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的作用及禁忌

艾灸的作用及禁忌

温筋通络

艾灸主要是由艾叶制成的,而艾叶性温,具有一定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经络、行气通络的功效,艾叶点燃熏灸,可以使热力深达肌层,将艾叶的药效和热力相结合,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深温筋通络、驱散寒邪等作用。

行气活血

艾灸的时候,一般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艾灸一般利用了温热刺激,可以起到气血协调,营卫和畅,所以艾灸可以起到一定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功效,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

要知道艾灸是以火灸身体的肌肤,在艾灸的时候不能够接近肌肤太近,一面引起局部肌肤的烫伤;其次人体身体有很多的筋脉和穴位,有一些重要的部位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例如关节部位、皮薄肌少处、下腹部以及一些关键部位,否则很容易导致烫伤,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功效作用

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至元气虚陷,脉微欲脱,这时用艾灸法救治,用大艾炷灸关元、神阙等穴可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具有一定扶阳固脱的作用。

艾灸中艾叶性温,艾灸可以让身体里的热气和毒素排出体外,帮助人体散寒和清热,对机体能够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具有一定拨毒泄热的功效。

人体中的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的,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存在气血不足或者经络受阻的情况,身体会受到影响,通过艾灸可以调和气血和疏通经络,具有一定行气通络的作用。

禁忌症

艾灸是具有一定禁忌症的,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要直接灸,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其次皮薄、肌少、肌肉结节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处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不也不要灸。

小贴士:要注意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者是妇女的经期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情况下不要艾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不要艾灸。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1.温经通络、祛湿散寒

由于艾叶等中草药的药性温热,艾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因此,灸法具有很好的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少乳等。

2.升阳举陷、回阳固脱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另外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证,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故灸法还可用于元阳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脱证。

3.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其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法的使用增多和治疗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所以在临床上灸法可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痈病之证,如乳痈初起、瘰疬、痈肿未化脓者、疮疡久溃不愈、寒性疔肿等。用灸法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

4.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灸法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到了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1 .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不宜直接灸。

2 .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

3 . 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艾灸的十大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禁忌有哪些

艾灸的禁忌有哪些?本文就是关于艾灸的禁忌介绍,希望能帮您更好的认识艾灸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做好艾灸,请往下看: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以上就是关于艾灸的禁忌有哪些的介绍,相信您应该对艾灸的禁忌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吧。

哪些人不适合艾灸肚脐

1、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2、面部或身体上的痤疮、急性湿疹、身发高热、局部皮肤破损的不能使用。

3、女性在怀孕和经期不能使用艾灸。

4、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5、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6、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7、有传染病的人是不适合艾灸。

艾灸疗法有哪些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艾灸的作用有哪些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需要具体了解这几种灸法的朋友,可以去“香怡艾灸养生指南”看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熏禁忌

禁忌一: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用艾条去艾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

用艾条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现代我们的衣着很大都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艾灸时要小心。施灸时,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

要循序渐进,初次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灸量,先少灸,如用艾柱,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待身体适应后,再加正常施灸,如用艾条,不要一开始就多灸。

禁忌九: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者青少年,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

如果感觉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的患者等忌用艾条去灸。

臂痛艾灸灸什么穴位

1、手臂痛艾灸灸肩贞穴

定位:在腋后皱臂直上1寸处。主治:常用于肩胛疼痛、肩周炎、手臂痛、上肢不能抬举的治疗。

2、手臂痛艾灸灸手三里穴

定位:侧腕曲肘,曲池穴下2寸处。主治:常用于胃肠病及其手臂疼痛麻木的治疗与保健。

3、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腹部减肥艾灸哪里

滑肉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艾灸作用:滑肉门穴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效,适宜于调理胃痛,呕吐,慢性肠胃炎等症,常见坚持能有效消除肚脐周围脂肪,预防小腹肥胖。

中脘穴

定位:脐上4寸。

艾灸作用:有健脾安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长期坚持艾灸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还可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功能。

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作用: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弹性,治疗便秘,腹胀,腹泻等症。

丰隆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艾灸作用:艾灸丰隆穴有除痰湿,清经络的功效,能治疗足太阴脾经的病症,如肥胖症,长期坚持艾灸可以使身段变得苗条,啤酒肚消失。

经期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经期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艾灸,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经血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进行艾灸的话是不妥的,因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经血量多时候还用艾灸方式调理,反倒会使经血量更多。

中医艾灸的10大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艾灸的禁忌症: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施疤痕灸。

7.从中医角度来说,还有一些证候是不合适艾灸的。如:外感或者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急者禁灸;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艾灸因其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养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广泛地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家庭的保健。爱美的女士更通过艾灸来达到调整身体健康状态来延缓衰老、美容的目的。庄礼兴教授建议,家庭艾灸可以选择艾条灸或者是隔姜灸,专业的艾灸疗法,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不可盲目自医或者是选择一些小美容院、养生馆来进行治疗。

哪些人不能艾灸

一、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二、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及艾灸的禁忌症,大家在选择艾灸前要先看看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合艾灸这种方法,到正规的地方艾灸。

艾灸养生注意十大禁忌

艾灸养生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相关推荐

艾灸百会的作用禁忌 百会配伍艾灸作用

1.配天窗,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主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 2.配长强,大肠俞,有益气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主治脱肛。 3.配脑空,天枢,有清脑散风的作用,主治头风。 4.配百会透曲鬓,天柱,有祛邪止痛的作用,主治脑血管痉挛,偏头痛。 5.配水沟,足三里,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低血压。

艾灸百会的作用禁忌 艾灸百会的作用

百会穴具有醒脑开窍,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清脑散风的功效。 1.艾灸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使人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脑组织细胞得到一定恢复。 2.艾灸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者的大脑皮质中枢生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艾灸后改善其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

艾炙不适合的人群

一、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二、艾灸不适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三、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

艾灸的功效作用禁忌

拨毒泄热 艾灸中艾叶性温,适当进行可以让身体里的热气和毒素排出体外,可以帮助人体散寒和清热,对机体能够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具有一定拨毒泄热的功效。 行气通络 人体的经络是相互连接的,鸽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存在气血不足或者经络受阻的情况,那么身体就会受到一系列的影响,而通过艾灸可以调和气血和疏通经络,也能够平衡肌理。 温经散寒 要知道人体的运转有赖于气血的作用,很多人体寒,可能会出现寒气受阻的情况,通过艾灸之后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调理和改善,对于女性来说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的作用。 1、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

针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在对待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上,还是有很多禁忌的,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详细来了解针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禁忌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禁忌: 1.热势炽盛,大汗不止,脉象混乱,脉证不符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慎针刺

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艾灸能不能天天灸 艾灸疗法的使用禁忌

1、艾灸虽然具有补益阳气的作用,但是也能伤阴,因此对于阴虚火旺以及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热神昏、咯血吐血等症均为使用禁忌。 2、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乳头、以及大的血管处等都不宜直接采用艾灸治疗;经常活动的部位,关节部位等处不可使用瘢痕灸法进行艾灸,以免艾疮化脓后难以愈合。此外,孕妇在进行艾灸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刺激的部位。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

哪些人不能艾灸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所以,虽然艾灸操作方便副作用小,艾灸的应用也很广,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艾灸的。

子宫艾灸的正确技巧

子宫艾灸的正确技巧 第一个是关元穴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第二个部位神阙穴 在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第三个部位是气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将双手的手掌叠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艾灸作用禁忌 艾灸适应症

1.可治疗寒凝血滞,经络辟阻引起的各类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闭经,寒疝腹痛等。 2.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3.可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泻,灸痢,遗尿遗精,阳萎,早泄,虚脱,休克等症。 4.可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症。 5.可治疗外科疮疡初起,或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长肌肉的作用。 6.肝阳上亢之症可灸涌泉穴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