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质疏松会引发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会引发脊柱骨折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只要在轻微的暴力或外伤作用下,就有可能发生脊柱骨折,尤其是容易发生在承重骨如脊椎骨和髋部的骨组织。比如,老年人在乘车时,车颠一下,就可能导致脊柱骨折。在门诊的病例中,患者也多因锻炼时用力不当,或不小心摔倒而致病。

骨质疏松是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支撑人体组织的骨骼系统发生骨折。脊柱是人体骨结构中承重最大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继而导致骨折的部位。同是专家提醒,脊柱骨折部分,有的患者自觉症状并不明显,还有的患者疼痛耐受能力比较强,从而影响了就医时间,部分患者虽然发现了骨折,但因为害怕手术或没有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也会导致病情的延误。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骨质疏松会引起那些病

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假若压迫相应的脊髓神经可产生四肢的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可以影响膀胱、直肠的功能。

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是第11、第12胸椎以及第1腰椎第2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短缩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能够缩短3~6个厘米。

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老人驼背的原因

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特别是人到老年,会明显的感觉身高不像年轻时高了,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驼背的现象,这在大多数老人中较为普遍,老人发生驼背绝大部分不是因为各种疾病所致,多为正常的生理表现,是身体衰老的典型特征。老人们大多操劳一生,疲于奔波,长时间的身体劳累,经常的下蹲,会引发脊椎骨出现楔形变化,椎体之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织会发生明显的变性,相邻椎体的骨面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造成了驼背的发生,这种因为生理原因引发的老人驼背较为多见。此外,也有一小部分老人发生驼背是因为由疾病引起的,比较常见的能够引发老人发生驼背的疾病包括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都会引发老人出现驼背。

弯腰驼背,常被人们用来作为老人的形象象征,为什么老人容易发生驼背呢?这还要从骨骼的结构说起:人的脊柱呈s型略微自然弯屈,保持着挺拔的体态,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位。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靠身体前方的椎体部分松质骨的含量较大,当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时,蜂窝状的松质骨最先发生骨质疏松,骨小梁变细变薄、断裂、空洞,骨质疏松时骨小梁数目的减少可达30%,骨的强度下降,松质骨内发生微小骨折,骨折发生后椎体变矮、短缩,靠身体前方的椎体较后方的椎体,短缩的更多,此时长方形的锥体就成为楔形,呈前面矮后面高的状态。如果多个椎体发生这样的骨折,人的脊柱就会明显向前弯曲,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被压缩的椎体越多,压缩的程度越厉害、驼背就会越严重。

老年人的驼背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除了有明显的腰背疼痛、行走不便外,由于胸廓的变形,压迫心脏和肺部,使病人出现胸闷、气短、肺活量减小、甚至出现肺气肿。由于驼背的发生是随骨质疏松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渐进的,可能会经过很多年的时间,开始时,人们都不太在意,一旦形成驼背,再行治疗为时已晚。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不失时机的在适当的年龄,采取措施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会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多为缺钙,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人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多胎生育、过早绝经、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者、低钙饮食等这类女性是骨质疏松症所要侵袭的对象。

得了骨质疏松会有哪些表现?

1、腰背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患者,会长期的腰背以及颈部酸痛,腰部没劲,全身乏力,容易精神疲倦,早晚疼痛加重,随着病情的加重,肌肉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3、缩短驼背

骨质疏松会导致患者身体畸形,病人的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所降低,脊柱会发生短缩现象,脊柱会发生后凸畸形,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

4、胸闷气短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脊椎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且发生骨折大都是压缩性骨折,骨折的部位多发生在下胸椎、腰椎,也可见股骨颈或尺骨、桡骨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最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术后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部骨折更严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

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6、胸廓畸形

骨质疏松会产生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

7、腹胀便秘

骨质疏松会产生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8、全身无力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排肠肌痉挛(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所讲的“小腿肚子抽筋”)、腰腿痛或全身性骨痛,严重时卧床不起、手足抽搐。

9、骨骼软化

骨质疏松的症状还有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如果严重时可出现骨软化症,伴随脊柱、骨盆及下肢畸形,身高缩短,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起病较为缓慢。

得了骨质疏松会有哪些表现,看了以上养生之道网的总结介绍,你知道了吗?

引发脊柱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脊柱骨折的原因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也就是说,暴力是引起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任何可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过度伸展、旋转或侧屈的暴力,都可造成脊柱骨折。

老年人引发脊柱骨折的原因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在于老年人的机体的退化、行动迟缓等造成。由于老年人退变影响,造成椎体部骨质疏松;同时由于椎间盘及髓核发生退变,含水量减低,椎体与椎体之间的可动性降低,当椎体受到外力或负重时就会直接影响椎体;还有腰周围的肌肉和韧带退行性变,弹性减低,降低了脊柱的稳定性。

在平常时期,多数脊柱骨折患者,系由高空坠落,足或臀部着地,上半身的体重加冲力,使脊住过度屈曲;或高空坠落的重物,落在患者的头部或肩背部,同样可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而造成脊柱的骨折。

骨质疏松适合什么运动

"骨质疏松如何运动,所有骨质疏松病人常认为运动会导致骨折,事实上,通过锻炼,可使肌肉更发达,不单可以保护骨骼,还能间接为骨代谢提供更好的支持,只要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避免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就不会发生骨折,以下几种运动,就很适合骨质疏松患者平时锻炼。 第一种是太极太极可以算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了,这是一种缓慢的,优雅的运动,强调身心协调,具有健骨的功能,太极可以缓减骨质流失的速度。 第二种是瑜伽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有规律的练习瑜伽的女性脊柱骨密度增加不少。这种缓慢的,精致的运动可以使髋部,脊柱,腕部骨质的密度增加。 但是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量力而行超负荷的运动量或不当的运动对病人的身体是个负担,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建议咨询医生之后,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

骨质疏松如何自我诊断

人到老年后,容易得骨质疏松,但是如何能尽早发现自己是否得了骨质疏松,当出项哪些症状的时候,需要提高警惕,现在教你骨质疏松如何自我诊断,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多加注意了。

骨质疏松如何自我诊断

骨骼变形

脊柱骨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

骨痛

多为腰背酸疼,其次为肩背、颈部或腕踝部,可因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疼痛,时好时坏。

骨折

常见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部和髋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很多中老年人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转腰、咳嗽等,而并不一定都有外伤史。

另外,抽筋、乏力、易出汗等症状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

如果您出现以上症状,则有可能是骨质疏松,此时,最好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进一步确认自己是否得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有什么关系

1.原因,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小梁破坏,皮质骨变薄,骨骼脆性增加,应力低于骨折阈值,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骨折的发生与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

2.发生的诱因,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没有较大外力作用下发生,如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咳嗽或乘车震动等日常动作中发生。发作时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无疼痛,部分病人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发生自发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而引起的。

3.发病情况,男性骨折的发生率从65岁开始上升,而女性则从45岁开始不断上升。女性骨折占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发生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估计为30%~40%,男性为10%~15%。骨折发生部位比较固定

4.骨折好发于胸椎、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骨(股骨近端骨折)、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质疏松会产生那些疾病

"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假若压迫相应的脊髓神经可产生四肢的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可以影响膀胱、直肠的功能。 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是第11、第12胸椎以及第1腰椎第2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短缩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能够缩短3~6个厘米。 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会带来哪些危害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虽然有人意识到了骨质疏松疾病,但是很多人还是不在乎骨质疏松疾病,甚至连骨质疏松都不了解。今天,我们请专家来讲解一下骨质疏松会带来什么明显危害,希望大家了解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提高对于骨质疏松的警惕性。

骨质疏松会带来什么明显危害?

(1)、发病率高是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我国现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

(2)、经济负担大也是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在美国骨质疏松治疗费用每年至少上百亿美元,,由于其防治费用及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3)、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主要为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

(4)、骨折发生率高。较好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

(5)、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明显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

(6)、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性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的发生。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加,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对于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就介绍到这里了,您是否了解了呢?希望大家在了解之后能提高对于骨质疏松的警惕性,积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疾病。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和骨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渐进性的,疼痛的出现与骨吸收增加的程度及骨丢失的速率密切相关。一旦发生骨折常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而疼痛是新鲜骨折的主要症状。

①引起疼痛的原因:骨吸收增加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始动因素。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程中,由于骨吸收的不断增加,骨量的严重丢失,结果使骨的形态和结构受到破坏。在骨小梁表现为骨小梁变薄、变细、穿孔甚至断裂,在骨皮质表现为皮质变薄、髓腔扩大。这些病理改变不仅影响了骨骼的内环境、也波及到骨骼周围的组织。如椎体微细骨折引起椎体的压缩变形,首先伴随出现的是脊柱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为了维持稳定,肌肉需代偿性地增加张力,再加上变形的椎体对肌肉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痉挛性疼痛。又如骨小梁和骨皮质的病理改变会引起骨内压增高,影响微循环产生淤血,骨膜应力增加等引起张力性疼痛。此外,由于组织损伤后产生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造起炎性疼痛。除此以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促发或诱发的一些病症也可引起疼痛。

②疼痛的部位:以腰背部疼痛最多见,疼痛范围是以脊柱为中心向两侧扩散,体位改变可减轻或加重疼痛。如仰卧或短时的坐位可以减轻,久坐、久立、久卧、扭转身体、前屈和后伸时会加重。其它部位也可出现疼痛,如骨盆、髋部、臀部、骶尾部、膝踝部、足跖等部位的疼痛或顽固性的足跟痛,较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疼痛。

③疼痛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初起时疼痛为随人体的动静状态变化而出现的间歇性疼痛,以后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加重为持续性疼痛,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④疼痛性质:以酸痛、胀痛、钝痛、深部痛为主,当出现骨折时可引起急性剧痛,而椎体压缩骨折时约半数患者感到疼痛或疼痛加重。

⑤疼痛伴发的其他症状:如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小腿、足底、腹部、肋部或手部,其次是肢体麻木、乏力、失眠、精神焦虑或恐惧感等。也有少数伴随肋间神经痛或腹痛。另外,骨质疏松症是脊椎退行性病变的促发因素。当椎体压缩变形后可加重椎间盘病变和骨赘而伴发胸痛、下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如果马尾神经受压还会出现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2身材缩短、脊柱变形

身材缩短、脊柱变形(以驼背为主)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椎体发生楔形变或多个椎体的压缩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椎体楔形变与压缩骨折往往在自身躯干的重力作用下即可发生,不一定有明确的外伤暴力。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和椎间关节构成。椎体主要由骨松质组成。发生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首先遭到破坏(最先波及的是横行骨小梁、而后是前柱骨小梁和后柱骨小梁),骨小梁数量、形态、结构的病理改变使骨强度明显下降,在反复负荷的作用下而出现微细骨折致椎体压缩。椎间盘的退变和椎体的压缩都可使患者出现身材缩短,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使身材缩短更为明显,在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时,脊柱长度可缩短约10~15cm,远远超过了因年龄增加引起的身材缩短。当椎体被压缩时,脊柱的后功能单位(包括椎板、椎弓根、脊突,由皮质骨组成)高度不变而使脊柱前屈、后突形成驼背。而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压缩多呈楔形,以胸11、12和腰1、2为主,因而使后突的角度明显增加。骨质疏松症时,椎体的骨吸收并非是均质的,加上外力的影响,也可以出现脊椎的侧突畸形。

3骨折

骨质疏松症与骨折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折的患病率约为20%,常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或首诊原因。一旦发生骨折,骨折部位的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都会出现。部分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甚至还能步行,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应引起重视。

过量的骨吸收是骨质疏松症的本质,它使骨量、骨结构及骨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衰变,在这一慢性变化的过程中,骨的微型损伤日积月累,骨的重建和修复失去代偿和平衡,最终使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这是骨折的病理基础,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的内在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椎体外骨折一般均有暴力诱因但轻微损伤即可诱发骨折。轻微暴力是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在自身高度水平跌倒所产生的暴力程度。椎体骨折可由躯体自身重力导致,不一定有外加暴力。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视力、平衡力、肌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容易摔倒,摔倒则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主要外部因素。骨质疏松症骨折好发于骨的干骺端和胸、腰椎部位。最常见于股骨上端及胸、腰椎(楔形骨折)。

专家提示:由于患者出现脊柱畸形,可引起胸闷、通气障碍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便秘、腹胀、上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易折也不少见。以上如有此病症发生,请及时就医。

如何早日察觉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人们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是因为它的发生、发展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没有明显的症状,极易被人们忽视,当已经出现骨折(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胸椎、腰椎、髋部、腕部)的时候,再进行防治为时已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该病的特征是骨强度的损害,骨折的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确定为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最严重后果是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大大增加骨折的几率,患者可因剧烈咳嗽或汽车的颠簸而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轻轻一碰、一扭都会发生骨折,并可能因骨折而造成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部位最常见的是椎体、髋部和前臂等,其中以髋骨骨折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当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后的1年内,约有1/5的患者死于肺炎、血栓等各种并发症,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仅有1/4能够恢复到骨折前的健康水平。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早期的骨质疏松症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被人们发现。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才会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长管骨隐痛、乏力畸形等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引起注意:

1、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减少,形成驼背。

3、骨折。主要表现为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骨折和髋骨骨折等。

下面介绍一种自测自评骨质疏松症的简单方法: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年龄 40岁以上记1分;缺乏体育锻炼记3分;长期卧床记4分;妇女停经在2年以内记1分,2~5年记3分,5~10年记4分,10年以上记5分;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记3分;出现身高变矮者记3分;经常服用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者记5分;生长期钙摄取不足记2分;嗜酒、吸烟记1 分。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折吗

很多人都会忽视骨质疏松和骨折之间的关系,据调查显示,1/5骨质疏松患者会发生骨折,以我国为例,60岁以上的群体中,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而骨质疏松患者有2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骨折。

此外,髋部骨折存在"妈妈效应",妈妈曾骨折受伤,女儿年老时发生的机会比其他人群更高。专家呼吁,预防骨质疏松骨折,要从35岁前做起。

骨质疏松骨折 髋部最致命

中老年出现骨质疏松后,由于骨头强度受到破坏,容易骨折。与年轻人的骨折不同,骨质疏松骨折往往是在不经意摔倒的瞬间,骨头就断了。"有时骨折没有原因,突然间人变矮了,驼背了,原来是脊柱出现了骨折。"郑秋坚说,由于很多骨质疏松老年人伴有视力和听力的下降,行走能力和保持平衡能力变差,容易摔倒。

骨质疏松骨折常发生在四个部位,即椎体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髋部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其中椎体骨折即脊柱骨折,发生率约为40%,而髋部即大腿和骨盆之间的部位,发生后最为凶险。髋部骨折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是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与肾衰、老年性痴呆及衰竭等。"一旦卧床,会引发很多并发症,超过20%的髋部骨折患者在一年之内就会死于并发症。"何斌表示,25%的患者能恢复到伤前的生活质量,其余55%的患者将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从诱发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来看,要警惕母系遗传史。"母亲得过骨质疏松,特别是发生过髋部骨折,以后儿女尤其是女儿重蹈覆辙的风险非常大。" 父亲发生髋部骨折,也会对女儿有所影响。而父母发生脊柱骨折,对儿女的遗传影响相对低一点。

警报:晨起抽筋 身高"缩水"

人到35岁左右,骨量开始走下坡路,逐年丢失。对女性而言,绝经后5年丢失的骨量可达到三分之一,所以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重灾区"。

虽然女性股指诉讼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但不要以为骨质疏松是女性专利,男人到80岁后,骨量也会丢失三分之一以上,随着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寿命的延长,男性也会受到此病的威胁。

如果中老年人发现自己上下楼时双腿没力,膝关节酸软,甚至有疼痛感;提重东西,或者在家里抱孙子时,稍微用一点力腰背部就感到疼痛,早上起床小腿抽筋,都属于早期预警信号。"如果你的身高缩短3~5厘米以上,你肯定得了骨质疏松,"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如果出现驼背,则说明脊柱已经出现压缩性骨折。

面对1/5,如此惊人的数字,看来我们真的不得不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各种激烈的活动;饮食方面也要多注意,少盐少糖,多喝牛奶、豆制品、鱼、蛋类、虾皮、绿色蔬菜等。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如何呢,女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纪多在51—70岁,通常大都发生在绝经后5—15年,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腰背痛苦。因此,这个事情,女性的骨质疏松问题也是困扰广大患者的一个重要疾病。

由于压缩性脊椎骨折或腰背肌痉孪引起的腰背痛,其中局限性腰背痛占67%,腰背痛,四肢放散痛占9%,腰背痛t麻木占4%,四肢麻木、屈伸腰背时出 现肋间神经痛、无力感占10%o疼痛表现为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日常活动中如用手持物品、绊倒、用力开窗等加剧,胸、腰椎出现新鲜压缩性骨 折时腰背疼剧烈。

骨折时主要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和挠骨远端骨折为主,脊柱骨折最多见于胸、腰段,因为此时以骨小梁丢失为主,即使在无任何暴力的情况下,提重物或轻微撞 击均可发生骨折;桡骨远端的骨折最多见于骨折,骨折后会出现腕关节上方明显肿胀、疼痛,多发年龄段在50—65岁之间,65岁以后发病率不再增加或减少。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如何呢,一起还常随同身高缩短、驼背,身高与年轻时比较可缩短5—10公分或更多。因为紧缩性骨折可构成脊柱前倾,背曲加剧,构成驼背,骨质疏松程度的加剧,驼背的方位变低,驼背曲度会增加。

骨质疏松会带来哪些危害

质疏松一中发病率很高的疾病,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长期卧床不便活动,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便秘,免疫力下降,肺炎及褥疮等感染风险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脱落栓塞风险增加、原有老年合并症改善难度加大。最终危害是,约20%因骨折的合并症死亡,而存活者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针对“骨质疏松会给健康造成哪些危害”这一问题,骨科专家说,人骨质疏松可以造成患者身材逐渐变矮,弯腰驼背,失去了当年潇洒挺拔或亭亭玉立的风姿,令人烦恼的周身骨痛,尤其是脊柱和骶髂负重部位的疼痛,也会整日整夜缠绕下休,迫使老年人采取动不如静,静不如躺的行为方式,这些就是骨质疏松所引起的。

另外,骨质疏松还会造成患者出现骨折。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年龄每增加10岁危险就会高3倍。如老年人滑倒手撑地造成科雷氏骨折,滑倒坐地造成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折治疗过程中老年人又容易合并这样和那样的并发症,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可以说,骨质疏松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

相关推荐

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状 神经系统病变

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AS后期可侵犯马尾,发生马尾综合征,而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染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骨子骨折的手术疗法

手术可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特点,结合各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治疗方法。骨质疏松骨折最常部位为脊柱椎体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腕部骨折(Colls、Barton等),由于其各自所承担的功能不同处理方式亦不相同。 脊柱椎体骨折 脊柱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骨折,其主要特点是自发性椎体骨折或轻微外力作用下的骨折,骨折多表现一个或多个椎体的压缩;患者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且无明显神经根受压体征,拍片检查时发现椎体存在凹陷性或楔形骨折;骨折好发于胸腰段,胸椎多于

骨质疏松的危害是什么

1、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2、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

怎样来做好骨质疏松的护理

1、做好饮食护理,是骨质疏松的护理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骨质疏松是慢性骨代谢疾病,饮食上要含易吸收优质钙的奶制品外,也要补充维生素D3及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鼓励骨质疏松病人少量多餐,合理饮食,丰富饮食搭配,促进吸收,增强营养,增加免疫力,减少胃肠负担,避免胃肠功能紊乱,可以有效帮助骨质疏松病人伤后恢复,促进骨折及伤口愈合。 2、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因此,骨质疏松的护理在皮肤护理这方面也要做到位。下肢及脊柱骨折占绝对多数,此类骨质疏松的病人都需要卧床,且

驼背的原因

驼背的原因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由于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所致。矫正练习的目的是加强背部伸肌的力量,并牵拉胸部前面的韧带。人的脊柱向后拱起,多由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引发驼背形成的原因是: 1、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致使椎体容易造成压迫性骨折而产生的驼背。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多发生在腕部、脊椎和髋骨部。大约有30%的50岁以上妇女伴有一处或多处椎体骨折,约有五分之一的50岁以上男性在余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发现老人逐渐弯腰驼

老年人骨质疏松很危险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是一个小病,常常不以为然。实际上,骨质疏松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死亡率达到20%-25%。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骨质疏松好像与死亡是互不挂钩。可是,在医生看来,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疾病,因为患了骨质疏松后,老年人行动不便,肩膀翻身痛,还特别容易摔倒,引起骨折。而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就得住院治疗,而长期卧床,患褥疮、肺炎、肺栓塞、泌尿系感染的机大大增加,死亡率甚高。 其实,骨质疏松并不是中老年人才出现的疾病,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松使得骨头病变,老年人的钙代谢不平衡,出现高密度的骨质疏松。那么骨质疏松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

骨质疏松带来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带来什么明显危害? (1)、发病率高是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我国现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 (2)、经济负担大也是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在美国骨质疏松治疗费用每年至少上百亿美元,,由于其防治费用及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给社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3)、骨质疏松的明显危害主要为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 (4)、

骨质疏松早期症状

骨质疏松症状 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多较轻但持续,有时程度剧烈并可持续数周。而急性腰背痛缓解之后,往往可残留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驼背的是骨质疏松的另外一个表现,在严重骨质疏松时,整个脊柱可缩短10~15cm。严重患者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室内日常活动、跌倒等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前期症状 早期,骨质疏松症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也无任何不适感。而一旦出现腰背疼痛或是全身疼痛,已经是骨质疏松的中晚期。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是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 骨

骨折有什么并发症

1、骨折首先就给我们带来生活不便,尤其对于老年人本身行动就不便,骨折后就更不方便了,正所谓火上浇油。这是属于骨折的危害表现之一。 2、脊柱骨折往往不易发现,但其实它又是有症状的,老年人常见腰背痛,其中一个原因就可能是脊柱骨折,只是很多老年人以为上了年纪都腰背痛而忽略了。 3、骨折的危害大的是髋部骨折,骨折的疼痛需要卧床。老年人常常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这些病,长时间卧床造成原有疾病加重,骨折患者的心肺功能衰退等并发症。 4、骨折后固定、制动和卧床,长时间固定制动和卧床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易再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