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竹筒粽子是蒸还是水煮 竹筒粽子要煮多久

竹筒粽子是蒸还是水煮 竹筒粽子要煮多久

一般建议高压锅蒸30分钟。

竹筒粽子,顾名思义就是将糯米装进竹筒里制作而成的一种粽子,这样的粽子不仅有糯米的软滑,还有竹子的清香,吃起来会更加舒服,所以吸引了很多人购买。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在端午节前路边的小吃摊上总会摆满竹筒粽子,而一般竹筒粽子高压锅蒸30分钟就熟了。

竹筒粽子怎么煮

竹筒粽子高压锅蒸30分钟。

煮粽子一般怎么也要两到三个小时,因为糯米压得很紧实的话是挺难熟的,而且煮到1个小时左右还要上下翻个个,要均匀受热。

端午包粽子寓意着什么

现如今,端午节包粽子最为广泛所知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面临亡国之痛时,于五月初五的时候悲愤投汨罗江。

而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就纷纷用竹筒装入米而投入江中,这也就是粽子的前身,名为筒粽。

建武年间,长沙人梦中有一人称老板姓所祭奠的东西都被蛟龙所吃,需要用艾叶和五色丝线这两样蛟龙最怕的东西捆绑住,这样就可以驱赶蛟龙了,粽子也就慢慢演变成了角黍,然后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种类繁多的粽子。

九子粽是粽子中的一种,在端午节包九子粽也是寓意着求子的意思,九子粽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端午节包粽子的寓意也是很丰富的,各地可能还会有不同的寓意。

一斤糯米放多少糖

包粽子一般不放糖调味,而是放蜜枣、枣、甜蜜豆等增加甜味。竹筒粽子因为竹筒内难以放枣,只有米口味清淡,打开后蘸糖吃,一般一斤糯米配3-4两白砂糖。

包粽子的粽叶需要煮吗 包粽子没有粽叶怎么办

包粽子时没有粽叶了不要慌张,可以用其他绿叶代替,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替代品有芦苇叶、玉米叶、荷叶、芭蕉叶等,但是注意先煮水后再包粽子,这样包出的粽子饱满、外形完整,当然也可将粽子放在竹筒中,制作成竹筒粽,会有一股竹筒独有的香味,且方便食用,不会像粽叶一样粘连在手上。

竹筒粽子是蒸还是煮 竹筒粽子的做法

主料:糯米400克 辅料:腊肉50克、竹笋30克、竹荪30克、干香菇4朵、甜玉米粒30克、胡萝卜50克。

调味料:生抽8克、老抽5克、蚝油5克、白糖2克、盐3克、香油8克。

做法:

1.糯米淘洗干净,加水刚刚没过,浸泡4小时以上。

2.沥干水,加入所有调味料和各种切成小丁的辅料,拌匀,可以冷藏过夜,更好入味。

3.竹筒用刀劈开。

4.每个竹筒都不一样的,注意看好配对,每一对用棉线扎紧下端。

5.将泡好的材料用小勺装入竹筒,注意轻敲竹筒,让米粒紧实,直到完全装满。

6.用粽叶包住竹筒开口,棉线扎紧。

7.竹筒放入放好水的高压锅中。

8.高压锅上汽压阀后30分钟就好。

竹筒粽子煮多长时间 竹筒粽子是热水还是冷水下锅

冷水下锅。

竹筒粽子蒸的时候,一般建议使用冷水下锅,因为冷水下锅煮的时间长,粽子能够完全具有竹筒的香味,熟得透彻。

热水下锅,竹筒承受不住高温可能会有破裂的情况,而且粽子的受热不均匀,会出现部分生的情况。

竹筒粽子是蒸还是水煮 竹筒粽子怎么做不散

主料:糯米、腊肉、竹笋、竹荪、干香菇、甜玉米粒、胡萝、生抽、老抽、蚝油、白糖、、盐、香油。

做法:

1、先把糯米淘洗干净,加水刚刚没过,浸泡4小时以上。

2、沥干水,加入所有调味料和各种切成小丁的辅料,拌匀,可以冷藏过夜,更好入味。

3、突然把竹筒洗净用刀劈开。

4、每个竹筒都不一样的,注意看好配对,每一对用棉线扎紧下端。

5、将泡好的材料用小勺装入竹筒,注意轻敲竹筒,让米粒紧实,直到完全装满。

6、之后用粽叶包住竹筒开口,棉线扎紧。

7、竹筒放入放好水的高压锅中。

8、最后高压锅上汽压阀后30分钟就好。

相关推荐

豆沙粽的原料配方

(做20个)糯米900克 豆沙250克 水250克砂糖750克 盐8克 猪油60克 甜栗子20粒竹叶20片 绑粽子的绳10米 藤篮选自出口欧州的特制工艺品。制作精良、细致,一件漂亮的工艺品,又具有实用功能,内盛各味粽子组合,朴实、高雅、大方,送礼真的很特别,所谓“粽午娘家粽,礼粽情更重”。 制作方法 1.糯米在前一天晚上用水洗净后,放在水中浸泡着,在做粽子前的20~30分钟沥去水分。 2.在炒锅内,加水及砂糖各250克,再加入盐等沸,倒豆沙入锅,用中火成固体状。加入猪油,充分拌炒均匀,因为容易烧焦

端午包粽子有什么寓意 端午节包粽子有什么寓意

体现下以下几个方面。 1、最广为人知的寓意就为了纪念屈原,在历史故事中,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在农历五月初五只身投入汨罗江中,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便用竹筒装入米投入江中,这就粽子的前身。 2、粽子有“众子”和“中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有的地区的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 3、在民间故事中,还有驱赶蛟龙的寓意,用蛟龙最怕的艾叶和五色丝线捆绑在一起,就可以驱赶蛟龙了,这也粽子形状的发展。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食粽

粽子,端午节时必吃的一样食物,从春秋时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和和美美的过端午节,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等。粽子的由来已久,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小贴士: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叶泡还还好 粽叶什么叶子

包粽子的叶子,南北各有不同,大多根据当地的植物就地取材。 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一般来说,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叶子就箬竹叶,也叫棕叶,植物箬竹的叶子,北方则用芦苇的叶子多一些。

竹筒粽子为什么放碱

放食用碱能让粘度增大,吃起来粘粘的。放碱也为了缩短粽子的时间,使糯米更软滑,色泽更金黄。不过,糯米先浸泡一段时间,浸泡时间长一些也能起到上述作用。所以,如果不做碱水粽,只为了缩短时间,没必这么做。当然,由于糯米粽材料偏酸,放入碱性食材能保持粽子的味道更加鲜。

包粽子用什么叶

包粽子的叶子,南北各有不同,大多根据当地的植物就地取材。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一般来说,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叶子就箬竹叶,也叫棕叶,植物箬竹的叶子,北方则用芦苇的叶子多一些。

一斤糯米能包几个粽子

一斤糯米能包几个粽子看你喜欢包大还包小,大的5-6个,小的10个左右。 备料:粽叶可以选择晾干的竹叶或新鲜的苇叶,后者需沸消毒,但后叶子发黄,清香味不明显;前者洗洗、修边,用冷水泡一天就能用,但浸泡时不折叠叶面,否则折痕处易裂开。包粽子用的糯米需用凉水浸泡一两个小时,不能用沸水,否则糯米会变“粉”,吃起来没有嚼劲。 包粽:用叶子光滑的一面包裹馅料,因为另一面很涩,包反了吃粽子时不易剥皮。取粽叶的2/5折叠成漏斗状,放入糯米、蜜枣、花生等,注意不放满。之后用剩余粽叶封口、包裹,用细线缠紧就行

肉粽的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

包粽子的叶子有哪几种

1、箬竹叶:南方地区常用,叶子大多呈长三角形或者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呈圆形,叶片一般大而宽,有清香味,很适合包粽子。 2、芦苇叶:北方用的最多,芦苇生长于浅水中,叶子细长,有清香味,做出的粽子清香,但由于芦苇的叶子比较窄,包粽子的时候一次需3片左右。 3、竹笋壳叶:嫩笋破壳后脱掉的竹笋壳叶,宽大而且有韧性,出来的粽子也会带有竹笋的清香味。 4、荷叶:河北、山东以及江南一带会有用荷叶包粽子,荷叶的叶子呈圆形,大而厚实、光滑,包出的粽子也会带有荷叶的清香味。 5、玉米叶:一些种植玉米的地方会选择用玉米

端午节各地风俗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从春秋时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