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出血的日常护理
小儿鼻出血的日常护理
①保湿
在干燥的天气尽量增加环境湿度,当感觉鼻腔干燥时用薄荷油滴鼻,或者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除去鼻腔结痂,保持湿润,不可直接抠挖结痂或鼻腔黏膜。
②补水
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多喝水或清凉饮料,平时可用中药白茅根30克、藕节20克、芦根15克,煎水后加适量蜂蜜当茶水频频饮服。
③饮食
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辛辣上火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上交火,如雪梨带皮吃、空腹喝蜂蜜可达到清肺润燥、去火通便的功效。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2。
小孩流鼻血怎么预防
1、滋润鼻腔:当小儿鼻腔干燥时,可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2、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小儿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儿抠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3、注意饮食:秋天空气干燥,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4、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呼吸道疾病也不可忽视。
5、勤给宝宝剪指甲,剪短后把指甲的边缘磨平,不要让孩子养成抠挖鼻孔的习惯
小儿鼻出血的护理方法
如果不是因为外部的原因引起的话,一般鼻出血的症状都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因此大家要多了解一些儿童鼻出血的知识,下面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童鼻出血的护理方法,家长们要来了解一下。
1、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卧,因为仰卧时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会从胃再呕出。这样就掩盖了鼻出血的真象,误认为已不出血,实际上并未真正止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误吸。
2、最好的办法是压迫止血。因为鼻出血的部位大部分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用手指将鼻翼向中隔处挤压,可使出血部位受到压迫。凝血功能正常的孩子很快就会止血,压迫止血大约只需要2~3分钟时间,鼻部放冰袋冷敷。
3、切忌用纸卷、棉花乱塞,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而且不干净的纸卷及棉花还会引起炎症。
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治疗小儿鼻出血效果好
医生解析:第一要防止出现出血的情况发生,有的时候可以用薄荷油滴鼻液滴几次。另外可以用红霉素软膏给鼻腔里点点儿,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湿润的作用。
鼻出血是小儿的常见症状。有的孩子看起来很健康,但反复发生鼻出血。有的在上课时或玩耍时;有的在晚上睡眠中;有的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发生鼻子出血。以上情况都会引起家长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孩子会发生严重的疾病。
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的儿童,而且90%以上的患儿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原来在这里有一个多血管区,由鼻腔内的动脉吻合网和静脉血管丛构成。这里黏膜薄,而且位置靠前,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出血,故医学上称为鼻腔易出血区。
引起小儿鼻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鼻本身的原因,如鼻腔内发炎、鼻外伤而引起血管破裂,特别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鼻黏膜干燥,使黏膜上的血管特别脆弱引起出血;还有全身方面的原因,如急性传染病、发烧、血液病等。所以当小儿鼻出血时,需要到医院及时检查,找出原因,对症治疗,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小儿鼻子出血吃什么好
一般来讲2岁以前的小孩很少有鼻出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小孩鼻腔的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经常出鼻血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小儿鼻子出血的饮食也很重要。
小儿鼻出血可以通过饮食来治疗调理。那么小儿鼻子出血吃什么好呢?
小儿鼻子出血吃什么好呢?
1、阿胶炖瘦肉: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2、鲜藕汁饮:鲜藕300克洗净,颈椎病引起的耳鸣,磨烂挤汁约50-100毫升;每次50毫升,用少量白糖调匀、炖滚后服。可清热解暑,凉血止血。
3、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适宜小儿鼻子出血的饮食。
4、生地二根饮: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5、 鲫鱼石膏煲豆腐: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6、牛角生地粥: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5克,白芍、丹皮、生地、白茅根各10克,甘草、酒军各5克,共水煎,取液,与大米50克,共煮稀粥,温服。适用证:血热型鼻出血,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大便秘结,烦躁不眠等。
7、鼻出血期间,饮食宜清淡,要十分重视补充对止血有利的维生素A、E和C等,宜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如荠菜、芹菜、马兰头、莲耦、柑、橙、橘、苹果、酸枣等。
由于小儿鼻出血致病原因较为繁杂,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到正规的医院以获得针对性指导。
小儿鼻出血症状
如以临床表现看,鼻出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或鼻腔中有结痂血块而无血液流出,或单侧或双侧鼻出血,仅有有少量血液从前鼻腔滴出,出血时间短,有时不经处理可以自然止住。;重者则常血流如注,或口鼻同时涌出血液,出血时间较长,不易简单止住。
如以鼻黏膜损害、出血部位而言,大致分为以下4个部位:
1、鼻腔前部出血:多为鼻中隔前下部血管交汇区出血,我们称为利特尔区出血,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有些喜欢挖鼻的孩子,甚至可以直接损伤该区域的血管丛,引起出血。该区域出血特点多为出血量不大,持续时间短,易止血,也有部分大量出血需要住院处理的病人。
2、鼻腔中上部出血:在儿童多为外伤引起,常为动脉性出血,出血量较大,不易简单止住,如筛骨骨折引起的筛前动脉出血可以引发失血性休克。
3、鼻腔后部的出血:常见于老年人。在儿童有时见于鼻咽纤维血管瘤引起的鼻腔后部出血。
4、鼻腔粘膜弥漫性出血:多见于全身慢性疾病,如白血病、肝肾功能障碍的儿童;维生素及营养障碍的儿童也会引起弥漫性鼻腔出血。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小儿鼻出血的症状。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出现鼻出血的情况的时候,作为家长,首先不要慌张,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而对于小儿鼻出血的常见症状,够过基本了解的父母,当时是摆在眼前,一定要镇定,从容的去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小儿鼻出血食谱
鼻出血食疗方:
方1
处方:黄鳝1条,绿豆30克。
用法:将绿豆加水煮烂;取黄鳝割开其尾部,让血滴入滚沸的绿豆汤中:待血流净,把鱼放入共煮至烂熟。剔去鱼刺和内脏。吃鱼肉和豆,喝汤,每2~3日服1剂。
主治:鼻出血。
方2
处方:鲜丝瓜1000克,薄荷叶8片.精盐适置。
用法:鲜丝瓜加薄荷叶同煎汤,用精盐调味后饮用。
主治.适用于日暴晒后,面赤脑胀,鼻出血者。
方3
处方:番茄500克,熟鸡蛋黄2个,白糖适量。
用法:将番茄洗净.放入沸水锅中汆入凉水中,涝出后削去皮,切成半月形块,装在盘中。将蛋黄放在番茄块中央,井将白糖撤在蛋黄和番茄块上。每日1剂服食。
主治:鼻出血。
方4
处方:带红衣花生米20克,去核红枣20克,桂圆肉15克。
用法;将带红衣花生、去核红枣、桂圆肉同煎为汤。每日服1剂,分2次服。
主治:鼻出血
方5
处方:猪鼻肉120克,鲜蘑菇6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用法:先将猪鼻肉洗净切碎,鲜蘑菇洗净切片,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炖至熟烂,加精盐、味精调味。饮汤吃肉和蘑菇,日服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适用于气血亏虚鼻出血。
方6
处方:芥菜花15克,柿饼30克,藕节35克,蜂蜜(蜂蜜食品)10克。
用法:芥菜花、柿饼、藕节分别洗净切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熟.去渣待凉,加蜂蜜调化。1次服完,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
主治:鼻出血。
儿童鼻出血的危害
一、孕妇 鼻出血常累及胎儿的健康,严重鼻出血者可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早产或死胎。
二、鼻出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短期内失血较多引发急性失血性贫血,长期反复少量鼻出血引发慢性失血性贫血。
三、鼻出血还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主要发生于年老体弱者,因其心、肺、肾代偿功能差,急性大量失血或鼻出血持续不止,容易导致休克。
四、鼻出血易引发老年性耳聋,其主要原因是失血性贫血造成内耳缺血缺氧所致。
五、鼻出血导致血压突降,使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对原有心血管机能不全者,更易促使发作或加重。鼻出血还可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严重贫血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是鼻出血致死的原因之一。
六、高血压动脉硬化是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主要原因,如滥用止血剂、促凝血剂及降压药物,鼻出血会造成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七、鼻出血使鼻腔血液进入上颌窦腔,当窦腔有潜在感染病灶时,进入窦腔的血液以病灶为核心凝固,形成洋葱样浅黄色肿瘤样组织,故称为炎性坏死性假瘤。肿块对其周围组织,特别是内侧壁骨质长期压迫,可使骨质破坏吸收,炎性坏死组织刺激局部又可引起出血。
八、鼻出血引起窒息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误吸、下咽部血凝块阻塞、喉及下咽部粘膜表面血肮脱落等。年老体弱、昏迷或咽喉粘膜表面麻醉的患者,鼻出血较易发生窒息。
九、鼻出血的死亡原因有心肌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肺炎和败血症、小肠梗死、骨肉瘤、肝硬变、淀粉样变性和血液误吸。
十、小儿鼻出血容易贫血,脑供血不足导致小儿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鼻出血过多营养流失就多,在 12-16岁青春期突出表现为身材矮小。小儿鼻出血可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并发生溢泪,泪中带有大量血块。小儿鼻出血还会造成恐惧、焦虑的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成长。小儿鼻出血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诱发鼻黏膜萎缩、贫血、血小板减少(甚至白血病),鼻出血还会引发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子宫出血日常护理
一、一般护理
(一)、维持正常血容量 瞩病人保留出血期间的会阴垫和内裤,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酌情输血输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1给与心理支持。指导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体力消耗。
(二)、补充营养 病人往往体质较差,应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鼓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红枣,菠菜等,必要时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预防感染
1、作好局部清洁卫生,勤换会阴垫和内裤;
2、禁止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或者手套进入阴道做检查或治疗操作;
3、禁止盆浴,可淋浴或擦浴,告诫病人禁止性生活;
4、如有感染征象,如体温升高、脉博异常、子宫体压痛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四)、加强心理护理
小儿鼻出血如何护理
紧急救治法
1.保持冷静: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让孩子坐直,头略前倾,将流入口腔的鼻血吐出,以免刺激胃部导致呕吐。
2.挤压法:父母可用拇指捏紧,并压迫鼻翼10~15分钟,可以止住轻度出血。
3.冷敷法:用冷毛巾擦拭后颈部及额头,或用纸巾蘸冷水按摩鼻梁,减缓血流速度的效果,加快血小板凝结。
4.填塞法:对于出血量大,无法判断出血位置可以用纱布或者止血海绵填塞前鼻腔,同时需要观察咽部是否出血,填塞时间不宜过长。
鼻出血的原因虽然有很多,首先做的应该及时止血,以免引起并发症。如果是鼻炎引起的出血,要治疗鼻炎;外伤或者异物引起的出血要治疗外伤,取出异物;疾病引起的出血,要针对疾病及时治疗。对于采取紧急治疗后仍不能止血的患儿,建议去医院治疗。
· 医院治疗法
1.灼烧法:此方法适合出血量小,出血点明确的患儿,是最常见的治疗鼻出血方法之一,灼烧前应表面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2.填塞法:出血量小,无法判定出血部位的患儿,可以用可吸收膨胀材料填塞鼻腔;出血量大,无法判断出血部位的患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腔,若咽部出血还需后鼻孔联合填塞,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3.血管结扎:中鼻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结扎上颌动脉或者颈外动脉;中鼻下缘平面以上出血者,结扎筛前动脉;鼻中隔前部出血者,结扎上唇动脉。
注意:结扎只是紧急处理方法,仍然需要后续治疗。
4.药物治疗:服用常见止血药,如止血敏、凝血酶等,同时也要静脉输入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出血量过大的患儿要注意及时补液。
5.手术治疗:反复鼻出血患者可以考虑鼻中隔划痕术。
小儿鼻出血常见护理误区
误区一:习惯性仰头
很多人遇到流鼻血习惯性仰头,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仰头容易让血液通过鼻腔流入咽部,当血量过大过急时,很容易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或肺炎,甚至造成呼吸困难。所以鼻出血时不能仰卧,也不能后仰,应该让孩子采取坐姿,头稍低垂。
误区二:情绪急躁
发现流鼻血时一定要安抚好孩子情绪,父母自己千万不要过于紧张,否则孩子也会跟着心情急躁,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反而造成失血过多。
儿童鼻出血原因
小儿鼻出血是个常见的现象。在夏天气候炎热和冬天室内干燥的季节,小儿鼻出血的现象更多,特别是有的小儿经常在夜间流鼻血,不少家长不能不为此而担忧。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2岁以前的小孩很少有鼻出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小孩鼻腔的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这种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粘膜层。 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
2、 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 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4、 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怎么预防鼻出血
小儿鼻出血日常生活调理技巧,鼻出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儿童鼻出血时家长总是很担心,可能胡乱用纸巾塞住孩子的鼻孔,期望用此来堵住孩子的鼻血,可这是不正确的。那么,该怎么预防鼻出血呢?
怎么预防鼻出血?
1.让患儿多食蔬菜、水果及清凉爽日的食品,禁食性热的食物如羊肉、葱、姜等。
2.培养患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患儿不要用手挖鼻孔,不做有危险的游戏,防止鼻子碰伤等。
3.气候干燥时,要让小儿多喝水。
4.发现小儿鼻出血时,家长要保持镇静,应迅速让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用盆或碗接鼻血,使患儿精神放松,然后,采取手法止血。
5.鼻子刚出血时,或出血之后可在患儿的额部和颈部进行冷敷,用于冷敷的毛巾要每2分钟浸冷水1次。
6.对于反复出血的患儿应送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出现危险。
以上是关于怎么预防鼻出血的介绍,在生活中还应去了解发生创伤性鼻出血怎么办,以便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小孩流鼻血的主要原因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之一: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一些起病急、发热高的传染病多见。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当发生高热时,患儿全身的皮肤粘膜血管发生充血、肿胀,鼻粘膜同样发生这种病理变化,导致鼻粘膜急性充血、肿胀,更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因为鼻腔粘膜雹血管表浅,一旦重度发热,再加上用力擤鼻涕的外力作用下,粘膜下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之二:挖鼻
儿童出于好奇和难受,自我控制的能力较成人差,常常喜欢用手指掏鼻,这是一个既不卫生又易引起鼻腔局部粘膜出血的不良习惯。一般挖鼻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而这个部位的血管很多,许多微小血管在此交织成丛网状,犹似蜘蛛网,血管既表浅又很细,部位就在鼻腔口,只要用手一挖,就能挖破血管。儿童鼻出血的部位有90%以上是在这里。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之三:外伤
外伤是引起小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由于孩子年龄小,不懂得保护鼻子,而人的鼻子是暴露在体表的一个器官,一旦发生外伤,如打击伤、跌伤,鼻子自然首当其冲。在剧烈外伤的冲击下,粘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之四:鼻腔异物
正常情况下,鼻腔内除了自身分泌产生的分泌物之外,一般不会有物体堵塞鼻腔,能保持呼吸自由畅通。但有时候,儿童由于嬉戏好玩,喜欢将一些细小物体塞在鼻腔内,,如花生仁、瓜子、果核、黄豆、塑料纸、金属小玩具等,一旦这些物体塞入鼻内,成为异物,孩子自己取不出来,又不敢声张,时间一长便被遗忘而留在鼻腔内。有的异物在鼻腔内遇水膨胀、发霉,引起鼻腔粘膜感染、糜烂而出血,有时在异物的不良刺激下鼻粘膜也会引起外伤性出血。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之五:血液性疾病
血液的凝集需要靠血液中的一些特殊因素起作用,如凝血因子等,但是在某些发生某些血液疾病时,血液中的这些成份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血管和血液在发生出血后,就不容易凝集。常见的血液疾病有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统称血液病,这是直接造成儿童鼻出血的原因,而且会引起反复、大量的出血。