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低血糖如何应对
孕期低血糖如何应对
孕期如果血糖低的话,那么就会容易导致怀孕女性出现头晕,呼吸加快,甚至是昏迷等症状。孕期血糖低怎么办呢?
首先,第一步也就是最关键的,就是要补充糖分增加血糖的水平。比如可以吃任何形式的精制糖,比如可乐,果汁,糖果,口服葡萄糖片等等都是可以的。
如果症状反应比较严重。要在纠正低血糖之后在增加糖水化合物的量,比如馒头,面包或者是水果等。
其次,对于有注射长效胰岛素的孕妇来说,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反复出现,在孕期的饮食中,还是可以加食牛奶或者是鸡蛋等消化吸收比较慢的蛋白质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
最后,如果孕妇由于低血糖导致神经不清,但是还有吞咽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添加白糖或者是葡萄糖,如果十分钟之后没有改善的话,那么就要立即送往医院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
低血糖应该怎么判断呢
诊断标准:低血糖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起病急,和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学异常交织在一起,故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但主要取决于血糖值,凡健康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当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低于2.8mmol/L(50g/dl)时,尽管无临床症状,体征亦应诊断为低血糖症,空腹静脉血葡萄糖高于3.9mmol/L(70mg/dl)可排除低血糖症;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2.8~3.9mmol/L(50~70mg/dl)可提示低血糖可能,但极个别的健康妇女在禁食72小时后血糖低至1.4~1.7mmol/L(25~30mg/dl),甚至细胞内葡萄糖水平接近于0和新生儿血糖低至1.7mmol/L(30mg/dl)也曾认为是正常的,有些专家认为儿童和婴儿当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50mg/dl)时,应仔细观察,只有血糖水平低于2.2mmol/L(40mg/dl)时,才可诊断和治疗,反之,老年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在3.3mmol/L(60mg/dl)常可发生低血糖症状,所以正常人血糖维持在较理想水平,24小时内波动范围很少超过2.2~2.8mmol/L(40~50mg/dl),这种葡萄糖的内环境稳定是通过各种激素来调节的,很多器官特别是肝脏和肌肉组织等参与糖代谢,当葡萄糖利用,摄取和(或)生成不平衡时,可产生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低血糖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体征并不和血糖值总相一致,因此,作为实验诊断参考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同一病人同一时间动脉血糖值通常略高毛细血管值,而后者又高于静脉值,空腹时毛细血管血糖值(测血糖为全血),高于静脉血糖值5%~10%。
2、血糖测定分为血清,全血,血浆3种方法,测定血清血糖,必须采血后立即离心取得血清,否则时间过长,糖分解,结果偏低;全血糖易受血细胞比容和非糖物质影响,其结果亦比血浆血糖略低5%~10%;所以,目前临床多采用测定血浆血糖,判断各种原因的高血糖症和低血糖症。
3、对原因不明,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应经常监测血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和血,磺脲类药物浓度,以资鉴别,如高胰岛素症可见于胰岛素瘤,服磺脲类药物,自身免疫性低血糖和外用胰岛素者;而血C肽升高者仅见于胰岛素瘤和服磺脲类药物。
低血糖应该怎么样治疗
通常急性肾上腺素能症状和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食物时能够缓解。胰岛素或磺脲药治疗病人若突然出现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建议饮用一杯果汁或加3匙糖的糖水,应告诉病人家属这些处理办法。一杯牛奶亦可奏效。
建议胰岛素治疗病人随时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磺脲药治疗病人,尤其是长效药和氯磺丙脲,若饮食不足,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反复低血糖发作。当口服葡萄糖不足以缓解低血糖时,可静脉推注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可进行食疗。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以上介绍的就是低血糖疾病现在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如果低血糖症状较轻可从饮食治疗方案上考虑,当病情加重时不得不选择药物上的治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患者不可长时间保持蹲姿,防止突然起立时出现头晕导致摔倒等现象。
糖尿病危险信号 发抖出冷汗头晕
千万不要忽视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低血糖会引起癫痫发作、意识模糊甚至死亡。立即检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3.9mmol/L,立即进食15g的葡萄糖。
可以选择升糖片、半杯果汁、一汤匙的蔗糖、蜂蜜或玉米糖浆或一些硬糖、软糖等。糖友家属也要了解低血糖应对措施,以便能提供帮助。
顽固性低血糖治疗有哪些方法
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
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低血糖应该如何预防
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 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 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5.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
6.因乙醇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常在进食很少而过度饮酒后8~12h发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进食较少者。由于摄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发的低血糖症,预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这些物质的摄入。
7.对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者,进食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引起低血糖。因此应避免进流质及快速进食。应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8.Addison病、腺垂体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对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特别敏感,易致低血糖症,应特别注意。
低血糖应该做哪些检查
1.空腹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测定 非肥胖者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24μU/ml可认为是高胰岛素血症。然而有时空腹胰岛素值即使正常,相对血糖值已增高。当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血浆胰岛素应降至10μU/ml以下。血浆葡萄糖水平低于2.2mmol/L,胰岛素值将低于5μU/ml。胰岛素与血糖比值(I∶G)一般也降低。如I∶G值增加或>0.3应怀疑有高胰岛素血症,I∶G>0.4提示胰岛素瘤可能。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欲确定是否存在空腹低血糖,OGTT没有意义。如糖耐量试验延长至4~5h,对于诊断餐后低血糖有一定价值。
3.血浆胰岛素原和C肽测定 正常血浆含有少量的胰岛素原,大部分胰岛素瘤患者血循环中胰岛素原水平增高。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原一般不超过免疫反应性胰岛素总量的22%,而85%以上的胰岛素瘤患者的胰岛素原所占百分比超过25%。
用RIA法测定的血浆胰岛素值称为免疫反应性胰岛素,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多克隆抗体与胰岛素原等胰岛素类似物有交叉反应,再加上胰岛素的正常值较低,所以解释结果时要十分慎重。
C肽测定可用于内源性和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的鉴别,C肽和胰岛素是等克分子量分泌的,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时的血C肽一般测不出来。C肽水平高提示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反之,低C肽水平提示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是外源性胰岛素所致。
4.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测定 血浆中存在胰岛素抗体提示既往使用过胰岛素或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综合征。胰岛素的自身抗体依抗原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依抗体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效果有兴奋性与抑制性自身抗体之分。
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产生抗胰岛素抗体,此与制剂中的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不同和制剂不纯有关,但使用单峰的人胰岛素或重组的人胰岛素仍可产生胰岛素抗体。此类抗体是产生胰岛素不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从未使用过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可产生抗胰岛素的自身抗体。其特点是游离胰岛素浓度很低而胰岛素总量明显升高。这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病人往往需用大剂量的胰岛素才能控制高血糖状态。
另一种少见的情况是机体产生的自身抗胰岛素抗体可兴奋胰岛素受体而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症,详见后述。
5.血浆磺脲药物及其尿中代谢产物测定 测定血浆磺脲药物或其尿中代谢产物可协助确定磺脲药物诱发的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氯磺丙脲因半衰期长,诱发的低血糖危险性较大。
6.胰岛素抑制试验 无症状性空腹低血糖或不稳定性或边缘性高胰岛素血症,可用抑制试验鉴别是否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用外源性胰岛素不能完全抑制胰岛素瘤C肽和胰岛素原的释放,然而也有报道指出,某些胰岛素瘤病人的C肽抑制试验可正常。Kim等发现,正常人在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后,血浆C肽抑制约66%,但胰岛素瘤病人在血糖正常时,血浆胰岛素和C肽不被抑制,而在低血糖时,可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
7.刺激试验 对于可疑空腹低血糖者刺激试验的敏感性较I∶G比值、C肽、胰岛素原测定等方法低。一般常用的刺激试验包括甲苯磺丁脲、精氨酸和胰高糖素刺激试验,80%的胰岛素瘤患者甲苯磺丁脲试验异常,74%有精氨酸试验异常,58%有胰高糖素试验异常。注射钙剂后能刺激胰岛素瘤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但也有报道指出,胰岛素瘤患者注射钙剂后胰岛素分泌并不增加。
8.先天性代谢疾病伴低血糖症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很多,可根据需要选用。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和酶缺陷的基因分析。
(1)血糖指数:血糖指数是指碳水化合物使血糖升高的相对能力。与血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相比,较高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可使血糖升高至较高水平,且较迅速。依血糖指数不同,一般可将碳水化合物分成数种类型。直链淀粉对血糖和血胰岛素所引起的反应慢而弱,而支链淀粉可使血糖、胰岛素及胰高糖素明显升高。
(2)果糖耐量试验:口服果糖200mg/kg后,正常人的反应与OGTT相似,而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由于果糖-1-磷酸醛缩酶缺陷出现低葡萄糖血症、低磷血症及果糖尿症。
(3)胰高糖素试验:胰高糖素仅作用于肝磷酸化酶,对肌磷酸化酶无影响。正常人在空腹肌注1mg胰高糖素后,血糖升高,高峰见于45分钟左右,血胰岛素与血糖值一致。胰岛素瘤者血糖高峰可提前出现,但下降迅速,并出现低血糖反应,血胰岛素分泌高于正常人。糖原累积病(GSD)Ⅰ型者无血糖高峰或小的高峰见于1小时后,血乳酸显著升高,血pH值和HCO3-下降。此试验亦可用于其他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
(4)肾上腺素试验 GSDⅠ型者于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增值不超过30%。由于GSD亦可能累及中性粒细胞的糖代谢,故使用肾上腺素后,血中性粒细胞升高不明显。但用于GSDLb诊断的简便方法是用佛波醇(phoorbol-myristate-acetate)刺激NAPDH氧化酶的活性,协助GSDLb及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的诊断。
(5)缺血运动乳酸试验:将上臂缠以血压计袖带,加压至200mmHg,令病人作抓握活动,持续1分钟,测定试验前后血乳酸值。正常人试验后血乳酸升高3倍以上,Ⅲ型、V型GSD者不增加,但不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乳酸生成障碍性疾病(如肌肉磷酸果糖激酶缺陷等)。
(6)可乐定治疗试验:如怀疑为GSD,常用可乐定(clonidine,0.15mg/d,或每天0.2mg/M2体表面积)治疗数月,GSD者(如Ⅰ、Ⅲ、Ⅵ型)可增加身高,其作用机制未明。因此药还对体质性矮小及其他原因所致生长迟滞有效,故可能与其作用于中枢,促进GH分泌等作用有关。
(7)其他试验:血、尿及脑脊液氨基酸组分分析有助于氨基酸代谢病的诊断。血酮、血糖、血氮和肌酸激酶是各种低血糖症的基本检测项目。如有可能应尽量做病变组织的酶活性测定以及异常糖原颗粒、代谢底物等的测定。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酶基因的突变可肯定酶缺陷的种类和位点。
9.铬粒素A(CgA) 铬粒素A(chromogranin A,CgA)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之一,约90%的APUD肿瘤病人血清CgA升高。中肠来源的类癌病人,血中CgA可升高数十至数百倍,发生肝转移后,血CgA增高更明显(RIA法测定的CgA误差30%~40%)。
10.其他APUD激素和代谢物测定 可根据临床表现测定相应的肽类或胺类激素,但因花费昂贵,一般难于普及。多数情况下,可测定尿5-羟吲哚乙酸(5-HIAA)及胃液中胰岛素、胰岛素原和C肽,必要时可测定胃泌素。如欲判定肿瘤的生长潜能、判断预后,可测定Ki-67蛋白和PCNA(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肿瘤组织可作黏附分子CD44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PDGFa)受体染色。生长抑素受体亚型分析及PKR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
1.脑电图
与缺氧相似,无特异性改变,呈慢波或其他变化,长期低血糖症有脑病变者可有异常变化。
2.肌电图
神经传导时间正常,远端肌肉有去神经表现,运动单位电位数目减少,弥漫性去神经纤维,尖端及巨大运动单位放电,多相电位,比较符合周围神经原或前角细胞型变化。
3.X线检查
偶见钙化腺瘤,邻近器官扭曲或移位,胰动脉造影显示血运增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病变定位。
4.CT与MRI扫描
可发现腹腔部位及胰腺部位的占位性病变。
5.B超检查
可发现胰腺部位肿瘤,小于1cm者容易漏诊,不如CT与核磁共振检查可靠。
6.其他
胰放射核素扫描,ECT扫描,75Se-蛋氨酸检查可发现胰腺内外的占位性病变。
凌晨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患者凌晨三时测血糖,应区别两种情况:
1、晚餐后至凌晨三时已八小时未进食,视同餐前空腹,其血糖应不低于3.9mmol/L,不高于7.0mmol/L。即:3.9mmol/L~7.0mmol/L为正常值。
2、晚餐后至凌晨三时之间进食,如睡前加餐,血糖应不低于3.9mmol/L,不高于11.0mmol/L。即:3.9mmol/~L11.0mmol/L为正常值。
血糖低于 3.9mmol/L 是低血糖,对人体危害大,且夜间发生,极具危险性。
血糖高于 7.0mmol/L(空腹)或 11.0mmol/L(餐后),表明血糖控制的不好。
低血糖的处理方法
低血糖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缓解低血糖症状,第二个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的各种潜在原因。 对于各种已经发生的低血糖,迅速给与糖水,含糖饮料或者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等即可缓解。如果是糖尿病的病人药物性低血糖,应该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是频繁发作低血糖,甚至昏迷的患者,可以查找原发病,做低血糖试验,明确是否存在胰岛素瘤。
低血糖应该吃些什么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身体亚健康的人们越来越多,为了维持完美的身形,减肥节食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女性朋友们。低血糖也慢慢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症。甚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低血糖甚至不算病,吃块糖就可以解决。人们应注重低血糖的影响,平时饮食方面应该注重。
饮食方面: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以少量多餐为主,以减少刺激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饮食禁忌
1、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2、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3、低血糖患者应该严酷的限制单糖类的摄入量,少吃一些精制品或加工品,制止食用糖分高的生果和果汁。
4、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白米、甘薯、通心粉和粟米片都应该少吃,
5、戒烟禁酒。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老年低血糖症的饮食保健
1、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2、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低血糖对于特殊人群的危害是极大的,对普通人来说时间长了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大家应注重对低血糖的预防。若只是普通的低血糖应中途吃些食物或糖果水果来补充血糖。严重的应及时就医,平时应遵循上述方法减轻低血糖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