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吃肉会折寿
这些人吃肉会折寿
这些人吃肉会折寿:
1、肾功能损害者:虽然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但为了减轻肾的工作负担,肾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略低于健康人的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必要时暂时停止吃肉。
2、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证实,摄入红肉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红肉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大,胆固醇含量高,对于控制病情不利。应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鱼肉和豆制品来替代。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减少蛋白质供应,应优先选择少油烹调的鱼类,多用清炖和蒸煮方法来烹调肉类,去掉浮油再吃。
4、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过多的动物脂肪会刺激胆囊的收缩,而肉里大量胆固醇会增加胆结石的危险。所以,这类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制品来替代,配合鱼虾类和低脂肪奶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5、糖尿病患者:可以按健康人的数量食用瘦肉,但为了避免心血管并发症,宜优先选用鱼类和禽肉。特别要注意的是肉类烹调应少油,以蒸煮方法为好,避免熏烤煎炸,避免产生过多的糖化蛋白产物。
每天坐太久会折寿
很难找到真爱。难找到一个如意伴侣会让人们的寿命缩短几个月,而长期单身会让寿命缩短长达10年之久。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社区中的性别比例倾斜(如男性数量明显多于女性),就会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性别群体短寿。
每天坐太久。每天静坐时间超过3个小时就会让寿命缩短整整2年。澳大利亚学者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即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也无法弥补长时间静坐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忽略朋友。美国杨百翰大学和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者通过对148项不同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拥有大量朋友的老人在观测期内死亡的风险下降了22%,这种社会关系的联结会促进大脑的健康运行。
看电视时间长。哈佛研究者发现,每天看电视2个小时,会让早亡和患上心脏病、II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看电视会让静坐的负面影响更为糟糕。
吃不健康食品。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显示:饮食习惯的不同会造成两个城镇人口的平均寿命相差七年。比如当红肉的摄取量超过正常限量时,就会让人们的预期寿命缩短20%。
失去工作。加拿大学者通过对15个国家2000万人口长达4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失业会让人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63%,失去工作的老年人寿命会缩短3年。
上下班路程远。每天上下班路程要花约一个小时以上,会增加压力,并降低人们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可能性。瑞典于莫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上下班距离达51公里以上的女性,寿命会明显缩短。
性生活不如意。一项针对男性进行的调查显示,与能频繁达到性高潮的男性相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到达性高潮的男性,死亡率会比前者高出50%。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如年龄、吸烟和社会阶层)之后,这项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与同事关系不好。与同事关系不够融洽也意味着会对寿命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成果,那些在工作过程中感到社会支持感低的人,死亡的风险会高出2.4倍。
睡眠不够或睡眠太多。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每晚睡眠不到5个小时或超过9个小时的人其预期寿命会明显下降。研究显示的确存在一个最优的睡眠时间区间。
惧怕死亡。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悖论。成天害怕死亡,有可能最终导致一个人的寿命缩短。2012年发表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存在死亡焦虑的癌症患者,预期寿命会缩短,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这些坏习惯会让人折寿十年
睡眠少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指出,35%的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表示,我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高达38%。目前已明确属于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有89种,如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病、心衰、高血压、抑郁、肥胖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每晚睡眠不到5个小时或超过9个小时的人,预期寿命会明显下降。
零食不离口
有些人喜欢嗑瓜子、吃饼干薯片,从不让嘴闲着。吃零食确实能让人心情愉悦,在某种程度上有减压作用,可以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但不饿的时候吃零食,正餐就会吃得少,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获取不足。而且,零食大都是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想吃零食时,先问问自己到底饿不饿,如果不饿,就坚决管住手,把零食锁起来或分给朋友。
饭吃得太快
社会节奏快,导致人们吃饭不得不“加速”。吃得太快,大脑来不及发信号分泌消化液,胃肠道也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加速蠕动,很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坏习惯还可能导致暴饮暴食以及体重增加。因此用餐时,要注意节奏,每吃一口都要仔细咀嚼。
总忽视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但没时间、没胃口、控制体重等原因总能成为人们不吃早餐的借口。不吃早餐可能造成胃炎、肥胖、胆结石等健康问题。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表明,不注重早餐的人平均寿命会缩短2.5岁。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大后更易患代谢综合征,并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和脑卒中等的风险。因此,按时吃早餐很重要,一顿高质量的早餐,营养搭配应做到“四有两不要”,即有淀粉类主食;有富含蛋白质的奶类、蛋类、豆类;有蔬果;有一勺坚果;不要油炸食品;不要烧烤或熏制品。
老爱看电视
调查发现,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周要看电视20小时以上。经常坐在电视机前面,会导致腰椎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因为晚饭后窝在沙发里,热量得不到燃烧,很容易发胖,并且降低耐力和大脑活跃度。即使经常参加锻炼,也无法弥补长时间静坐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每天坐着超过3小时,可能会让寿命缩短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周迎春建议,每看1小时电视,起身活动一下,比如做做家务等。
爱咬手指甲
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研究发现,即使每天用抗菌洗手液洗好几次手,也难以避免细菌侵入。如果习惯咬指甲,就等于为细菌敞开了大门。另外,咬指甲时可能咬破皮肤,导致甲床炎等炎症。长期如此还会带来牙齿或牙龈问题。
这些不起眼的小习惯,日复一日也会存在大隐患。改变这些坏习惯,让你不“折寿”。
血糖控不好会折寿
这项研究结论是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中日医院的潘孝仁教授(已故)所开创的“大庆糖尿病研究”的延续。大庆糖尿病研究在全球都鼎鼎有名,在世界糖尿病研究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国际上誉为糖尿病预防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研究。大庆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6年的生活方式 干预(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其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在主动干预结束后还可延续14年之久。生活方式干预作用如此长期持久,不仅可降低糖尿病发病 率,还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及相关死亡。
李光伟教授及团队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常年追踪调查发现,无论是男性或女性,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人群的寿命都要缩短10年甚至更多。在长达23年的调研期 间,随访对象中的630例糖尿病患者近六成已经去世,而519名血糖正常者的死亡人数仅为两成。这个差距可谓相当显著。而在已去世的糖友中,有将近五成死 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死因是脑卒中(俗称中风)。可见,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敌人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糖尿病人群中脑卒中导致的 死亡率相当高,与心脏病所造成的死亡率者几乎相同,而西方人群绝大多数死于心脏病。这点需要引起国人的特别注意。中国糖友的主要死因还包括肾功能衰竭、感 染和高血糖相关并发症等。
以上结论皆由中国率先得出,对世界各国的糖尿病管理都有很大指导意义。大庆研究的成功,使中国在全球糖尿病预防领域处于领跑地位。
大庆研究带给人们不少启示。对糖尿病来说,“防”远比“治”更重要。如果体检发现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糖尿病前期人 群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若是任其发展,几乎无一例外都要发展为糖尿病。这个人群中,20年间视力受损、几至失明者达16%,心脑血管并发症者达 44%。而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这批后备军中的大半都可以将糖尿病扼杀在摇篮里。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友,也需要早期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糖友是心脑血管 疾病的高发人群,还可能合并眼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然而学会正确的生活管理,这些可怕并发症的发生大多可以推迟十余年,甚至终生不发病。尤其是我国糖友 中较高发的脑卒中,生活方式干预也可将其显著减少。
李光伟教授认为,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国家角度,糖尿病的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糖友个人(包括糖尿病前期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终生受益。长 期坚持饮食控制和恰当的运动,预防糖尿病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显著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大力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全 民积极开展预防糖尿病的宣教活动,能大大减轻糖尿病治疗造成的沉重社会负担,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从30年前的不足1%,增长到了如今的10%。只有从预防做起,我们才能最终打赢这场对抗糖尿病的战争。
老人5个饮食恶习会折寿
1、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2、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3、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4、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5、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情绪太多竟会折寿
丹麦一项从2000年开始,历时11年、涉及9870名成年人的新研究发现,与没有相应问题的人对比,常因夫妻关系出现情绪困扰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常因亲子关系焦虑的人死亡率增加50%;常跟家人争吵的人死亡率升高1倍;常与邻居争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世界精神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寿命平均减少7~24年。
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初发期,喉咙会变得沙哑干涩;肌肉会变得紧张,引发肩颈疼痛及偏头痛;血糖也会因此突然升高。如果长期慢性焦虑,哮喘、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消化系统紊乱,记忆力明显下降,还会引发疲劳、失眠等异常。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认为,情绪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毋庸置疑。一般来说,不良情绪来自于压力,而压力又分为两种。当个人能力无法满足外界要求时,他会感到不堪重负;反之,当外界要求远远小于个人能力时,不被需要的痛苦也会造成另一种压力。所以,调控情绪的核心应是认清压力的类型,决定到底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还是提升自己适应环境。除此之外,遇到情绪障碍时,也有一些即时的小方法予以缓解。
女人经期做这些事会大大折寿
经期不能染发
有些研究发现,染发剂当中的脱色剂对位染料,可能与膀胱癌、血液肿瘤癌症、子宫内膜癌有着很大的关系。
尽管染发剂的致癌性还没有非常准确的定论,但是因为我们头皮上的毛孔超过了十万个,吸收这些化学药剂的速率是很快的,尤其是女性月经来临,正是抵抗力最弱的时候。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避免染发,以免出现细胞发生不好的变化,从而导致我们出现一些比较恶劣的疾病,严重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经期不要拔牙
经期是不适合洗牙的,更不适合拔牙,否则不仅拔牙的时候出血量会增多,拔牙以后嘴里也会长时间的留有一些血腥味,从而影响食欲。
这样是很可能会导致经期营养不良的,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子宫内膜释放出比较多的组织激活物质,将血液当中的现为蛋白质溶解酶原激活为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酶。
与此同时,我们身体内的血小板数目也会因此减少,身体的凝血能力会慢慢降低,止血的时间也会慢慢延长。
经期不要吃巧克力
巧克力是会让情绪失控的,巧克力也会造成情绪更加不稳定与嗜糖,所以除了会发胖以外,巧克力也会增加对维生素B的需求。
同时,糖会消耗身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让人更爱吃甜食,进食高糖类的甜食,不但没有办法改善经期的不适症状,反而还可能因为血糖不稳定而影响到体内荷尔蒙的平衡,加重身体的不适感。
经期不宜碰凉水
很多女性多属于阴性体质,所以在生理期间更要忌生冷,否则很易加重经期不适感。其中不少女性觉得自己很年轻,经期中身体也并不会出现不适感产生,于是在经期中洗凉水澡、游泳等一个也不落下。
但是,就经期游泳这事来说,从女性生理的特征上来说,女性的阴部和外界是相通的,而在经期中游泳易使得阴部发生感染,进而诱发炎症的产生。
不仅如此,经期中若经常受寒,还很容易造成宫寒的产生。经期是子宫内膜产生脱落,这也是经血形成的主要原因,只有经血顺利排出,才能立于排毒养生。
若经期总是碰凉水,其中子宫内的污血便易凝结成血块很难排出体外,进而在子宫中形成残留,久而久之这也是诱发各种子宫疾病产生的罪魁祸首。
经期不能剧烈运动
运动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但是在经期时段则不宜过度运动,否则易加重身体的人不适之感。
因为在经期间女性的身体抵抗力处于一个比较虚弱的状态,并且心情也很烦躁,而若过度运动则易加重经血的量,进而使得人体出现贫血等不适症状产生。
其中,经期中的女性应该多选择一些瑜伽等有氧运动,既能很好的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舒缓痛经的效果。而其中,经期游泳也属于一种剧烈的体育运动,所以说在经期中还是少游为妙。
男人留胡子真会折寿吗
1.留胡子
胡子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性能,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4.2倍。如果下巴留有胡子,又留八字胡,其污染指数可高达7.2倍。再加上抽烟等因素,污染指数将高达普通空气的50倍。
2.饭后松裤带
可使腹腔内压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动与韧带的负荷量增加,从而促使肠子蠕动加剧,易发生肠扭转,使人腹胀、腹痛、呕吐,还容易患胃下垂等病。
3.饭后即睡
会使大脑的供氧量随之减少,易引起心口灼热及消化不良,还会发胖。
4.空腹吃糖
有空腹吃糖的嗜好越久,越会损伤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影响人体各种正常机能,使人体变得衰弱。
5.起床先叠被
人体本身也是个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体的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使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人的呼吸和分布全身的毛孔所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45种,从汗液中蒸发的化学物质有151种。被子吸收或吸附水分和气体,如不让其散发出去,立即叠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学物质污染。
6.跷二郎腿
会使腿部血流不畅,影响健康。如果是静脉瘤、关节炎、神经痛、静脉血栓患者,跷腿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尤其是腿长的人或孕妇,很容易得静脉血栓。
7.眯眼看东西、揉擦眼睛
眯眼看东西,眼角易出现鱼尾状皱纹。习惯性眯眼还可使眼肌疲劳、眼花头疼。揉眼时,病菌会由手部传染眼睛,导致发炎、睫毛折断或脱落。
8.强忍小便
有可能造成急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疼、小腹胀疼等症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炎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
9.睡前不洗脸
留在脸上的化妆品和灰尘不洗掉,会引起粉刺和针眼之类的炎症, 还能使眼睛发炎,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10.热水沐浴时间过长
在自来水中,氯仿和三氯化烯是水中容易挥发的有害物质,由于在冰浴时水滴有更多的机会和空气接触,从而使这两种有害物质释放很多。
久坐为何会折寿
久坐会导致寿命折损并非空穴来风研究发现,久坐会让新陈代谢出现异常,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如果被禁锢在床上,在24小时至3个月之内,就会出现新陈代谢问题,表现出来的方式和重度肥胖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有很大的相似。
此外,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肌肉缺乏运动,从而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当然了,这种改变还称不上疾病,但却会导致人对于碳水化合物的依赖大大增加,使得血脂升高。
而高血脂会让血液变得很油腻,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使得寿命出现折损,此外,久坐导致的肥胖还会大大增加人患上心脏病的几率,此种疾病对寿命的影响想必不用多说。
另外,久坐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这是一种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如果人们没有将之放在心中,对于身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一般而言,每天坐10个小时左右,持续3天,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
久坐还有什么危害
除了会折损寿命之外,其实久坐的危害还有许多,其中,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久坐,甚至会增加死亡的几率。
男人不爱喝水会折寿
1、吃饭狼吞虎咽
吃饭太快不利于身体健康。精白细软的淀粉类主食,又是那么快速地吃完,血糖上升的速度可想而知,胰岛素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于预防糖尿病当然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精白淀粉食物加肉类的配合,让血脂的控制也会变得更难。如果运动不足,35岁之后会非常容易患上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
2、不吃早餐
人体的健康长寿靠人体生物钟的支配,不吃早餐打乱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机体所需营养不能得到及时补充,生理机能会减退,再加上不吃早餐带来的种种疾病对机体的影响,都会影响人的健康长寿。科学的早餐应该是结构均衡的早餐,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1应该在12∶28∶60,谷类食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3、不经常刮胡子
近些年来,男性疾病不断上升,寿命的平均年龄也在逐年下降。其中一项研究表示:男人不经常刮胡子,死亡率上升。研究人员指出,每天刮胡子的男性比不经常刮胡子的男性患心脏病或中风的机率大大降低。
4、不健康饮食
营养摄入不合理,与男人的头号杀手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关系密切。男人生活节奏快,忙于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常常摄入大量垃圾食品。还会因为不关注健康,暴饮暴食、过度饮酒,久而久之导致体重超标,诱发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导致多种疾病。专家建议,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多吃鱼、豆制品、坚果、燕麦和大蒜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食物,还要少吃盐,多吃果蔬。
5、不爱喝水
大部分男人对喝水都没多大兴趣,甚至不觉得它重要,但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上的重大伤害。我们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主要是由肝脏和肾脏处理,仅占人体体重1%的肾脏却要接受全身1/4的心输出量,每分钟会有1至2公升的血液经过肾脏,因此,肾脏接受的废物远远多于其他脏腑器官。肾脏最重要的是负责调解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代谢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并排于尿中,但在其进行这些功能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进行辅助。
6、爱吸烟
每吸一支烟,寿命会缩短约7分钟,吸一包,缩短寿命2小时17分钟,终身吸烟则至少减寿6年。如果搭配上酗酒、少运动、偏食等习惯,这4种习惯可以平均减寿12年。统计表明,10个死于肺癌的患者中,有9个是烟民。20%-30%的男性是烟民,女性只有3%-5%。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减少聚会、扔掉烟具等方式。此外,45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
7、有病不求医
男人一般有苦自己咽,调查发现,近一半的男人有病时自己胡乱买药解决,有1/3的男人则根本不理会这些“小毛病”。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认是因为长期不就医,导致小病养成大病,以致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期。很多单位的要求员工去体检,可男人们以时间紧而常常不去,甚至请人代替体检。从医院临床数据来看:男性看病的频率要比女性低3成。专家建议:要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六大早餐习惯会折寿
1、早餐吃太快,患癌风险高
专家指出,狼吞虎咽最直接的影响是消化不良,肥胖的几率翻倍,咀嚼不细,胃肠负担加重,患上胃食管反流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吃饭太快无法激发脑神经活动,人会变笨。而且,多数人不顾食物太烫就匆忙吃完,长期高温饮食可能会诱发癌症。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
2、早餐吃太早,有损胃功能
有人习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后就吃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但事实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误伤肠胃。专家指出,人在夜间的睡眠过程中,身体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休息,但消化器官因为需要消化吸收晚餐食物,通常到凌晨才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
3、早餐营养不均衡,后果很严重
早餐不仅要吃,怎样吃更关键:吃的内容较单一,仅选牛奶、零食、水果餐等可能造成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及时为大脑提供充足能量,易出现心慌、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大大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营养单一导致机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早餐吃得丰盛,血糖、血脂控制得越好,减肥效果也越显著;但过于营养的早餐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如汉堡、油炸食品只会加重肠胃负担,增加肥胖率。
4、就餐环境差,安全隐患大
不少年轻上班族习惯边走边吃,但实际上是为“病从口入”提供了机会,而且,会让胃很不舒服,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消化不良还会增加肥胖风险。早餐街上买,卫生也难保证,各种灰尘、汽车尾气以及塑料袋中有害成分。
5、豆浆加油条,“最佳合伙人”也不健康
"油条加豆浆"恐怕是很多人的早餐选择,但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被破坏,对人体健康不利,油脂、热量也偏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浆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的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食用。
6、吃剩菜早餐,“方便餐”实则不“方便”
不少人为了省事,将第二天早餐提前做好。但剩饭菜经过隔夜之后,蔬菜可能会产生亚硝酸(一种致癌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