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肝癌有关联吗
脂肪肝与肝癌有关联吗
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脂肪肝两类,是典型的文明病。脂肪肝形成的早期,肝脏内没有炎症性改变,肝细胞损害较轻,常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能正常,肝也未必肿大,所以易被人们忽视。
导致脂肪肝的六大因素有:肥胖、肝炎恢复期、糖尿病、嗜酒、药物、营养不良、三酰甘油高。通俗地说,就是肥胖、吃得太多、吃得太油,以致营养过剩。
脂肪肝常在B超时被发现,准确度高达97%。长期过度饮酒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障碍,使肝内脂质囤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最新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也能导致脂肪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脂肪肝,只要处于轻度阶段,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此时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细胞内沉积的脂肪将会逐渐减少,肝脏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脂肪肝继续发展,肝脏内出现炎症性改变,称为脂肪性肝炎,转氨酶化验检查结果升高,这时有些患者可发展成肝纤维化,经过数年后,有些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肝细胞癌。所以说脂肪肝与肝癌是有关联的,不得不小心防范。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
脂肪肝到肝癌,分为四步
脂肪肝是中青年男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你的脂肪肝严不严重?
体检时,b超图像判断脂肪肝程度是很主观的,是不准确的。目前大部分超声医师已经不再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因为:检查者不同,脂肪肝分度会不同;仪器不同,脂肪肝分度会不同;即使同一个人使用相同仪器,如果仪器调节不同(如超声频率等),脂肪肝分度也会不同
如果确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需要做肝脏弹性检测——反映肝脏硬度和纤维化程度。
发现轻度脂肪肝,需要早诊早治吗?
脂肪肝是可逆的!如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正确做法是通过“渐进性减重”,使肝脏内的脂肪沉积、炎症等病理改变,逐步改善脂肪肝症状。
是药物治疗还是自治?
首先,要就诊,请专业大夫判断你需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是怎样的饮食控制和运动,还是需要使用药物。
一般而言,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一个月体重减少在四斤左右,是健康的减重!
(瘦的太快“饥饿疗法”,希望通过短时间内骤减体重来缓解脂肪肝症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快速减重虽可使肝内脂肪消退,但也可使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重,引起代谢紊乱,甚至诱发脂肪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
高血脂、糖尿病跟脂肪肝是亲戚?
脂肪肝不仅是一种独立疾病,还会引起多种共病的产生。脂肪肝长期患病不仅会引起肝硬化,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脂肪肝也喜欢招惹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以及爱喝酒的人。
如果有三高,需要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尽早发现脂肪肝。因为三高人群,即便转氨酶不高,也有可能出现肝硬化。
如何日常养肝 不吸烟不喝酒
饮酒会提高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机会,有肝病的人应该完全戒酒。抽烟和罹患肝癌有关。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一些研究表明,大约有0%~0.5%的脂肪肝和0%~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最近,阿沙医生对1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31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在他们诊断为肝硬化后,平均随访3年多,就有25例(12.8%)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64例(20.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每年平均有2.6%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癌变,有4.0%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
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隐源性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每年的癌变率比丙型肝炎肝硬化仅低1.4%。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46%,是丙型肝炎发病率的3~1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癌有关吗?
一些医生开始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隐源性肝癌)进行调查。医生们发现,大部分隐源性肝硬化的病因实际上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隐源性肝硬化确实能够发展成为肝癌。2002年,伯格尼斯医生对641例肝癌的病因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9%的肝癌患者病因不明。以后经过分析确定,这些患者都是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的。马瑞欧医生调查了100例肝癌患者,发现至少有13%的肝癌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
枸杞菊花茶的营养价值 保护肝脏
枸杞中富含甜菜碱,这种物质对我们肝脏的保养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防止脂肪肝,对酒精肝,肝癌,肝硬化等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肝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是因为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低,促使胰岛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脏灭活减少,加以肝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产生抗力,因而虽胰岛素升高而血糖仍高;同时C肽受肝脏影响少,故C肽不高。
2、脂肪肝
产生机制尚不清,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单项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检病理检查。
3、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4、肝癌
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有一定协同作用。
怎么确诊肝癌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这就是一种肝癌的检查。
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的检查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扫描:超声扫描无创、方便、经济,可用于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术中超声可以发现小病灶及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超声导引下穿刺活检可以直接获取组织学诊断。
CT检查: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影像肝癌的检查方法。用来观察肝癌形态及血供状况、肝癌的检出、定性、分期以及肝癌治疗后复查。而平扫价值有限,可用来观察脂肪变、出血和碘油栓塞后沉积情况。增强扫描应视为常规,可行直接增强扫描,视情况需要加扫平扫。
MRI检查:是肝癌影像诊断的有力补充,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对脂肪肝、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检出及定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残留及复发的判断具有优势。MRI平扫组织分辩率高,可对病变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增强扫描可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平扫与增强扫描结合更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选择性血管造影:曾经对评估肝细胞肝癌有关键性作用,但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排螺旋CT及MR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逐渐被替代,目前其主要价值为经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ECT有助于肝癌骨转移的诊断。
4.病理学检查
这种肝癌的检查是腹腔镜和经皮细针穿刺活检,不建议作为常规,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在有条件的医院或上级医院分别采用以协助诊断。
乙肝可引起4大并发症
一、肝原性糖尿病:
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点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显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后胰岛素明显升高,而C太峰值仍较正常稍低,这主要是因为,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低,这样的话就会促使胰岛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脏灭活减少,加以肝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产生抗力,因而虽胰岛素升高而血糖仍高。
二、脂肪肝:
机制尚不清,一般情况良好,单项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检病理检查。
三、肝癌:
主要是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一般常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
四、乙肝的并发症之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这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常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一些研究表明,大约有0%~0.5%的脂肪肝和0%~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最近,阿沙医生对1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31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在他们诊断为肝硬化后,平均随访3年多,就有25例(12.8%)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64例(20.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每年平均有2.6%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癌变,有4.0%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
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隐源性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每年的癌变率比丙型肝炎肝硬化仅低1.4%。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46%,是丙型肝炎发病率的3~15倍!
什么行为伤肾 酒精
酒精对肝脏有害,酒精肝、脂肪肝、肝癌的发生都与它有关系。同时,酒精有利尿作用,影响肾对人体的液体代谢,扰乱电解质平衡,长期饮酒还容易发生高血压,而它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第二因素。
高血脂和脂肪肝有关系吗 脂肪肝怎么确诊
脂肪肝的唯一确诊方法是肝组织活检,可以选择在超声引导下做肝穿刺活检,这种方法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酒精肝的症状及表现 导致酒精肝的原因有哪些
酒精肝的形成与所饮酒的乙醇量有关。一般来说,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克酒精,女性则为20克。如果超过这个量,再持续喝上3~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并不是说每天饮酒不超过40克,不超过20克就不是饮酒过量,无论喝了多少酒,只要造成了肝脏的损伤,就是饮酒过量了。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有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饮酒越多,酒精性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此外,肝炎患者若再大量酗酒,酒精和病毒协同作用,将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