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门静脉高压
肝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门静脉高压
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常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造成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出血,结合出血倾向病情往往比较凶险,是肝病(主要指肝硬化、肝癌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上消化道会出血
1.上胃肠道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上胃肠道疾病有食道炎、食管损伤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等十二指肠疾病以及空肠克隆病等空肠疾病。
2.门静脉高压:由于肝脏疾病的影响、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门静脉高压,最终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常见的胆道出血、胰腺疾病、纵隔肿瘤、血液病等引起上消化道损害,引发出血症状。
4.全身性疾病:患者可能受到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等血管性疾病,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病,或者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引起的创伤性损害,均有可能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肝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消化道表现
这是最常见的肝病症状,大多数肝病都会出现,比如: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等,可出现呕吐,腹泻,脾肿大等症状。此类症状也可能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原性溃疡病,门静脉高压性肠病等有关。
肝硬化患者为什么胃疼
肝硬化患者身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胃疼也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那么肝硬化患者为什么常常出现胃疼的状况呢?我们来看看专家对此的解释吧!
专家指出,导致肝硬化胃疼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将肝脏和消化道联系起来,食物经消化道吸收后进入门静脉,门静脉是肝脏血液的主要来源,为肝脏提供养料。当肝脏出现肝硬化时,门静脉就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到消化系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门静脉高压时,胃粘膜中的血流逐渐减慢,胃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使胃粘膜淤血,导致胃粘膜的抵抗力下降,促使胃溃疡的形成,导致胃疼。
2、门静脉内含有促进胃液分泌的物质,门静脉血液经流肝脏时,在肝脏内灭活。当门静脉高压时,肝脏的灭活受到影响,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而发生胃溃疡。
3、门静脉高压时,肠道吸收的毒素经胃循环进入体循环,导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从而诱发胃溃疡。
肝硬化患者除了胃疼以外还会出现很多其他的状况,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大型的肝病医院进行治疗,才会使自己的病情早日康复!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要点国际肝病
1.1门静脉高压定义正常门静脉压:5~10mmHg(7~14cmH2O)门静脉高压定义:-门静脉压力≥25mmHg(30cmH2O),肝静脉楔压或门静脉压力高于下腔静脉5mmHg-脾内压≥l5mmHg
1.2门静脉高压发生机理:前向学说(Forwardflowtheory)-门脉血流量后向学说(Backwardflowtheory)-门脉系统阻力
1.3门静脉高压的分类:肝前性:门静脉阻塞肝后性:肝静脉阻塞肝内性:纤维化、结节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肝星状细胞活化、NO、内皮素-12:几种常见的窦前性门静脉高压2.1先天性肝纤维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窦前性门静脉高压•肝实质正常,肝功正常,腹水少见•30%~70%有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汇管区大纤维带,包含多个小胆管•先天性胆板发育异常•对动脉低血压敏感,大出血可诱导肝硬化
2.2特发性门静脉高压(IPH)•曾应用的名称Banti'ssyndrome,Noncirrhoticportalhypertension(NCPH)Noncirrhoticportalfibrosis(NCPF)HepatoportalsclerosisPortalvenopathy.•应排除:肝硬化、肝外门静脉梗阻、血吸虫病•在日本(IPH):多见于中年女性(75%),平均36岁.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脾大、贫血.•在印度(NCPF):多见于青年男性(80%),平均30岁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贫血和脾大不常见•在美国:男女相同,年龄较大,消化道出血常为首发表现。肝功基本正常,常见贫血和白细胞减少.
3:肝后(窦后)性门静脉高压3.1Budd-Chiari综合征•大的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肝段阻塞•主要表现为明显肝大、腹痛、腹水,可有轻度黄疸•慢性梗阻者因侧支循环形成,腹水可不明显•诊断主要靠US、CT、MRI及造影•严重右心衰者可有类似表现,但不诊断为Budd-Chiari综合征
3.2肝小静脉阻塞性疾病(VOD)•肝内的小静脉受累,非血栓性病变•常有毒物或物理损伤暴露史•骨髓移植可导致VOD,与放射及化疗药有关•可发生于骨髓移植后1个月及数月内•接受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者亦可发生VOD
VOD临床表现与诊断•与Budd-Chiarisyndrome相似•可突然出现腹水和肝大•可发生于骨髓移植后1个月及数月内•诊断主要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3.3急性肝静脉系统血栓形成•>60%肝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与易栓疾病有关•>50%有原发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口服避孕药和妊娠是促发因素
临床表现•静脉炎综合征,肝窦压力、肝窦血液灌注•腹痛、发热,肝大且痛,急性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可伴功能性肾衰•偶有脑病和肝衰竭•转氨酶升高5倍以上,通常高于20倍•凝血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低于50%正常值,通常低于30%正常值•胆红素几天后升高,可因基础血液病或肾衰竭而极度升高
诊断和治疗要点•急性肝衰竭、肝大、腹水•超声多普勒,MRI显像•CT增强、肝静脉造影(损害肾功能)和肝活检(出血)有一定风险•肝素抗凝、放腹水、扩容、抗感染•局部溶栓及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移植
如何区分肝硬化的严重性
一是看有无并发症。如果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没有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二是看肝功能能情况。如果患者肝功基本正常,无明显黄疽,白蛋白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基本正常,血常规仅有轻度异常,表示肝硬化处于静止期,病情相对稳定稳地。医学上称之为“静止期肝硬化”,病情相对较轻。如果肝功异常,白蛋白低,凝血酶原活动度较低,胆红素显著升高,提示病情较重。
三是看通过B超或CT等看肝脏形态判断硬化程度。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提示硬化严重。
门静脉高压症症状
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其次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这些临床表现常伴有相应的并发症,如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低蛋白血症等。1.脾大、脾功能亢进充血性脾大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临床最早发现的体征。脾大伴脾功能亢进时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增生性贫血和血小板减低。易并发贫血、发热、感染及出血倾向。有脾周围炎时脾脏可有触痛。门静脉高压往往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脾脏的大小、活动度、质地与病程病因相关,如大结节性肝硬化者比小结节性肝硬化者脾大明显,血吸虫性肝硬化比酒精性肝硬化者脾大更为突出。
2.腹腔积液肝硬化晚期出现门静脉高压时,常伴发腹腔积液,其量往往超过500毫升,多在1~4升,有时达5~6升以上,最多时可达30升。腹腔积液可突然或逐渐发生,前者常有诱因,如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酗酒等,致肝功能迅速恶化,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去除诱因后,腹腔积液较易消除;后者常无明显诱因,先有间歇性腹胀,数月后腹腔积液持续增加,不易消除。腹腔积液量少时仅有轻度腹胀感,随着量的增多,腹胀加重,并有食欲不振、尿少,甚至因过度腹胀引起腹肌疼痛或呼吸困难、心功能障碍及活动受限。体征方面:直立时下腹饱满,仰卧时蛙状腹,脐至剑突距离增大,脐至耻骨联合距离缩短;腹壁可有妊娠样白纹,甚或紫纹;腹壁、下肢或全身性凹陷性水肿,甚或阴囊水肿;胸膝卧位叩诊可发现300毫升腹腔积液,如有移动浊音或波动感,腹腔积液已超过1000毫升,大量腹腔积液时腹壁变薄,血管显露或怒张,可并发脐疝、股疝、切口疝、膈疝甚或胸腔积液。
3.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门体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是门静脉高压的独特表现,不仅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出血 出血是门体侧支循环形成静脉曲张后破裂引起的,是严重的并发症。(2)门体分流性脑病 有10%~20%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代偿功能尚佳,但肠道产生的毒性物质未经肝脏代谢,经肝外门体侧支循环分流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自发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是肝性脑病的一种类型,病人多在摄入大量蛋白质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限制蛋白质摄入病情常可自行缓解。(3)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曲张显著者可呈海蛇头状称水母头征。沿静脉可触及震颤或闻及杂音,称之为克-鲍综合征。
4.门静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门静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是指长期门静脉高压所导致的胃肠黏膜血管病变,其发病部位依次为胃、小肠、大肠和直肠。根据其发病部位分为:(1)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患者常发生胃黏膜炎症、糜烂和溃疡,总发生率约为90%,也是本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被公认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不思饮食、腹胀和嗳气,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溃疡形成后也不出现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症状,诊断依靠内镜检查。(2)门静脉高压性肠病(PHC) 临床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常伴有下消化道急、慢性出血的潜在因素。弥漫性樱桃红斑点可能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引起,而血管扩张和直肠静脉曲张与门静脉压力升高无关。长期药物治疗可减轻肝硬化患者直肠黏膜弥漫性樱桃红斑点,同时降低门静脉压力。
肝病的主要症状
1、消化道表现:这是最常见的肝病症状,大多数肝病都会出现,比如: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等,可出现呕吐,腹泻,脾肿大等症状。
2、肝区不适:在所有肝病症状中,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较具有特异性,出现此类症状时首先怀疑是肝病引起的,应排除外伤因素。
3、全身表现:身体乏力、容易疲劳是最常见的全身表现。部分肝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黄疸,表现为尿黄、眼睛黄和皮肤黄,是最具有特异性的肝病症状(小儿生理性黄疸除外)。黄疸过高时出现皮肤瘙痒。
4、肝掌蜘蛛痣:很多慢性肝病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尤其肝硬化病人比较多见。但是肝掌和蜘蛛痣没有特异性,在正常人中同样可以见到,因此不能人有蜘蛛痣或肝掌就说是肝病症状。
5、肝腹水:肝腹水一般在肝病晚期或病情极为严重时才会出现,如肝硬化出现肝腹水表示已经进入肝硬化晚期。
6、出血倾向:肝病出血现象体现在肝功能减退,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致。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龈出血、痔疮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且出血时难以止住。
7、门静脉高压: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常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造成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出血,结合出血倾向病情往往比较凶险,是肝病(主要指肝硬化、肝癌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8、肝性脑病:这是肝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症状极为凶险,是造成肝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门静脉高压的症状
肝内型:按病理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窦前阻塞和窦后阻塞两种。窦前阻塞常见的原因是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窦后性阻塞的常见病因是肝炎后肝硬化。
肝外型:主要是肝外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门静脉主要属支的阻塞所致。
症状
门脉高压症多见于中年男子,病情发展缓慢。症状与体征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和黑便及腹水等症状和体征,但主要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和腹水。
(一)脾肿大:脾肿大多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症状,如贫血,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而言,脾脏愈大,脾功能亢进愈显著。
(二)上消化道出血:当门静脉压力增高后,使胃底静脉及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因此,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表现。常因溃疡、创伤而破裂出血。由于有肝功能损害致凝血机能障碍,出血多不易停止。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等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
(三)腹水:肝内型门脉高压症的晚期,腹水的出现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表现。在有腹水的病员中,腹壁浅静脉往往曲张较明显,有时伴有黄疸检查
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一般不困难,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可以通过食管钡餐检查确定。同时还需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
肝病有什么症状 消化道表现
消化道的异常死常见的肝病症状,大多数肝病患者会出现:恶心、厌油、食欲差、全身乏力
,部分患者还会初选呕吐、腹泻、脾肿大等症状。这类症状也可能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源性溃疡,门静脉高压性长病有关。
肝硬化的晚期症状都有哪些
有些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饮食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使肝硬化的病情加重,转变成肝硬化后期。针对肝硬化后期的症状及治疗情况,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肝硬化病情到了后期说明患者的病情严重了,而临床以肝功能受损与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发展到后面有什么症状,我院的肝病专家介绍,肝硬化晚期的症状有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及贫血、腹胀和门静脉高压等。
肝硬化晚期的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是最常见肝硬化晚期症状,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出血倾向及贫血,肝硬化晚期常有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胃肠粘膜糜烂出血,鼻腔出血,呕血与黑粪,女性常有月经过多等症状。
肝硬化晚期症状还有肝硬化腹水形成,肝硬化晚期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着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肝硬化发展到后面有什么症状?门静脉高压,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尤以食道静脉曲张最危险。由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薄,很易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晚期时,肝脏的功能衰退更加明显,直接导致雌性激素的灭活减少。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肝硬化晚期的症状表现,肝硬化到了晚期,治疗起来难度就非常大了,因此患者为了避免这些症状的出现,一定要在前期积极接受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护理。专家建议患者选择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这样在您治疗疾病的途中会减少很多弯路。
肝硬化可引起4种消化系统病变
消化性溃疡病
慢性肝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病者有人称之为肝源性溃疡病,其发病率15%~30%,远较一般人群高,且大部分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
胆石症
肝硬化患者胆石症发病率增高,为20%~30%。主要为胆色素结石,可能与溶血及胆色素排泄障碍有关,临床表现也不典型。
慢性胆囊炎
几乎所有肝硬化患者都有慢性胆囊炎,大部分患者为非细茵性,临床无特征性表现,少部分患者可能有上腹钝痛不适或肝区不适。
门静脉高压性肠病
发病率为30%~40%,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腹泻、便血等,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