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四穴位有助增强免疫力抗感冒
按摩四穴位有助增强免疫力抗感冒
一、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二、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三、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具有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四、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增强免疫力按摩图 点揉风池穴
定位:风池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点按风池,用指端重力揉动数十次。
按摩功效: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效果,对风热感冒缓解最为有效。
怎么养肝护肝 压护肝穴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老人如何增强免疫力
1、充足的睡眠
睡眠时人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或病毒消灭。因此保质保量睡好觉,可很好的帮助老年人增强免疫力。
2、保持乐观情绪
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3、合理膳食
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好,每天吃些鱼类、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食用菌及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以下推荐几种有助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1)、人参
人参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烯醇和人参多糖,其中人参皂苷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2)、大蒜
具有抗菌消炎、抗感染的作用,能保护肝脏及心血管的正常功能、调节血糖、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
(3)、螺旋藻
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可纠正酸性体质,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增强抵抗力
1、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
合谷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按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提高免疫功能
按摩疗法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按揉大椎穴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还能使白细胞数量增加;按揉足三里,涌泉穴可达到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呼吸系统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的目的;按揉膻中穴能疏理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机制,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揉气海,关元能加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体提早产生,同时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就应该禁用。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推三关
三关位于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指、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循行路线,内侧为三阴经循行路线,“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孕妇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1、注意休息,避免多度劳累,为免疫系统备足充分的体力支持。
2、孕妇一旦患有感冒伴有鼻塞流鼻涕严重,需要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防对胎儿造成伤害。
3、取水杯倒水开水,用鼻子吸蒸汽,每次至少坚持5~8分钟,每天做6~8次,这样做的原理是用水里的热蒸汽杀死鼻腔内部细菌。
4、迎香穴是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如果平日多加按摩会增强孕妇抗病能力,做法是用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按摩30次左右,按摩时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5、喝鸡汤可以减轻孕妇感冒流鼻涕或者鼻塞的症状,而且喝鸡汤对清楚感冒呼吸道病毒也有很好的帮助,经常喝鸡汤的孕妇可以增强自身的自然免疫能力,能够预防感冒流鼻涕等的病症。
按摩脚部增强免疫力
按摩不只是美容院的专利,每天晚上回到家,用热水舒舒服服泡个脚,让爱人的双手在脚心、脚背按、揉、扯、压,身心随之彻底放松,香甜入梦,是不是项很美妙的享受?
其实,恰当的脚部按摩,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保健、治疗相关疾病。本期栏目,我们特地请来被卫生部授予“特技名医”称号的足疗专家李继红副主任医师,针对秋季四种常见病,教你几招在家操作的脚部按摩“宝典”,让你在享受之余祛病健身。
宝典一:秋燥便秘、干咳
便秘主要与大肠蠕动不够有关,按摩时,主要刺激脚上的大肠反射区,它在左、右脚心靠脚跟处,分别呈门框和直角形分布,按摩脚内踝往上约四指处的肛门区,也有同样功效。需要提醒的是,便秘是实症,实则泻之,所以按摩越用力越好。
关键点:大肠,肛门
治疗咳嗽,首要是刺激肺、支气管反射区,上身淋巴腺有消炎作用,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止咳、消炎、抗过敏,秋天燥肾起调节作用,这些都是按摩时的重点反射区域。
关键点:肺、支气管、上身淋巴腺、肾上腺、肾
宝典二:失眠、神经衰弱
两脚后跟都有一失眠点。而心主神门,心又与小肠相表里,腹腔神经也能影响神经紧张,所以心、小肠、腹腔反射区也要刺激。
关键点:骨盆腔、心、小肠、腹腔
宝典三:疲乏、腰酸背痛
肾输尿管膀胱,促使乳酸排泄,而乳酸正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颈椎、腰椎、胸椎的异常,直接导致人的腰酸背痛。甲状旁腺能调节钙代谢,促使肌肉神经兴奋。
关键点:肾输尿管、颈椎、腰椎、胸椎、甲状旁腺
宝典四:秋季感冒
秋季感冒主要是肺、鼻、咽喉等呼吸器官受损所致。
关键词:肺、支气管、鼻、咽喉、气管
备忘秘诀
■按摩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凉了再添热水,坚持半小时,如果其中能加上针对某种疾病的中药,效果会更好。失眠患者,泡脚能促使血液下行,帮助入睡,建议泡得越久越好。
■按摩的分量因人、因病而异,而且难免有痛。如果觉得太痛,可适当放轻,但在刺激致病的关键点时,痛感必不可少。
■按摩后应多喝水,帮助代谢产物排泄。
■禁忌时间:饭后一小时内不要按摩。
■不适人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律衰竭病人禁用脚按摩。此外,孕妇要慎用,老人按摩时刺激要轻。
增强免疫力按摩图 揉大椎穴
定位: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按摩方法:将一手食指,中指用力按在大椎,揉动100-200次。
按摩功效: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尤其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现象。
按摩有什么好处呢 提高机体免疫
那么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如按压大椎穴可以使人体的白细胞数量增多,按摩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和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
提高免疫力怎么推拿
提高免疫力可以多按摩以下穴位:
揉大椎穴
定位: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按摩方法:将一手食指,中指用力按在大椎,揉动100-200次。
按摩功效: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尤其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现象。
拿捏肩井
定位:颈至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分别提拿对侧的肩井,拇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按摩功效: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效果,尤其适合风寒感冒。
点揉风池穴
定位:风池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点按风池,用指端重力揉动数十次。
按摩功效: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效果,对风热感冒缓解最为有效。
按揉内关
定位:手腕上掌后第一条横纹,正中央直上二寸,两条筋的中间。
按摩方法:一只手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的按压。
按摩功效:调理脏腑,消化系统,安定神经,帮助睡眠,保健养生,提高免疫力。
推擦胸部
取仰卧位,按摩者四指来回推拿剑突至胸骨上缘的胸骨部位8次。
坚持经常推擦胸部,可起到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养肝护肝的方法 压护肝穴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