婴儿绑腿非常不科学。根据胎儿生理学特点,当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时,胎儿的姿势是呈弯曲状态。当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腿部还是会有一些弯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弯度,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如果采用婴儿绑腿的方式强行对宝宝绑腿,反而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同时,宝宝的肢体发育受到阻碍,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关于纸尿裤使用的问题
随着纸尿裤越来越普及,围绕着它的争议也从未中断过。有的家庭还因为年轻人跟长辈的观念不一样,吵翻天。下面就来解答一下大家关心的问题。
穿纸尿裤更容易得尿布疹吗?
不会。
很多人反对纸尿裤的原因就是觉得它不透气,对皮肤不好,宝宝容易长红屁股。其实无论是穿何种尿裤,都可能会导致红屁股,没有证据显示尿布比纸尿裤好,反过来也是。
引起红屁股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纸尿裤或者尿布,而是尿液和大便长时间接触宝宝的幼嫩肌肤。有些妈妈非常注重尿布的透气性,但是要知道,再透气的尿布,也只是透了「气」,尿液和大便并不会透掉,不管是用尿布还是纸尿裤,及时更换才是预防红屁股的关键。
穿纸尿裤会导致 O 型腿吗?
不会。
仔细观察的话,婴儿期宝宝都会有类似 O 型腿的样子,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一直保持着蜷缩四肢的体位,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等宝宝学会站立、行走,下肢骨骼的承重状态改变,会逐渐改善。
影响孩子发育、行走的 O 型腿的原因一般有佝偻病(维生素 D 缺乏所致)、先天性骨软骨发育不全、长期不良姿势导致下肢骨骼肌肉受力失衡等。
纸尿裤的原料是无纺布、吸水芯体和一些辅料(腰贴、弹性腰围等),即使吸收尿液后也是用手捏一下就能变形的东西,其强度远不能影响骨骼发育。小宝宝看上去很娇嫩,但骨头的发育绝对不是纸尿裤这种柔软的对手可以撼动的。
穿纸尿裤会影响髋关节发育吗?
不会。
就目前研究所得,影响髋关节发育的因素大部分都是先天的,后天因素比如绑腿等,和纸尿裤也没有关系。宝宝穿上纸尿裤之后微微两个大腿微微外展的姿势,才是比较正常的。
另外,还有传言,穿纸尿裤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宝宝有防治的作用,是否真是如此呢?
也不是。非手术治疗髋关节发育问题,主要是用各种辅助工具让宝宝保持青蛙一样两条腿微微外展的姿势。有一种辅助工具的外形和纸尿裤有点像,但材质与普通纸尿裤是完全不同的,本质上还是石膏、医用高分子材料等。
毕竟和人体骨骼、肌肉以及关节相比,纸尿裤实在还是「太软」,几乎没有「杀伤力」。穿或不穿纸尿裤,髋关节都会按照既定的计划自我发育下去。
穿纸尿裤会导致精子发育异常吗?
不会。
有些家长担心纸尿裤内部温度过高,男宝宝的精子会被「高温」伤害,从而影响生育功能。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
首先,纸尿裤内并不存在温度过高的情况。纸尿裤不是保暖裤,其内外表层都是透气的,因此纸尿裤内外热量的交换和平衡不存在障碍,基本和尿布一样。人体细胞的生存和繁殖一般不会受到纸尿裤的影响。
有的地方有绑婴儿腿的习俗
没有。婴儿天生是弯腿,随着发育会自然矫正,未纠正的也多是缺乏维D/佝偻病等因素造成。绑腿反而易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易脱臼,是最烂又无用的风俗之一。
婴儿绑腿好吗 婴儿绑腿有危害
绑腿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影响血液循环,压迫腿部的神经,会阻碍宝宝的腿部发育。具体如下:
1、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易造成外伤。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
2、宝宝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
3、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宝宝手脚活动不灵活,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婴儿绑腿可以让腿变直吗 婴儿绑腿不科学
婴儿绑腿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根据胎儿生理学特点,当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时,胎儿的姿势是呈弯曲状态。当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腿部还是会有一些弯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弯度,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如果采用婴儿绑腿的方式强行对宝宝绑腿,反而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同时,宝宝的肢体发育受到阻碍,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宝宝健康需要合理使用纸尿裤
髋关节脱位是影响儿童行走功能的重要和较为多见的疾病,怎样预防宝宝髋关节发生脱位呢?让我们先从髋关节脱位发生原因的认识过程说起。髋关节脱位最早的名称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992年以后才逐渐改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从名称的变化上来看,我们对儿童髋关节脱位发生的原因有了新的和不同的认识。以前认为儿童髋关节脱位是由于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但随着对其病因学研究的深入,认为后天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很多孩子刚出生时髋关节是正常的,后来由于不恰当的养育方法导致髋关节脱位;或者有的孩子刚出生时髋关节不够稳定,由于不适当的养育方式没能阻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上述情形在女婴,臀围产,以及有髋脱位家族史的孩子,危险性更高。通常来说,女婴发生髋关节脱位的病例数是男婴的4倍,臀围产的孩子发生髋脱位是头位产孩子的5倍,有家族史孩子患髋脱位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7倍,所以宝宝的髋关节脱位一定要注意预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预防的。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孙琳
研究发现影响髋关节发育的不适当的养育方式主要是对宝宝实行绑腿,采用襁褓包或者叫做蜡烛包约束宝宝的下肢。这几种养育方式的危害在于使宝宝的双侧下肢处于极度内收位置,使得股骨头很容易从髋臼内脱出。所以年轻的父母要放弃上述养育方法,并且要说服家里老人不要这样做。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将宝宝的两条腿分开,处于外展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有利于促进髋关节的发育和避免髋关节脱位。
现在广为应用的纸尿裤除了具有护理方便,宝宝舒适等优点之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益处,就是宝宝穿上纸尿裤之后,两腿自然分开,处于外展位置,这正是有利于髋关节发育的姿势。从促进宝宝髋关节发育的角度,建议父母们给宝宝使用纸尿裤,而且越早越好,新生儿时期就开始使用最好。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家长们注意,就是尽量选择那些比较厚实的纸尿裤,太薄的纸尿裤,宝宝穿上之后,两条腿一挤压,两腿之间就会变得很薄,起不到分开两腿,保持外展的作用。如果被医生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建议采用尿裤治疗的孩子,除了选用加厚的纸尿裤,还可以采用多个纸尿裤联合使用的方法。
这些育儿陋习把孩子坑惨了
▪ 挤乳头
新生宝宝常会有乳房双侧肿胀的现象,于是很多地方都有给新生儿挤乳头的习惯,认为只有把宝宝乳房内的“乳汁”挤出来,宝宝的乳房才能健康发育。甚至认为,女宝宝要是不挤乳头,以后就会有出现乳头内陷、无法哺乳的情况。
实际上新生宝宝会出现乳头肿胀的情况,是因为受到母体怀孕时雌性激素的影响,一般在2-3个月后会恢复正常,无需特别处理。
而挤乳头的做法,极容易引起皮肤破损,导致宝宝乳腺发炎,严重时还会导致全身严重的病菌感染,引发败血症,威胁宝宝的生命安全。
▪ 绑腿
宝宝在母体子宫内是四肢屈曲的状态,因此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宝宝的腿在自然状态下都是向内弯曲的。
但是有些老人就看不得宝宝的腿这样“不正常”,非得用长带子把娃的腿绑得直直的才安心。大人这样做还真的没考虑过宝宝的感受啊~世界上从来没绑过腿的婴儿多了去了,怎么不见人家的腿发育不正常呢?
绑腿的陋习会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宝宝大动作发育,影响宝宝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还会导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不想宝宝遭受这些罪,当妈的就果断不能给娃绑腿了!
▪ 剃胎发
也有不少地方,有给新生儿剃胎发的习惯,等宝宝满月时,一定要给他剃个“满月头”,甚至把宝宝的眉毛、睫毛都一起剃掉,认为这样能让宝宝的头发、眉毛、睫毛长得更好。
但新生儿的皮肤非常稚嫩,抵抗力很弱,剃刮头发、眉毛、睫毛,很容易损伤宝宝的皮肤,引起皮肤感染。另外头发、眉毛、睫毛都有保护宝宝皮肤的作用,能帮宝宝抵御外来的灰尘细菌,如果全都剃掉了,宝宝的皮肤直接裸露在外,更容易受到外物的“入侵”,导致宝宝生病。
为了宝宝好,“满月头”还是不要急着剃好一点。正确做法是,等到宝宝头发比较长了,找个天气好的日子,适当剃短就好了,切忌一下子给宝宝剃光光。另外,剃眉毛、睫毛并不会让宝宝的眉毛、睫毛长得更长更密,妈妈们就不要“瞎来”了。
妈妈不要对宝宝做这些事情! 给娃把屎把尿
因为穿开裆裤,老人们就给孩子开始把屎把尿了,每当一把孩子就尿时,还非常得意地炫耀道:“看!尿了!”说的好像宝宝被训练的知道大小便了似的,其实那根本就是条件反射,小婴儿是没有能力控制大小便的。频繁的把屎把尿会让宝宝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至于说到脱肛、肛裂、对脊椎不好、影响髋关节发育等等,是极少数出现的症状,但如此拔苗助长,不符合人体发展规律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强迫宝宝做的好。
宝宝臀纹不对称当心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过去也有叫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运动畸形,根据病情的轻重,通常可以分为髋关节全脱位、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三种程度。
目前对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明确,除去先天的因素,后天的一些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出生时臀先露的宝宝,其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几率会比出生时头先露的宝宝要更高一些,另外,在生活中,有些家长习惯用襁褓将宝宝包得过于严实,或者是用胳膊抱孩子时,让小儿的腿长时间处于一种内收内旋位,使得股骨头和髋臼没有处于同心圆的解剖位置,这样也容易导致宝宝发生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患儿骨头的塑形能力逐渐减低,于是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长短脚、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提前出现关节炎等问题,影响着孩子日后的生活。可见,早期发现并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出生时臀先露,有家族史或临床髋关节不稳定等不良危险因素的宝宝,一般都建议要进行超声筛查,以排除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
那么作为家长,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早期观察到宝宝是否患上髋关节发育不良了呢?以下几个特征或许可以帮到你:
1.臀纹不对称;
2.两踝靠拢时,双膝高低不等,双下肢不等长;
3.宝宝平卧时,两髋、两膝各屈至90度后,用手分开其大腿时很紧,外展打开的幅度不能超过70度;
4.给宝宝把尿或者是宝宝活动下肢时,常可以听到“咯噔”一声;
5.能独走的小孩一直步态跛行或摇摆;
6.臀部扁而宽,股骨大转子突出,若为两侧都脱位时,可见臀部后耸,腰前突增大。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那么爸爸妈妈就该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去骨科看看,一旦确诊,需及时干预,如果在小婴儿期就能得到及时干预的话,能够刺激髋关节整体的发育和生长,以达到股骨头和髋臼的原本的解剖关系。
婴儿绑腿好吗 婴儿绑腿有什么影响
婴儿的腿弯曲是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造成的,随着生长发育,婴儿的腿会自然伸直。如果将婴儿的躯体紧紧裹着,给宝宝绑腿,就会影响皮肤的散热和体温的调节,能导致湿疹、脓疱疹、皮下坏疽等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给婴儿绑腿裹身。
髋关节受限的原因怎么样
髋关节受限的原因怎么样?股骨头坏死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髋关节受限的情况,就是说发生了髋关节受限是不是就是得上了股骨头坏死呢?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疾病折磨的们提供帮助!
专家说,虽然股骨头坏死会引起髋关节受限,但是有很多疾病同样会引发髋关节受限这种现象。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都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90%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先表现的多为骶髂关节炎,当炎症发生在髋关节时就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
髋关节脱位也会引起髋关节受限,这是因为关节脱位后,髋关节不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患者也可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
另外,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由于髋关节发布不完全,影响也会影响髋关节的正常工作,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如果发生了髋关节受限,并不一定就是股骨头坏死。而是应该认真的分析病因和症状,进行综合的诊断。这样才能够确认到底是什么疾病。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症状还有很多。
髋关节受限的原因怎么样?专家建议:广大患者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拖延和侥幸都不是正确的态度。积极的接受骨科医院的临床治疗才能使自己的疾病尽快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