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香鱼的捕鱼方法

香鱼的捕鱼方法

溪江两岸渔民捕香鱼,一般是驾竹排、驱鸬鹚捉鱼。一条竹排,七八只鸬鹚可捕10余千克。“苍茫沙咀鸬鹚眼,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湿雨后,一蓬烟火炊渔船。”宋代林逋的诗,生动地刻划出水上渔家的意趣。有时农家傍晚来客,主人背上鱼篓,拿个网兜下溪,一会儿就摸得一、二斤做香鱼菜肴,宜清炖白烧。楠溪江畔的农妇焙制香鱼有一套好方法,先把鱼背剖开,放在铁丝匾或竹篾上,用文火细烟慢慢熏焙,直至烧成金黄色取出,这就是海内外闻名香鱼干如煮面烧粉干或汤时,掰碎放入一些,再撒点葱药、姜末,则清香四溢,色香味俱佳。

清代诗人壬士稹写了首七绝《渔家》:“楠溪江都是钓人居,柳陌清溪一带疏,好是日斜风雨后,半江红树卖香鱼。”深秋楠溪香鱼上市,忙煞了那些来楠溪江的游客与邻近饮食店主人,他们都去争购活鲜鲜的香鱼。如在花辰月夕、瓦屋纸窗下,以浓郁的村醪和清蒸一盘风味独特的香鱼,“他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别有一番乐趣。

小满吃什么水果 其他食物

小满节气也还有其他的民俗食物。比如小满节气台湾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所以,台湾彰化有吃黑鲳的习俗;东北部的苏澳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高雄县的旗山、美浓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当地就有小满吃飞鱼和香蕉的饮食习惯。

小黄鱼的捕捞

中国捕捞黄鱼的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吴王阖闾时代,见

于唐代陆广微《吴地记》。

每100克小黄鱼的营养成分

能量99千卡 蛋白质17.9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0.1克叶酸25.1微克胆固醇7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

核黄素0.04毫克烟酸2.3毫克维生素E1.19毫克 钙78毫克 磷188毫克 钾228毫克 钠103毫克

碘5.8微克 镁28毫克 铁0.9毫克 锌0.94毫克 硒55.2微克 铜0.04毫克锰0.05毫克

以上数据参考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着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三文鱼的分布

三文鱼又叫撒蒙鱼或萨门鱼。三文鱼学名为鲑鱼,是世界著名的经济鱼类之 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

野生三文鱼产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主产区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也有少量的野生三文鱼。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对三文鱼资源都有很严格的保护措施,阿拉斯加州政府规定,捕捞三文鱼的船只须有专门的执照,每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出海捕鱼,捕捞还有配额限量。政府组织科学家每年对各种自然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然后计算出当年允许捕捞的总量,再分配给每条船。一般每年允许的捕捞总量都控制在鱼群总量的1/7~1/8之间,以确保三文鱼种群的繁衍。

什么是乌鱼子

什么是乌鱼子 乌鱼子分头、胴体两部分:头部前端有五对腕,其中四对较短,每个腕上长有四行吸盘,另一对腕很长,吸盘仅在顶端;胴体部份稍扁,呈卵圆形,灰白色,肉鳍较窄,位于胴体两侧全缘,在末端分离,背肉中央一块背骨。雄的乌贼背宽有花点,雌的肉鳍发黑,以雄的为佳。乌贼肉脆嫩,味鲜美。

乌鱼子,顾名思义就是用雌乌鱼的卵所研制的一种美食,因其口感独特,被日本人称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乌鱼子是雌乌鱼的卵所制的水产加工食品,盛产于台湾等地。它含有丰富蛋白质及脂质,营养价值很高。烘烤后加佐料食用,风味独特,吃起来有特殊嚼感,是广受赞誉的美食。

乌鱼,学名叫做鲻鱼,也就是我们常吃的「乌头」。香港吃到的乌头大部份是淡水鱼塘内饲养,少部份是从海中捕获的野生乌头,但台湾的乌鱼则多是从海中捕获。

乌鱼分布于全球各地温、热带海域,主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是中国南方沿海重要的食用鱼。渔获方式除以流刺网、围网、定置网等渔法捕捞外(流刺网属于非法捕捞,多见于日本渔船作业),近年鱼源枯竭,亦在鱼塭饲养(逐渐盛行)。乌鱼到处都有,但乌鱼子却盛产于台湾,原因是每年冬季冬至过后,中国大陆沿海的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经过台湾海峡,从彰化县鹿港镇附近靠近台湾沿岸,一直沿着海岸线南下到屏东南方外海交配后折返北方。乌鱼贴近台湾沿岸期间,其卵巢正值交配前最成熟阶段,所以台湾产的乌鱼子特别肥大。

针鱼的捕猎

2015年11月,一项发表于《鱼类生物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赫伦岛和北斯特德布鲁克岛附近,针鱼被发现在撞向水中不知情的猎物群前会先跳出水面。它们以用尾巴在水面上行进,并以高达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跃出以躲避诸如海豚等捕食者而著称。

它们看上去能利用其跳跃能力,通常在约1~2米的距离内偷偷接近并捕食更小的鱼类。初始方法很简单,但最后这1米左右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它们跃出水面,基本上就变得隐形,直到其撞入水中。

当颌针鱼在没有跳跃的情况下试图攻击猎物时,它们的攻击范围约有50厘米。在跳跃的助力下,攻击范围会延伸到2米左右,从而使猎物更难跳脱。

天然鱼苗的捕捞与鉴别

虽然鲻鱼人工繁殖已经获得成功,但由于未能大批量生产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养殖用的鲻鱼苗主要还是靠沿海捕捞。

捕捞季节

鲻鱼苗在体长1.5厘米时,大批回游到咸淡水的河口、港汊、闸口等浅水区索饵,此时适于采捕。各地由于气候条件不同,鲤鱼开始繁殖的时间有差别,因此在沿海出现鲻苗的时间不同,广东、福建在12月至次年4月;浙江杭州湾一带在3一5月为捕捞盛期;江苏东台一带在4一7月。根据群众的经验,鲻鱼苗的分布有如下的特点:

1、在滩涂、港汊处,底质为含藻类较多的沙质土,涨潮时,鲻鱼苗游来摄食,容易捕获。

2、港湾里有深潭,潮水退落后仍保留一定水深,这时鱼苗容易被留下来。

3、在咸淡水交汇处苗多,因为鲻苗有溯河逆游习惯,并由于内河水流入,带入丰富的饵料。

4、天气晴朗、气温高、无风,鱼群喜欢集中在汊。

捕捞方法

1.光诱捕法

由于鳃苗具有趋光的特性,在没有月亮的黑夜,退潮时,位于港湾处支起汽化煤油灯,引诱鲻苗游至汽灯处,然后用预先安放好的定置鱼苗网捕起,这样的方法诱捕鲻苗不仅捕获量大,成本低,花费劳动力少,同时捕捞的鱼苗不易受伤,质量好,成活率高。

2.抄网采捕法

这种网的结构是一个半圆形的铁制或木制框架,约50厘米宽,连接一个手柄,用框架支撑尼龙鱼苗网片或其他网眼较密的纱网。利用抄网在滩涂或浅水海湾处进行采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捕获量小。

3.手拖网采捕法

手拖网长3一5米,高70厘米,浮子纲连接软木浮子或塑料浮子,沉子纲连接沉子,网衣两侧连接木棒或竹杆作为手柄,由双人操作在河口或滩涂涉水采捕,目前广东各地以此法最多。此法捕获量比手抄网大。

鳐鱼的新闻报道

英国一名捕鱼者在斯凯岛沿岸捕获一只比猩猩还重的鱼,堪称庞然大物。他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将大鱼拖上岸。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在英国近海捕获的最大的鱼。

现年26岁的捕鱼者丹尼尔经营着一家钓鱼用品店。他说:“捕鱼的关键主要是要有耐心。以前,我们从未捕到过那么大的鱼。这条鱼居然有208磅(约188斤),简直不敢相信。”

据悉,丹尼尔捕获的大鱼是种鳐鱼,是一种珍稀保护鱼种,看起来很像黄貂鱼。随后,丹尼尔将其放生到海洋中。

鲑鱼的分布范围

三文鱼又叫撒蒙鱼或萨门鱼。三文鱼学名为鲑鱼,是世界著名的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

野生三文鱼产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主产区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也有少量的野生三文鱼。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对三文鱼资源都有很严格的保护措施,阿拉斯加州政府规定,捕捞三文鱼的船只须有专门的执照,每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出海捕鱼,捕捞还有配额限量。政府组织科学家每年对各种自然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然后计算出当年允许捕捞的总量,再分配给每条船。一般每年允许的捕捞总量都控制在鱼群总量的1/7~1/8之间,以确保三文鱼种群的繁衍。

银鱼捕捞时期

(一)银鱼捕捞时期 实践证明,银鱼渔业是优质高效渔业。但如何保证银鱼渔业持续高产高效呢?笔者认为,安排合理的捕捞期,科学利用其群资源是极其重要的途径。因为银鱼种群是由一个世代组成的简单群体,所以,合理利用其种群资源,必须做到:

1.种群达最大生物量时捕捞种群生物量是种群尾数和个体体重的乘积。种群生物量受种群补充量和减少量对比关系变化的影响。补充量大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增加;补充量小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减少;补充量相当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呈稳定状态。补充量是由发生量和生长量决定的;减少量是自然死亡和捕捞的结果。所以,种群生物量的变化是发生、生长、死亡3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这3个过程又都与种群本身生物学特性、外界环境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非捕捞死亡的自然死亡率通常变化不大,故发生量和生长量则成为决定种群生物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足够的亲鱼量是丰厚世代发生量的物质保障。所说的足够的亲鱼量,是指能产生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正常生长、发育的下一世代最大发生量的亲鱼数量。这个足够的亲鱼量值,须根据各水体及其渔业的具体情况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科学测试而定。生长量是指体重增长量。银鱼属于性成熟早、世代交替迅速的鱼类,如前所述,银鱼幼鱼阶段生长极为迅速,先是体长快速增长,然后是体重的快速增长,至生长拐点后,体长、体重的增长速度都趋缓慢,性腺开始发育,此时的种群生物量最大,是进行渔业捕捞比较合理的时机。此后,因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增长量逐渐变小,种群生物量会由于自然死亡而越来越小,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太湖大银鱼应在7月龄(10月份)捕捞为宜,春宗群则在5.5月龄(9月份)捕捞为好。

2.合理安排渔获季节,充分利用饵料资源浮游动物是银鱼的主要饵料资源,其中挠足类、枝角类是幼、成鱼的主要食物。银鱼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将饵料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形成优质的鱼产品,为渔业所利用。因此,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饵料资源,是提高水体生产力和渔业产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调查证明,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体中的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其高峰期通常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所以捕捞生产最好避开夏、秋季节,以便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饵料转化。一般来说,秋末冬初进行渔业捕捞较为合理。

3.捕捞要避开繁殖期繁殖是银鱼种群发生补充量的过程,如果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势必影响其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从而导致补充群体数量减少和渔业产量降低,因此,不宜在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

综合考虑银鱼繁殖、生长和饵料资源充分利用等因素,把银鱼的捕捞时间安排在9一11月份比较合适,北方可适当提早些,在冰封前捕捞,南方地区可适当延后些,在10一l1月份捕捞均可。

相关推荐

鱼子是什么鱼的卵

鲻鱼,盛产於台湾,俗称乌鱼,故名。乌鱼到处都有,但乌鱼子却盛产於台湾,原因是每年冬季冬至过後,中国大陆沿海的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经过台湾海峡,从彰化县鹿港镇附近靠近台湾沿岸,一直沿著海岸线南下到屏东南方外海交配後折返北方。 乌鱼贴近台湾沿岸期间,其卵巢正值交配前最成熟阶段,所以台湾产的乌鱼子特别肥大。 乌鱼,学名叫做鲻鱼,也就是我们常吃的「乌头」。香港吃到的乌头大部份是淡水鱼塘内饲养,少部份是从海中捕获的野生乌头,但台湾的乌鱼则多是从海中捕获,台湾东港生产的乌鱼子是台湾的名产之一。 乌鱼子的加工过程为:选

长江刀鱼为啥这么贵

长江刀鱼(也叫长颌鲚)身长而侧扁,腹银色而多脂,因形似一把尖刀而得名。平时栖息于我国东部接近江口浅海,每年初春成群溯水而上产卵。 鱼肉鲜嫩至极,鱼鳞可做美味鱼油 江刀鱼是一年中最早的应季时鲜鱼,被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称之为“春馔妙物”。资料显示,其捕捞量曾占长江鱼类天然捕捞量的35%~50%,但近些年来由于自然产量大幅下跌,加上人们对刀鱼的追捧,让其变身为鱼中贵族之一。 江刀鱼肉质鲜美细嫩至极,把鱼肉放入口中吸吮,鱼肉便能脱离鱼骨,鲜嫩、清香、爽口,令人百吃不厌。鱼鳞不要刮掉,其中含大量脂肪,加工后会变成一

鳐鱼的分布范围

鳐鱼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00m以下的深水处,主要生活在东海和南海。日本的冲绳地区是鳐鱼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当地政府已将其列为一个主要的参观景点,在那里的水族馆开设有专门的区域供人近距离观赏。 鳐鱼和魟鱼非常相象,因为它们都有扁平的身体。幼年的鳐鱼以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如蟹和龙虾为食。当它们长大以后,主要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捕食的时候,鳐鱼主要靠嗅觉捕猎。鳐鱼卧在海底时利用特殊的闭口呼吸法尽量避免吸入泥沙。鳐鱼在呼吸时,水通过头顶的管路吸入最后穿过腹面的腮裂流出。

墨鱼的生存现状

分布海域:多分布于高盐温暖的海洋中,近海、远洋,水层、海底均有分布。 经济意义: 1、食用; 2、药用; 3、饵料用,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 捕捞季节:沿海的捕获季节南早北晚,舟山捕获时节为5-6月。 中国近海渔场有鱼类l7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是中国人民喜欢食用而且产量较大的海洋水产品,被称为“中国四大海产”。可惜,由于过度捕捞,这四种海洋水产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大、小黄鱼,已经多年形不成渔汛,年产量由几十万吨下降到3-5万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墨鱼种质资

“虱目鱼”名字的来历

相传郑成功为驱赶荷兰人领军来到台南时,因军饷不够便派人寻找当地食材充实军粮。有一天晚上,郑成功梦见妈祖告诉他,后港有很多鱼,第二天郑成功让士兵到后港捕鱼,果然大丰收。捕上来的鱼郑成功从没见过,于是用闽南语问是“什么鱼”,边上的人以为这是鱼的名字,于是这种鱼从此就叫“虱目鱼”(闽南语“什么鱼”的谐音)。

金枪鱼的介绍

金枪鱼又叫鲔鱼,香港称吞拿鱼,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大部分皆属于金枪鱼属。金枪鱼的肉色为红色,这是因为金枪鱼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红蛋白所致。有些金枪鱼,例如蓝鳍金枪鱼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谢;使体内血液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水温。这项生理功能使金枪鱼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从而能够生存在温度较低的水域。 游泳速度快,瞬时时速可达160千米,平均时速约60-80千米。金枪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与大西洋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金枪鱼的游程很远,过去曾经在日本近海发现过从美国加州游过去的金枪鱼。 金枪鱼

如何挑选鲃鱼

在生活中购买的食物时如果没有挑选好,买回来吃起来口感就会有不一样,所以掌握一些挑选食物的方法能够买到更多新鲜和营养的食物,下面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鲅鱼好。 不管是红烧鲅鱼、清蒸鲅鱼、香酥鲅鱼、鲅鱼丸子、鲅鱼饺子……可以说怎么做都好吃。鲅鱼体形似纺锤,背青色,白色的腹部如丝绸肚兜,一条一条摆在那儿,滑溜溜,光闪闪,像水洗过的瓷器,非常引人食欲。不过挑选鲅鱼可真是大有讲究,下面就教您几个小妙招。 一摸肚子:鲜鲅鱼的肚子很有弹性,手指一按就会立刻恢复原状。 二看鱼皮:有鱼皮破损的情况说明可能被细菌感染,选鲜鲅鱼尽

乌鳢的食性特征

乌鳢为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家幼鱼)乌鱼的游动速度快,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鱼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

罗非鱼和鲫鱼哪个好吃 罗非鱼价格多少钱一斤

5-20元一斤。 罗非鱼是一种产量高、口感鲜美的鱼类食物,因为产量大,价格也是非常的实惠,在产地或者上市的旺季只要几块钱一斤,罗非鱼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城市都可以吃到的新鲜水产品,海里面捕捞的罗非鱼是海鱼,淡水里面捕捞出来的又是淡水鱼。

鳝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鳝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鳝鱼骨的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烧炭研末;麻油调涂,或敷贴。 扩展阅读:鳝鱼骨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