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蟹柳的加工工艺

蟹柳的加工工艺

工艺类型

蟹棒食品加工主要有两种工艺,其成品的形态及肉质有所不同,但味道基本一致。一种是将鱼糜先涂成薄片,经蒸煮、火烤、轧条纹后再卷成卷状,成品展开后可将鱼肉顺着条纹撕成细条状而制得蟹棒;另一种是将鱼糜直接充填成圆柱形,然后经蒸煮而成,这一种产品在成型前的配料中加入预先制作好的人工蟹肉纤维。目前国内外市场均以第一种蟹棒产品居多。[1]

工艺流程

鱼糜解冻(或切削)→斩拌、配料、搅拌→充填涂片→蒸煮→火烤→冷却→轧条文→成卷→涂色→薄膜包装→切段→蒸煮→冷却→脱薄膜→切小段→定量→真空包装→冷冻→蟹棒成品。[1]

马步鱼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鱼 冰海水 分选 分选 选级 剖片 清洗 控水 选级 摆盘 速冻 包装

二、工艺操作流程

1、原料:原料必须是新鲜、外观透明的,鱼体坚硬,鱼最略带红斑,鱼体没有机械伤,鱼肚无任何破损异物。

2、冰海水处理:原料鱼放入冰海水里处理。

3、分选:把加工的鱼选出准备加工。

4、选级:选出各种规格鱼。

5、剖片:把头背开必须保证内部完整,不能有任何破损,鱼肉光滑,鱼体完整。

6、洗清:用刀去掉内脏,洗清黑模,保证肉完整,再用清洗。

7、控水:洗清后鱼片装入带网得筐中,控水20分钟左右。(不能有血水)。

8、选级:控好水的鱼片选出各种规格,不能半规格。

9、摆盘:每盘8kg,每层加塑料纸,注意不能有头发、杂质。

10、速冻:摆盘后的鱼片尽可能再最短时间内速冻。盘内加入适量的水,但是一定要水量。

11、包装:每箱几块,每块必须有塑料袋和垫板。

三、注意事项:

1、原料鱼储存不能超过2天(48小时),必须存放在海水加冰的柜子里。

2、成品必需按要求包装,每天生产必须有生产批号,箱内有规格号。

3、常见马步鱼规格:11-13厘米。13-15厘米。15-17厘米。17-19厘米。

等级介绍:一级品,大小一样,色泽一样,无破损。二级品,大小均匀,鱼肚有小破损。三级品,大小不一,有破损,色泽发黄。

腊鱼的加工工艺

腌腊鱼是以宰杀后的鲜鱼为原料,加入盐和香辛料等调味品,腌制后经自然或人工干制而成,是传统水产加工保藏食品之一,其营养丰富,保质期长,具有多种独特的风味。由于腌腊鱼制作方式的多样性,仅我国就有各类规格的腌腊鱼达100多种,主要来自福建、海南、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区。

腌腊鱼的加工大部分都为传统的腌制工艺,其腌制方法主要包括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制法,腌制时间为几小时到两个月。为了降低腌腊鱼的含盐量、缩短腌制时间,改善其口感,己开发出一些新的腌制方法,如:加压腌制法,以食醋作为酸浸介质的酸浸腌制法,用其他氯化物(KCI,MgC12和CaC12)部分代替NaCI的腌制方法,油浸腌腊鱼和油炸腌鱼制品等。

在腌腊鱼的传统干燥方法中,日光干制和热风干制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干燥方法。日光干燥法存在卫生条件差,不可预测性大和生产的连续性差等弊端;而热风干燥由于干燥时间长,干燥温度高,会降低腌腊鱼产品品质(复水性低、表面硬化开裂、过度收缩和颜色变化等)。为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物质原有的理化性质,干燥质量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和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已经应用到水产品加工中。另外,超高压技术也应用到了低盐浓度的腌腊鱼产品保藏中。[2]

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腌腊鱼的生产工艺也[3] 有所差异,其风味也就不同,[3] 因此,加工条件会影响腌腊鱼的品质。腌制条件和干燥条件对腌腊鱼的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低盐和高温环境会促进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快腌腊鱼品质变化[4] 。为了提高腌腊鱼的口感、风味和品质,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己应用到腌腊鱼制品的生产中。高压有利于抑制腌腊鱼中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的氧化,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腌腊鱼产品的品质较稳定。

腊鱼的加工工艺

腌腊鱼的加工大部分都为传统的腌制工艺,其腌制方法主要包括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制法,腌制时间为几小时到两个月。为了降低腌腊鱼的含盐量、缩短腌制时间,改善其口感,己开发出一些新的腌制方法,如:加压腌制法,以食醋作为酸浸介质的酸浸腌制法,用其他氯化物(KCI,MgC12和CaC12)部分代替NaCI的腌制方法,油浸腌腊鱼和油炸腌鱼制品等。

在腌腊鱼的传统干燥方法中,日光干制和热风干制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干燥方法。日光干燥法存在卫生条件差,不可预测性大和生产的连续性差等弊端;而热风干燥由于干燥时间长,干燥温度高,会降低腌腊鱼产品品质(复水性低、表面硬化开裂、过度收缩和颜色变化等)。为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物质原有的理化性质,干燥质量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和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已经应用到水产品加工中。另外,超高压技术也应用到了低盐浓度的腌腊鱼产品保藏中。[2]

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腌腊鱼的生产工艺也[3] 有所差异,其风味也就不同,[3] 因此,加工条件会影响腌腊鱼的品质。腌制条件和干燥条件对腌腊鱼的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低盐和高温环境会促进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快腌腊鱼品质变化[4] 。为了提高腌腊鱼的口感、风味和品质,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己应用到腌腊鱼制品的生产中。高压有利于抑制腌腊鱼中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的氧化,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腌腊鱼产品的品质较稳定。

干无花果的加工工艺

为了取得色泽浅黄无褐变的成品其加工工艺如下:

1、原料及成熟度:采用个大,肉厚,刚熟而不过熟的无花果。这样制得的成品质量较好而得率也较高。

2、预处理(脱皮):用碱液脱皮,配制4%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到90℃,用不锈钢锅(避免用铁、铝锅)把无花果没入其中并在90℃下保持1分钟,捞起后在水槽中用大量清水并使其不断搡搓滚动,并加入稀酸中和。操作过程中要带上手套,避免碱液对皮肤的腐蚀。脱了皮的无花果沥干水待用。 3、护色:脱皮后无花果用0.1%亚硫酸氢钠浸果6-8小时。

4、烘制:不宜用自然干燥法,初期可用较高温度如75-80℃让其短期内大量蒸发水分,接近中后期温度要降低到60-65℃,在16-18小时内烘制到合适的含水量14-15%。

5、回软:在室温下1-2天加以覆盖。

6、包装:采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无花果肉内含较高糖份,干制后糖份浓缩但芳香味不够浓厚,这是缺点之一。只要密封包装注意保管产品保质期一年以上。

蟹柳介绍

蟹柳是一种用鱼肉糜做的加工食品,虽然名称叫“蟹柳”,其实成份是鱼肉,源自日本,正式名称叫鱼肉糕,鱼肉糕的红白两种颜色是日本人用于喜庆之事非常吉利的组合。

“柳”本来是中华饮食的名词,用来指成形的肉块或肉片,可以看到清晰的纹路,剔除骨头以后光剩下肉的一种做成了长条状的半成品食品。蟹柳因为做的形状是长条的,而且红白相间的成色状似蟹肉,所以通俗上习惯性的被称为“蟹柳”。

蟹棒的制作过程:

蟹棒是经过原料,辅料的验收、配料、斩拌、成型、着色、细切成型、真空包装、蒸煮杀菌、低温速冻、成品包装、金属探测器探测、冷库冷藏等工艺精制而成。

如何挑选蟹柳:

真正好的蟹柳,主要成分是鱼肉,但市售的蟹柳好多都是添加了大量淀粉,鱼肉含量很少,甚至有不法商贩完全用淀粉+香精+色素制作蟹柳,很难分辨。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少吃这类加工制品,偶尔食用时,请选择有品质的商家和品牌。

蟹柳的储存方法:直接冰箱冷冻即可。

加应子的加工工艺

原料→盐渍→晒干→回软→复晒→配制甘草糖液→果坯处理→糖渍→干燥→包装。

操作技术要点:

1.选择原料:选择果大、肉厚、七八分熟的李子果做原料。

2.盐渍与晒干:将李子果清洗干净,沥去表水,称重后取果重l/7的食盐。按一层果一层盐的方法,将李子果和食盐装入缸里腌渍60天左右。臃渍时应装满缸,并用石头压实。盐渍后捞出李子坯,置阳光下晒干,注意勤翻晒。

3.回软与复晒:将晒干的李子坯放入木箱,置于明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存放20天左右;使李子坯各部分的水分均匀一致。将经过回软的李子坯再取出复晒,以制得干李子坯。

4.配制甘草糖液:按李子坯100份、白砂糖14份、甘草3份、糖精0.2份苯甲酸钠适量备料。取甘草重10倍的水和甘草同煮成甘草液。并将其过滤,澄清,取其中的一半与10份白砂糖混合,加热溶解成甘草糖液。

5.果坯处理:将李子坯倒入清水里浸泡30分钟,洗去泥沙,捞出沥干,放入沸水中烫煮1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然后置于阳光下曝晒,晒至李子坯内的水分有80%蒸发掉时,即可将李子坯放入辗压机内压偏,也可用木锤锤扁,以达到将李子核打碎,而其皮淘无损坏。

6.糖渍:将压扁的李子坯倒入甘草糖液里浸渍。为了使李子坯能均匀地吸收甘草糖液,要注意经常搅拌,浸渍48小时即可捞出。晒制与包装:将糖渍的李子坯置阳光下曝晒至干燥,即成为加应子成品。用食品袋按每袋0.5公斤或l公斤称重,密封包装即可

猪耳的加工工艺

预煮:将腌好的猪耳用水冲洗干净放于锅内,用水煮沸后倒去沸水,用清水将猪耳冲洗干净;煮制:将预煮好的猪耳放入料汤中,先用大火煮制30分钟,然后加入黄酒和糖,再用文火煮制1小时。在放入味精前,先除去多余的料汤,味精放入后,即收汤起锅;装盒:用刚消过毒的不锈钢或铝制模盒装盒。装盒前先在模盒内装好衬袋,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拆盒包装时污染的机会。装盒时将一片片猪耳朵竖立起来排放,排得愈紧愈好,当模盒填塞好后加盖压紧,装盒即告完成;消毒:由于装盒时都是手工操作,产品仍有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应进行煮沸消毒。先将装好猪耳的模盒放于锅内,再放入开水至淹没模盒为止,然后煮沸30分钟,亦可用蒸气消毒30分钟;冷却:冷却的目的主要是使产品温度迅速下降,减少微生物污染,延长货架期,同时,使产品形成胶胨状。冷却最终温度为2―4℃。

相关推荐

海参需要放冰箱吗 海参冰箱能存放多久

2-3年。 干海参是鲜海参加工后的制成品,它的保存时间与加工工艺和保存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一般加糖或加盐制成的干海参保存时间约为2-3年,如果加工工艺比较好的干海参,如果保存得比较好,可以保存10年左右,在保存方式方面,冷冻保存时间比一般常温保存时间要长很多。 60天到2年不等。 即食海参是已经煮熟了的海参,其中富含水分及蛋白质,所以更容易腐烂变质,如果在冰箱冷藏保存一般可以保存60天左右,如果是放冷冻保存,可保存1-2年。

速溶茶的工艺

速溶茶制造工序包括:水处理、选料、浸提、过滤、净化、浓缩、配料拌和、干燥。速溶茶加工并非简单地将茶汤浓缩干燥就行,它必须应用高科技手段克服难溶、易潮解、无茶香的弊病。因为速溶茶茶汁的浓缩与干燥是关键,一般热浓缩,易更新换代茶香,茶汤易褐变。因此,已着手研究应用常温膜浓缩技术,效果非常好,所谓膜浓缩,就是选择一事实上孔隙度的半透透性膜,只准许水分子透过,而茶叶干物质成分不能透过,这样把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达到浓缩的目的。

速溶茶的工艺

气雾剂液态速溶茶饮料,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罐装工艺技术,它可以改善或优化多种速溶饮料尤其是速溶茶饮料的保鲜,并使之便于冲饮。 我国速溶茶的研制和生产,于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在上海、长沙、杭州进行了试验和生产,首先研制了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尔后研制了喷雾干燥的产品,这两种速溶茶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由于干燥过程在低温状态下进行,茶叶的香气损失少,并保持原茶的香味,但干燥时间长、能耗大、成本高;喷雾干燥的产品在高温条件下雾化迅速干燥,芳香物质损失,外形呈颗粒状,流动性能好,成本低。两种干燥方法的

香油为什么有香味

具有浓郁或显着的芝麻油香味。芝麻中的特有成分经高温炒料工艺处理后,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致使芝麻油具有独特的香味,有别于其他各种食用植物油,故称香油。香油按加工工艺分为小磨香油和机制香油两种。

茶饮料的工艺

茶饮料的工艺分为四部分,萃取/调配/充填/包装,在萃取段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设置不同的萃取条件这里的关键点是萃取温度,搅拌方式和倒茶方式,这些都要经过研究的多次实验和论证才能得出,目的是茶汤的口感/风味/萃取效率,茶汤特性.然后经过冷却静止然后清净,清净机的参数设定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货架期的产品是否有沉淀产生.容糖系统同样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品浊度和沉淀状况,调配时的调配液温度,过滤网的选择都很重要,调配完成检验合格后,进入杀菌,杀菌温度的选择可根据中性,酸性来选择,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回流,回流量的控制直

铁罗汉是什么茶

铁罗汉属于一种半发酵的茶叶,从制茶工艺上来看,它应该算是乌龙茶的一种。铁罗汉茶的加工工艺精湛,加工好以后的成品铁罗汉,香气浓郁,资本甘醇,而且有明显的岩韵,,平时人们饮用铁罗汉,以后能口齿留香,经久不退。

血粉是什么

血粉是采集经检疫健康动物的新鲜血液,经高温高压、破膜、脱色、低温干燥等工艺而制成的高品质蛋白质饲料,具有极佳的溶液性、可消化性和安全性,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源,适合畜离和水产动物的日粮食配制。产品特点:1、消化利用率高,能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血液的细胞壁破碎,调整了氨基酸的平衡度,改善了营养结构,使得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和各种游离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通过特殊的加工降低了血液的缓冲功能。2、适口性好,特殊的加工工艺,并进行高科技脱色,消除了血液中的异味,保留其香味,使其有很好的适

奶米粉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奶米粉的主要加工工艺为湿法干燥工艺:泡米、打浆、配料、均质、蒸汽辊筒干燥机、粉碎、造片、包装等,产品以片状为主,复水性好、营养素分散均匀、火气小且较好控制微生物等优点,是主流的加工工艺;另有膨化干燥法:大米粉碎、干法混料、挤压喷爆、粉碎、混合、包装的干法生产工艺,产品以粉末状为主,该类产品加水容易成团、干法混料营养素分散不均匀、婴儿容易上火、微生物不易控制等等,但加工工艺相对片状的要简单、成本小,目前仍有较大部分市场。 在国内最早出现配方奶米粉的应该是亨氏高蛋白奶米粉,口感比较好,很受妈妈宝宝的欢迎,只是

粉条加工方法

手工工艺流程 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加矾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 机械化加工方法 涂布工艺流程:精制淀粉原料--调浆--涂布--糊化脱布--预干--时效--切丝成型--干燥--包装--成品粉条,从鲜粉到成品加工时间只需2小时,实现时效可控化,大幅恢复鲜红薯核心功能。 漏瓢式工艺流程:淀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切断上挂→冷凝→冷冻→解冻干燥→(压块)包装→成品粉丝。挤出式加工工艺流程:配料与打芡--合浆--下料--加热成熟并挤出--冷却--干燥--定长切割-

伏特加的制作工艺

酿造原料 虽然现在 大部分伏特加都是采用谷物(特别是大麦、小麦和黑麦)酿造而成,但是实际上,伏特加在酿造原料上并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所有能够进行发酵的原料都可以用来酿造伏特加,当然包括葡萄和马铃薯。 酿造方法 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法 是首先以马铃薯或玉米、大麦、黑麦为原料,用精馏法蒸馏出酒度高达96%的酒精液,再使酒精液流经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杂质(每10升蒸馏液用1.5千克木炭连续过滤不得少于8小时,40小时后至少要换掉10%的木炭),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酒度40-50%,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