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干豆腐的制作方法

干豆腐的制作方法

干豆腐的制作方法前期和制作大豆腐一样。首先要洗豆腐包。所不同的是,做干豆腐的,是那种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而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经过浸泡,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煮,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瓢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会的。每一个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诀窍,密不传人,因为更多的人会了这套手艺,自己的饭碗就会不牢。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或是干豆腐了。

(以上的程序和做大豆腐一样。)

在豆腐花与清水分离以后,就可以做干豆腐了。干豆腐的木框宽要与干豆腐包的宽度一样,长大约一米左右,高大约半米或者一米,先把卷好的干豆腐包放在木框里一层,用豆腐瓢将豆腐花搅搅碎,很均匀的样子,用瓢将豆腐花舀起一些,轻轻地、均匀地泼在豆腐包上,一定要匀,要薄,不能太薄。之后,把豆腐包再续上一层,正好盖住刚才泼的豆腐花上面,又为泼下一层豆腐花做好准备。再重复刚才的程序,泼好第二层豆腐花,再用豆腐包盖住。依此类推,重复进行,直到将干豆腐的木框弄满。

这时候,就要开始压了。上面先盖好厚厚的木板,压上一些大石头,然后,上面再用一根很粗的大木梁横压在木板上,一头固定,另一头用绳子搅在另一边下面的横梁上,用一根小木棒搅在绳子中间,不断地搅,使上面的木梁不断地向下压。木框的下边哗哗地躺着清水,豆腐花就在豆腐包里承受着重压,逐渐地变成了干豆腐了。压上几个小时,打开豆腐包,一层当中就是一张干豆腐,一张一张地取来,叠好,干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干的生产制作

豆腐干的生产工艺和豆腐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浇制时厚度较小,一般为5~6cm,压制时间为15~30 min,要求压制后豆腐干的含水量在60%~65%,压制后按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白干胚子,即为成品[1] 。具体如下:

豆浆——煮浆及冷却——点脑——蹲脑——浇制——压制——出包——切块——成品[1]

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 50%。其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 600克,酱油250克,桂皮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

(2)磨浆。先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滤渣后备用。

(3)煮浆。将磨好的生豆浆上锅煮好后,再添加 20%-25%的水,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

(4)凝固。浆温降至8_0_-90℃时,即可用卤水点浆。点浆时应注意均匀一致,要勤搅,但要防止乱搅。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C左右时上包。

(5)划脑。上包前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

(6)上包。先将包布铺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可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要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钟后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将500克精盐放人3公斤清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干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锅内,放人100克精盐、姜丁、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

(8)煮干。将已制成的卤水回锅烧沸加入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豆腐是怎么被发明的

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

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两汉时,淮河流域的农民已使用石制水磨。农民把米、豆用水浸泡后放入装有漏斗的水磨内,磨出糊糊摊在锅里做煎饼吃。煎饼加上自制的豆浆,是淮河两岸农家的日常食物。农民种豆、煮豆、磨豆、吃豆,积累了各种经验。后来,人们从豆浆久放变质凝结这一现象得到启发,终于用原始的自淀法创制了最早的豆腐。

相传汉代淮南王刘安始创豆腐术。他曾招集大批方士改进了农民制豆腐的方法,采用石膏或盐卤作凝结剂,洁白细嫩的豆腐制作出来了。

豆腐,古时已在南北食物市场上出现。据当时的《清异录》记载,人们呼豆腐为“小宰羊”,认为豆腐的白嫩与营养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

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出来。登泰山去拜佛和游览的人都要尝尝绵滑细腻的泰安豆腐。古代泰安城里多豆腐作坊,夜间全城磨轮辘辘,豆香四溢。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黄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正定府的豆腐脑、广西桂林腐竹、浙江绍兴腐乳等都是古代有名的豆腐制品。

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板豆腐、圆豆腐、水豆腐、冻豆腐、包子豆腐等分别,都是豆腐鲜货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等);豆腐的发酵制品,有臭豆腐、乳腐、长毛豆腐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副食品。

麻婆豆腐能用老豆腐吗 做麻婆豆腐用什么豆腐

豆腐有水豆腐(南豆腐)、老豆腐(北豆腐)。麻婆豆腐本来就是四川那边的菜,正宗的麻婆豆腐用的是南豆腐,南豆腐,又称嫩豆腐、软豆腐,麻婆豆腐是川名菜,使用嫩豆腐制作的,就是用南豆腐。大厨一般都是用南豆腐,大厨技术好,即使用南豆腐煮的时候也不易破,比较嫩,也不需要煮那么长时间。而家里一般北豆腐比较多。北豆腐比较耐煮,不易破,形比较整,多煮一会就入味了。

臭豆腐的制作方法

臭豆腐制作的主要用料有:北豆腐、臭豆腐乳、白酒、矿泉水。

1、将北豆腐切块,放入容器。准备臭豆腐乳三块。

2、用少许水将臭豆腐乳化开,搅拌均匀。

3、倒入高度数的白酒。

4、将调好的臭豆腐液倒入豆腐中,容器盖盖,放在阴凉处保存。

5、24小时后即可放入油锅中炸。

6、炸至两面金黄,出锅,洒上辣椒面和孜然粉即可食用。

麻婆豆腐和家常豆腐的区别 口感区别

麻婆豆腐和家常豆腐都是川菜系食谱,但麻婆豆腐采用炖煮嫩豆腐制作而成,其中不仅有辣椒,还有花椒调味,口感鲜滑软嫩,味道麻辣鲜香;而家常豆腐采用先煎豆腐后煮的方式制作,其口感外焦里嫩,味道香辣,咸鲜回味略甜。

一张干豆腐皮的热量

268大卡左右。

干豆腐皮是属于豆制品的一种,是利用豆类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当地吃一些的话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但是干豆腐皮的热量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一般每100克干豆腐皮的热量大约是447大卡左右,而一张干豆腐皮的重量,大约是60克左右,所以其热量是268大卡左右。

皮蛋拌豆腐用什么豆腐

台湾豆腐,或者内酯豆腐即可,皮蛋豆腐是一道汉族名菜,是各地风靡的凉拌菜之一。皮蛋豆腐制作简单,营养丰富,清热解火,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

豆腐乳放冰箱会坏吗 豆腐乳怎么保存方法

在选择容器时要选择密封性良好的容器,最好用玻璃瓶,不要选用塑料瓶。在制作前瓶子要用酒精消毒。霉豆腐制作好后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夹取豆腐时要用干净的干燥的筷子夹,不要让瓶子里进入水或其它杂物。开口的豆腐乳要放在冰箱,这样才可以保存时间长。

另外,我们为了防止霉豆腐腐败变质在做豆腐乳的时候尽量做少一点可以分批制作豆腐乳。并且霉豆腐最佳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年,时间长了口感就会差。

豆花和豆腐脑的区别是什么

豆花和豆腐脑都是豆腐的产物,豆花是豆腐和大豆还有蔬菜制作,而豆腐脑是豆腐做成的,没有蔬菜,豆花的凝固比较硬,而豆腐脑比较柔软,口感比较不好,因为豆腐脑是用老豆腐制作的,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经常吃豆花和豆腐脑是很好的,能够降低胆固醇,血脂,有很好的保护心脏的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经常吃豆花是能够缓解衰老,有美容的功效,但是一次性不能吃太多,容易造成腹泻。

魔芋豆腐有点臭正常吗

不正常。

魔芋豆腐是由新鲜魔芋加工制作而成的,其不会有臭味,由于魔芋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食用碱来去除其中有害物质,同时方便魔芋豆腐成型,所以魔芋豆腐闻起来会有一股淡淡的碱味。如果魔芋豆腐闻起来有臭味的话,说明很可能是已经变质了,其中已经有细菌微生物滋生,像这种坏掉的魔芋豆腐就不建议再继续食用。

东北尖椒干豆腐怎么做

【尖椒干豆腐】

主料:干豆腐 300克 猪肉 100克 尖椒 2个

辅料:植物油 2汤匙 盐 5克 葱 1段 姜 1块 蒜 2瓣 酱油 2汤匙 水淀粉 适量

制作方法:

1.食材备齐

2..将干豆腐顺长对半切开,在切成1.5厘米左右的条

3.猪肉切片,尖椒切片,葱切葱花,姜蒜切末

4.锅加油烧热,下入肉片炒制变白,下入葱姜炒香

5.下入干豆腐,盐,酱油,适量水,烧至干豆腐变软

6.下入蒜末,尖椒,翻炒均匀

7.淋入水淀粉,加热至汤汁粘稠,翻炒几下使汤汁包裹在干豆腐上,即可盛出装盘

小贴士:干豆腐加些水炖一会使干豆腐变软才好吃,蒜末后放提味。

一斤黄豆能做几斤豆腐 黄豆做豆腐的比例

黄豆制作成老豆腐,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在3:1或者是4:1,其制作成老豆腐其水分含量是比较少的。

黄豆若是制作嫩豆腐的话,那么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在6:1到10:1之间,可以根据自己对豆腐老嫩的情况自行把握,若是喜欢比较嫩的话,水分则可以加多一些,不那么嫩的话,则水分加少一些即可。

相关推荐

怎样做豆腐好吃 6种豆腐制作方法

1 鱼香豆腐 材料:北豆腐(一块)、豆瓣酱 、大蒜、 姜 、糖 、醋 、酱油、 盐 、油 做法: 1、豆腐切成小块(小一些比较入味),入油锅煎一下,煎至表面金黄取出备用。 2、蒜、姜切末,调一小碗鱼香汁:酱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调匀。 3、锅烧热后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 4、倒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后,倒入2勺水或高汤。 5、再倒入豆腐块炒匀。 6、再倒入事先调好的鱼香汁,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2 脆皮豆腐 材料:豆腐400克、鸡蛋1个、青辣椒1个、蒜3瓣、醋半勺、生抽2勺,白糖、香油、花生油各适量。 做

豆腐的发展历史

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 豆腐 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再度掀起豆腐是[3] 否起源汉代的争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打虎亭东汉

腐乳的好处 营养丰富

腐乳中因以大豆为原料,所以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除此之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B12、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和钙、镁、磷等矿物质。腐乳不仅是国人公认的美味食品,它还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奶酪”。虽然它是豆腐制作而成,但它的营养价值却比豆腐更高。

这几类人不宜吃豆腐

1、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应慎食豆腐。 2、豆腐性偏寒,平素有胃寒者,如食用豆腐后有胸闷、反胃等现象,则不宜食用。 3、对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也不宜多食豆腐。 4、在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也不宜吃豆腐,因为用豆腐制作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用盐卤做的石膏中含有较多的镁,四环素遇到钙、镁会发生反应,降低杀菌效果。

哪些人不宜吃豆腐呢

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东西也并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豆腐是不宜过多食用的。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 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 1.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应慎食豆腐。 2.豆腐性偏寒,平素

哪些人不宜吃豆腐呢

1.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应慎食豆腐。 2.豆腐性偏寒,平素有胃寒者,如食用豆腐后有胸闷、反胃等现象,则不宜食用。 3.对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也不宜多食豆腐。 4.在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也不宜吃豆腐,因为用豆腐制作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用盐卤做的石膏中含有较多的镁,四环素遇到钙、镁会发生反应,降低杀菌效果。

北豆腐的制作

豆制品是用大豆为原料制作的,俗话说:“豆腐水做”,这也是最恰当的说法。不是还有水豆腐一说吗,可见水在豆制品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水也就不会有豆腐,尤其是研究水质与豆制品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种生产资料,而且所占比例非常大,因此,研究水在豆制品生产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这关系到豆制品的质量和成品率,进而关系到豆制品的发展和推广[1] 。 制作豆腐用的卤水,又称盐卤或苦卤。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有毒。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称为卤

如何巧妙对付挑食的宝宝

聪明妈妈解决宝宝挑食的绝招 1.我家宝宝一看到肉食就扭过头拒绝吃 妈妈讲述:我家宝宝刚满1岁,别的食物还愿吃,就是不爱吃肉,发现食物中有牛肉、猪肉就扭过头拒绝吃。 如果蛋白质摄取不足,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还容易疲劳,甚至会导致鸡肉松弛。我开始摸索着方法让宝宝逐渐接受肉食。我的做法是,第一步在制作断奶食品时添加炖牛肉或鸡肉的高汤,让宝宝熟悉肉食的味道。第二步是用高汤煮粥,即在高汤中加入煮熟的蔬菜和大米,煮成烂粥给宝宝吃。 绝招一:妈妈可以将食物做成各种可爱的形状,来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妈妈可以将牛肉、鸡肉或猪

如何挑选鱼豆腐

1、成品外观整齐美观,金黄色均一亮泽。 2、产品较有弹性,切面细腻有光泽无气泡,具油炸鱼糕的特有风味。 食之香郁,富有弹性,且营养丰富,是火锅、炒菜、麻辣烫的好材料。生活中,我们都喝过鱼汤,鱼汤在低温时会固化,这是盐溶性蛋白和胶原性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热时又液化,这主要是水溶性蛋白的作用。鱼豆腐制作原理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氧化剂、栀子黄等食用色素,以消除水溶性蛋白的影响,阻止鱼豆腐豆腐固化后再次液化,充分发挥盐溶性蛋白和胶原性蛋白的作用。

鸡血的属性

1、科属 原鸡属。 2、产地 全国各地都有。 3、别名 鸡红 4、简介 鸡血俗称“鸡红”,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血。质细腻,有腥味,加工后凝固成块状。宜临时采取,鲜用。能益血补虚,活血,鲜毒。 鸡血通常被制成血豆腐,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的食品市场上出现的以动物血为原料的香肠、点心等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人们喜欢用血豆腐制作菜肴,称之为“液体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