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由来
拔罐的由来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拔火罐的最佳时间
拔火罐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到中午的时间是属于人体的阳气上升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拔火罐的话对自身的湿气调节比较有帮助,所以建议是在上午九点之后以到十二点之间去医院进行拔火罐的话比较好。
但是如果自己是因为身体过于虚弱的问题去拔火罐的话,最好是在下午的时候去拔火罐,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拔火罐之后的24个小时之内最好不要接触凉水,以免增加自己的湿气的问题。
春季
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开始回升。但北方突然来袭的春寒,还是会让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风寒引起的感冒,用火罐将寒气拔出可有效缓解症状。治疗时要注意罐口的润滑。北方天气干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干。这种环境下人的皮肤缺少水分,拔火罐时容易造成皮肤破裂。
夏季
夏天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有皮肤病如痱子。这时拔火罐主要为了去湿气。由于夏天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别让汗液影响火罐的吸附。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感染。
秋季与冬季
这两个季节气温低、干燥,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注意保温。对需要进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拔罐时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拔完及时穿衣,可以适当喝点热水,暖暖身体。秋冬两季皮肤干燥,拔罐要润滑罐口,保护皮肤不受伤。
拔火罐后为什么会疼
拔火罐后为什么会疼
拔罐是通过抽气或者是火的方法排出里面的空气使罐内产生负压,使之吸附在人体表面的穴位或治疗部位上,对局部皮肤形成吸拔刺激,造成体表局部充血或瘀血,并以此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由于吸附的时候部分的皮肤和肌肉会在罐内受到挤压,所以如果负压越大受到的挤压也就越大。所以拔罐后会有点疼痛。
再或者是由于拔罐后没有注意防御,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也会导致拔罐后疼痛。此外拔罐也有相关的禁忌症,比如有骨折处不能拔罐等,如果遇到这样的症状去拔罐不仅会加重原来的痛感还有可能使病情更严重。
拔罐时会不会疼
对于经常拔罐的人来说,拔罐是不疼的,反而他们觉得很舒服。对于不同人的体质,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患有风湿病、内分泌紊乱的人拔罐的时候,拔罐的位置容易出现水泡。如果人体中了暑气,体内热毒旺盛的话,拔罐的时候也会疼。如果人身体没什么毛病的话,拔罐是不会疼的。
很多人肚子经常拉稀,在正确的穴位拔罐,对肠道是很有好处的。用罐子吸上去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小蚂蚁在背上爬的味道,不过完全是可以忍受的啦。所以想拔罐的朋友不要害怕拔罐,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值得注意的是,拔火罐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吸拔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身体不好的老人、孩和瘦人,拔的时间更要减半。建议选用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拔罐后皮肤发痒是什么原因
拔罐后皮肤发痒是什么原因
对于拔罐后皮肤痒的现象,针对不同患者所适用病情不同由此反应出的效果不一样。对于拔罐皮肤痒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火罐本身对于人体皮肤是一种损伤,其表层组织在受到拔出火罐后一些自身内在细胞的修复和反应的作用所导致的。由此可见,对于人体最基本的反应来说,拔罐后皮肤痒也实属正常现象。但是对于个别患者来说,某个部分毒气存在而产生的反应。由此,这些都要适情况而定论的。
拔罐常见的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腰痛的拔罐疗法有哪些
1. 角罐。多用牛角制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径一般不超过6厘米,内空长不超过8厘米,选料要选角壁厚实无脱层的,尖端内空与口径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顺着角的外形加工,若顶端小口径大,拔罐时没有多少吸附力。特点是不易摔破,能凉心泻肝,清胃中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后失去独特作用并会脱层。
2. 竹罐。选用很圆的毛竹,竹龄2—3年,截成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内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点是轻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3. 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两端较小,中间略大,形如腰鼓。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易摔破。
4. 玻璃罐。玻璃制成,形状球状,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号。特点是使用时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肤的淤血程度,便于掌控拔罐时间,临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5. 抽气罐。由真空栓和罐两部分组成,在拔罐的基础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制成。特点是操作方便安全便于观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损,可调罐内负压,大小种类很多,并能自己给自己背后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响罐和油走罐。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拔罐
1.月经期的女性如果拔罐,尤其是在小腹或者是腰骶部拔罐,会引起月经过多。
2.一般来说不建议孕妇拔罐,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尤其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
3.由于拔罐需要使用明火,且具有很大的温热作用,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拔罐会加剧发热、抽搐和痉挛症状,存在很大的危险。
4.拔罐对皮肤的负压会导致局部皮肤隆起或破损,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拔罐可能会因为皮肤负压而出现大出血并难以止血。
拔罐拔多久拿下来 拔火罐几天拔一次
拔罐治疗次数应该按照病情急缓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是身体患有疾病的人群要进行拔罐治疗,急性病应每天拔罐治疗一次,慢性病应隔天拔罐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一个疗程。如果光是通过拔罐来进行养生保健,则一周进行一次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情形要进行拔罐,都要待拔罐导致的瘀痕消失后再进行下次拔罐,或者避开有瘀痕的地方进行拔罐。
拔罐后为什么皮肤会痒
拔罐后为什么皮肤会痒
拔罐后,边缘会由于局部罐口的刺激和充血而发生紧缩瘙痒感,这是正常的现象。中医表示有风邪和湿气,先痛后痒表示体内有火毒。遇到皮肤痒不必惊慌,是病气外排的必然现象。连续治疗,坚持一段时间,反应自然消失,一般不会很长,有的1--2天,个别严重的需要1--2周左右。
但有一部分是对于罐子材质的过敏而导致的,多数是瓷罐或竹罐,尤其是竹药罐,由于药物的熏蒸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现象。一般的玻璃管是不会出现过敏现象的,但如果拔的时候罐口太烫或拔得时间长了,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佳,出现红肿、水疱甚至破溃现象。
拔罐后,一般火罐的印子会在3-5天消退,很多在第二天就会出现痒痒的,这是很正常的,这是末梢破坏组织的修复的过程,不用担心。如果症状持续,建议皮肤科就诊,用点外用药物。
拔火罐几次效果最好呢
由于拔罐排寒湿气的同时,对皮肤也是一种伤害,所以要让皮肤得到一定的休养,再进行下一次的治疗。如果病症较重可隔天一次,缓解后可每周一次。但是可以经常采用走罐法,很舒服,对身体也好.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看完以上的介绍我来了解下 拔罐的两点认识误区。
一、拔火罐后马上洗澡
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也少不了”。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二、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拔火罐几次效果最好,提醒大家拔火罐可以祛除体表浅层的寒气,但是对体内深层的寒气效果不大,搜易大家平时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夏季,不要吃太多冰激凌等的食物,而且要多户外运动发汗,晨起可喝姜汤。对身体会更好。
拔火罐能每天拔吗
看看自身是否适合 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很多人会自己买来火罐,自己拔。使用时要视病情而定,不是所有病都适合拔火罐。皮肤破损者、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患者不适合。最后,体质太虚弱的病人和儿童、孕妇等,都不宜拔火罐。
注意时间 很多人认为夏季适合拔火罐,但金主任表示,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拔火罐,但具体次数要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来定。夏季拔火罐一定要注意时间,因为夏季拔罐时间长容易皮肤起泡,像小李这样的情况,就是由于拔罐时间过长所导致的。通常建议夏季留罐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冬季可以留罐15-20分钟。
拔罐后注意印子 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拔罐,即便需要,也不是从头拔到尾。拔罐后不妨多注意留下的印子,一般来说如果拔罐后的印子是淡红色的,下次就不一定再要拔罐。金主任介绍,拔罐留下的印子颜色,也能看出端倪,一般来说,颜色深的部位也是局部循环比较差的部位。通常,如果拔罐的印子颜色由深变浅,说明治疗效果比较好。
注意频率 拔罐不是越频繁越好,罐子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金主任经常碰到病人,要求布满罐子才觉得彻底。其实,拔罐太多反而不利于健康。而且拔罐次数也不应太频繁,预防保健的话一周最多两次,如是治疗疾病,最好听听医生的意见。
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尽量用负压抽气罐,不要用火罐,以免烫伤拔罐对象。
以上简单的几段文字,就为大家揭露了实施拔火罐治病的一些关键要领,希望大家在认真学习后,能够反复地揣摩,并牢记其精髓。我还要温馨提示大家,一旦在拔火罐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就要重新安排自己拔罐的时间间隔,并且控制好每一次拔罐的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拔罐后为什么皮肤会痒
但有一部分是对于罐子材质的过敏而导致的,多数是瓷罐或竹罐,尤其是竹药罐,由于药物的熏蒸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现象。一般的玻璃管是不会出现过敏现象的,但如果拔的时候罐口太烫或拔得时间长了,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佳,出现红肿、水疱甚至破溃现象。拔罐后,一般火罐的印子会在3-5天消退,很多在第二天就会出现痒痒的,这是很正常的,这是末梢破坏组织的修复的过程,不用担心。
拔罐的时间
拔火罐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相反,时间长了反而会拔出问题,拔火罐最多10分钟,下面我们来看看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身体有个不舒服就去拔拔火罐,拔火罐在人们看来似乎成了一种治百病的方法,而且很多人认为火罐拔了越久越好,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拔火罐最多10分钟,拔火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禁忌。
拔火罐最多10分钟
拔火罐最多10分钟
“多数老百姓常常想当然地使用火罐。”李主任说。最典型的现象便是在他的门诊上常会接诊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个把小时,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才甘心,且还有个说法为“把湿和寒气拔出来了”,这种说法太荒唐。
因为中医所说的湿是一个概念,是看不见的,并非液体。而当负压作用在人体表面时间过长时,任何人都会出水疱。实际上,拔火罐拔出水疱在医院治疗上等于是拔出事故了。而水疱很易感染、化脓,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10分钟足矣。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橡胶罐、竹罐不宜选择。
专家还提醒大家,火罐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腰背痛是最合适的,而腹部、脸部等肌肉不丰富、有脏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肠套叠、肠梗阻。
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
并且,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这样能避免皮肤与火罐摩擦损伤皮肤。拔完后用热毛巾热敷一下更好。
另外,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拔火罐拔出血块真相
一般单纯的拔火罐,并不会拔出血块的,拔血罐才会。
在拔火罐之前,用专门的针刺一下皮肤表面,再将火罐按上去,由于罐内负压作用,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部分血液会从皮肤针刺出来的破口流到体外,汇聚在罐口,一般单次拔罐时间在10-15分钟,这期间血液会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凝固,等起罐之后看上去就像是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