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检查是什么
下肢检查是什么
观察双下肢皮肤、外形等。
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腹股沟淋巴结纵组;触诊股动脉搏动。
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触诊踝关节及跟腱;触诊双足背动脉。
检查髌阵踝阵挛;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
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屈趾、伸趾运动。
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检查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Kernig征、Brudzinski征、Lasegue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
1.一般检查
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伴随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需全面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及心、脑血管评估等。
2.特殊检查
(1)节段性动脉收缩压测定:测量下肢动脉不同平面的压力水平并双侧对比,如动脉存在明显狭窄,则其远端压力明显降低,可初步确定动脉有无病变及其部位。
(2)踝肱指数(ABI):应用多普勒血流仪与压力计,测算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之比。静息状态下ABI一般在0.91~1.30之间,高于1.30提示动脉管壁僵硬不易压瘪;ABI在0.90~0.41之间提示存在轻-中度缺血;ABI≤0.40,提示存在严重缺血。另外还有趾臂指数(TBI)可以了解末端动脉病变情况。
(3)经皮氧分压测定: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4)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该方法无创、方便且花费较低,但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5)CT血管成像(CTA):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不足之处是由于需使用含碘造影剂,对肾功能可能造成影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6)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同CTA,亦可为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优点是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但对钙化的分辨能力差,并可能会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能确切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延迟现象可评价远端流出道情况。DSA对于病变的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造影的同时行血管腔内治疗,同期解决动脉病变。
下肢静脉曲张的检查意义
下肢静脉曲张检查的意义
1、腹股沟疝:多见于中老年者,腹股沟区的“疝块”在咳嗽或久站后出现,平卧或用手挤压可缩小或消失,病因主要是腹壁肌肉薄弱和腹腔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2、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者、体力劳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群。症状有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踝部可有轻度水肿,色素沉着或湿疹,严重者可并发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溃疡及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本病多因静脉前壁软弱、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所致。
建议去血管外科处理,手术治疗是最根本的方法,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硬化注射治疗等,平时应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性抬高患肢。
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是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之一。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是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之一。
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如何检查下肢静脉曲张呢
大多数患者通过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规检查就能诊断出是否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但是有些患者的静脉曲张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或者是静脉曲张的症状较为特殊,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辅助检查,但是必须结合临床所得资料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才会有价值。
下肢静脉曲张的辅助检查主要有化验室检查,X线检查和无创性检查。下肢静脉曲张的化验室检查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观察血液的成分是否出现改变,血液的流通是否出现异常等,如果血液中的血清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浆黏度偏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加
那么很有可能患上静脉曲张。如果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静脉曲张还会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小腿溃疡等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的的X线检查,也就是静脉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静脉系统疾病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下肢静脉曲张还可以通过无创性检查,也就是超声多普勒检查,检查血液是否发生回流。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
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伴随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需全面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及心、脑血管评估等。
2.特殊检查
(1)节段性动脉收缩压测定,测量下肢动脉不同平面的压力水平并双侧对比,如动脉存在明显狭窄,则其远端压力明显降低,可初步确定动脉有无病变及其部位。
(2)踝肱指数(abi),应用多普勒血流仪与压力计,测算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之比。静息状态下abi一般在0.91~1.30之间,高于1.30提示动脉管壁僵硬不易压瘪;abi在0.90~0.41之间提示存在轻-中度缺血;abi≤0.40,提示存在严重缺血。另外还有趾臂指数(tbi)可以了解末端动脉病变情况。
(3)经皮氧分压测定,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4)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该方法无创、方便且花费较低,但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5)ct血管成像(cta),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不足之处是由于需使用含碘造影剂,对肾功能可能造成影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6)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同cta,亦可为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优点是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但对钙化的分辨能力差,并可能会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能确切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延迟现象可评价远端流出道情况。dsa对于病变的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造影的同时行血管腔内治疗,同期解决动脉病变。
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诊断
1、血液D-二聚体(D-dimer)浓度测定 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复合物溶解时产生的降解产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上升,但手术后或重症病人D-二聚体浓度也有升高,故其阳性意义并不大。如果D-二聚体浓度正常时,其阴性价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准确率达97%~99%。
2、血常规 急性欺期常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
3、血液生化 可有乳酸脱氢本科等的增高。
4、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检查。
下肢动脉彩超是检查什么的
进行双侧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很好的观察血管壁、管腔、彩色血流和多普勒特点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
另外,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小腿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病症。一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形成,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并使管腔逐渐变得狭窄,影响到管道的通畅性,导致流向下肢的血流减少。
如何检查下肢静脉曲张呢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态具有鲜明特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患者是以并发症为主,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以做出静脉曲张和并发症的诊断。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此在静脉曲张的诊断确立后,还应进一步追查病因以区别静脉曲张是原发性的抑或是继发性的。在确定为原发性浅静脉曲张后,尚需通过检查,如浅静脉功能试验、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和深静脉功能试验等以明确病变类型,进行正确的治疗。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抗“O”、血沉与黏蛋白检查均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浅静脉功能试验、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和深静脉功能试验等以明确病变类型,进行正确的治疗。血管B超检查。
下肢静脉曲张需要做检查需注意的问题:
1、病史中注意询问有无职业、家族吏、妊娠与发病的关系,有无胸部或腹部慢性疾病、下肢外伤史,有无深静脉炎或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了解其发生的时间与症状(下肢沉重、小腿隐痛、易疲倦、水肿和出血),以及症状与站立、行动和卧床休息的关系,过去治疗的情况与效果。
2、详查全身有无其他疾病,腹内有无肿块(尤其应注意有无盆腔肿瘤),是否妊娠,局部有无血管杂音等。
下肢水肿的检查
对水肿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因为许多系统、器官、组织的疾患都可造成水肿。全身检查有助于了解水肿的来源及其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端坐呼吸、心率或脉搏增快,心脏扩大,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中心静脉压增高,大静脉淤血,颈静脉怒张,肝脾淤血增大等,提示存在心功能衰竭。
鉴别诊断
腿脚浮肿:体内增加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时,就是浮肿,体重增加的同时,会出现眼皮浮肿、脚踝或小腿浮肿,脚的浮肿若是由心脏病所引起的,最好能早期发现,以指尖朝骨的方向压胫骨30秒,若无浮肿,就会回复原状,若有凹陷,则可证实是浮肿。
下肢弥漫性水肿:水肿首先从下肢开始,呈弥漫性,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
怀孕彩超能检查出什么
怀孕彩超能检查出什么
1、测定胎儿年龄。
2、分析胎儿的发育情况。
3、评价多胞胎和孕妇是否属于高危妊娠。
4、检测胎儿异常和检测胎盘异常。
5、检测子宫的结构异常。
6、检测异常的出血。
7、检测异位妊娠和其它的异常妊娠。
8、检测卵巢的肿瘤和纤维瘤。
9、胎盘定位。
10、能自动为胎儿进行宫内拍"写真"和动态录像,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或人体内脏器官实时活动图像。
彩超检查主要检查哪些方面
四维彩超就是四维成像技术,能直观、立体显示人体器官的三维结构及动态、实时地观察立体结构,而以往的二维成像技术只能显示人体器官的某一切面。
在妇产科方面,四维彩超能够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能立体显示胎儿的颜色、面、各器官的发育情况,甚至胎儿在母体里的状态也可以观察到;
特别是对胎儿畸形,如唇裂、腭裂、骨骼发育异常、心血管畸形等能早期诊断,因此,建议孕妇做四维彩超检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怀孕彩超注意事项
1、做四维彩超不需要憋尿,也不需要空腹。孕妇指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医院进行检查即可。
2、在四维彩超检查前,孕妇最好将自己的上衣和裤子分开穿。而在四维彩超的检查中,医生主要是通过检查的仪器,对胎儿当前的面部发育,还有心脏,大脑,脊椎等有没有存在发育缺陷的情况进行一个检查,如果说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胎儿有畸形的表现,那么检查的时间可能会相对长一些。
3、做胎儿检查时,由于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不能检查出所有的胎儿畸形,即超声诊断符合率不能达100%。
4、胎儿超声检查中软组织如耳朵、性别、生殖器及颚弓不在超声检查范围内。
5、胎儿四肢检查中不包括指骨、趾骨的数目,胎儿四腔心检查只能排除50%-60%的先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