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运外八卦的作用和功能

运外八卦的作用和功能

运外八卦,可以宽胸理气,通滞散结,主治胸闷,腹胀,便秘,咳喘等病症。

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好

在临床治疗的小儿厌食症中,年龄最小的仅一个月,最大的9岁。病程短期2周,最长4年多。采用基本穴位加辨证选穴,手穴为主配合体穴的方法,形成了特色。基本穴位是脾土与八卦,推拿法是补脾土与逆运八卦。补脾土有健脾胃、助运化、补气血之功;逆运八卦有宽胸利肠、理气行滞消食之功。故临床治疗厌食症,均以此二穴为主。在体穴的选择上,以顺时针摩服、捏脊,则邪去正复而进食。对脾虚肝胆、厌食日久的患儿,通过揉小天心以达安神镇静、增进食欲的目的。对不能坚持治疗的,他们把推拿和辨证选用口感较好的免煎中药冲服相配合,效果满意。

宝宝睡眠不好怎么按摩 运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每天运内八卦300次。

功效: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安神定志的作用。

宝宝止泻最快的方法 辩证治疗

如患者症状明显,家长或推拿者较为有经验的,可根据婴幼儿病症表现来判断腹泻类型,然后对症推拿,可更快更有效的缓解治疗腹泻。

临床表现:食后作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色淡黄,重则完谷不化、腹胀不渴、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

治则:健脾止泻。

治法:揉外劳宫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平肝5分钟。

对症加减:有热者加推天河水15分钟。

重症:揉二人上马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清补大肠15分钟。

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泄泻清澈,白水泻或色绿,小便清白,面色淡白,口气温和。

治则:温中止泻。

治法:揉外劳宫2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

临床表现:口嗳酸气,口渴恶食,腹热胀满,泻时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赤涩,大便色黄白,臭如败卵,或兼呕吐。伤乳泻者,大便色黄白,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

治则:健脾助运化,止泻。

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利小便10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分钟。

轻症:大便日5—6次。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

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揉二人上马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六腑10分钟。

临床表现:泻时暴注下迫,大便色黄赤,泻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躁,腹痛身热,溲少而黄,肛门灼热。

治则:清热止泻。

治法:选择一:推六腑15分钟,清大肠15分钟,清脾10分钟,清胃10分钟,下推七节骨1~2分钟。

治法:选择二:运八卦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六腑15分钟。

对症加减:推1—2次症见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平肝5分钟。

积食了怎么办 小儿推拿速解法

用两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对应用力,捏住小儿脊椎两侧肌肉,拇指在后,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前捻动,拇指随之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推移一点。可从尾骶骨处开始,和缓地向上推移,至颈后枕部为止。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方法: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

功效:板门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位置:内八卦是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内2/3处为半径,画一圈,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操作方法:用运法,顺时针方向运100次,叫做顺云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成为逆运内八卦,如果宝宝伴有哮喘时,可考虑逆运内八卦200次。

操作方法:在孩子的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功效: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1-2分钟。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推拿 感冒夹食滞 (感冒兼乳食停滞者,症见呕吐、腹胀、腹痛、肠鸣)

1、平肝、清肺15分钟。清肺以除肺热、解表,平肝以发散表邪

2、推天河水10分钟。推天河水能退热,感冒发热常用穴位之一。

3、清脾10分钟。清脾穴能消除积滞,消除胀满,解决食积不消化的内部问题。

4、清胃10分钟。用于呕吐、腹胀者。清胃能够治理肚腹胀满,积滞腹痛,恶心呕吐,纳呆等,也是清除食物为本。

5、运八卦10分钟。运八卦能增强中气(脾胃之气),增进消化,消痞化积。

不吃药快速止泻的方法 方法3:婴儿推拿按摩止泻

临床表现:食后作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色淡黄,重则完谷不化、腹胀不渴、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

治则:健脾止泻。

治法:揉外劳宫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平肝5分钟。

对症加减:有热者加推天河水15分钟。

重症:揉二人上马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清补大肠15分钟。

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泄泻清澈,白水泻或色绿,小便清白,面色淡白,口气温和。

治则:温中止泻。

治法:揉外劳宫2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

临床表现:口嗳酸气,口渴恶食,腹热胀满,泻时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赤涩,大便色黄白,臭如败卵,或兼呕吐。伤乳泻者,大便色黄白,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

治则:健脾助运化,止泻。

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利小便10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分钟。

轻症:大便日5—6次。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

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治法:运八卦10分钟,揉二人上马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六腑10分钟。

临床表现:泻时暴注下迫,大便色黄赤,泻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躁,腹痛身热,溲少而黄,肛门灼热。

治则:清热止泻。

治法:选择一:推六腑15分钟,清大肠15分钟,清脾10分钟,清胃10分钟,下推七节骨1~2分钟。

治法:选择二:运八卦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六腑15分钟。

对症加减:推1—2次症见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平肝5分钟。

小孩子咳嗽推拿疗法

(1)常用穴位及手法

清补肺3分钟,平肝2 分钟,揉一窝风2分钟,分阴阳1分钟,分推膻中2分钟,揉天突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

(2)随证配穴

①风寒型咳嗽:配推上三关穴2分钟,顺揉外劳宫2分钟,顺揉膊阳池2分钟。痰多加揉小横纹1分钟,痰少推四横纹2分钟,头痛揉印堂1分钟,揉太阳穴1分钟。

②风热型咳嗽:配清肺3分钟,清大肠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揉风池2分钟,推大椎2分钟,擦背 1分钟,掐合谷1分钟。头痛重的拿列缺1分钟,揉膊阳池2分钟或用头痛推拿法;头痛如伴有痰多而喉鸣和大便不调的加清补脾,揉足三里1分钟。

③痰热咳嗽:配推六腑3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清小肠1分钟。

④痰湿咳嗽:配顺运八卦3分钟,补脾3分钟,合阴阳1分钟,清胃1分钟,揉小横纹1分钟,清小肠2分钟。

⑤气虚咳嗽:配补脾2分钟,补肺2分钟,揉二马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顺运八卦2分钟,合阴阳1分钟。

揉板门的作用与好处 健脾和胃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处,在临床上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称为揉板门,刺激此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常搭配补脾经、运外劳宫、运八卦、揉中脘、捏脊等部位共用使用,对调理脾胃的效果特别好。

宝宝咳嗽是感冒还是肺炎,这套推拿手法效果棒棒哒 小儿感冒咳嗽和肺炎都适用的推拿手法

孩子咳嗽,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肺炎,在这里教给大家一套最具有实战价值的小儿推拿手法,效果非常好。当然宝妈不放心的话,也可以遵医嘱用药,特别是肺炎,但这套手法都可配合。

平肝清肺,常用在孩子发烧、咳嗽、有痰或者有呼吸道疾病的时候用。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恢复肺的肃降功能。肺的功能恢复了,疾病自然就好得快啦!肝穴位于食指指纹面,肺穴位于无名指指纹面。两穴同推,由指根向指尖直推5到10分钟。

清天河水,清热解表。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食指中指并拢直推5到10分钟。这是小儿推拿中的一个明星穴。很多家长接触小儿推拿的时候都是从孩子发烧开始使用清天河水来给孩子退烧而认识小儿推拿的。

四横纹穴:5—10分钟。【功效】调理脏腑,疏通气机,主治腹胀、腹痛、积滞、纳呆、便秘、干咳少痰、泄泻。【手法】以拇指指端从小儿手掌侧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来回推之。【演示】

运八卦穴。手掌面,掌心的周边,划一圆圈即是八卦穴。属面型(也称环型)穴位。操作方法:逆运八卦——取左手逆时针周而复始的推运。作用:和中利隔、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

以上各穴各推5到10分钟。注意用力要柔和,推拿手法如妈妈抚摸宝宝的脸庞一样。

运内八卦正确手法图片 运内八卦作用

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腹胀,呕吐及纳呆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等合用。

相关推荐

宝宝腹胀腹痛怎么按摩

宝宝腹痛可出现在脐周,小腹一侧,或两侧或脐下腹部正中,按摩疗法适宜于治疗功能性腹痛,不包括急腹症所致腹痛,具体要分型辩证进行按摩: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食积致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板门,顺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

八卦是什么意思

手掌面,以掌心为中心,从中心至终止指根2/3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内。内八卦在此圆周上,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8个方位。操作时一手持患儿的手,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至兑卦止,以顺时针方向云揉,称八卦,每次100-500次。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腹胀,呕吐及纳呆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等合用。其临床应用表现在以下两点: 1.顺性平和,能性能散,主升,善开胸利气,化痰化积,用于胸闷,咳喘,厌食,腹胀,也用于催吐及中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图示 第一步:八卦

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揉50次。

小儿发烧的推拿手法 脾热推拿手法

治则:清解热邪,行气导积。 推拿处方:推三关,推脾土,泻心火,泻肾水,八卦,分阴阳,掐总筋,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斗肘。 推拿方解:应外感邪热犯阳明,或因脾脏积热,故有推三关,退六腑,推脾土,八卦,分阴阳,捞明月之施;泻心火,泻肾水,以交泰心肾而除烦热;掐总筋,斗肘,可解脾热舌缩之候。

小儿推拿治呕吐

1、八卦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揉50次。 2、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补脾经 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清大肠 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揉板门 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八卦”,作100-300次。 小儿腹泻,家长可以按摩文中介绍的这4个方法来帮助小朋友止泻,如果推拿之后小朋友的病情没有好转,那么小编建议还是赶紧就医

小儿按摩治疗水痘 小儿水痘重证按摩方解

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个解毒;揉一窝风疏泄邪热;退脾经,八卦健脾和胃,增进食欲;清板门清热解毒;推补肾水滋水涵木;揉二人上马养阴化湿。

小儿腹泻的治疗

小儿腹泻推拿 补脾经: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清大肠: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按摩腹部:即用掌或四指按摩腹部,100-300次。 揉龟尾:尾骨末端就是龟尾,用拇指按揉100-300次。 揉中脘: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用拇指或掌根按揉100-300次。 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常用按摩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推脾经,八卦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按摩功效:推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 实胀按摩手法 主要症状:患儿腹部胀满呈饱和状,偶尔会有腹痛的症状,食量会有减少的情形,饮食之后,腹胀会更加明显。 按摩手法: 主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6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按摩功效: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可调理肝气,缓解腹

儿童风热发烧怎么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推拿处方

治法:疏风解热,佐以清心除烦,润燥通便。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大肠,掐心经,泻肾水,八卦,掐总筋,清天河水,二龙戏珠,斗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