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兰的简介
水晶兰的简介
水晶兰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没有叶绿素,从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被称为死亡之花。水晶兰的花朵在阴暗潮湿的地区,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驻足欣赏,是传说中来自阴间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
水晶兰属约近1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2种1变种,从东北、西北至西南以及台湾均有分布。水晶兰产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
水晶兰的作用用途
观赏要旨
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莲花,然而在腐植土中没有一片绿叶,就能长出可爱的白花,那非水晶兰莫属。每当春夏交接之际,漫步在中高海拔的山区,往往可以在一堆不起眼的泥土上,看到它的绽放,著实让人惊艳不已。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只要知其习性、选择好地点和时机,人人皆可一睹其芳容。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过早,水晶兰尚未萌发;过晚,水晶兰因逐渐老化,身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就无法赏识其清澈透明、如梦般的美丽。
水晶兰的独特植物习性,使其只适宜于山林间阴凉潮湿、多腐殖质的特定气候环境,依靠特殊的菌体方能生存,除非能够模拟其原生环境进行种植,在普通的人工环境中是很难存活的。而且水晶兰的种子异常微小,几乎没有任何营养物质,离开原生地,在人工条件下也几乎难以萌芽。
水晶兰从春季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其整个生命过程也只有短暂的几个月,只有在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里,水晶兰才能够得以繁衍生息。因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不要随意去改变、破坏它的生存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发达的科学技术会帮助这美丽的精灵从深山老林,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更多的人带来欢欣和愉悦。
水晶兰在家居中的作用
水晶兰在家居中具有观赏价值。水晶兰植物体多汁,白色。叶大多退化成鳞片状,互生或螺旋状排列。花单一顶生,稍下垂,钟形。水晶兰的花朵在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水晶兰美丽可爱的外形很多人都喜欢欣赏。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
水晶兰还具有药用价值。水晶兰全草含水晶兰甙(Monotropein)、β-谷甾醇、对香豆酸、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山奈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甙,甾醇类,主要有甾醇(sitosterol),脂肪酸类,主要为16-18个碳的脂肪酸及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acid)。主要的作用是补虚止咳。用于肺虚咳嗽。其性平和,味微咸,含水晶兰甙、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等成分,全草可入药。
水晶兰与家居风格的搭配
水晶兰被称为死亡之花,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由于水晶兰全身洁白没有半点叶绿素,是无法行光合作用的半腐生植物,多半长在阴暗潮湿的树林下,它的生长营养来自真菌所分解的腐植质,名字中虽有“兰”字,却与“兰”完全没关系。它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2500公尺的地方,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水晶兰有着独特的习性,水晶兰独特的习性和神奇的外形,使其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传奇当中,常常作为幽灵之花出现。被神话成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要么被视为具有灵异力量、可于无形中致人毙命的邪物,甚至将它的幽香也描写得令人毛骨悚然,也许这就是它“幽灵草”名称的来历吧。
专家介绍水晶兰部份靠寄主植物提供生长养份,只适宜于山林间阴凉潮湿、多腐殖质的特定气候环境,若将其移植到家中,无法维持其美丽的样子,水晶兰基本都面临死亡。水晶兰的花朵只有在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此时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伫足欣赏。水晶兰虽好,但只有在大自然中才可以展示它的美好,所以一般家庭都难以看见这款独特的品种。
水晶兰的种植方法
水晶兰的养殖方法其实不难,栽培水晶兰花,育壮苗是个关键。首先要保持兰苗的株数。尽量保持在三苗以上,连体栽培。
栽培水晶兰的环境尽量做到保持光足、水足,空气温度充足,促进兰株生长,保持兰苗苗体健壮。保护兰根兰花的生长是靠根吸收营养的。夏天要定期冲洗兰根,以免残留的肥水保留在盆内,使根受到伤害。
兰根的根尖发黑,或者腐烂,均使根部不能及时向兰株供应水份及营养,这是造成水晶兰烧焦的主要原因。因而要保护好根,必须保持盆内疏水透气,浇水要浇透,不要外湿内干。
养殖水晶兰记住要增加兰棚湿度,种好水晶兰的重要条件是增加兰棚湿度。兰棚湿度不均,兰株的水分蒸发量过大,造成水晶兰焦尖,所以要设法增加兰棚湿度。兰花水晶兰生长中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碰伤兰株的水晶体。尽量做到少换盆,避免伤及根尖,影响兰株的生长。选择透水、透气的肥沃土壤进行种植。
西兰花简介
西兰花
早熟品种
苗期28天左右,从定植到采收40-60天。冬性弱,幼苗茎粗8mm左右即可接受低温影响,完成春化过程。主要品种有澄海早花,福州60日,同安早花菜,上海四季60天耶尔福等。花球重0.3-1kg。
中熟品种
苗期30天左右,从定植到采收80-90天。冬性稍强,幼苗茎粗10mm可接受低温影响,完成春化过程。主要品种有福建80天、福农10号、同安短叶90天、洪都15号、荷兰雪球、瑞士雪球等。花球重一般1kg以上。适应性强。
晚熟品种
定植到采收需100-120天以上。植株较高大,耐寒性和冬性较强,幼苗茎粗15mm以上才能接受低温影响,完成春化过程。单个花球重1-2kg以上。主要品种有福建120天,同安城阳晚花菜,广州竹子种、广州鹤洞迟花,台湾喜树晚生,江浙地区栽培的旺心种等。
山兰米的简介
种植的地域不同·产在全年无污染的健康岛上,全世界只有北纬18度的黄金地区,才能种植出紫红色的山兰米
“山兰米”千年来一直种植在海南中部的五指山、琼中、白沙、保亭、乐东地区,该地区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因为该地区有着两种气候之分,海南以北的海口湿润凉爽,以南的三亚酷暑严热。因为在海南北纬18度之间(五指山、牛岭)中部地区,划分出了南北两种不同温差的气候,形成天然的热带和亚热带交汇处,称为黄金交汇处的“分界洲”,在气候、水文、物产以及地貌上的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基因宝库,当“山兰米”离开这人区域时,别的地区根本种植不了。因此,全世界也只有北纬18度这版绿色无污染的五指山独特地区,才种出紫红色的山兰米
●空气:
海南岛“一个未受污染的岛屿”,素有“健康岛”、“长寿岛”之称,中部地区气候温和,四时花香,无任何工业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在可以准确获得数据的266天,海南空气质量为优的236天,为良的30天,污染为零。
●阳光:
海南中部地区为北纬18度,东经109度,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3~25℃,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6~20℃,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
●雨水:
海南中部地区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雨量充沛,全是大自然天赐的雨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90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0%。
●土壤:
海南中部区为热带原始森林,释放出大量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因此称为“地球之肺”。根据“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这一带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砖红壤,含有像富硒、富锗等微量元素,且洁净未受污染,保持天然状态,含有许多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白兰瓜的简介
白兰瓜是甜瓜的一种,原产于美国,美国人把它叫“蜜露”。1944年,美国土壤学和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趁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兰州的机会,托他将种子带到兰州,白兰瓜自此名扬中国。河西走廊的气候及各种自然条件适合白兰瓜的生长,故白兰瓜也曾称雄河西。地近沙漠的民勤县,阳光辐射强烈,昼夜温差甚大,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白兰瓜富含糖分,品质优秀,瓜肉淡绿且呈半透明状,宛如翡翠(间或也有杏黄色)。其瓜味甘甜、汁液丰富、香气浓郁、芳醇爽口,真是“色如玉、甜如蜜”,不愧瓜中一绝。
培养水晶兰的方法
一、要育壮
培养水晶艺,育壮是关键。
1、分株不能过细,尽量保持两苗以上连体栽培;
2、在适度范围内,尽量做到光足、水足、肥足,促进兰株生长。株体健壮,蔡能进枪进艺。
二、要护根
根尖发黑或腐烂,使根部不能及时向兰株供应水分,是造成水晶艺烧焦的主要原因。
1、必须保持盆内疏水透气;
2、淋水要淋透,不要淋“半病水”(外湿内干);
3、施肥喷药药避免浓度过大,并药定期灌淋,冲洗兰根,免受残留肥药伤害。
三、要增湿
兰棚湿度不够,特别是在高温干燥和秋季转北风时,兰株蒸发过大,时造成水晶艺烧焦的客观原因。因此,要设法增加兰棚湿度,使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以减少兰株水分蒸发。
四、要防伤害
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避免用手触摸或碰伤。总之,只要细心养护,就一定能够把水晶艺培养得更完美,更富魅力,使这个兰艺新秀在兰花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